园林艺术之园门园窗
- 格式:pptx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37
徽派园林的造景元素与特点
徽派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景元素和特点而闻名。
以下是徽派园林的主要造景元素和特点:
1.山水意境:徽派园林注重营造山水景观,借景山水,融入自然元素,创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2.园门石:徽派园林的园门常常采用石质的门柱和门楣,形态独特,雕刻精美,彰显园林主人的地位
和品味。
3.曲桥流水:园林中常见的曲桥和流水,形成了水景和景观的独特组合。
曲桥的设计曲线柔美流畅,
流水潺潺,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场景。
4.亭台楼阁:徽派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多样且精美,常常作为观景、休憩和品茶的场所。
它们的建筑风
格独特,装饰精致,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特色。
5.石头和假山:徽派园林中经常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和精心构建的假山来营造景观。
这些石头和假山
以其奇特的形状和布局,营造出山石之美和自然之趣。
6.园林门窗:徽派园林的园林门窗常常采用木雕或石雕装饰,形式独特,富有华丽的艺术感。
门窗上
的图案和雕刻细节体现了徽派文化的特色和审美追求。
7.园内植被:徽派园林注重园内植被的布局和选择,常以松、竹、梅等传统的文人植物为主,营造出
青翠欲滴的景观效果。
8.园林布局:徽派园林布局讲究对称和层次感,通常分为前、中、后三进,通过虚实相间的景点和景
观串联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和观赏路径。
徽派园林的造景元素和特点融合了自然山水景观、传统建筑艺术和文人雅致的审美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它以其精致的设计、细腻的装饰和独特的空间布局,展示了徽派文化的卓越贡献和艺术魅力。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而著称于世。
其中花窗作为园林中的一种装饰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展现苏州园林独特韵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花窗所展现的形神之美,这种美是一种古典的、典雅的、内敛的。
本文将通过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赏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神韵之美。
苏州园林中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意境。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材质展现出当时园林主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向往。
花窗的设计多取其窗形花纹,透出一种韵味,或“哲学之韵”,或“淡泊之韵”,或“唯美之韵”或“诗情画意的美”,都是其内在的美。
“向窗外看看,物我两忘,一片唯美之韵;向窗外看看,人物异趣,一片诗情画意的美。
”这种美,旨在使人情不自禁地静心细细品味。
花窗的形式之美,是指花窗在设计上所体现的美。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花窗,形式多变,有的以木质为材料雕刻成花纹图案,有的以砖石为基座,以栏板、彩瓦等材料构成花窗图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虎丘”大厅突出刻有龙、凤、狮、象等动植物的石窗,花窗呈现出动物突出立体感,给人一种具有神密感的美感。
由此可见,在花窗的形式设计上,古人对于形态的追求,远远超越我们的认知。
这种形式之美,不仅展现了古代园林建筑师在设计上的造诣,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神韵之美,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深远的文化内涵。
花窗装饰的图案多取其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寓意寄托等,这些图案以其神秘而富有哲理的内涵,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
比如在“拙政园”中,有一处名为“澄怀阁”的花窗,窗内镶嵌着“辛丑夜作”四个字,这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在这个园林中赋诗时留下的,而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是对这个园林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怀,使得这个花窗在整个园林建筑中显得更加深远和有诗意。
这种神韵之美,超越了形式之美,更是苏州古典园林园林文化的真谛所在。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元素,具有浓郁的缘深意趣,展现出苏州园林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技艺。
花窗,即在园林建筑中设有细小的花形窗户。
它以奇特的造型和精细的细节而著称,常见的形状有莲花、菱形、圆形等。
花窗是园林中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在夏季,花窗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让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花窗的形式多样,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莲花形花窗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莲花的形态为基础,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莲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拼接而成,每根木条上都雕刻着精细的花纹,形成了丰富的图案和层次感。
莲花形花窗通常用于园林中的亭子、廊房等建筑物中,为这些建筑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菱形花窗是另一种常见的花窗形式,它以菱形的形状为基础,设计出纷繁复杂的图案。
菱形花窗由细长的木条组成,木条之间密集排列,每根木条上都刻有精致的纹饰。
菱形花窗常用于园林中的墙壁和门窗上,使整个园林充满了韵味和活力。
花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它展现了园林艺术的高度精细和独特之处。
花窗的设计精巧细腻,图案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花窗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起到通风和透光的作用。
花窗使得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花窗具有独特的形神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让人们感受到了深深的人文情怀。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而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亮点。
它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为园林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温馨。
花窗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使园林更加舒适宜人。
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一大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赏析。
古典园林窗户特点及分析详解园林窗户的设计具有古典的文化气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每一处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窗户,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窗户特点窗作为一种符号应运于中国建筑中,发挥出极强的表现力并呈现了丰富的美学与文化意义,在古典园林中更是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竹影横窗知月上,花香入户觉春来。
”――雍正。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
”――赵范有。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窗所构成的美妙景色。
窗之所以能够散发其特有的魅力,成为园林设计师宠爱的对象,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其自身造型是一个美的对象,可供观赏;第二,可形成框景;窗提供了一个观赏的基点与角度,通过窗框构成美的画面。
第三,可作借景;通过窗使内外、远近景观互为映衬。
可供观赏窗本身作为观赏对象,主要缘于其窗心花式图样的设计制作。
到目前为止还无人准确统计出传统花窗窗心图案的种类和数量。
如前面介绍,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它们层层相套、环环相扣、穿插交错,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变化衍生出数以千计的缤纷意态,尽呈美态,极具观赏价值,满足观者的视觉享受,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有的窗心图样还富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如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园林花窗图案除了优美的造型,它还蕴含丰富的形态语义,它与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念有着共通之处。
比如,灯茏窗寓光明永照,书卷窗寓诗书传家。
中国人喜欢“六”,因为“六六大顺”。
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六角门窗,也正应合了这一传统吉祥观念。
通过不同形态的门与窗的组合搭配,也可产生丰富的联想。
方窗圆门一一方正圆融、六角窗与瓶形门一一平安大顺,正方形窗与八角门一一四通八达,多样构成的什锦窗――十全十美。
这些朴素、巧妙、丰富的象征意义,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纯朴民风的反映,是人们将自己吉利祥和的主观情感融进了客观景境之中,以独特的语汇,传递他们内心的祝福与祈愿。
园林艺术原理圆窗的应用1. 引言圆窗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园林艺术原理圆窗的应用及其相关原理。
2. 圆窗的定义和特点圆窗是指园林中以圆形为主要形状的窗户装饰。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 圆形形状:圆窗通常以圆形为主要形状,使得整体设计更加流畅和和谐。
- 简约美感:圆窗常常以简约的线条和装饰物为特点,营造出一种简洁而又美观的感觉。
- 高度可见性:由于圆形的形状特点,圆窗的视野通常较广,可以提供更好的景观观赏效果。
3. 圆窗的应用场景圆窗由于其特殊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中的以下场景: -园林大门:圆窗常常被用作园林大门的装饰元素,为整个园林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
- 室外庭院:圆窗可以作为室外庭院的窗户装饰,为庭院空间增添一份美感和雅致。
- 园林建筑:在园林建筑中,圆窗常常被用作窗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
4. 圆窗的设计原理圆窗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原理: - 比例协调:圆窗的设计需要与整体建筑或园林景观相协调,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和谐统一。
- 视觉焦点:圆窗的定位应当成为视觉焦点,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强整体的艺术感。
- 通风与采光:作为窗户的一种形式,圆窗的设计应当兼顾通风与采光的需求,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采光效果的良好。
5. 圆窗的材料选择圆窗的材料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来确定,常见的材料包括:- 木材: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圆窗材料,具有自然美感和环保特性。
- 金属:金属材料如铁艺、铝合金等也可以用于制作圆窗,具有强度高和耐用性好的特点。
- 玻璃:圆窗的窗户部分通常采用玻璃材料,既可以保证透光性,又可以保证窗户的视野效果。
6. 圆窗的装饰与细节处理圆窗的装饰与细节处理可以增强其艺术感,并使其与整体设计更加协调一致,常见的装饰与细节处理方式包括: - 浮雕装饰:在圆窗的边缘或窗框上加入浮雕装饰,增强窗户的美感和层次感。
2020年第8期现代园艺门窗是我国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将其归类为建筑装饰小品,在园林造景和审美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苏州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陈从周先生曾说,我国古代园林多封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故“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1]。
空灵透漏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个显著特质,苏州园林更是将此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园林以空灵为主,建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盖建筑以多门窗为主,(如)以封闭出之,少透漏之妙”[2]。
园林建筑中的门窗应尽量的多,而墙壁的面积应尽量的少,如此,建筑空间流动往复,虚实相生,园内才开敞明朗、透漏空灵。
由于门窗本身的造型特点,在园林艺术中又常用作取景的画框,将周围景色借入,形成“尺幅窗”“无心画”。
在空间相互穿插渗透之中,不仅增加了景深,还能够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形成动静相辅的园林景色。
此外,园林中的门窗还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渲染园林空间的意境。
因此,门窗在造园艺术中,不仅是调节空间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景境的重要方式。
1调和虚实关系构成建筑物立面的要素可以分为虚实2种,在苏州园林中,实的部分主要是粉墙,而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及透空的廊,它们与粉墙之间构成了强烈的虚实对比。
为了达到虚实2种元素对比、调和的效果,在园林中通常要避免虚实2种元素平分秋色,而使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
此外,还应使2种元素相互交织穿插,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对比的境地。
例如,网师园“月到风来亭”一侧墙壁的面积比较大,实的要素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在实的墙面开辟了为虚的洞门和半虚半实的漏窗,调和了虚实的对比关系,做到实中有虚。
“竹外一枝轩”粉墙上开辟的月洞门和洞窗面积比较大,使得内外的景致互相渗透、穿插,粉墙面积虽少,却也支撑起了画面,因而虚中有实。
透过“竹外一枝轩”向西有一八角形洞窗,正对着“看松读画轩”庭院内的松柏牡丹,窗外又有海棠树1株,由轩中望去也是满园翠色,一幅完美的工笔花卉画卷,窗为虚、景为实,相辅相生。
2019·05一、古典园林中“窗”的样式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古代文人体现个人艺术思想和寄情自然的重要表达方式,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而其中“窗”的运用布置也别出心裁,主要分为空窗和漏窗两种样式,所以在古典园林中经常有空窗和漏窗排列组合,在墙上组成花窗带,并通过窗来借园中景色,使人们观游的同时,每来到一扇窗便会观赏到不同的景色,使独立的景色通过窗呈现出一步一景的生动画面感,每一处的布置都体现着造园师的精心布局。
(一)空窗古典园林中的空窗也被称为洞窗,即窗上并无窗扇,往往分布于走廊、园墙以及亭台楼榭之上。
其形状种类繁多,大致有矩形、圆形、正六边形、扇面、梅花、海棠等形状。
这些空窗从实用角度来看,起到了采光通风的作用,从艺术角度来看其图案在富含着传统寓意的基础之上也包涵着很强的艺术性。
由于具有独特的展现方式,空窗使室内室外的空间和景观相对相通,取景于窗中。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提到:“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将景色框于窗中,如一幅幅情趣盎然的小品画。
园林会在不同的位置分布形状各异的空窗,排列有疏有密,为了便于欣赏,窗的高度往往在一米五上下,与人的视线平齐,使观者可以体会到一步一景、景色多变的视觉效果。
园林中的景观多由假山、花草、树木、溪流等组合而成,通过空窗在不同位置和角度都可以欣赏到其特有的景致。
(二)漏窗漏窗又称花窗,窗上有着各种透空图案和花纹的窗孔,其花纹图案丰富多样,是古代园林中重要的一项造景因素。
漏窗从构成形式上来说大致可分为几何图案和自然图案两大类,以几何形体为主的图形主要有万字、回文、冰纹等,以自然图案为主的漏窗取材范围相对较大,造园者借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等题材来表达一些思想或赋予其他的寓意。
漏窗作为古典园林中窗的一种,它的布局使园林内外空间相互交融,起到了透景的作用。
漏窗得景,既不会完全展现,也不会完全遮挡,使景色若隐若现,空间似通非通,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窗艺术 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不同于西方园林艺术,它是一种亲切宜人而精致的艺术,是园主寻求悠闲、退隐静思之地。
它利用建筑、假山、水池、花木等造景要素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无限的感觉,创造了一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作为园林建筑要素的一部分,空窗在整个园林中的地位虽非重点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留有它的踪影,它是中国园林所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
通过一扇扇空窗,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这种中国特有的“框格美学”使中国的园林极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深远的意境。
一、空窗独特的艺术形式 空窗(又名:月洞),顾名思义,空空如也的窗洞,即为不装窗扇的窗孔,往往置于园林中的院墙、走廊和亭榭等建筑的墙上。
空窗的式样有方形、横长、直长、六角、圆形、扇形、葫芦、秋叶、汉瓶等形式。
刘敦桢先生曾论述其“形式和比例,与房屋、墙面及空间环境有关,如轩馆、亭榭的空窗多用横长、直长、方形等式样,取其简洁朴质。
走廊上连续的空窗大多体形不大而式样各不相同,排列也有疏有密,以免重复单调”。
空窗的形式常常采用传统图案的造型,寄托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情感。
如梅花形是“岁寒三友”之一,取其风雅;石榴、葫芦的形式借喻为子孙繁衍;汉瓶则是取其平安之意。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空窗的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与人眼视线相平,便于眺望。
北方园林有的在空窗内外安装玻璃,内装灯具,成为灯窗。
这样,白天可以观景,夜间可以照明,一举两得。
《园冶》中记载:“凡磨砖门窗,量墙之厚薄,校砖之大小,内空须用满磨,外边只可寸许,不可就砖,边外或白粉或满磨可也。
……切忌雕镂门空,应当磨琢窗垣。
”文中清楚地说明了空窗边框的处理手法和原则,即边框处理以简洁为主,漏窗则应磨琢。
至今我们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可常见用灰青色方砖镶砌的窗框,其上刨成挺秀的线脚,形式多样,与白墙配合成朴素明净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