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地选型和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4.67 KB
- 文档页数:1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一、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电子设备,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变频器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1. 整流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通常采用整流桥电路实现。
2. 滤波器:用于平滑整流后的直流电源,减少电压的波动。
3. 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变频的交流电源,通常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
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可以根据控制电路的指令进行调节。
4. 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对逆变器进行调节、监测电机转速等。
变频器工作原理的核心是逆变器,它通过改变输出频率和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当用户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时,控制电路会改变逆变器的工作方式,从而改变输出频率和电压。
通过调节输出频率和电压,变频器可以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二、选型指南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机功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电机功率。
变频器的功率应与电机功率匹配,过小会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过大则会造成能耗浪费。
2. 控制方式: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常见的有V/F控制、矢量控制和矢量控制。
- V/F控制:适用于一般的负载情况,成本较低。
- 矢量控制:适用于对转矩和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 矢量控制:适用于对转矩和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
3.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变频器。
变频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应与电机匹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4. 过载能力:考虑变频器的过载能力,即在短时间内允许电机超过额定电流运行的能力。
过载能力较高的变频器可以应对突发的负载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 通信接口: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变频器是否需要支持通信接口,如Modbus、Profibus等。
通信接口可以实现变频器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的数据交互,方便远程监控和控制。
变频器选型原则和注意事项变频器的正确选择对于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选择变频器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变频器所驱动的负载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常将生产机械分为三种类型: 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和风机、水泵负载。
1、恒转矩负载负载转矩TL与转速n无关,任何转速下TL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
例如传送带、搅拌机,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提升机等位能负载都属于恒转矩负载。
变频器拖动恒转矩性质的负载时,低速下的转矩要足够大,并且有足够的过载能力。
如果需要在低速下稳速运行,应该考虑标准异步电动机的散热能力,避免电动机的温升过高。
2、功率负载机床主轴和轧机、造纸机、塑料薄膜生产线中的卷取机、开卷机等要求的转矩,大体与转速成反比,这就是所谓的恒功率负载。
负载的恒功率性质应该是就一定的速度变化范围而言的。
当速度很低时,受机械强度的限制,TL 不可能无限增大,在低速下转变为恒转矩性质。
负载的恒功率区和恒转矩区对传动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电动机在恒磁通调速时,最大允许输出转矩不变,属于恒转矩调速;而在弱磁调速时,最大允许输出转矩与速度成反比,属于恒功率调速。
如果电动机的恒转矩和恒功率调速的范围与负载的恒转矩和恒功率范围相一致时,即所谓“匹配”的情况下,电动机的容量和变频器的容量均最小。
3、平方转距负载在各种风机、水泵、油泵中,随叶轮的转动,空气或液体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所产生的阻力大致与速度n的2次方成正比。
随着转速的减小,转矩按转速的2 次方减小。
这种负载所需的功率与速度的3 次方成正比。
当所需风量、流量减小时,利用变频器通过调速的方式来调节风量、流量,可以大幅度地节约电能。
由于高速时所需功率随转速增长过快,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通常不应使风机、泵类负载超工频运行。
1、根据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
如负载为恒转矩负载可选择西门子MMV/MDV,MM420/MM440 变频器,ABB公司ACS400系列变频器等;如负载为风机、泵类负载可选择西门子ECO 、MM430变频器,ABB公司ACS800系列变频器等。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一、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它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机的调速控制。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源输入:变频器接收来自电网的交流电源,并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源。
这一步骤通常由整流器完成。
2. 直流电源转换:变频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节的交流电源。
这一步骤通常由逆变器完成。
3. 电机控制:变频器通过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这一步骤通常由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
4. 反馈控制:变频器通过接收来自电机的反馈信号,实时调整输出电压和频率,以实现闭环控制。
二、选型要点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功率需求: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的功率需求,选择适当的变频器。
通常,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应略大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控制方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V/F控制(电压频率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等。
3. 转速范围: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的转速范围需求,选择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范围。
一般情况下,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范围应能覆盖电机的额定转速范围。
4. 环境条件:考虑变频器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防护等级和工作温度范围。
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度或有腐蚀性气体等,需要选择具有相应防护措施的变频器。
5. 可靠性和维护性: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和易于维护的变频器品牌和型号,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便捷维护。
6. 附加功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备特定功能的变频器。
例如,过载保护、过热保护、多种工作模式切换等。
7. 成本效益:综合考虑变频器的价格、性能、品质和售后服务等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三、案例分析以某电机为例,其额定功率为10kW,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转速为1500rpm,需要实现0-1500rpm的调速控制。
根据功率需求,选择额定功率稍大于10kW的变频器,例如15kW的型号。
变频器选用的方法随着机械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变频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变频器是一种控制电机转速的设备,它通过改变输送给电机的电流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降噪、减少机械损耗等效果。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变频器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变频器选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根据电机功率选型变频器的选型要根据所需控制的电机的功率进行选择,因为变频器的额定功率与所控制电机的功率应该匹配。
如果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小于所控制的电机的额定功率,则变频器在工作时需要经常超负荷或者过热,降低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而如果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大于所控制的电机的额定功率,则相对来说变频器成本就会相对较高,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所控制电机的功率选择相应额定功率的变频器。
二、根据负载特性选型在使用变频器时,应根据设备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的额定电流。
设备的负载特性包括启动时的负载、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和设备的负荷类型。
一般来说,如果负载是轻载或者重载的均匀负载,则相对来说控制较为容易,变频器使用稍微简单;但如果负载类型比较特别,例如启动负载转矩较大、运行时负载变化较快,甚至包括周期负载和重载波动负载等,那么选择变频器时就需要考虑负载特性对控制器的影响,避免因控制难度大而造成工作难度和维护困难。
三、根据使用频繁度和使用环境选型变频器是一种电控设备,工作场合也不同,而且使用频繁度也可能不同。
在选择变频器时,应根据所用场地、使用频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防止选择不当导致使用效果不佳或者变频器寿命较短。
同时,变频器的安装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一旦变频器的安装不当,则会导致控制不稳定,控制效果下降甚至设备受损。
总结总之,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综合考虑所需控制的电机的功率、设备的负载特性、使用频繁度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其中,和电机功率的关系比较密切。
如何合理选择变频器,避免变频器本身成为生产理念阻碍因素的同时,保证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这一点非常关键。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一、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
它通过改变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1. 输入电源:变频器通常接收三相交流电源作为输入。
该电源经过整流和滤波处理,转换为直流电源供给变频器内部的逆变器使用。
2. 逆变器:逆变器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它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PWM调制和逆变。
a. PWM调制:通过对直流电源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WM),可以控制输出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
PWM调制技术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和周期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
b. 逆变:逆变器将经过PWM调制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输出给电机。
逆变器根据输入的PWM信号,控制开关管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3. 控制单元:变频器的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并根据信号的要求,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
控制单元通常由微处理器或DSP芯片组成,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算法和保护功能。
二、选型指南选择适合的变频器对于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系统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选型指南,可帮助您选择合适的变频器。
1. 功率需求: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变频器功率。
功率需求取决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负载特性。
通常,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应大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确保正常运行和一定的过载能力。
2. 控制方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V/F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
V/F控制适用于一般的负载情况,矢量控制适用于需要更高性能的应用,而直接转矩控制适用于对转矩响应要求非常高的应用。
3. 输入电压和频率:根据现场的电源条件选择适当的变频器。
通常,变频器能够适应不同的输入电压和频率范围,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过载能力:考虑电机的负载特性和过载需求,选择具有足够过载能力的变频器。
过载能力越大,变频器在瞬态负载变化时的响应能力越强。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一、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从而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和运行。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整流、逆变和PWM调制。
1. 整流:变频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通常采用整流桥电路来实现。
整流桥电路由四个可控开关元件组成,通过控制这些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压。
2. 逆变:变频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可调的交流电压,以供交流电动机使用。
逆变电路通常采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通过控制IGBT的导通和断开,可以产生可调的交流电压。
3. PWM调制:变频器通过脉宽调制(PWM)技术来控制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PWM调制是通过改变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的波形。
通过调整占空比,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运行状态。
二、选型指南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机功率: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的功率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变频器。
通常,变频器的额定功率应大于或等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确保变频器能够正常驱动电机。
2. 频率范围: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变频器的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变频器的频率范围应能够覆盖电机的工作频率范围,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3. 控制方式:根据控制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频器控制方式。
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键盘控制、外部信号控制和通信控制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以方便操作和集成控制系统。
4. 额定电压:根据电源电压选择合适的变频器额定电压。
一般来说,变频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相匹配,以确保变频器能够正常工作。
5. 过载能力: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变频器的过载能力。
过载能力是指变频器在短时间内承受超过额定负载的能力。
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选择具备足够过载能力的变频器,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保护功能:选择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的变频器。
常见的保护功能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等。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具备所需保护功能的变频器,以保护电机和变频器的安全运行。
变频器的选型和配置策略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变频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变频器作为一种电力电子设备,能够调节电机的转速和电压,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
在选择和配置变频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最佳性能。
本文将介绍变频器的选型和配置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运用变频器。
一、需求分析在选型和配置变频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需求,确定以下关键参数:1.1 负载特性:了解负载的功率、转矩以及转速范围等特性,以便选择合适的变频器。
负载类型通常分为恒功率负载、恒转矩负载和恒电流负载。
1.2 工作环境:考虑工作环境的湿度、温度、振动等因素,确保所选变频器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条件。
1.3 控制要求:确定对电机的控制要求,如启动时间、停机时间、加速度、减速度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变频器的选型。
1.4 经济性:需要综合考虑所选变频器的价格、功率因数、能效等因素,以确保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选型策略在进行选型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2.1 适应性:根据负载的特性选择变频器,确保其能够适应负载的全功率范围,避免超载或过载现象的发生。
2.2 控制精度: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较高控制精度的变频器,以确保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2.3 功率因数:选择功率因数较高的变频器,能够提高电网的利用率,降低电能的损耗。
2.4 通信接口:如果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和集成,可以选择支持多种通信接口的变频器,以便实现系统的联动控制。
2.5 维护保养:考虑变频器的可靠性和维护保养的便捷性,选择品牌口碑好、售后服务完善的厂家和产品。
三、配置策略选型完成后,需要进行合适的配置,以确保变频器在不同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3.1 额定功率:根据负载的功率确定所选变频器的额定功率,避免功率不匹配导致的性能下降或故障风险。
3.2 输出电压:根据电机的额定电压选择合适的变频器输出电压,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运转。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选型一、工作原理变频器是一种电力调节设备,用于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它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和电压,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整流、逆变和PWM调制。
1. 整流:变频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经过整流电路,通过整流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整流电路通常采用二极管或可控硅器件。
2. 逆变:变频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直流电源经过逆变电路,通过逆变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电路通常采用可控硅器件或晶闸管。
3. PWM调制:变频器通过脉宽调制(PWM)技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PWM技术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和频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脉宽调制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精确的电机控制。
二、选型要点在选择变频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功率需求:根据所控制的电机功率需求确定变频器的额定功率。
功率需求通常由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负载特性决定。
2. 输入电压和频率:根据现场的电源供应情况,选择适合的输入电压和频率范围。
通常,变频器能够适应多种输入电压和频率。
3. 输出电压和频率:根据所控制的电机的工作要求,选择适合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范围。
输出电压和频率的选择应与电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匹配。
4. 控制方式: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例如V/F控制、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
不同的控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5. 保护功能:变频器应具备过载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短路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6. 通信接口: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通信接口,以便与上位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远程监控。
7. 效率和可靠性:选择具有高效率和可靠性的变频器,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8. 成本考虑:根据预算和性价比考虑,选择合适的变频器品牌和型号。
三、案例分析以某工厂的水泵控制系统为例,分析变频器的选型过程。
1. 功率需求:水泵额定功率为30kW,负载特性为恒扭矩负载。
变频器的选型方法
通用变频器的选择包括变频器的型式选择和容量选择两个方面,其总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牢靠地满意工艺要求,再尽可能节约资金。
要依据工艺环节、负载的详细要求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品牌和类型及容量。
变频器的选型应满意以下条件:
1)电压等级与驱动电动机相符,变频器的额定电压与负载的额定电压相符。
2)额定电流为所驱动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5倍,对于特别的负载,如深水泵等则需要参考电动机性能参数,以最大电流确定变频器电流和过载力量。
由于变频器的过载力量没有电动机过载力量强,一旦电动机有过载,损坏的首先是变频器。
假如机械设备选用的电动机功率大于实际机械负载功率,并把机械功率调整到电动机输出功率,此时,变频器的功率选用肯定要等于或大于电动机功率。
个别电动机额定电流值较特别,不在常用标准规格四周,又有的电动机额定电压低,额定电流偏大,此时要求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必需等于或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
3)依据被驱动设备的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的掌握方式。
变频器的选型除一般需留意的事项(如输入电源电压、频率、输出功率、负载特点等)外,还要求与相应的电动机匹配良好,要求在正常运行时,在充分发挥其节能优势的同时,避开其过载运行,并尽量避开被拖动设备的低效工作区,以保证其高效牢靠运行。
在变频器选
型时,对于相同设备配用的变频器规格应尽可能统一,便于备品备件的预备,便于修理管理,选用时还要考虑生产厂家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变频器的选型和使用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08-5-30 17:33:09 (阅1624次) 所属频道: 继电保护关键词: 变频变频器通用变频器的选择包括通用变频器的型式选择和容量选择两个方面,选择的原则是:首先其功能特性能保证可靠地事项工艺要求,其次是获得较好的性能价格比。
通用变频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负载特性进行。
对于风机、泵类等平方转矩,低速下负载转矩较小,通常可选择专用或普通功能型通用变频器。
对于恒转矩类负载或有较高静态转速精度要求的机械应选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高功能型通用变频器,这种通用变频器低速转矩、静态机械特性硬度大,不怕负载冲击,具有挖土机特性。
为了实现大调速比的恒转矩调速,常采用加大通用变频器容量的办法。
对于要求精度高、动态性能好、速度响应快的生产机械(如造纸机械、注塑机、轧钢机等),应采用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型通用变频器。
1、电机的规格指标参数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带动的是电机,所以,变频器的选型可以从电机的角度来选择型号、规格。
那首先,我们就必须先了解电机的各项规格指标参数。
每台电机都有它自己出厂的铭牌,从铭牌上,我们不难找到电机的各项参数。
这些参数中,我们需要了解的主要参数有:电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额定转速等。
电机的额定电压: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有110V、220V、380V、690V、1140V、6kV等。
我公司现生产的变频器电压等级有:220V、380V、690V、1140V。
如有其它非标准的电压等级,请及时咨询生产厂家或各地办事处及经销商。
电机的额定电流:电机的额定电流根据电机的功率不同而不同。
选择变频器时,变频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机的额定电流,特殊情况应将变频器功率档次放大一档。
电机的额定频率:普通电机的额定频率一般是50~60Hz,高速电机有1000~3000Hz等。
CH_100系列可满足0~600Hz电机的需要,如需更高频率,请选用CH_150系列变频器。
电机的额定转速:电机有分为2极、4极、6极、8极等,极数越高,转速越低,同功率电流也越大。
我们一般用的电机的额定转速是1500rpm对应4极电机。
变频器也是根据4极电机来设计的。
2极对应3000rpm、6极对应960rpm、8极对应720rpm左右。
2、温度和湿度温度对变频器的影响:变频器的使用环境温度一般适用在-10℃~40℃,湿度在低于90的环境工作中。
环境温度若高于40℃时候,每升高1℃,变频器应降额5使用。
环境温度每升10℃,则变频器寿命减半,所以周围环境温度及变频器散热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安装地点的环境温度与输出电流对比图请尽量将变频器安装在远离发热源的地方。
湿度对变频器的影响:空气的相对湿度≤95,无结露。
湿度太高且湿度变化较大时,变频器内部易出现结露现象,其绝缘性能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引发短路事故。
必要时,必须在箱中增加干燥剂和加热器。
(1)海拔高度变频器安装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可以输出额定功率。
海拔高度超过1000m,其输出功率会下降。
具体降额的幅度如下图所示: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与输出电流对比图(2)防护等级变频器的防护等级一般都是IP20(CHV110的防护等级为IP54),若使用现场的环境超出这个防护等级,请将变频器安装在电气控制柜内或安装在其它环境比较好的地方,以保证变频器的安全正常运行。
若变频器的使用现场附近有金属屑、腐蚀性气体、水、高温物体等影响变频器正常使用的东西,请将变频器远离这些地方安装,若连接线过长(超过50米),请安装输入、输出电抗器。
附:IP防护等级的意义IP(INTERNATIONAL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所起草。
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
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即对外来固体物体的防护;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也即对水的防护。
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见下表。
2、变频器容量的选择按4极电机计算,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变频器的功率一般都会选择和电机的功率一样,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选择变频器的功率大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保证变频器带动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并列电机和多台电机用一台v/f控制变频器同时运行时(要求起停一致),按电机额定电流总和的1.1倍以上确定变频器额定电流,选定变频器容量。
电机的起动/加速特性受到变频器额定过载电流的限制,和一般工频电源比,力矩特性值变小。
需要大起动力矩时,要选大一级的变频器,或者把电机和变频器容量都提高。
下表中,简单的描述了负载特性等与性能方面的联系,阐述了变频器容量选择的要点,供大家参考。
3、传动系统对电机的要求及影响(1)用于标准电机时变频器驱动标准电机时,和工频电源比较,损耗将有所增加,低速耐冷却时效果变差,电机温升将增加。
因此低速时应降低电机的负载力矩。
电机高速运行时(60Hz以上)电动势平衡及轴承特性等改变,请及时咨询。
(2)用于特殊电机时●变级电机:因额定电流和标准电机不同,要确认电机的最大电流后在选用变频器。
级数的切换务必在电机停车后进行。
●水中电机:额定电流比标准电机大,在变频器容量选择时应注意。
另外电机和变频器之间配线距离较长时,会造成电机力矩下降,要配足够粗的电缆,并需要加交流输出电抗器。
●耐压防爆电机:驱动耐压防爆电机时,电机和变频器配套后的防爆检查是必要的。
变频器本身是非防爆结构,所以要放在安全地方。
●减速机电机:润滑方式和厂家不同,连续使用的速度范围也不同。
特别是油润滑时,低速范围连续运转时有烧毁危险。
另外超过60Hz 的高速时,请和电机厂家商量。
●同步电机:起动电流和额定电流比标准电机大,用变频器时请咨询。
多台控制时,数台同步电机逐步投入时有非同步现象发生。
●单相电机:单相电机不适用变频器调速,电容起动方式时,电容受到了高频电流冲击,有损坏可能,分相起动方式和反接起动方式时,内部的离心开关不会动作,会烧毁起动线圈,请尽量改用三相电机。
●振动机:振动机是在通用电机轴端加装不平衡块的电机。
变频器容量选择时,全负载电流要确认,保证在变频器额定电流以内。
●动力传递机构(减速机、皮带、链条):使用油润滑方式等传动系统时,低速运转会是润滑条件变坏。
另外若超过60Hz的高速运转,会产生传动机构的噪音、寿命、离心力造成的强度问题。
4、安装及使用环境变频器在安装时,必须避免油雾、棉纱、尘埃等有浮游物的恶劣环境,安装在清洁场所,或者安装在浮游物无法入侵的“全封闭形控制柜内。
安装在控制柜里时,要考虑变频器允许环境温度,采用冷却措施并决定合适的柜尺寸。
和大容量电源变压器(600kVA以上)连接以及有切换调功电容器时,电源输入侧会有很大峰值电流,将损坏逆变器部分,因此变频器输入侧务必设置交流电抗器。
这样也有改善电源侧功率因素效果。
另外,同一电源上有直流机等可控硅整流器连接时,无论电源侧条件如何,都应安装交流电抗器。
变频器发生异常时保护功能失效,会停止输出,但不会急停电机。
必要时,要设置紧急停止机构,如机械停止机构(抱闸等),保持机构。
不要把变频器安装在如木材等可燃性材料上。
5、频率设定CHV100/CHE100/CHF100/CHV160/CHV110系列频率设定值最大值可达600Hz,CHV150/CHE150可达1500Hz至3000Hz,如果设定错误会有危险。
请利用频率上限设定功能,设定上限频率。
工厂出厂时最大输出频率为50Hz(欧洲标准),CHV150/CHE150出厂时最大输出频率为1000Hz。
直流制动电流及动作时间设定过大,会成为电机发热原因。
电机的加减速时间由电机转矩、负载转矩和负载惯性(GD2)决定,当电压控制器起作用时,可使加减速时间增加。
想缩短加速时间时,应提高电机及变频的容量;想缩短减速时间时,应增加制动功能(包括能耗制动、直流制动和能量回馈制动)。
6、注意事项将电源接到变频器输出端子上,会损坏变频器。
通电前请检查接线错误和程序。
进线侧安装接触器时,不要频繁地开闭接触器,否则容易造成变频器的故障。
即使在变频器电源切断后,内部仍有部分未放完的电。
检查时要等到操作器及指示灯灭了之后再进行。
7、变频器周边器件的选择变频器周边器件主要包括线缆、接触器、空开、电抗器、滤波器、制动电阻等。
变频器周边器件的选择是否正确、合适,也直接影响着变频器的正常使用和变频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在选择了变频器后,也必须正确的选择它的周边器件。
下面我们就变频器周边设备选择的注意事项做简要的说明。
(1)进线断路器的设置和选择在变频器电源侧,为保护原边配线,请设置用配线用断路器。
断路器的选择取决于电源侧的功率因素(随电源电压、输出频率、负载而变化)。
其动作特性受高频电流影响而变化,有必要选择大容量的。
(2)进线接触器变频器没有进线接触器可以使用。
进线接触器可进行停止操作,但这时变频器的制动功能将不能使用。
(3)电机侧接触器变频器和电机间若设置接触器,原则上禁止在运行中切换。
变频器运行中接入时,会有大冲击电流,因此变频器过电流保护动作。
为了和电网切换而设置接触器时,务必在变频器停止输出后进行切换,并合适地使用速度搜寻功能。
(4)热继电器的设置为防止电机过热,变频器有电子热保护功能。
但一台变频器驱动多台电机及多级电机时,请在变频器和电机间设置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在50Hz设定为电机铭牌的1倍,60Hz时设定为1.1倍。
(5)功率因数的改善改善功率因数,可在变频器进线中插入交流电抗器或在直流回路中加直流电抗器。
变频器输出侧接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容滤波时,有因变频器输出的高频电流造成破损和过热的危险,另外会使变频器过电流,造成电流保护发生,请不要接电容滤波器。
(6)关于电波干扰变频器的输出(主回路)中有高频成分,对变频器附近使用的通信器械(如AM收音机)会产生干扰。
此时可以安装滤波器,减少干扰。
另外,还可将变频器和电机及电源配线套上金属管接地,也是有效的。
(7)功率电缆的线径和配线距离变频器和电机间配线距离较长时(特别是低频输出时),由于电缆压降会引起电机转矩下降;应用充分粗的电缆配线;操作器装在别处时,实用标准请使用专用的连接电缆;远程操作时,模拟量、控制线和变频器间的距离应控制在50米以内;控制信号妥善屏蔽接地。
下面我们对相关设备的选定,输入、输出、直流电抗器的选型,线材、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选型,做了个简单的说明,供大家参考,见下表。
相关设备选定表输入、输出、直流电抗器的选择(三相380V系列)变频器输入输出连线、断路器和接触器的选型文档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