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场效应管的快速判断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场效应管好坏的判断方法摘要:一、场效应管的基本概念二、场效应管好坏的判断方法1.静态参数判断2.动态性能判断3.栅极电阻判断4.漏极电流判断5.线性度判断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四、总结正文:场效应管(FE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高输入电阻和低噪声等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判断场效应管好坏的方法。
一、场效应管的基本概念场效应管是依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运动方式分类的一种晶体管,它主要由三个区域组成:源极、漏极和栅极。
在栅极与漏极之间存在一个绝缘层,绝缘层上的电压控制着漏极的电流。
根据绝缘层的材料,场效应管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EGBT)等。
二、场效应管好坏的判断方法1.静态参数判断静态参数是指场效应管在静态工作状态下的电气特性。
主要包括阈值电压、漏极电流、栅极电阻等。
良品场效应管的静态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动态性能判断动态性能是指场效应管在开关过程中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测试场效应管的过渡频率、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等指标来判断其动态性能。
优质场效应管的动态性能应较好。
3.栅极电阻判断栅极电阻是场效应管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影响着器件的功耗和稳定性。
良品场效应管的栅极电阻应较大。
4.漏极电流判断漏极电流是场效应管在截止状态下流过栅极的电流。
优质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应较小。
5.线性度判断场效应管的线性度是指其在一定范围内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的线性关系。
优质场效应管的线性度应较好。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类型: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效应管,如MOSFET、EGBT等。
2.注意静态参数:确保选用的场效应管静态参数符合电路设计要求。
3.考虑动态性能:在高速应用场合,应注意场效应管的动态性能。
4.散热设计:场效应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应设计合理的散热结构。
5.电源电压:合理选择电源电压,避免过高的电压导致场效应管损坏。
如何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相同点就是都为半导体器件,并且都可以作为信号的放大和电子开关使用,既然都是半导体器件,那么其内部也都会有PN结的存在,而且大多数的损坏都表现为击穿,所以只要会测二极管,就可以测量这两种的好坏了,下面我们来看具体方法。
三极管的测量方法
我们可以将三极管看做是两个背靠背或面对面的二极管,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位依次测量两个PN结就可以测出损坏了。
1.将数字万用表打至二极管档位,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基极和集电极,正反测量只有一组读数则为正常。
否则为集电结击穿。
2.再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基极和发射极,正反测量只有一组读数为正常,否则为发射结击穿。
并且这个读数和第一步中的读数差不多大小为正常,如果偏差过大则视为性能不良。
3.红黑表笔分别接集电极和发射极,不管正反测量都没有读数显
示为正常,否则为损坏。
场效应管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一样同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栅极、源极和漏极,使用数字万用表的200K电阻档位,分别测量每两个管脚的阻值,当有两个管脚的正反阻值差不多大小时,这两个即为源极和漏极,其余一脚为栅极。
下面我们以N沟道场效应管为例,来看下测量方法(测量前需短路放电)。
1.将万用表置于二极管档位,红黑表笔正反接源极和漏极,只有一组显示数值为正常,正反都有数值显示且很小说明漏源击穿。
2.将红表笔接漏极,黑表笔接源极,没有读数显示为正常,此时黑表笔不动,红表笔碰触一下栅极(栅源充电),然后再接回漏极,此时会有读数显示(漏源导通),且数值应该越来越大为正常。
3.将三个管脚短路放电,再用红表笔接漏极,黑表笔接源极,此时没有数值显示为正常。
如何测试判断场效应管好坏?1、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两表笔任意触碰场效应管的三只引脚,好的场效应管在量测的时候只应有一次有读数,而且数值在300--800左右,2、如果在最终测量结果中测的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为0时须万用表短接场效应管的引脚,3、重新测量一次,若又测得一组为300--800左右读数时此管也为好管。
4、将万用表开到二极管档,用万用表的两个表笔量测D、S极和G、S极,看看两极之间的读数是不是很小,如果这个值在50以下,则可以判断为这个效应管已经被击穿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又称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控制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1]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
主要有两种类型(junction FET—JFET)和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ET,简称MOS-FET)。
场效应管具有输入电阻高(10 7~10 15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场效应管具有如下特点。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V GS(栅源电压)来控制I D(漏极电流);(2)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电流极小,因此它的输入电阻(10 7~10 12Ω)很大。
(3)它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因此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好;(4)它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要小于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5)场效应管的抗辐射能力强;(6)由于它不存在杂乱运动的电子扩散引起的散粒噪声,所以噪声低。
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用一句话说,就是“漏极-源极间流经沟道的ID,用以栅极与沟道间的pn结形成的反偏的栅极电压控制ID”。
更正确地说,ID流经通路的宽度,即沟道截面积,它是由pn结反偏的变化,产生耗尽层扩展变化控制的缘故。
场效应管好坏的简单判断方法场效应管(MOSFET)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对于电子技术的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场效应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由源极(Source)、漏极(Drain)和栅极(Gate)组成。
当栅极电压为零时,场效应管处于截至状态,漏极和源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
当给栅极施加正电压时,栅极与源极之间形成正偏压,从而形成一个电场,引起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流。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来判断其好坏。
那么,如何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呢?1. 正确连接场效应管:首先,确保场效应管正确连接在电路中。
根据场效应管的引脚布局,将源极连接到适当的电位上,将漏极连接到负载电阻或负载电路中,将栅极连接到合适的驱动电路。
正确连接场效应管是判断其好坏的前提。
2. 测量漏极电流: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等仪器,将其测量引线分别连接到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上,同时保持栅极电压为零(短接到源极)。
记录并观察漏极电流的数值。
3. 比较漏极电流:通过比较测量的漏极电流数值与场效应管的规格书或参考值进行比较。
规格书中通常会给出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典型电流值范围。
如果测量得到的漏极电流在典型电流值范围内,那么场效应管可以被认为是良好的。
如果漏极电流明显偏离典型值范围,那么场效应管可能存在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型号的场效应管其参数范围有所不同。
因此,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需要结合具体规格书中的参数范围来进行。
总结一下,判断场效应管好坏的简单方法是测量漏极电流,并比较其数值和规格书中的典型值范围。
正确连接场效应管和合适的测量仪器也是必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和技巧来进一步确认场效应管的性能。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有助于电子技术从业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和电路设计。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场效应管好坏测量方法场效应管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滤波等电路中。
场效应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的性能,因此对场效应管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场效应管好坏测量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静态参数来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静态参数包括漏极电流、饱和电流、开启电压等。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场效应管的基本性能。
漏极电流是指在一定的栅极电压下,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间的电流,它反映了场效应管的导通能力。
饱和电流是指在一定的栅极电压下,场效应管的漏极-源极间的最大电流,它反映了场效应管的最大导通能力。
开启电压是指在一定的漏极电流下,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它反映了场效应管的导通起始点。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动态参数来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动态参数包括开关时间、导通电阻、截止频率等。
开关时间是指场效应管从截止到导通或者从导通到截止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了场效应管的开关速度。
导通电阻是指场效应管在导通状态下的电阻大小,它反映了场效应管的导通能力。
截止频率是指场效应管在高频条件下的截止频率,它反映了场效应管在高频条件下的性能。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温度特性来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温度特性是指场效应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
由于场效应管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了解场效应管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对于评估其好坏非常重要。
通过测量场效应管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和动态参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综上所述,对场效应管进行好坏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静态参数、动态参数和温度特性来评估场效应管的好坏。
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场效应管,从而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场效应管。
如何用普通数字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好坏?听我讲解,超简
单!
场效应管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的电子元件,很多电路里都可以看到其身影,但很多初学者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检测其好坏。
下面教大家数字万用表,三步就可以检测出场效应管的好坏,简单,实用。
场效应管有三个引脚,正面朝自己,从左到右分别是G(栅极),D(漏极),S(源极)。
如上图。
测量方法:先把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测量档。
如图
第一步:
黑表笔接D(漏极),红表笔接S(源极),这个时候,正常的话应该有0.2~0.5的压降,万用表显示0.2~0.5之间数字。
如下图
第二步:
黑表笔接S(源极),红表笔接D(漏极)这个是应该没有压降,万用表显示OL或1(数字万用表品牌不一样,显示有点区别,意思一样)
第三步:
黑表笔接S(源极),红表笔点触G(栅极)后松开,如图
然后,黑表笔不动,再用红表笔接D(漏极),应该有很小的电压降(万用表显示0.1左右的数字那么这个晶体场效应管就是好的。
请注意图中表笔颜色,我特意再上面添加了文字,以示区别。
判断场效应管好坏的方法
这小玩意儿在电子电路里那可老重要啦!那咋判断它好坏呢?先把场效应管从电路中拆下来,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去测。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检查,万用表就是医生的听诊器啥的。
要是测得正反向电阻都很大或者都很小,那可就有点悬啦!这就像一个人走路要么东倒西歪,要么走得太顺溜,肯定有问题呀!
在判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可别不小心被电到啦!这就跟你走在路上得小心别摔跤一样。
稳定性也很重要呢,要是一会儿好一会儿坏,那可咋整?就像你心情一会儿好一会儿坏,那多闹心呀!
场效应管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在电源电路、放大电路里都能大显身手。
它的优势也不少呢,比如输入电阻高、噪声小。
这就好比一个优秀的员工,干活又好又不吵不闹,多棒呀!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
有一次,一个电路出问题了,大家都不知道咋回事。
后来一检查,原来是场效应管坏了。
换了个好的场效应管,嘿,电路立马就正常工作啦!这就像一个生病的人,吃了对症的药,马上就好起来了。
所以呀,判断场效应管好坏可得仔细呢!用对方法,注意安全和稳定
性,就能让场效应管在各种电路里好好发挥作用。
一、定性判断场效应管的好坏先用万用表R×10kΩ挡(内置有15V电池),把负表笔(黑)接栅极(G),正表笔(红)接源极(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轻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D),正笔接源极(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档,红表笔任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轻微摆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得更明显的观察效果,还可利用人体靠近或者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要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余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理由:JFET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并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容易在栅极上感应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应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由于输入干扰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加明显。
如表针向左侧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RDS增大,漏-源极间电流减小IDS。
反之,表针向右侧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向导通,RDS↓,IDS↑。
但表针究竟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应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注意事项:A、试验表明,当两手与D、S极绝缘,只摸栅极时,表针一般向左偏转。
但是,如果两手分别接触D、S极,并且用手指摸住栅极时,有可能观察到表针向右偏转的情形。
其原因是人体几个部位和电阻对场效应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进入饱和区。
B、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栅极,现象同上。
三、晶体三极管管脚判别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每种又有PNP和NPN型两类。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1、找出基极对于PNP型三极管,C、E极分别为其内部两个PN结的正极,B极为它们共同的负极,而对于NPN型三极管而言,则正好相反:C、E极分别为两个PN结的负极,而B极则为它们共用的正极,根据PN结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性就可以很方便的判断基极和管子的类型。
场效应管的原理和判断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子元件,是半导体器件中重要的一种。
它是一种控制电流的晶体管,通过改变栅极电压来控制源极电流的开关型半导体器件。
场效应管的原理主要涉及PN结和栅结构。
场效应管包含三个电极:栅极、汇极和源极。
源极和汇极之间是一个狭窄的空间,被称为沟道。
栅极比源极与汇极之间的涉及PN结构,这个结构使得沟道的电阻可控。
当栅极电压为零或负偏时,PN结处的电荷不会形成导电通道,沟道被隔断,源极电流无法通过。
当栅极电压为正偏时,PN结处的电荷形成导电通道,源极电流可经过沟道流入汇极,这样栅极电压的改变即可控制源极电流。
场效应管常见的类型有两种:N沟道型和P沟道型。
N沟道型场效应管的沟道中的导电载流子是负电荷,所以需要由正电压的栅极去改变沟道的电阻,即使沟道通导。
P沟道型场效应管则是相反的,沟道中的导电载流子是正电荷,所以需要由负电压的栅极去改变沟道的电阻。
根据场效应管的原理,可以简单判断场效应管是否正常工作。
首先,可以通过测量栅极电压和源极电流来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状态。
当栅极电压与源极电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即栅极电压增加或减少,源极电流也相应增加或减少,说明场效应管正常工作。
反之,当栅极电压变化时,源极电流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场效应管可能存在故障。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栅极和源极的电阻来判断场效应管是否正常工作。
正常工作的场效应管,在断开栅极电源的情况下,栅极与源极之间应该呈现一个很高的电阻,即无导通状态。
当给栅极施加正电压后,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阻应该降低,即出现导通状态。
如果测量时发现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始终很低,或者在给栅极施加电压后电阻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场效应管可能存在故障。
总的来说,场效应管的原理是利用栅极电压改变源极电流的控制器件。
根据场效应管的原理,可以通过测量栅极电压和源极电流,以及栅极和源极的电阻,来判断场效应管是否正常工作。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
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
电子设备中使用着大量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发生故障大多是由于电子元器件失效或损坏引起的。
因此怎么正确检测电子元器件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电子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我在电器维修中积累了部分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
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1.测整流电桥各脚的极性
万用表置R×1k挡,黑表笔接桥堆的任意引脚,红表笔先后测其余三只脚,如果读数均为无穷大,则黑表笔所接为桥堆的输出正极,如果读数为4~10kΩ,则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桥堆的输出负极,其余的两引脚为桥堆的交流输入端。
2.判断晶振的好坏
先用万用表(R×10k挡)测晶振两端的电阻值,若为无穷大,说明晶振无短路或
漏电;再将试电笔插入市电插孔内,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脚,将另一引脚碰触试电笔顶端的金属部分,若试电笔氖泡发红,说明晶振是好的;若氖泡不亮,
则说明晶振损坏。
3.单向晶闸管检测
可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挡测量任意两极之问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找到
一对极的电阻为低阻值(100Ω~lkΩ),则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控制极,红表笔
所接为阴极,另一个极为阳极。
晶闸管共有3个PN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PN 结正、反向电阻的大小来判别它的好坏。
测量控制极(G)与阴极[C)之间的电阻时,。
场效应管好坏判断及替换原则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用来放大电压信号、控制电流流动等。
对于场效应管的好坏判断及替换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好坏判断可以通过检查场效应管的外观和连接情况。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观察引脚是否清洁,没有氧化或损坏,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烧焦或损坏痕迹。
连接情况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引脚的焊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引脚短路或开路等情况。
其次,可以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参数来判断其好坏。
常用的参数包括漏极电流(IDSS),漏极截止电流(ID(off)),转移导纳(Yfs)等。
如果测量到的参数与规格书中提供的数值相比有明显偏差,可能意味着场效应管出现了故障。
此时可以考虑替换或修理。
进一步,可以通过使用示波器观察场效应管的输入和输出波形来判断其好坏。
例如,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是否与预期一致,是否有明显的失真等。
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波形,可能表明场效应管出现了故障。
最后,替换原则可以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可以根据规格书中提供的参数选择与原部件相匹配的替代品。
其次,可以考虑使用同一型号和同一制造商的新设备来替代故障的场效应管。
再次,如果找不到完全匹配的替代品,可以尝试使用参数相似的场效应管来替代。
最后,如果没有合适的替代品,可以考虑使用功能相似的其他类型的晶体管或集成电路来代替。
综上所述,场效应管的好坏判断及替换原则可以通过检查外观、测量参数、观察波形等方面进行判断,同时可以遵循选择匹配的替代品、厂商和型号、寻找参数相似的替代品以及使用功能相似的其他器件等原则进行替换。
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事儿呢!场效应管啊,就像是电路世界里的小精灵,虽然个头不大,作用可不小。
那要怎么知道这个小精灵是不是健康活泼的呢?先来说说引脚识别吧。
就好比你认识一个新朋友,得先知道他叫啥呀!场效应管的引脚可不能搞混了,不然可就闹笑话啦。
一般来说,有个引脚特别突出,那就是栅极啦。
然后再找到源极和漏极,这就像给小精灵分清楚了胳膊和腿儿。
接下来,咱检测一下它的好坏。
可以用万用表这个小工具哦!把万用表调到合适的挡位,就像给它装上了合适的武器。
然后去测测各个引脚之间的电阻值。
哎呀,这就好像给小精灵做个体检一样。
如果电阻值正常,那说明它身体倍儿棒呢!要是不正常,那可能就有点小毛病啦。
再说说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吧。
嘿,这就像区分不同性格的小精灵一样。
测它的栅极和源极、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阻,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一定数值的。
如果测出来是无穷大或者特别小,那可能就有问题咯。
还有啊,增强型场效应管也得检测检测。
这就像是看看这个小精灵有没有特殊技能一样。
看看它在不同情况下的电阻变化,是不是符合正常的规律。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电路中放了一个有问题的场效应管,那不就像让一个生病的小精灵去工作一样,能行吗?肯定不行呀!所以检测场效应管真的很重要呢。
在检测的时候,可得细心点哦,就像照顾小朋友一样,不能马虎。
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总之呢,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并不难,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多试试,多观察,肯定能掌握好的。
这样我们就能让电路里的小精灵们都健康快乐地工作啦!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场效应管,它能给我们的电路带来大作用呢!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检测它哦,这可是很有必要的呢!。
怎样识别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识别有下面几种方法:一、通过型号命名规则识别国产场效应管的型号命名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型号命名方法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电极数目,3表示有3个电极;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沟道材料:D是P型硅N沟道,C是N型硅P沟道;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管子种类:字母J代表结型场效应管,O 代表绝缘栅场效应管;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电流档数。
例如,3 DO1D表示结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3D06C 表示绝缘栅型N沟道场效应三极管。
第二种命名方法用字母“CS” “XX#”的形式。
其中,“CS”代表场效应管,“XX”以数字代表型号的序号,用字母代表同一型号中的不同规格,如CS16A、CS55G等。
二、场效应管在电路原理图中的识别场效应管在电路原理图中常用字母“V”、“VT”表示,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中的箭头,是用来区分类型的。
箭头从外指向芯片表示N沟道型场效应管;箭头从芯片指向外表示P沟道型场效应管。
下图是场效应管的电路图形符号。
三、根据引脚分布规律识别场效应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场效应管封装形式及引脚分布规律1、金属封装的3根引脚的场效应管,3DJ2型,管壳上有一个突出的尖,将引脚朝上,从突出部分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D,S,G极,其中D,S极可互换。
2、金属封装的双栅结型场效应管,4DJ2型(4表示它有4个有效电极,分别是D,S,G1,G2,其中G1和G2是两个栅极),管壳上也有突出尖,以该凸出部分开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D,G1,S,G2。
3、金属封装的结型场效应管,6DJ6~8型(6表示它有D1,S1,G1,D2,S2,G2六个有效电极)。
外壳上同样有突出尖,从突出部分开时顺时针方向依次为S1,D1,G1,S2,D2,G2。
4、塑料封装结型场效应管,识别时将引脚切面朝向自己,引脚向下,从左向右依次为S,D,G。
5、金属封装的绝缘栅单栅场效应管。
6、金属封装的绝缘栅双栅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MOS管)如何判断好坏?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1.判别电极与管型用万用表R×100档或R×1k档,用黑表笔任接一个电极,用红表笔依次触碰另外两个电极。
若测出某一电极与另外两个电极的阻值均很大(无穷大)或阻值均较小(几百欧姆至一千欧姆),则可判断黑表笔接的是栅极G,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是源S和漏极D。
在两个阻值均为高阻值的一次测量中,被测管为P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在两个阻值均为低阻值的一次测量中,被测管为N沟道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也可以任意测量结型场效应晶体管任意两个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若测出某两只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相等,且为几千欧姆,则这两个电极分别为漏极D和源极S,另一个电极为栅极G。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可以互换使用。
若测得场效应晶体管某两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0或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击穿或已开路损坏。
2.检测其放大能力用万用表R×100档,红表笔接场效应管的源极S,黑表笔接其漏极D,测出漏、源极之间的电阻值RSD后,再用手捏信栅极G,万用表指针会向左或右摆动(多数场效应管的RSD会增大,表针向左摆动;少数场效应管的RSD会减小,表针向右摆动)。
只要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即说明被测管有较大的放大能力。
(二)双栅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1.电极的判别大多数双栅场效应晶体管的管脚位置排列顺序是相同的,即从场效应晶体管的底部(管体的背面)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漏极D、源极S、栅极G1和栅极G2。
因此,只要用万用表测出漏极D和源极S,即可找出两个栅极。
检测时,可将万用表置于R×100档,用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当测出某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几十欧姆至几千欧姆(其余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均为无穷大),这两个电极便是漏极D和源极S,另两个电极为栅极G1和栅极G2。
2.估测放大能力用万用表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在测量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电阻值RSD的同时,用手指捏住两个栅极,加入人体感应信号。
如何迅速判断场效应管的利害将指针式万用表拨至“RX1K”档,并电调零。
场效应管带字的一面朝着自己,从左到右挨次为: G (栅极), D (漏极), S (源极)。
先将黑表笔接在 G 极上,而后红表笔分别触碰 D 极和 S 极,而后再对调表笔,再测,如这两次测得的结果,都使万用表的指针不动,那么,初步判断这个场效应管是好的。
最后,在将黑表笔接在 D 极,红表笔接在 S 极上,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而后再对调表笔,再测,此时,万用表指针应向右摇动。
经过这两次判断,这个场效应管就是好的。
假如所测的结果与上述不符,则这个场效应管就是坏的。
要么是击穿了,要么是性能不好了。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一、定性判断 MOS 型场效应管的利害先用万用表 R×10kΩ挡(内置有 9V 或 15V 电池,把负表笔 (黑接栅极 (G,正表笔 (红接源极 (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稍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 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 (D,正笔接源极 (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 档,红表笔随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稍微摇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取更显然的察看成效,还可利用人体凑近或许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需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他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原由: JFET 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而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简单在栅极上感觉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觉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因为输入扰乱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为显然。
如表针向左边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 RDS 增大,漏 -源极间电流减小 IDS 。
反之,表针向右边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势导通,RDS↓,IDS↑。
但表针终究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觉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也谈MF-500型万用表快速测场效应管及好坏
大多数N-MOS 场效应如下图所示:
实践中可用M-F500型万用表迅速判断大电流场效应管好坏及放大能力,步骤如下:MF-500型万用表(用×10K 档)
①黑表笔接D 极,红表笔接S 极 ,电阻约为几兆欧;
②红表笔接D 极,黑表笔接S 极,电阻约为400~500欧姆。
凡基本符合以上情况则说明管子是好的
对①用手指轻碰触G 极万用表指针明显摆动,阻值约为300~400k ,但不能为零。
以上说明场效应管具有一定的放大能力。
且指针摆动范围越大说明放大能力强,否则放大性能不佳。
注意:
1、一般大功率场效应管N-MOSFET 和P-MOSFET 散热板与D 极相连接。
2、开始时测量黑表笔接D 极,红表笔接S 极,万用表指示在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之间不能说明问题(有可能栅极储有电荷);
3、可以用红表笔短接G-S 或G-D ,将栅极电荷释放,再测量符合①②两条为准。
G D S D K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