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 格式:pptx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56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课程性质1、《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2、文学史vs 思想史、批评史、文艺理论。
二、学习目标1.系统了解中国文学自魏晋至隋唐的发展演变历史;2.把握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3.准确掌握各种文学流派及文学团体创作风格及创作主张;4.理解文学史上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
三、教学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
四、考核内容共分三个层次,不同内容应达到不同的能力层次要求:(一)识记:客观知识点、常识——准确、清晰地识记认识;(单选、多选题、填空题)(二)理解:基本术语概念及较单纯明晰的文学现象——深入理解、准确解释;(名词解释)(三)应用:作家作品创作特色、文体发展演变、文学思潮内涵影响等——综合理解、全面阐释。
(简答、论述题)五、参考书目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刘义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汤用彤《魏晋玄学》中华书局1985年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赵东栓《魏晋南北朝文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二)隋唐文学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1984年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1989年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1、时代基本特点•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不是基于官职的高下或财产的多寡,而是基于宗族的血统。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唐)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中古文学的第一段: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宫廷为中心的文学集团:门阀制度的影响一、时代特点:乱世(p7)(一)社会概况分裂多于统一,混乱多于安定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稳定→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南北朝文学)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二)乱世与文学(p7-8)悲剧性基调乱世文学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二、环境与心态(一)社会动荡与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建安:忧时伤感、激昂慷慨(建安风骨)正始:佯狂避世、率真自然(魏晋风流)(反叛)中朝(西晋):伤感(“风云气少,儿女情多”)、放废江左(东晋):淡泊、高雅南朝:纤弱、世俗(艳情)(二)门阀制度的膨胀(p9-10)门阀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中的世代显贵之家。
从东汉末期开始,世家大族就占据政治经济的重要地位,曹操时代虽然对门阀势力进行了抑制,但到了魏晋特别是两晋,政权的建立往往是依靠世族地主的支持才得到建立维持,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把持了垄断地位,文化上也同样占据统治地位。
门阀制度的影响:1. 寒士的不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辰会》)“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左思《咏史》其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2、文学的士族化、家族化和宫廷化(1)文学的士族化士族因之拥有世袭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因而,自然造成了士族对文化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