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84.27 KB
- 文档页数:2
·短篇论著·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齐 涛 钱丹烨 朱黎明【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含铋四联疗法的疗效,为优化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经验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962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诊患者的根除Hp 治疗方案,在雷贝拉唑联合铋剂的基础上,根据抗生素组合的不同分为A 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 组(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C 组(克拉霉素+ 甲硝唑)和D 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所有方案的疗程均为14 d ,患者停药至少4周后行13C 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Hp 是否成功。
结果 基于意向治疗(ITT )分析,A 组、B 组、C 组和D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为79.37%、77.05%、59.65%和62.81%;基于符合方案集(PP )分析,A 组、B 组、C 组和D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为84.75%、80.57%、63.91%和68.78%;A 组和B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高于C 组和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A 组的Hp 根除率高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上海宝山地区行根除Hp 治疗应首选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阿莫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方案的Hp 根除率较高,可用于补救治疗;克拉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方案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备选方案之一;不宜选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一线疗法。
【关键词】 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DOI: 10. 3969/j. issn. 1673-534X. 2022. 03. 014作者单位:20199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通信作者:幽门螺杆菌(Hp )是一种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状的微需氧格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 淋巴瘤,甚至胃癌[1-2]。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铋剂四联疗法联用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作者:黄世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铋剂四联疗法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经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行铋剂四联疗法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结果:研究组根除率(95.74%)、临床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85.12%、80.85%),P【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铋剂四联疗法;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临床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含有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及铋剂的四联疗法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案,但仍有部分患者经四联疗法治疗效果较差,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本文将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选取94例前来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铋剂四联疗法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应用价值,为提高患者疗效、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男57例、女37例,年龄19-78岁、平均(49.21±2.17)岁。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7)、对照组(n=47),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给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由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提供(国药准字H44021518)]每次口服1000mg、奥美拉唑[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4871)]每次口服20mg、呋喃唑酮[由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4023937)]每次口服100mg、枸缘酸铋钾[由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提供(国药准字H10900084)]每次口服220mg,上述用药方案每日给药2次、连续治疗10d。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8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pu)内科治疗的疗效。
方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铋剂四联疗法。
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愈合51例,愈合率94%,有效2例,总有效率98%;胃溃疡愈合18例,愈合率86%,有效2例,总有效率95%,复合性溃疡愈合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0%。
86例溃疡中总有效率96.5%。
86例中hp转阴82例,故hp根除率95%。
结论:四联疗法疗效确切,症状缓解迅速,不良反应少而轻,依从性良好。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3-02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gu)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病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在胃癌高发区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
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发病因素,抑制胃酸分泌和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预防复发的主要措施。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纳入标准:年龄≥18岁,内镜证实为活动性溃疡,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组织学检查hp阳性,giemsa染色阳性、抗hp-igg或13c或14c标记的尿素呼气试验阳性。
排除标准:年龄<18岁;合并幽门梗阻,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正在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青霉素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就诊前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有食管、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恶性肿瘤及酗酒者。
1.2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条件患者86例均系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病史在1~5年者71例,6~10年者15例。
就诊24~48小时内经胃镜诊断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0.5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4例,胃溃疡21例,复合性溃疡11例。
后两者均排除了恶性疾病。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溃疡等严重疾病。
四联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方法,本文将对四联疗法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一、四联疗法概述四联疗法是一种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三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甲硝唑和克拉霉素。
该疗法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根除感染的目的。
二、四联疗法临床效果评价1. 临床疗效观察四联疗法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疗效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验证。
研究表明,四联疗法的根除率可达到80%以上,较单一抗生素疗法明显提高。
四联疗法在疗程结束后的随访观察中,较少复发现象,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2. 安全性评价在四联疗法中,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个别患者可出现味觉异常、粒细胞缺乏等不良反应。
但总体上来说,四联疗法的安全性较高,且患者耐受性良好,适用范围广。
3. 对比评价与其他疗法相比,四联疗法的优势在于根除率高、疗效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
研究显示,四联疗法的治疗效果优于双联、三联疗法,并且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
三、四联疗法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尽管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些患者对抗生素可能存在耐药性,从而影响疗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四联疗法的临床疗效,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优化用药方案,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和用药剂量;二是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联合应用中草药、益生菌等;三是开展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四联疗法在不同人群和地域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联疗法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四联疗法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即常规三联药物联合果胶铋。
结果:治疗前两组幽门螺杆菌检验结果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阴性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前胃黏膜形态学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腺体密度、粘膜厚度评分结果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利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有利于获得更优的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四联疗法;胃黏膜形态;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185-01胃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发生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的给药方案繁多,如何正确取舍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19~74岁、平均(46.35±0.39)岁。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四联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四联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成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
对照组运用三联药物治疗,研究组运用四联药物展开治疗。
对2组患者的HP清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结果运用四联药物治疗的效果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另一组。
结论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中,运用四联药物治疗成效明显,值得将此方式推广。
关键词:四联药物;胃溃疡;临床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这也导致胃溃疡的发病率也在提高。
胃溃疡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会对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男性患者形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对于胃溃疡患者开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之后,患者成功治愈的几率相对较大。
并且,在治疗后也不容易复发。
但,近年来因抗幽门螺杆菌的充分运用,人们本身对于此类型药物已经产生抗药性。
所以,在胃溃疡治疗中已形成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
本研究对四联药物在胃溃疡疾病的治疗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就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以及研究的对象,全体患者都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
将2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1例、49例。
年龄为37-65岁,平均年龄为(51.7±4.8)岁。
研究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0例、50例。
年龄为36-64岁,平均年龄为(51.6±4.7)岁。
通过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发现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不同,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三联药物治疗,选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
采取口服方式。
研究组患者运用四联药物治疗,选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胶囊。
以口服方式服用。
1.3统计学方法在本研究中,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处理与分析。
并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溃疡是指消化道黏膜局部缺损,可以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等部位。
它是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溃疡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尽人意且易出现耐药性。
本文旨在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希望为溃疡治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及安全性,通过对益生菌和四联疗法在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评估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疗法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为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我们将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分析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在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旨在促进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溃疡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研究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进一步完善溃疡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通过对该疗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可以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减少患者的治疗风险,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为临床治疗的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我国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水平和疗效。
2. 正文2.1 益生菌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机制1.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
·临床经验·“四联”疗法后延长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海花,乌仁图雅,陈金金 【摘要】目的 分析“四联”疗法后延长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蒙古通辽市医院收治的H.pylori阳性胃溃疡患者3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6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即埃索美拉唑+复方铝酸铋颗粒+阿莫西林+甲硝唑,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四联”疗法后延长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即使用埃索美拉唑+复方铝酸铋颗粒。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 pylori根除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ITT、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4.9%、96.7%,均高于对照组的87.8%、89.5%(P均<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2%(P<0.05)。
治疗后,观察组反酸、腹胀、胃灼烧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四联”疗法后延长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治疗可以提高H.pylori阳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其反酸、腹胀、胃灼烧痛等症状,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幽门螺杆菌;胃溃疡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2159.2020.11.018作者单位:028000内蒙古通辽市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为消化道常见疾病,研究显示,其在消化性溃疡中占比为46 48%[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是胃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H.pylori阳性胃溃疡患者而言,控制感染,根除H.pylori是治疗关键[2]。
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附134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四联疗法与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二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
方法将13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65例,口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14天为1个疗程。
随访观察6个月。
结果四联疗法疗效明显高于二联疗法(P<0.05)。
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愈合率高,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致病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除Hp是防治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之一[1]。
笔者对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4例进行Hp根除治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及复发率。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4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69例,男38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5岁;其中胃溃疡34例,十二指肠溃疡31例,复合溃疡4例。
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4岁;其中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36例,复合溃疡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溃疡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患者条件(1)来本院就诊通过胃镜检查诊断为活动性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2)Hp检测阳性者;(3)停用抗生素、铋剂等药物2周以上者;(4)无胃肠道手术,无严重心、脑、肾等疾病史,无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1.3Hp检测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各做1次胃镜检查,在胃窦部取1块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同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两项试验均阳性者为Hp阳性。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疗效分析侯拂晓【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四联与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标准四联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标准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复发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低于对照组的6.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Hp根除率较高,复发率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8(031)017【总页数】2页(P135-136)【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十二指肠球炎;四联疗法;三联疗法【作者】侯拂晓【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医院内科,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1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消化道疾病和复发的重要因素[1]。
治疗上通过药物抑制细菌生长,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
然而随着该方案的广泛应用,耐药问题逐渐突出,对Hp根除率已明显下降[2,3]。
本文探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武汉大学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探究
发表时间:2017-12-28T11:46:06.6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谷卫华[导读] 能有效降低患者胃H.pylori阳性率,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植县民族中医院湖南张家界 427100)摘要:目的探究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5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X2=4.891,P<0.05。
结论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比常规药物治疗更为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含铋剂四联疗法;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屏障作用减弱等因素引发的非特异性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具有反复性、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1】。
现阶段,临床上多采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常规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有研究表明,含铋剂四联疗法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达到根除H.pylori的目的,效果较为明显【2】。
本研究旨在探究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关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29.87±8.63)岁,病程1.2~10.5年,平均病程(6.12±1.57)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1.05±8.76)岁,病程1.5~8.4年,平均病程(4.95±1.47)年。
所有患者均有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在夜晚时痛感更为明显;呈周期性疼痛,易反复发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对照比较观察。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饭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518,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每日3次,每次0.5g,总剂量不超过4g;呋喃唑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403,生产企业:山西汾河制药有限公司),每日3次,每次0.1g(1片)。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口服铋剂0.3、PPI(泮托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20067169,生产企业: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每次40mg,每天2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周,治疗期间均禁烟禁酒。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有效:经鼻镜检查后,胃十二指肠溃疡症状基本消失,且不再复发,胃H.pylori阳性率基本根除。
好转:胃十二指肠溃疡症状稍微减轻,偶尔有复发情况,胃H.pylori阳性率有所改善。
无效:胃十二指肠溃疡症状没有改善,有加重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节律性疼痛,疼痛多发生在两餐之间,进餐后疼痛感会稍微减弱,多半会持续几周,数月后有所缓解,但容易发作。
胃十二指肠黏膜破溃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过多、神经功能失调等都是造成该病发生的原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铋剂在临床上使用已达200多年,澳大利亚、法国应用范围较广。
经典的铋剂四联方案为铋剂+PPI+四环素+甲硝唑,其具有以下优点:①口服进入人体后,水溶性的胶状铋剂会在胃酸作用下变为不溶性的沉淀,与溃疡表面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溃疡表面,起到了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②与胃蛋白酶发生鳌合作用,降低其活性。
③促使Hp菌体聚集,让其进行不规则收缩,在压力的作用下使菌膜破裂,杀灭HPo。
④促进黏膜释放出前列腺素2,增加其合成量,从而达到提高豁液质量、改善胃豁膜血流、促进上皮再生、刺激碳酸氢盐分泌的目的,进而缓解炎症【3】。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健康科学饮食,营养均衡,补充营养素,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减少焦虑和紧张的情绪,适当运动,发泄不良情绪也能起到促进康复的作用。
从本次研究数据可以看出,经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00%:72.00%,X2=8.576,
P=0.00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14.00%,X2=4.891,P=0.02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胃H.pylori阳性率,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琼瑶,陈阳生.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75-477.
[2]刘飞燕,韦静.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8(7):393-395.
[3]陈英,王智卿.含呋喃唑酮或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