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责任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责任感是幼儿园纲要中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责任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交交往中,都需要有责任感的支撑。
而责任感的培养应该从幼儿园开始。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责任感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
首先,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非常重要。
在班级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承担一些简单的责任,比如清理教室、整理书籍、帮助老师等等。
通过这些小小的责任,孩子们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且明白自己应该为班级和集体做出贡献。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孩子们感受到责任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责任感。
其次,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自理能力是孩子们独立生活的基础,也是他们培养责任心的前提。
比如,教会孩子们自己穿衣服、吃饭、整理床铺等等。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训练,孩子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孩子们主动承担责任的能力。
此外,在幼儿园的课堂活动中,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例如,让孩子们在完成作业时养成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完成的习惯。
通过设立作息时间和作息习惯,孩子们会逐渐养成守时的习惯,同时也会明白时间的宝贵和自己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此外,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承担任务并共同完成。
此外,幼儿园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在幼儿园中可以设立评优评先的制度,通过表扬和奖励来激励孩子们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包括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对集体和他人负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责任心,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作为家长和社会的一员,也应该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幼儿园教师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有多年,我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不仅需要传递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培养幼儿园孩子的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孩子责任意识的基础。
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在日常生活中鼓励他们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如穿衣、洗脸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责任的内涵,懂得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
建立积极的团队合作氛围团队合作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必备条件。
在幼儿园中,每个孩子都应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明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某些任务。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鼓励他们与他人合作,分享成功和失败的喜悦和忧虑。
通过团队合作的经历,孩子们能够从小学会承担责任并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动手实践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中,我常常引导孩子们参与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如种植、制作手工等。
通过亲自动手,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付出努力的重要性,明白只有自己主动去做才能取得成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孩子的思考和总结,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付出是对事物负责任的表现。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孩子责任意识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经常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的思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探索、实践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会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愿意主动去学习、探索和创造。
做出榜样示范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承担着做出榜样示范的责任。
我们的行为和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要自觉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1. 引言幼儿园老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和尊贵的职业之一。
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老师的责任重大,需要展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这些品质。
2. 幼儿园老师的责任心2.1. 关爱幼儿的责任幼儿园老师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承担着关爱和培养孩子的责任。
他们需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一个安全、温暖和有爱心的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责任心让幼儿园老师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别需求,并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2.2. 教育孩子的责任除了关爱孩子,幼儿园老师还肩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
他们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教授知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幼儿园老师需要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特长,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2.3. 与家长的责任幼儿园老师还需要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他们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表现和进展,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需要和问题,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是幼儿园老师履行责任的重要部分,他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积极参与家长会等活动。
3. 幼儿园老师的担当精神3.1. 乐观积极的态度幼儿园老师在工作中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担当精神使他们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2. 独立自主的能力幼儿园老师需要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
他们需要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和创新,并能够独立决策,为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
3.3. 团队合作的精神幼儿园老师通常是一个团队工作,担当精神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他们需要与同事紧密配合,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
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幼儿培养的责任心指导责任心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职责和承诺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律性和坚持性。
对于幼儿来说,培养责任心是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在责任心的引导下,能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幼儿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培养责任心的方法以及家园共育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幼儿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责任心在幼儿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责任心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
幼儿通过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承诺,培养了自己的自律性,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正确对待事物。
其次,责任心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幼儿在责任心的引导下,能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爱护环境等良好的习惯,同时培养并树立起自己的良好价值观。
最后,责任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培养责任心,幼儿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需求,并逐渐具备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1. 以身作则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学习责任心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自完成任务、履行承诺,并且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教育者能够给幼儿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幼儿的责任心。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任务的责任并能够主动完成。
例如,设立一个小小目标,让幼儿制定并完成,从而增强其责任感。
同时,对于幼儿的成绩和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幼儿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培养合作与分享的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和集体合作,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例如,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和角色,激发幼儿的合作潜能。
同时,引导幼儿分享和帮助他人,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和责任。
4. 培养自信心和积极情绪通过鼓励和正面激励,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幼儿在自信和积极情绪的引导下,更容易接受新的挑战和任务,并且更有动力去完成。
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品质之一,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和处世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扮演着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一、倡导自信积极的教育态度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自信积极的态度示范给幼儿。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勇于承担责任并在事情上有所作为。
当幼儿在完成一项任务、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时,教师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肯定,让幼儿体验到责任心的积极成果,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培养责任心的愿望。
二、创设有责任感的环境和机会幼儿教师应创设有责任感的环境和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到日常事务中。
例如,在班级管理上,可以让幼儿负责清理教室、整理物品等;在园内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参与组织,分工合作,培养他们对集体活动的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机会,幼儿可以体验到自己的责任能力和价值,从而形成不断发展责任心的心态。
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幼儿教师应通过自身言行和课堂教育引导幼儿形成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
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互助合作等行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社会意识。
四、注重情感交流与亲子关系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同时,也要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幼儿才会更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并真正践行责任心。
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倾听和尊重幼儿的意见等方式,建立起与幼儿的密切联系,培养出幼儿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五、启发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责任心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问答、开放性问题的提出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并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将不断调动自己的责任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增强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培养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承诺负责的态度和意识。
幼儿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和如何营造责任心培养的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责任心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态度的基础。
通过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可以使他们具备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投入的态度,从而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责任心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的必备品质。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的时期,培养责任心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自主管理时间、学习任务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
最后,责任心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根基。
通过培养幼儿责任心,可以使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守约信用,做到言行一致,从小培养他们做一个守信用、守规矩的好孩子。
二、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1. 设置小任务: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可以给予一些小任务,例如将玩具整理到指定位置,倒开水倒到指定高度等,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主动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2. 讲述故事案例:故事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讲述一些与责任相关的故事案例,通过角色的言行和经历,引导幼儿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感受到责任带来的积极影响。
3. 倡导自我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
例如,在完成某项任务后,可以问幼儿自己的感受和表现,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改进空间。
4. 给予适度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幼儿适度的自主权。
例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玩具、游戏等,这既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性需求,又能培养他们对选择结果的责任意识。
三、营造责任心培养的环境1. 家庭环境:家庭是培养幼儿责任心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为孩子树立负责任、守信用的形象。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则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1.1 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的小孩天生就有很强的责任心,而有的小孩则需要我们去引导和培养。
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责任心的乐趣。
三、1.2 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到责任心的魅力,我们要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承担责任。
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感。
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责任心的力量。
四、2.1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管理自己。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玩具、按时吃饭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出强烈的责任心。
五、2.2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孩子们去做。
比如,我们要做到按时上课、认真备课、关心每一个孩子等。
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加尊敬和信任我们,从而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导。
六、3.1 鼓励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
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还能培养出强烈的责任心。
七、3.2 引导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责任心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帮助他人的喜悦。
幼儿园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幼儿园,是孩子们初尝社会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打开未来大门的起点。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责任意识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认真负责、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家长的责任意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意识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责任意识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首先要具备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责任意识,明白自己的教育使命。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承担一些小组织工作,如值日,分发材料等,让他们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承担责任。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孩子们培养对他人负责、团结互助的态度。
教师还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及时向家长传递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评估孩子的表现,让家长明确了解孩子在园的各个方面。
同时,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去解决家庭和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教师具备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家长的责任意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责任意识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
首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白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最基础的环节,在家庭中,家长应给予孩子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一些家务活或自己的小事情去做,教会他们承担一些小的责任,慢慢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真负责态度。
同时,家长要与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需要。
家长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解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并适时配合老师的工作。
只有家长具备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协助幼儿园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共同创建责任意识的教育环境除了教师和家长,幼儿园本身也要营造一个有责任意识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培养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幼儿培养中的责任意识在幼儿培养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理解责任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活动促进他们的责任意识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培养中的责任意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
1. 责任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责任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决策所带来的后果负起责任并承担后果的认识和态度。
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
责任意识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帮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
2. 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2.1 榜样示范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对幼儿的影响。
作为榜样,我们要以身作则,展示出对责任的认真态度和承担后果的行为。
当幼儿看到我们担当责任,他们会从中学到理解和模仿。
2.2 分配任务给幼儿一些合适的任务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这些任务可以是家务活、参与集体活动的组织或是课堂上的小任务等。
重要的是让幼儿明白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和自己的负责。
2.3 学习成就感给予幼儿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当幼儿完成任务或是尽力而为时,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美。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同时提高他们对责任的认同感。
2.4 制定规则和约定制定规则和约定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责任范围和界限。
规则和约定应该简明清晰,并向幼儿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遵守规则和约定,幼儿可以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5 团队合作鼓励幼儿参与团队合作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在团队活动中,幼儿需要承担特定的角色和任务,明确自己的责任。
这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和有效沟通能力。
3. 责任意识的实际应用幼儿培养的责任意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应用。
例如,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负责收拾玩具、保持教室整洁等小事情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并对他们的责任心给予肯定和赞赏。
浅谈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幼儿的品德和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为了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它对幼儿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首先,幼儿教师应提供正面榜样。
幼儿天性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态度对他们影响深远。
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幼儿面前展示积极负责的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坚持按时到校、认真备课、细心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等。
通过榜样的力量,幼儿将受到教师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积极负责的行为模式。
其次,幼儿教师应创设有责任感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在幼儿教室中设置一些负责的任务和角色,如班长、值日生等。
这些职责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责任,并激发他们对这些角色的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等形式,在幼儿中培养合作、分享和互助的精神。
这些活动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第三,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自主空间。
幼儿的责任心需要从自主行动中培养。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他们在安全范围内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几个选项中做出决策。
在实践中,他们会逐渐体验到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带来的结果,从而培养责任感。
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和示范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通过选择相关的故事和例子,教师可以向幼儿描述和展示责任心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寓言故事或真实的案例,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从中总结出对于责任心的理解和体会。
最后,幼儿教师还应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幼儿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探讨培养幼儿责任心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培养责任心的活动延伸到家庭中,让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激发幼儿的责任感。
浅谈责任心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就是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一、安全是保证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
孩子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高,科研要有成果,必须将责任心提到首要位置。
有一个伟大的默默无闻的哲人说过一句话:“工作就像谈恋爱,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好好地去经营它,就象培育一棵树苗,总有一天,它会长大,你会离不开它,它也离不开你”。
我们培育幼儿就像培植的小树,在冬天要为他们御寒,在春天他带给你绿意,在夏天他带给你凉爽,在秋天结出硕果!和孩子们在一起,你要在绝对保证孩子们的身体不受到任何??害的同时合理的开发孩子们的智力,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却很难的工作,需要老师具备极大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人们常说幼儿教师有张婆婆嘴,时时刻刻要把安全挂在嘴边,孩子上个厕所也叮咛,孩子玩个玩具也嘱咐;幼儿教师还需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双眼睛在幼儿的一天活动中,要不停的观察。
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提要求,要让幼儿做到,这就是无形的教育。
比如:幼儿有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求幼儿学会自己觉得热了就自己脱衣服;让幼儿学会空间概
念的守恒,教师就要不断地提醒幼儿现在已经几点了,等等。
不仅要注意到孩子的活动,还带给孩子关爱;吃饭就是一个大难题,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有指标的,幼儿的午餐是根据营养师搭配出来的,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搭配,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就要求老师不停地巡视,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午睡也是一个大环节,不要小看午睡,出现意外事故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给幼儿盖被,防止幼儿翻身时从床上摔下来,等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家伙是需要大家共同的爱心才可以培育
出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爱!缘于什么?缘于一份强烈的责任心。
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听到的是孩子们童贞、稚气的语言,每当清晨你跨进幼儿园,站在活动室的门口,迎接孩子们的时候,看到孩子老远就向你跑来,高喊着:“老师早!”,一天的心情都是美丽的。
美丽的心情带来一天好的工作效率。
幼教工作和其他行业有着极大的区别,幼儿老师每天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活泼可爱的孩子,美丽的心情可以净化灵魂,这就要求老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
幼儿园就是对幼儿进行最好的保育和教育的机构,作为老师应当做到:细心、耐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
当你带着这五颗心去工作的时候,你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真正像《纲要》中所要求的幼儿园的任务就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让家长安心工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幼教也面临着竞争和挑战,作为幼儿园老师需要很强的责任感,以积极愉快的心态来面对孩子,面对市场竞争压力。
当你的教育影响到孩子,发展了孩子时,这种幸福与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细细表达的。
三、幼儿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数学公式:
“5+2=0”“5”代表的是幼儿在幼儿园里受教育的5天时间,“2”代表的是幼儿在家中休息的时间,为什么会等于“0”呢?这就是由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认识、配合不一致导致的,最后使幼儿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
我这里所说的“学到”不单单指的是背背儿歌、背背单词,还包括幼儿的良好习惯和良好品德等一些软性知识。
这些内容特别容易与家庭中的教育相抵触。
如: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中处处都要以他为先。
有的家庭中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更有甚者舅舅、小姨一大堆,都围着这一个孩子转,生怕有什么闪失。
在幼儿园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集体精神。
试想,一名幼儿刚刚在幼儿园学会了要帮助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可是,一到家中就马上被家人
“悉心照顾”起来,根本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不久幼儿刚刚形成的良好习惯就荡然无存了。
另外,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将孩子交给教师就可以不管了。
那怎么可能!孩子毕竟是家长自己亲生的呀?教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要知道家长和教师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家长和老师配合协调,使“5+2”能够等于7;然而,如果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背道而驰,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5+2=0"的现象。
因此,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职责。
它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协作形成的,光靠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而作为老师,在加强了自己的责任心的同时,还要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大家一起合作改进,使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是崇高的,也是快乐的,就像夸美纽斯说的:“太阳底下没有比老师更崇高的职业了!因为我是老师,我失去了许多、许多;因为我是老师,我得到的更多、更多!
”因为孩子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那么地纯真无暇,和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的心永远都是年轻的。
因此,在这里我要说:工作者是美丽的,幼教工作者更是美丽的天使,他们的言传身教都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烙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