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16
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内容:复习《小伞花》,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歌表演《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复习小伞花,强调符号演唱时声音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3.歌表演小伞花(可用打击乐器或学生自编动作表演等)。
二、导入新课。
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三、讲授新课。
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1)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2)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3.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4.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5.歌表演
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6.学一句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四、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
黄浦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嘀哩嘀哩》演唱形式是童声齐唱。
2.《春天来了》是德国民歌。
3. 附点四分音符:5 . 四分音符:5 二分音符:5 —八分音符:54.《旅行之歌》是斯堪的纳维亚歌曲5.《郊外去》是钢琴独奏曲,选择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作者是丁善德,代表作有《长征交响曲》、《黄浦江颂》。
第二单元1.《雨天等妈妈》演唱形式是领唱与齐唱。
2.《小伞花》词作者是朱胜民,曲作者是苏小洋。
3.《共同拥有一个家》课本11页手语动作。
4.《吉祥三宝》演唱形式是对唱、重唱。
作者是布仁巴雅尔。
第三单元1.《苗岭的早晨》是口笛独奏和小提琴独奏。
2.拍号:四三拍分子表示每小节有三拍,分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阿西跳跃》是民族管弦乐第四单元1.《顽皮的小闹钟》是管弦乐,作者是美国的安德尔逊。
2.《杜鹃》是法国儿歌。
3.轮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一定顺序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
4.《芦笛》是波兰民歌,作者是波兰的扬奥马夫。
5.附点八分音符的写法:5.6.《幽默曲》是小提琴独奏,作者是捷克的德沃夏克。
第五单元1.《赶花会》是民乐合奏。
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春季举行的民俗风情聚会。
身穿鲜艳服装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花会赏花、跳舞、唱歌。
2.《对鲜花》是北京民歌。
3.《对花》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
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成长在安徽安庆地区,吸收京剧、徽剧音乐形成。
4.《编花篮》是河南民歌。
第六单元1.《全都认识我》是童声齐唱。
2.顿音记号,加了该几号的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弹性。
3.《八只小鹅》是斯洛伐克民歌。
4.《快乐的农夫》是钢琴独奏,作者是德国的舒曼。
5.《故乡的亲人》作者是美国的福斯特。
第七单元1.《剪彩波尔卡》是管弦乐,作者是奥地利的施特劳斯。
2.《恰利利恰利》是印度尼西亚民歌。
3.《打字机之歌》是管弦乐。
作者是美国的安德尔逊。
4.《开心里个来》是江苏民歌。
第八单元1.《小行星变奏曲》是钢琴独奏,作者是奥地利的莫扎特。
小学音乐三年级音乐教案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春天的歌》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1、初听全曲一遍。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1、教师范唱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一.欣赏导入部分。
1.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二.欣赏《渴望春天》天》1.初听全曲一遍。
2.介绍莫扎特。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4.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1.教师范唱歌曲。
小伞花儿儿歌歌词
★新童谣
打花巴掌拍嘿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打花巴掌拍嘿二月二,拉起手来结伙伴。
打花巴掌拍嘿三月三,文明礼貌要当先。
打花巴掌拍嘿四月四,举办奥运头一次。
打花巴掌拍嘿五月五,保护环境多种树。
打花巴掌拍嘿六月六,清洁卫生要洗手。
打花巴掌拍嘿七月七,努力学习争第一。
打花巴掌拍嘿八月八,人人遵守交通法。
打花巴掌拍嘿九月九,果皮纸屑不乱丢。
打花巴掌拍嘿十月十,我们大家全来齐。
★小伞花儿
下雨拉!冒泡拉!小伞花儿都开拉。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采一朵笑哈哈!
★去旅游
小朋友们手拉手,高高兴兴去旅游。
这边瞧,那边瞅,美丽北京看不够。
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
小宝宝,坐花轿,一摇一摆乐陶陶。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选自苏少版音乐教材三下,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伞花象征着幸福和保护,歌曲传达出一种团结互助,共同拥有一个家的理念。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童趣,适合小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如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基本的节奏感等。
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较为内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4.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性。
2.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3.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学。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的音频、视频文件及PPT。
2.五线谱教案: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指导。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具:小伞、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唱:小伞花共同拥有一个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一、单元目标1、能够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
2、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3、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建议第一课时:《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渴望春天》;《嘀哩嘀哩》;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乐曲第三课时:《小春笋》、旋律创编第四课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三、教学重点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四、教学难点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春天在哪里》;2.唱歌:《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理念: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
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教学准备钢琴、大歌谱。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寻找春天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会唱吗?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