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意境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2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练习(一)人物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参考答案】本词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形象。
(要点一)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
(要点二)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要点三)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形象?1【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将军形象。
颈联写将军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与其前面射猎时飒爽英姿相吻合。
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尾联写将军猎归所见之景。
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
写出了将军归后的踌躇满志与从容自得的心境。
同时抒发了作者人生志远、意气风发的豪情。
(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余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人在给我们展现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勾画了一个热情纯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题葡萄图2(明)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 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解析】本词考查对文化底蕴的理解与表达。
像杜鹃、杨柳、阳关、红叶,鸿雁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基本涵义要熟知并敏感地在鉴赏时领会贯通。
3.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三古诗必考30篇练习题1. 题目:《登鹳雀楼》是唐代文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描写壮丽景色的古诗,请你仿写这首诗,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描绘一座山峰。
2. 题目:《春晓》是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请你仿写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个美丽的夏日早晨。
3. 题目:请分析杜牧写的《秋夜将晓》这首古诗,解读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4. 题目:《登高》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咏史长诗,请你阅读此诗,分析其中的历史背景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5. 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请你翻译这首古诗,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6.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风和主题,解读其艺术表现手法。
7. 题目:请你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诗人。
8. 题目:请你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唐代诗,分析其中的感情表达和行文技巧。
9. 题目:请你选择一首唐代七言绝句,通过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释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10. 题目:请你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古诗的异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两位诗人的评价。
11.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唐诗,以表达对名人墓志铭的赞扬和思考。
12. 题目:请你阅读《春夜喜雨》这首唐代诗,分析其中的写景手法和对自然的表达。
13. 题目:请你分析《寻隐者不遇》这首王之涣的诗,解读诗人对人生追求和现实的思考。
14.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以冬天为题材的古诗,用你自己的词汇和想象力来描绘冬季的美丽和寂静。
15.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女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歌中对女性地位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16. 题目:请你仿写一首关于友情的古诗,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思考。
17. 题目:请你选择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主题的方式。
18. 题目:请你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两首诗,比较两位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方式和情感印象。
意境类古诗试题解答技巧及练习答案意境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二)分析思路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ば燮婀謇霆せ趾敫咴丢ず棋?辽阔?げ┐笮缕妾ど铄淦驷泉る?胧渺远?た樟楦咴丢た彰擅悦*ば榛闷?渺?げ粤贡?壮?τ琶烂匀霜で逍旅骼霆で寰挥脑丢つ?静恬淡?ぐ糙酌篮锚で寰挥葡歇?冷森幽僻?て嗲謇渎? 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三)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失误】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四)答题示例【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锦瑟练习题锦瑟,是古代一种弦乐器,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里通过几道练习题,来考察读者们对《锦瑟》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一:简答题1. 诗中,“故国神游”,“长啸”和“凄切”分别代表了什么意境?2. 诗人使用“弦外音”来表达了什么情感?3. 诗中的“飘摇”和“恍惚”意味着什么状态?4.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解释这种对比带给读者的意义。
5. 你觉得诗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练习二:填空题1. “洞庭波光里”的“洞庭”指的是哪个湖泊?2. “稻花香里说丰年”中的“香”指的是哪种气味?3. 诗中的“不与肉乡遥相忆”的“肉乡”指的是哪里?4.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花”指的是哪种花卉?5. 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故人”,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谁?练习三:解读题请结合诗中的意境、描写和表达方式,回答以下问题:1. 诗中作者使用大量象征意象,如“棋布星陈”、“秾艳”等,请解释这些意象对诗中情感的增强作用。
2. 诗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和情感?3. “结恨儿童入赋”中的“入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对“赋”儿童感到遗憾和惋惜?4. 诗中的“悔多阙少”一句意味着诗人对什么感到悔恨?5. 诗人通过对锦瑟演奏技法的描写,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在这乐器之上,请谈谈这种情感投射的作用。
练习四:创作题请你以《锦瑟》为灵感,写一首诗歌或一段散文,表达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与诗中情感类似的经历,或者对诗中情感的理解与体悟。
练习五:讨论题请你就下列观点给出你的见解:1. 诗中的“故国神游”与现实生活中的“追忆故国”有何区别?2. 诗人所表达的“恍惚而别”是否体现了一种无法自拔的伤感情愫?3. 诗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是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4. 诗中的“岁岁花相似”是否代表了生活的无尽重复与平淡?5. 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是否凸显了个人情感的主导地位?练习题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这些题目能够让你更深入地理解《锦瑟》,并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和感悟。
一、诗歌赏析1. 请分析《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
2. 请简述《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象。
3. 请分析《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韵律美。
4. 请简述《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手法。
5. 请分析《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修辞手法。
二、散文赏析1. 请分析《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比喻手法。
2. 请简述《背影》中“父亲的手,是那么粗糙,那么有力”的细节描写。
3. 请分析《背影》中“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的抒情手法。
4. 请简述《背影》中“父亲,你一定要保重身体”的呼唤手法。
5. 请分析《背影》中“我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双眼”的情景描写。
三、小说赏析1. 请分析《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
2. 请简述《红楼梦》中“宝玉挨打”的情节。
3. 请分析《红楼梦》中“宝钗劝黛玉”的情节。
4. 请简述《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
5.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四、戏剧赏析1. 请分析《雷雨》中“周朴园与四凤的矛盾冲突”。
2. 请简述《雷雨》中“周萍与四凤的悲剧爱情”。
3. 请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虚伪与自私”。
4. 请简述《雷雨》中“周萍的叛逆与毁灭”。
5. 请分析《雷雨》中“四凤的纯真与善良”。
五、影视赏析1. 请分析《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命运”。
2. 请简述《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与段小楼的爱情故事”。
3. 请分析《霸王别姬》中“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 请简述《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演技与形象塑造”。
5. 请分析《霸王别姬》中“导演陈凯歌的艺术风格”。
一、诗歌赏析6. 请分析《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的意境。
7. 请简述《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意象。
8. 请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韵律美。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对于读者来说,掌握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
本文将提供一些鉴赏诗歌意象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培养正确的诗歌阅读能力。
练习题1:
以下是一首诗歌的开头几行,试着猜测作者想要通过意象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默默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
月儿婆娑,慢慢爬上了夜空的王座。
寂静的大地,草木沉睡,小动物们藏进了自己的窝巢。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夜晚的景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练习题2:
以下是一首诗歌的片段,试着解读作者想要通过意象传递的含义:
一位年迈的渔夫,弓着腰,站在河边。
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线条勾勒出岁月的痕迹。
像是一幅油画,他和河水融为一体。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来描述渔夫?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是什么?
练习题3:
以下是一首抒情诗的节选,试着解读其中的比喻意象:
你是春天的微风,在我的脸颊轻轻吹过。
你的声音如同花开的音符,飘荡在空气中。
你的目光,明亮如夏日的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比喻意象来描绘对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练习题4:。
1.古代很多节日记录着先民们的农事劳动生活,如社日,社日有春社和秋社。
“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7示例: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示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示例: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示例: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2.“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示例: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3.在古典诗词中,中国文人多用“扁舟”或“舟”的意象来承载自己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淡泊世事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示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4.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示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示例: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清风”拂面,撩动古人的心弦,又化作佳句融入古代的诗文,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示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示例: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6.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常与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羁旅游子、凭栏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联,因而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7.“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
诗歌“意象类”题目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2. 阅读杜甫的五言绝句,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曾国藩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答案】(1)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
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析】【分析】(1)“微雨”写天气,“残秋”写季节,“微雨送残秋”是一幅秋雨萧瑟的画面;“落叶”一词让人想到落叶在萧瑟的秋风在飘飞的画面,而“落叶东西随水流”让人想到落叶飘落到水里,然后随着水流漂向远方的画面。
据此理解答题,意对即可。
(2)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分析最后两句话的含意,这是曾国藩赠给朋友凌十一的一首诗,从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分析,凌十一应该是到京城中谋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成功,因此可以说凌十一当时是失败而归,这让凌十一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当然心情非常的抑郁,因此作为朋友的曾国藩就写这首诗赠给他,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残秋图。
用萧条的秋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⑵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
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
归纳:答题步骤: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
诗歌结构练习题诗歌结构练习题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和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一直以来都是文人雅士们所钟爱的艺术形式。
然而,要写一首优秀的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词汇积累和良好的写作功底外,还需要对诗歌的结构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这里,我们将提供一些诗歌结构练习题,帮助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练习题一:押韵与节奏选择一个主题,写一首押韵的四行诗(四行诗也被称为“四行体”),要求每两行押韵,且诗句的节奏感明显。
练习题二:对仗与意象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物体,写一首对仗的八行诗(八行诗也被称为“八行体”),要求每两行对仗,且诗中使用生动的意象描绘。
练习题三:自由诗与意境选择一个情感或思想,写一首自由诗,要求诗歌结构自由,但要通过意境的营造表达出你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练习题四:象征与抒情选择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写一首抒情诗,要求通过对象征意象的描绘,表达出你内心深处的情感。
练习题五:叙事与抒情选择一个故事情节,写一首结合叙事和抒情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也被称为“十四行体”),要求通过叙事的方式,表达出你的情感。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你锻炼诗歌写作的技巧和想象力。
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魅力和奥秘。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灵魂的抒发。
通过诗歌的结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诗歌的结构是诗歌的骨架,是诗歌表达的基础。
通过练习不同的诗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歌的技巧,使我们的诗歌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在写作诗歌时,我们应该注重诗歌的节奏感和意境营造。
通过选择合适的押韵方式和对仗结构,我们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同时,通过运用象征意象和抒情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的结构练习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实践。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诗歌作品。
古诗意象赏析题练习
1.【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里,都护在燕然。
2.【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3.【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jié)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4.【枫桥夜泊】
唐张绩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举例:
【提问方式】:诗的领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结合全诗分析景物(意象)的作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注:古诗鉴赏中,问某某字或某某意象有什么作用,最终要落在诗人的情感上。
) 分析:这是一道意象+画面+意境+情感的综合题。
【答题思路示意】:
①找意象(景物);
②描绘画面;
③渲染了……的氛围(意境);
④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的情感。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文艺心理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3、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
3、文学起源的劳动说4、文学艺术起源的巫术仪式说三、简答1、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2、简述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几种不同方式。
3、简述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合理性所在。
4、简述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填空1、提出“诗缘情”的是______________。
2、话语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_____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_____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诗歌阅读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
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
④楚田:指田野。
(1)诗歌前三句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离人独上洞庭湖”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第一、二联分析。
这几句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
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
据此可知这几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2)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李频在湖口送别友人离去,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
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
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
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没有人陪伴,一路上该是多么的寂寞孤独呀,这里的“独” 是独自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故答案为:⑴雾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
营造了一种凄冷、凄清的意境。
⑵“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孤独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及意境的能力。
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A. 诗歌的韵律B. 诗歌的意象C. 诗歌的格律D. 诗歌的作者2.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修辞手法?A. 比喻B. 对仗C. 排比D. 说明3. 诗歌鉴赏时,以下哪种情感表达方式不属于诗歌?A. 悲愤B. 喜悦C. 愤怒D. 客观描述4. 在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意象类型?A. 自然意象B. 人物意象C. 抽象意象D. 社会意象5. 诗歌鉴赏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诗歌的常见主题?A. 爱情B. 战争C. 田园D. 科学二、填空题6. 诗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是_________的意象。
7.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忧虑。
8. 诗歌《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9.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体现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怀。
10. 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感慨。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歌鉴赏中“意境”的概念及其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12. 描述一下《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营造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13. 诗歌《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4. 诗歌《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与“处处闻啼鸟”两句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15. 请分析《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象,并说明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6. 论述诗歌鉴赏中“情感”与“景物”的关系,并以《静夜思》为例进行分析。
17. 以《滕王阁序》为例,论述诗歌中如何通过“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18. 论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历史背景与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
19. 分析《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所体现的人生哲学。
相思古诗王维练习题相思是古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王维的相思诗被誉为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今天我们来讨论几道关于王维相思题的练习题,以深入理解这些古诗的内涵。
题一:王维《相思》中有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王维的其他作品进行回答。
解析:这句诗通过红豆发芽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
红豆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它的发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在这句诗中,红豆代表诗人的心思,春天则象征着久别的人归来。
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除了《相思》,王维在其他作品中也使用了类似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念。
比如在《送别》一诗中,王维写道:“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里的春草绿意味着一年之后的重逢,揭示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
题二:王维的相思诗中经常出现动物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王维为什么选择这些动物形象作为表达思念的手段。
解析:王维相思诗中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包括鸟儿、孤独的牛羊等,这些动物形象在王维的诗歌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鸟儿常常被用来比喻离别的人。
在《鸟鸣涧》中,王维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的“山鸟”象征着离别的人,月光的出现使得他们鸣叫,表达了他们的思念之情。
其次,孤独的牛羊则代表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王维写道:“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里的“独夜舟”和“危樯”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孤独和思念之中。
题三:王维的相思诗主要以山水景色为背景,为什么他选择了这种写景的方式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解析:王维选择以山水景色作为背景是因为山水景色具有抽象意义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代表着宁静、高雅和孤独。
在王维的相思诗中,山的形象常常与离别之人的思念相结合,起到了强化思念之情的作用。
学习卷科目语文设计者:张文娜高三年级班学生姓名
意象意境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子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5分)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纪怀[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
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琅琊溪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释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坐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
答案: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月陂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
(3)这首诗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谒金门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末年人,自称“江南客”,著有《碎锦词》。
(1)《采桑子》一词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两个典型意象表达出来的?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归来”,但它们归来时面对的景象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5分)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歌子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坐》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
(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②蛩,蟋蟀。
【《夜坐》文天祥阅读答案鉴赏】《夜坐》文天祥阅读答案鉴赏。
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本诗首联、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4分)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