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介绍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8
上海交大高校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原创版】目录1.概述: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培养的杰出人才2.上海交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3.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4.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影响5.结论:上海交通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正文【概述】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一所享有盛誉的顶尖高校,自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的背景和历史】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 1896 年,原名南洋公学,是清朝末年创立的一所私立交通大学。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杰出人才名单】上海交通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以下是其中一部分:1.钱学森: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2.蔡元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3.朱光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明人,享有世界领先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
5.胡春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党的十九大中央政治局委员。
6.吴文俊:中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7.张平: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这些杰出人才的成就和影响】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这些杰出人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交大的校史一、创建与发展1.1 创建背景•1896年 - 中国面临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挑战。
•交通和铁路的建设迅速推进。
•急需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1.2 上海交大的诞生•1896年 - 上海交通大学创立。
•总部设在上海市嘉定区,占地面积300英亩。
•初始只设有土木工程和船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1.3 初期发展•1904年 - 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设立机械制造工程专业的大学。
•1911年 - 学校获得了改造机械制造工程专业并纳入工科学院体系的资格。
1.4 渐趋完善•1920年 - 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1922年 - 建立电气工程专业。
•1928年 - 图文信息专业成立。
•1930年 - 成立建筑学院。
二、二战与光复时期2.1 战火与迁移•1937年 - 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迁至四川华西大街。
•1941年 - 学校迁回上海。
•1945年 - 二战胜利,学校开始恢复正常运作。
2.2 光复与发展•1946年 - 学校稳定发展,拓展建筑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等学科。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三、近现代发展与合并3.1 改革开放时期的变革•1978年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 - 开设了管理学院,并拓展了经济、外语等学科。
3.2 合并与新的壮大•1994年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医学院成立。
•2005年 -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农业大学合并。
•2013年 - 上海海事大学正式并入上海交通大学。
3.3 现代化的校园与设施•2008年 - 学校成为中国首批享受国家“211工程”支持的高校。
•2011年 - 国家首个“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在学校设立。
3.4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联盟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计划和科研合作。
四、上海交大的特色与影响•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生活氛围深受学生们喜爱。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19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
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
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的MIT”。
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调整出一批优势院系、学科,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历经西迁、两地办学、独立办学等变迁,为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工委和原六机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和国防人才培养,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直属教育部领导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主要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
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
上海交大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摘要:1.上海交通大学简介2.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3.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4.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5.结语正文:【上海交通大学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顶级学府之一,创立于1896 年,前身为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式大学之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了一所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背景和意义】致远荣誉学士学位是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表彰在学业、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本科生而设立的,旨在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
该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提高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质量,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提升学校声誉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评选标准】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生,除了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异,还需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业成绩排名在前10%;在科研或创新方面有重要成果或贡献;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等方面有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
此外,学生的品行、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也是评选的重要依据。
【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获得者,代表着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他们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不言而喻。
对于获得该荣誉的学生,无论是在求职、升学还是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获得致远荣誉学士学位也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肯定和褒奖,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继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学士学位的设立,旨在表彰优秀本科生,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简称“上海交大”,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杰出院校,跟着一起来了解下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概况吧,欢迎阅读。
一、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
[2-3]截至202X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6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28个学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学位留学生240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6名(含双聘);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6个。
二、历史沿革1.清末发源1896年,清政府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广学校》一折,建议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
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学校荣誉:
20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408项。
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1年位列全国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迄今已经有125年的历史了。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上海交大的校史。
1. 建校初期(1896-1905年)1896年4月,上海邮传局设立读书馆,租用南市连新馆。
当时邮传局的刘大任借半年假期,到教会学堂学文和画画,并从教会学堂的校长王怀庆处得知有一组英国师生到上海来访问,并计划进行演讲和学习交流。
于是,刘大任邀请这些师生到邮传局的读书馆与上海滩的文化人士交流,为开创“学术传习所”的奠基石打下了第一块砖。
1897年,一批欧美留学生来到上海传习所,传习所在校内开办了语文、数学、机械制图、物理、化学、气象、并举行运动会和报告会。
这标志着传习所进入创立初期。
1904年,传习所以“恢复咨议局”的名义向教育总局提出将传习所提升为学校的申请,经迁就和让步之后,传习所的申请最终得以批准。
2. 新式大学的形成(1905-1920年)1905年,是传习所的转型之年。
传习所校长袁复礼先生在教育园地杂志上发表了《学衡论》。
文章呼吁“不拘一格,上下求索”,倡导科学精神并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篇文章对传习所的转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标志着传习所开始逐步被吸纳进入现代大学的行列。
1913年,传习所改制为上海高级工艺学校,并于翌年起开设矿冶、电机、纺织、航空、航海等专业,招收全国各地的学生。
高工校名下的各专业都吸收了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积极推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并在此期间建立了自己的标志性教学楼——钟楼。
高工校名下的专业供职于中国的工业、交通和航空部门,培养出了的一大批专业人才。
3. 大学的独立与恢复(1920-1949年)1921年,上海高工校为与外国高等学府的友好交流获得更多的便利、同时也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位,正式成立了“美国之友会”(即交通大学美国校友会的前身)。
同年,地方战争和列强的干涉导致环境的恶劣,上海高工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生存压力。
校方和师生们决定将其合并入天津南开大学,这使得上海高工校资源受到了严峻的削弱。
上海交通大学介绍一、概况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经过11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
二、校园风光1.饮水思源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一流学府,我们的交通大学已经走过了107年的风雨历程。
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也伴随着每一代交大人前进,成为了交大人继往开来的导航标。
这个便是交大人奋斗百年的最好见证,雕塑不仅显示了学校前身的特点,也昭示了每个交大学子扬帆远航的坚定信念。
2.E教大楼当E大楼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屹立之时,我们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为它的帅气所征服;而站在雪中的E大楼又颇具“傲视群雄”的豪气,令我等倾心。
3.回眸程及坐落在风景优雅的思源湖旁,凝聚了程及老先生的心血,馆中珍藏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我们用心去聆听,就不难听到前人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4.百年校庆里程碑1996年4月建造,位于四块大草坪中心。
校庆里程碑位于徐汇校区大草坪中央平台上,米,碑面为暖灰色花岗岩,正上方刻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成一流大学”。
碑体呈三角形,寓言教书育人于德、智、体为根本,里程碑上台阶浮雕象征交通大学经历了百年沧桑,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环,围绕着住碑意贺百年庆典。
5.菁菁礼堂朴素庄重的大礼堂,装载了多少精彩的表演和庄严的典礼,却丝毫不能掩饰它自身的精彩与庄严——交大学子也一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6.鹏程万里从本埠迁到闵行,坐落在了郁郁葱葱的草坪中。
老鹰像变更的只是环境;不变的是永久的刚毅、执着、锐利,和展翅翱翔于蓝天的大志!7.思源湖畔不像西子的妩媚多娇,没有鄱阳的荡气回肠,碧绿、清澈和平静,如明镜般映照着三幢启示威严的教学大楼。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于2000 年7 月作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网络教育。
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00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将网络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合并为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设立网络教育部,继续举办网络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决定2010年继续招收非全日制计划外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网络教育学生,同时开设第二本科学历教育,由网络教育部负责实施教学及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型学习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非全日制,走读。
学生在学习期限内可以按照学院推荐的进度学习,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形式自主、灵活。
上课学生可就近选择上课教室,也可按规定选择网上实时直播或者非实时点播。
考勤网上考勤与教室电子考勤相结合,全程跟踪学习进程。
辅导阶段性网上辅导 + 学期考试前集中辅导。
考核传统考试与网上考核相结合。
入学考试及免试政策1、考试入学由上海交通大学命题并组织入学测试,择优录取为2010年秋季学生。
入学考时间:2010年5月9日、7月3日、8月22日2、单科免试、面试入学政策(一)单科免试(1 ) 持 PET3、PRETCO-A、CET4 或以上级别证书及改革后CET4考试成绩达到405分的考生可免试入学考试科目“公共英语”;(2)年满40周岁者可申请免试入学考试科目“公共英语”。
(3)持各省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者可免试入学考试科目“计算机文化基础”。
(二)面试入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09、10届大专毕业生,可申请免于笔试,面试入学:(1)符合入学考试“公共英语”免试条件,且专科阶段各科平均成绩达 70 分以上者;(2)同时符合“公共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单科免试条件者;(3)报考同类专业,且专科阶段各科平均成绩达75分以上者;(4)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奖励者;(5)达到当年成人高考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者;(6)获得双专科毕业证书者。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上海交通大学; colloquially known in Chinese as Jiao Da 交大), also referred to as SJTU,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no space) or simply Jiaotong University, is a public research university located in Shanghai, China. Established in 1896 by an imperial edict issued by Guangxu Emperor, the university is renowned as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prestigious and selective universities in China. SJTU has been consistently viewed as one of the top 4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Shanghai, along with Fudan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Tongji University.[3] SJTU is a member of China's C9 League and Yangtze Delta Universities Alliance.The university also annually produces the respected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SJTU),是位于中国上海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部直属理工类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
上海交大校园风光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中国上海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
校园风光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许多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
一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飞檐翘角,又有西方现代气息的简洁线条。
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内各个角落,显得古朴而典雅。
在校园内漫步,你会发现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草坪、花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等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四季更迭,景色各异。
在校园里,你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图书馆内藏书丰富,学生们在书海中畅游;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各种研究;演讲厅里专家学者们正在交流心得。
这些场景让人感受到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此外,校园内还有各种社团活动,如文艺演出、科技竞赛、志愿者服务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集美景与学术氛围于一身的学府。
在这里学习,可以尽情享受知识的乐趣,感受校园的美好。
上海交大汉语言文学摘要:1.上海交通大学简介2.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述3.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4.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5.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发展前景正文: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交大”),位于中国上海市,是我国一所享有盛誉的顶级高校,其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医、农、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在交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教学传统。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全面而丰富,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
此外,还设有各类选修课程,如诗歌鉴赏、小说研究、戏剧研究等,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深入学习。
交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多位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知名学者。
他们严谨治学、潜心研究,不仅关注学术前沿动态,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以深厚的学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高度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我国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宣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他们既可以从事文化研究、教育辅导、编辑出版等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领域担任宣传、策划、管理等工作。
此外,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跨文化交流、国际汉语教育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上海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其全面而丰富的课程设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良好的毕业生发展前景,成为了众多学子追求的梦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