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翻译的方法论
- 格式:ppt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28
读黄忠廉等著《翻译⽅法论》学科起步于⽅法——读黄忠廉等著《翻译⽅法论》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法对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极其重要。
《翻译⽅法论》(下称《⽅法》)以全新的翻译观为主线,统摄翻译实践⽅法论与翻译研究⽅法论,为翻译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之有效的⽅法指导。
《⽅法》开宗明义,指出翻译观决定翻译⽅法论,从⽽决定翻译实践⽅法的选择。
根据译作与原作的相似度,翻译可划分出⼀对新范畴:全译与变译。
全译求极似,变译求特效;全译精髓为“化”,⽽变译精髓在“变”。
全译⼒求完整地传达原作内容,兼顾原作形式;变译意在摄取原作有关内容,改造原作形式。
全译核⼼为信息转换,内容应转,形式需换;变译轴⼼为摄取,内容需吸取,形式应改造。
全译可运⽤直译+意译策略,以“化”求得译作与原作最⼤限度的“似”;变译可运⽤变通+(全译)策略,以“变”求得译⽂满⾜读者的最⼤需求。
全译求“化”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合译七种⽅法;每⼀⽅法⼜各成体系,如增译法可分为语法性增译、逻辑性增译、修辞性增译,各翻译技巧还可逐层细化,直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
变译求“变”,⼿段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仿,体现为⼗⼆种变译⽅法: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译、参译、仿作;每⼀⽅法也可⾃成体系,如摘译包括摘词语译、摘句译、摘段译等。
⼀⾔以蔽之,精于转换,巧于摄取,以求“化”、求“变”为准则,选择策略,运⽤技巧,⼒争极似,以求特性,此之谓翻译观与翻译⽅法论在翻译实践中的统⼀,也正是翻译的魅⼒之所在。
翻译实践讲究⽅法、技巧,备受翻译者青睐。
翻译现象描写充分,深⼊总结,初步建⽴“全译+变译”的翻译策略体系,翻译研究随之开始。
翻译研究更需⽅法,因此《⽅法》指出翻译研究要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分别指向翻译的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及原理研究,从现象出发探究原理,逐层深化,理论概括。
研究者可点式切⼊,线式延伸,⾯式推⼴,体式深透,在观察中捕捉可研究现象,在阐释中收获新的理论,沿着⽅法⾄学科的研究阶梯,逐步建⽴翻译学科体系。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的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翻译方法论,它建立在目的语和原语的功能等价性的基础上,鼓励翻译者在翻译时以功能为导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功能对等的概念源于尼达姆和哈韦的《翻译研究与指导》,并且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
在商务英语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和沟通,因此翻译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保证所翻译的信息在目的语中能够被正确理解。
在使用功能对等理论时,翻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翻译者必须要了解源语的意义和句子结构,以及在目标语中表达同样意义的方式。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这尤其重要,因为商务英语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因此,翻译者需要相当的知识和技能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其次,翻译者需要注意到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差异不仅在语言上存在,而且在文化和社交方面也存在。
因此,翻译者需要对两种语言和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最后,翻译者还应该注意到目标语的受众群体和文体。
商务英语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邮件、报告、合同等等。
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语言要求。
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种类和他们的需求,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适宜性。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保留源语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使用功能对等理论,翻译者可以准确地传达信息,并保持文本的易读性和易懂性。
施莱尔马赫《翻译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在《中文翻译的方法论》一书中提出了他对中文翻译的看
法和方法论。
他认为,中文翻译应该是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因为它需要翻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
他还提出了一个翻译过程的模型:“输入-理解-再现”。
在这个模型中,翻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再根据目标语言和目标读者的语
言和文化背景来重新表达这个意思。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表达,还要考虑语言的文化
内涵和语境。
他强调翻译不仅是词汇和语法的转换,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转换。
施莱尔马赫还提出了一些翻译的具体建议,如注重原文的情感和语境,注重语言的连贯性和时效性,注重文化的本土化等等。
总之,施莱尔马赫提出的翻译方法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转换,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并在翻译过程中注
重细节和多方面考虑,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行为理论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翻译行为理论是研究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在商务英语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翻译行为理论强调翻译活动是一个认知加工过程,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会受到源语言、目标语言和翻译任务本身的多方面影响。
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翻译行为理论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商务文本。
以下是翻译行为理论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1. 增强翻译者的意识和能力翻译行为理论强调翻译者的意识(Awareness)和能力(Competence)是成功翻译的关键因素。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商业知识,了解行业术语和商务惯用语,并具备较高的英语口译和笔译能力。
同时,翻译者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商务领域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翻译技能。
2. 确定翻译策略根据翻译行为理论,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任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特点,并且结合翻译任务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注释、删节等,来确保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3. 分析翻译难点翻译行为理论强调了翻译难点(Translation Problems)对翻译质量的影响,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商务英语文本中往往涉及到商业合同、法律文件、科技文献等,这些文本存在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且有时候存在跨文化差异,因此翻译者需要对翻译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4. 保证翻译质量翻译行为理论强调了翻译品质(Translation Quality)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翻译者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翻译技能,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可读性。
同时,翻译者需要注重翻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校对工作,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总之,翻译行为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可以帮助翻译者在处理商务英语文本时更加科学和有效地进行翻译活动,以达到翻译质量的最佳水平。
翻译中的方法论(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翻译中的方法论【摘要】翻译的艺术所依赖的,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翻译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技术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此三者外,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的规范,像英文文法之于英文作文。
【关键词】艺术内容训练翻译是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把一种语言,称之为“原语”,所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称之为“译语”准确又完整地传递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正是有了翻译这门工具,世界各国说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互相交流、互相了解。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翻译有两种形式:口译和笔译。
口译是通过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来表达同一种意思,笔译则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文字的转换来表达同一种信息。
口译和笔译的表达形式不同,但其性质是一样的,翻译过程有同有异。
两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合格的口译工作者同时也能胜任笔译的工作。
培养口译人才,应当把口译同笔译训练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没有良好的笔译基础,口译能力很难提高。
因此,应充分重视笔译训练,使之成为口译培训的一块奠基石,一个助推器。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其目的都是要把别人的意思用译语尽可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而不是译者用自己的话来代替别人的意思。
翻译的这一性质,决定了从事翻译的人只能是“人云亦云”,充当“代言人”的角色,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随意篡改别人的意思。
因此,翻译的成败得失,取决于翻译出来的意思是否同原意保持一致不走样,这也是判断翻译好坏优劣的根本标准。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存在“理解”的问题。
但是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理解英文往往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英语功底不足,而且还往往因为我们英语文化所知有限。
因此,在做英译汉时,理解原文显得尤其重要。
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与技巧作为翻译工作不仅仅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它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建立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动,他更是一种文化、语言及艺术的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一定要具有很好的翻译功底。
要想把这种功能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现,达到音义俱佳,实现原文相同的语言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融合不同的翻译理论,要对这些理论进行详细地了解,同时要在翻译过程中恰当运用这些翻译技巧和理论,更好地翻译出guo际贸易单子来。
音译、直译、意译、音义结合译、零翻译、臆造是翻译中最为常见的翻译方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那个技巧,这需要根据商务英语的具体情况来定,要以理论作为指导,巧妙地运用翻译用语,让商务英语翻译达到应有的效果。
各种翻译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例如,根据商务英语中很多发音而音译的,茅台“Moutai”、香格里拉“SHANGRI-LA”、海尔Haier(与higher 谐音)等,但音译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汉语的拼音进行翻译,要结合汉英发音来灵活翻译,如容声省译为“Ronshen”、鄂尔多斯不是译为“eerduosi”而是“Erdos”、新科不是“xinke”而是“Shinco”等等。
“永久”、“双喜”牌直译为“forever”、“double happiness”有良好的联想意义。
对于那些不能通过直译的英语术语时,我们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如“玉兔”直译为 jade rabbit在异国消费者脑海中只会是由玉石雕琢而成的普通兔子,而MoonRabbit会有浪漫诗意的意境,对于音义结合的翻译方法,我们要把发音和意思进行结合,或者说兼顾这两者,这种翻译在商务英语中词缀法、合成法、拼缀法、缩略法等等,这些构词方法是商务用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翻译出商务用语。
商务用语虽然是不同的,但是有着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不要局限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很多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构词,有数字和字母构成的合成词,如3M,SK-II.不要只依靠字典英语,很多用词根本不存在,例如日本商标SONY(sonny一词),美国Yoplait 奶酪等,这些个例在我国的商品中也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不断积累,同时还要多关注不断更新的网络知识,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构成。
翻译中的商务翻译和商务翻译技巧商务翻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领域。
商务翻译不仅需要翻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商业知识,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商务翻译的重要性和商务翻译的技巧。
商务翻译的重要性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商务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全球商业交易中,语言障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商务翻译将有助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促进商业合作和贸易发展。
商务翻译的目的是使沟通更加准确,使商务合作更加顺畅,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贸易发展。
商务翻译的技巧商务翻译需要翻译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商业知识,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商务翻译技巧:1.掌握翻译技能商务翻译需要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语法、词汇、语法、语调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翻译,需要掌握这些翻译技能。
2.了解商业知识商务翻译需要了解商业知识,包括商业术语、商业法律、商业惯例、商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商务翻译,需要深入了解各种商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行业特定的信息。
3.了解文化背景商务翻译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社交技巧。
商务翻译要注意在工作中不要犯文化错误,否则可能会误解信息,导致业务失败。
4.保持专业素养商务翻译需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礼貌、谦虚、自信和尊重等方面。
商务翻译需要提供高品质的翻译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保持客户与翻译之间的良好关系。
结语商务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翻译专业知识,同时需深入了解商业、文化和社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商务翻译能够促进商业交流和贸易发展,因此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掌握这些商务翻译技巧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方法总结归纳商务英语翻译有什么有效可行的方法?想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商务英语翻译方法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商务英语翻译方法【一】一、顺序翻译法所谓顺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顺序组织译文。
在商务英语中,当语句陈述的是一连串的动作并按发生的时间安排或逻辑关系排列时,此类语句与汉语的表达方式较一致"可按原文的顺序译出。
二、反译法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汉语长句采用总结式。
多把信息点放在后面,越往后越重要。
如果一个句子既有叙事又有表态"汉语就把叙事部分放在前。
表态部分放在后$英语则相反,常常把表态部分放在句首,译成汉语时则将其放在句末"从而形成反译,一些带有否定意义的词。
三、词义引申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通过句中词或词组乃至整句的字面意义由表及里,运用一些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法,选用确切的汉语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质准确的表达出来。
从词义角度看,引申可分为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
从句法层面来看,引申可分为逻辑引申、语用引申、修辞引申、概念范围的调整。
将词义做抽象化引申是指对原文中某些字面意义明确具体的词,采用汉语中的含义抽象、概括的词语来表达。
将此一具体化引申就是指,将代表抽象概念或者属性的词来表达一种具体事物的时候,用具体化的事物来表达,还其具体的本来面目,使读者一目了然。
逻辑引申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直译某个词、短语乃至整个句子会使译文不通顺以及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因而就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该词、短语或整个句子从其本意出发,由表及里,运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确切的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质准确的表达出来。
语义引申就是把原文中的弦外之音补益出来,就属于语用学引申的手法。
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用意义,一般都不通过词汇、语法手段表示,它是非规约性的、潜在的;受话人凭借交际能力来理解这种语用意义,换句话说,它是结合交际对方、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从说话人词语中引申出来的意义。
对于商务翻译的翻译技巧有哪些?
商务翻译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关于财经方面的翻译,例如一些新闻财经报道,那对于现如今的商务翻译技巧有哪些?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明白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直译和意译,只要你掌握了这两点那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可以完全应对的来,对于译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随机应变如果你有能力能够翻译出来那就可以完成一场会议。
第二点就是了解语言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所以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译者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之后才可以帮助读者的理解以及避免出现其他的误解,所以译员对于一些文字的差异都要了解。
第三点有的语言句子是比较繁琐复杂,这一特点在财经新闻中是比较突出的,译员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将句式分解、拆散进行处理之后在进行翻译出来,翻译的本意就是表达原意、传递信息所以一切都是要以翻译的质量为标准。
商务合同的翻译策略包括
以下几点:
1.术语翻译:商务合同中常涉及大量专业术语,需要确保准确翻译。
翻译人员应对专业术语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选择与原文意思最贴切的翻译词汇,以确保翻译准确性。
2.清晰明了:商务合同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翻译时应遵循相同的原则。
翻译人员应确保所翻译的文本清晰易懂,不应产生歧义或误解。
3.保持风格一致:商务合同通常具有正式和专业的语言风格,翻译人员应注意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选用与原文相匹配的语言风格和用词,以符合商务合同的特殊要求。
4.文化差异:商务合同往往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各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在翻译中予以考虑。
这包括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商业习惯、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5.法律准确性:商务合同涉及法律问题,翻译人员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的规定,确保所翻译的文本符合法律要求。
总之,商务合同的翻译需要准确传达各方的意愿和权利义务,同时考虑到文化和法律差异,并保持与原文一致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
翻译目的论的方法是一种研究翻译目的的方法论。
它旨在探讨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对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翻译目的论方法:
1. 功能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功能和目标,即为了达到某种实际的、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注重翻译的实用性,包括满足读者需求、传递信息和实现交际目的等。
2. 文化翻译目的论:着重考虑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翻译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手段,通过翻译来传播文化,让读者能够理解和体验源语言文化。
3. 语用翻译目的论:关注翻译的语用功效,即翻译的言外之意、言外之事和与读者所期望的效果相符合。
这种方法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和读者的推理能力,追求翻译的适应度和等同效应。
4. 读者导向翻译目的论:注重翻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翻译的目的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翻译文本。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方法可以从翻译的功能、文化、语用和读者导向等角度来考虑翻译的目的和意图。
不同的方法将对翻译过程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翻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指导翻译工作。
商务英语翻译方法一单词分译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旬或者句子。
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
由于一些单词在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
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分译。
例: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m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计划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二短语分译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句子。
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有时都可以分译成句。
例1:These cheerful little trams,dating back to 1 873,chug and sway up the towering hills with bells ringing and people hanging from every opening.这些令人欢快的小缆车建于1873年,嘎嚓嘎嚓摇摆爬上高耸的山峦。
车上铃儿叮当作响,每个窗口都是人。
(介词短语分泽)例2:The military is forbidden to kill the vessel,a relatively easy task.军方被禁止击毁这艘潜艇,虽然要击毁它并不怎么费事。
(名词短语分译)三转换译转译是指商务英语翻译中语言的词性和表现形式的改变。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句子结构的不同,在翻译中往往难以做到词性和表现方法的一致。
为了适应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必须运用词类和表现方法的转换技巧。
1 词性的转换如:Please let US know if our terms are acceptable.请告知是否接受我方条款。
【导语】在商务英语中有些单词需要翻译成⼀些商务术语和专有名词,你需要做的就是知道这些单词对应的商务术语和专有名词是什么。
⽽且商务英语的翻译需要⽤⽐较书⾯的⼝⽓,建议你在翻译的时候,先直译,然后再将句⼦变得正式⼀点。
为⼤家提供《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与技巧》,欢迎阅读。
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1.准确严谨 由于国际商务合同的专业性和兼容性越来越强,因此,合同的内容也就⽇趋精确和完备。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把“准确严谨”作为⾸要标准,尤其是合同中的法律术语和关键词语的翻译更应予以特别重视,仅仅忠实原⽂远远不够,⽽应严格贴近合同所涉及的专业性内容。
以“offer”⼀词为例,将它翻译为“提供、提议”是正确的,但在国际商务合同种,offer⼀般只能译为“要约、报盘”。
此外,为了避免产⽣歧义,有些词语的翻译必须保持同⼀种译法,尤其是合同中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语都有着严格的法律涵义,翻译时⼀定要透彻理解原⽂的内容要求,准确完整地传达合同⽂件的精神实质。
以“exclusive”为例,exclusive territory应译为“独占区域”,表⽰许可⽅不得再把同样内容的技术许可协议授予该地域内的任何第三⽅。
但是,exclusive contract则译为“专销合同”,表⽰制造商与转卖商之间签订的专销协议,规定转卖商不得同时经销竞争对⼿的产品。
2.规范通顺 所谓“规范通顺”,就是把理解了的东西,⽤规范通顺的、合乎合同语⾔要求的⽂字(中⽂)表达出来。
因此,要使合同语⾔“规范通顺”,译者就要特别注意合同的词语运⽤规范,符合合同⽂体中约定俗成的含义。
例如,将“documentarybillatsight”译为“即期付有单据的票据”,虽然表达的意思符合原⽂要求,但概念并不清晰,因为“票据”本⾝的涵义是⼴义的,在国际商务合同中的票据主要指汇票,因此,应译为“跟单汇票”。
此外,国际商务合同的译⽂不仅要符合合同语⾔的要求和规律,还应做到通顺,着重体现在条理清晰上。
商务英语翻译五大技巧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效劳的专门用途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并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文体复杂。
商务英语翻译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知识,为了提高翻译质量,翻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
以下是网商务英语栏目为大家的关BEC翻译技巧。
很多人往往无视这一点,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凭着自己原来的底子应付翻译中的问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在真正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有时好不容易想出来了也觉得不够理想。
由此可见,汉语表达能力和对汉语理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翻译的好坏。
下功夫学好汉语,打好汉语根底对于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全面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量缺一不可。
如果只有大量的词汇量,而没有较好的英语语法知识。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理解肯定是错误百出,而且牛头不对马嘴。
因此我们要提高在英汉翻译中对于英文句子理解的准确性及汉英翻译中英文表达的准确性。
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商务理论和贸易实务等理论知识及贸易实践经历。
同时译者还要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对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不说通晓,也要了解其中的一些根本知识。
没有一定的常识,译者的语言水平即使再高,也是无法做好翻译工作的。
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其词义可千差万别。
试看下面几个例子:1.They cannot obtain credit at all in the trade.他们生意信誉已荡然无存。
2.They have opened the covering credit with the Bank of China,London.他们已从伦敦中国银行开立了有关信用证。
以上两个句子credit 词义都有所区别。
词类转译是国际商务翻译中常见的译词技巧。
常见的有名词与动词、介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1.名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Before the payment of these tariffs, the imported goods will bein the custody of the customs.交关税前,进口货物由海关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