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幼儿园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青青生病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健康生活》,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我会照顾自己》中的《青青生病》。
内容详细讲述了一个小朋友青青感冒生病的故事,通过青青的生病经历,教导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生病时的感受以及如何照顾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知道生病时的感受,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关心同伴的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病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生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青青生病的故事音频、生病原因图卡、生活习惯图卡。
2. 学具:彩笔、画纸、健康生活习惯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青青生病的故事音频,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展示生病原因图卡,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模拟生病情景,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说出如何照顾生病的小伙伴。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预防生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预防生病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发放健康生活习惯小卡片,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做法,贴在画纸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关于预防生病的画,并标注出预防生病的方法。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画面清晰,预防生病的方法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情景、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健康生活习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关注同伴的健康,学会关心他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病的原因及如何预防生病。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模拟生病情景,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说出如何照顾生病的小伙伴。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画一幅关于预防生病的画,并标注出预防生病的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让学生理解生病的原因利用PPT展示病毒、细菌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病的原因。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健康成长》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青青生病”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生病的感受以及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关爱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知道生病时的基本照顾方法。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特别是生病的朋友,学会关爱和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病的原因,学会关爱生病的朋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故事书、玩具医生工具箱。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医生,为学生检查身体,引出生病的话题。
学生分享自己生病的经历,讨论生病时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青青生病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生病的原因。
教师讲解生病时的注意事项,如何照顾生病的朋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彩泥制作一个生病的朋友,并讨论如何照顾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照顾生病朋友的方法。
教师点评,强调关心他人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青生病》2. 板书内容:生病的原因生病时的感受照顾生病的朋友预防疾病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照顾生病的朋友”的画。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画出照顾生病朋友的过程,要求画面内容丰富,表达关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孩子关注家庭成员的健康,共同预防疾病。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关爱生病儿童的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病的原因,学会关爱生病的朋友。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医生,为学生检查身体,引出生病的话题。
4. 作业设计:画一幅“我照顾生病的朋友”的画。
2024年幼儿园小班社会故事教案《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一节《青青生病》。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生病时的感受,学会关爱同伴,培养同情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生病时的感受。
2.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简单地表达关心和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关爱同伴。
难点: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图片、青青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青青玩偶,模拟青青生病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青青生病时的感受。
2. 讲解故事(10分钟)结合PPT和故事图片,详细讲解《青青生病》的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如果你是青青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在组内交流如何关心生病的朋友,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7.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关爱同伴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青青生病》2. 故事主要人物:青青、小兔、小猫、小狗3. 关爱同伴的方法:关心、陪伴、帮助、问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纸和彩笔创作一幅关爱生病同伴的画作。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关爱生病同伴的实践活动,如为生病的朋友制作祝福卡片。
(2)组织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互动环节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与答案示例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关爱同伴。
小班社会教案:青青生病—幼儿园小班教案教案:青青生病——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材,章节为“关心他人”。
具体内容为:通过故事《青青生病》,让幼儿了解生病的滋味,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病的滋味,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
3. 通过故事,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生病的滋味,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青青生病》,让幼儿观看故事,了解青青生病的经过。
提问:青青为什么会生病?生病时她有什么感受?2. 故事讨论(10分钟)针对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其他角色的行为。
提问:故事中的其他小朋友是如何关心青青的?他们做了哪些事情?3.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一个生病的小朋友。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病小朋友的关心,如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等。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生病小朋友的关心。
引导其他幼儿学会欣赏和鼓励他人。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关心他人、分享、帮助他人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画,画出自己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场景。
2. 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青青生病》,并讨论如何关心和帮助生病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故事讨论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幼儿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的关键阶段。
在故事讨论环节中,我们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其他角色的行为,让他们理解关心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一、故事讨论环节的重要性故事讨论环节对于幼儿的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环节,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从而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关心他人的意识和社交能力。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领域教材《健康成长》第四章《身体不适要告诉大人》,详细内容包括青青生病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生病时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掌握简单的生病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生病时的感受,知道生病了要告诉大人。
2. 培养幼儿自我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简单的生病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青生病的故事挂图、生病道具、卫生纸、垃圾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医生,为一名“生病”的幼儿进行检查,引导幼儿关注生病时的感受。
2. 讲解故事:教师展示青青生病的故事挂图,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青青生病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如“青青为什么会生病?”“青青生病后是怎么做的?”等,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医生,为其他幼儿检查身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青生病》2. 板书内容:生病时的感受:不舒服、难受生病处理方法:告诉大人、喝水、休息、看医生健康小贴士:勤洗手、多喝水、保持卫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画出生病时的感受和照顾自己的方法。
贴一贴:将正确的生病处理方法贴在对应的位置。
2. 答案:画出生病时的感受:可以画出青青躺在床上,表情难受,旁边可以画上水杯、药瓶等。
贴出正确的生病处理方法:将“告诉大人”、“喝水”、“休息”、“看医生”等贴在对应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对生病时的感受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表达自己身体状况方面仍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生病处理方法,并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手册》第三单元“关爱他人”,第5课“青青生病”。
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关爱生病的同伴,了解生病时的感受,学会基本的关爱与帮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病时的感受,懂得关心和帮助生病的同伴。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生病时要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生病的同伴,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生病时的感受,懂得生病时要及时就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玩具医生工具箱、小熊玩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熊青青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青青生病时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熊青青生病为例,讲解生病时要及时就医,以及如何关爱生病的同伴。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生病的同伴?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4. 小组活动(10分钟)模拟医生看病,让幼儿扮演医生,为生病的同伴提供关爱和帮助。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青生病》2. 板书内容:(1)生病时的感受(2)关爱生病同伴的方法(3)及时就医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关爱生病同伴的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活动体验,画出关爱生病同伴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关爱生病同伴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同理心。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多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引导幼儿关心家人和朋友的健康,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病时勇敢面对,学会自我保护。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生病的同伴,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2.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小熊青青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青青生病时的感受。
小班社会活动青青生病教案反思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青青生病活动来源:《幼儿园社会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册第二单元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生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生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书、生病的小兔子玩具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病的小兔子玩具引入活动,让幼儿观察小兔子生病的样子,引导幼儿关注生病的症状。
2. 讲解:通过PPT展示生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让幼儿了解生病时要去看医生,培养幼儿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的意识。
3. 实践:让幼儿模拟扮演生病的小兔子,体验生病时的感受,引导幼儿知道生病时要去看医生。
4. 巩固:通过故事书讲述一个小兔子生病的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生病的症状:咳嗽、发烧、肚子疼处理方法:看医生、吃药、休息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生病的小兔子,并写上生病的症状。
答案:咳嗽、发烧、肚子疼2. 讨论如何预防生病,并写下来。
答案:勤洗手、多喝水、多吃蔬菜、按时睡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生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践中,部分幼儿对生病时的感受表达不够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病的现象。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生活习惯,了解哪些习惯有利于健康,哪些习惯不利于健康,并在下一次活动中分享。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引入的实践情景: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实践情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生病的概念,关注生病的症状,并引导幼儿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一个生病的小兔子玩具引入,让幼儿观察小兔子生病的样子,引导幼儿关注生病的症状。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青青生病》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病的原因,知道生病是不舒服的感觉。
2. 学会表达身体不适,能简单描述生病症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认识生病症状,学会表达身体不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展示生病的小朋友、医生、医院等。
2. 角色扮演道具:医生服装、听诊器、药箱等。
3. 画纸、彩笔,用于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病的小朋友,引导幼儿关注生病这一现象,讨论生病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生病的原因,如着凉、吃坏东西等,让幼儿了解生病是不舒服的感觉。
同时,教幼儿认识常见的生病症状,如发烧、咳嗽、肚子痛等。
3. 角色扮演(15分钟)分组进行医生与病人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学会表达身体不适,并了解看病的流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生病症状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匹配,巩固所学内容。
5.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青青生病》2. 内容:生病原因:着凉、吃坏东西等生病症状:发烧、咳嗽、肚子痛等预防方法:洗手、戴口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认识的生病症状。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作品,正确识别生病症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病原因和症状的认识程度,以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身体健康,学会预防生病。
同时,可通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角色扮演环节的设计3.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重点: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原因、认识生病症状、学会表达身体不适。
详细说明:此部分内容是课程的核心,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生病的原因和症状,学会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
小班社会教案:青青生病—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生病的基本情况和应对方式。
2.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一个关于“青青生病”的故事或情境表演。
2.准备一些与生病相关的道具,如温度计、药品盒、口罩等。
3.准备一些健康生活习惯的图片或视频。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讲述“青青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青青的病情和感受。
2.情境模拟:o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和理解生病的情况和应对方式。
o使用道具:让幼儿使用温度计、药品盒等道具,模拟测量体温和服药的过程。
3.讨论分享:o为什么青青会生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生病?o当我们生病时,应该怎么做?谁可以帮助我们?o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和帮助生病的朋友?4.卫生习惯教育:o展示和讲解健康生活习惯的图片或视频,如勤洗手、戴口罩、多吃水果蔬菜等。
o引导幼儿模仿正确的卫生习惯动作,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5.关爱行动:o让幼儿制作简单的慰问卡或礼物,表达对生病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o邀请一位家长扮演“生病的青青”,让幼儿亲自送上慰问卡和礼物,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继续引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可以组织一次“健康小卫士”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更多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五、活动评价: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包括他们的认知水平、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卫生习惯和社交互动,鼓励他们持续发展健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青青生病》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社会公开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并学习如何应对生病的情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故事《青青生病》,幼儿能够了解生病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生病。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情感,增强幼儿困难时的保护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自主用自己的方法来照顾自己和关心他人的生活技能。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幼儿故事《青青生病》、图片故事卡片、健康生活图片、水果模型。
•教学环境准备:教学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教学内容1.幼儿故事《青青生病》。
2.生病的原因和预防生病的方法。
3.照顾他人和自己的生活技能。
教学过程安排导入及呈现1.教师通过展示《青青生病》故事封面,引导幼儿讨论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2.教师用故事卡片逐步展示故事情节,让幼儿跟随故事主线进行听故事。
情感培养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谈论青青生病时的感受。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讲述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教师向幼儿引导讨论生病的原因,例如感冒、吃脏东西等。
2.教师通过展示健康生活图片,引导幼儿讨论预防生病的方法,例如勤洗手、不乱吃东西等。
生活技能培养1.教师向幼儿展示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讨论水果的营养价值,并鼓励幼儿主动要求吃水果。
2.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活动,让幼儿互相搭配生活技能,例如帮忙倒水、分享水果等。
总结归纳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生病的原因和预防生病的方法。
2.教师鼓励幼儿谈论自己对于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对于生病的原因和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情感培养方面,幼儿们也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关心他人的态度。
在生活技能培养方面,幼儿们在分组活动中展现出合作和关心的品质。
然而,仍有部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不愿意主动参与的情况,需要加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青青生病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青青生病
活动目标:
1、结合多媒体故事看一看,说一说,积累有关打针和吃药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小小药剂师”的游戏,尝试学习3以内的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贴好数字1、2、3的空药瓶若干、积木做的药片若干、多媒体课件、小医生帽子、5只大筐子和10个小筐子、一次性针筒、药水瓶、药杯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故事“青青生病”
1、师:这几天天气变化大,小朋友容易生病。
有个宝宝叫青青,她生病了。
生病了很难受,又没有好朋友一起玩,真可怜!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好不好?
2、出示多媒体故事《青青生病》。
提问:
(1)青青感冒了,不能去哪里了?妈妈给她吃药,她说什么?妈妈带她去打针,她说什么?
(2)如果生病了不吃药,不打针那会怎么样?幼儿泛
说。
(3)对呀,如果生病了不吃药,或者不打针,病就不会好,不能来幼儿园了。
妈妈也是这么说的。
后来,青青听了妈妈的话怎么做的。
吃好了药,她说什么?医生给她打针时他怎么样?
(4)吃了药,打了针后,青青病好了吗?她去幼儿园了吗?
(5)你生病时有没有打过针呢?打针时你怕吗?请幼儿表演小医生给病人打针。
师小结(出示多媒体):小朋友真勇敢,医生打针一会儿就好了,我们打针不怕疼。
小小针筒亮晶晶,针筒里面药水清,打针不怕真勇敢,身体健康真快乐!
(6)你生病时,有没有吃过药呢?请小朋友来做爸爸妈妈给宝宝吃药。
师小结(出示多媒体):小朋友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
吃药的时候不能多吃,也不能大声地哭,以免呛到气管里有危险。
如果你把药带到幼儿园里,你知道交给谁吗?请你在晨检的时候交给晨检的施老师,她会在中午时到教室里给你吃药的,知道了吗?
二、游戏:小小药剂师
1、师:今天还有一位客人,我们来看看他是谁?
2、“张医生”多媒体介绍。
张医生: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张医生。
刚才小朋友很勇敢,打针吃药都不怕。
今天张医生请小朋友做小医生。
我们药房里有许多药,请你们看着在药瓶上的数字来装药片,你们行吗?
师:张医生请小朋友做小医生,你们愿意吗?这里有些药瓶子,我们先看看药瓶上有什么?(数字宝宝)看看瓶子上是数字宝宝是多少?(1、2、3)等一会儿请你看看药瓶上的数字是多少,然后在药瓶里就放几粒药。
放的时候看清数字,不要多放也不要少放。
明白了吗?
2、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将药瓶按数字进行分类。
师:小医生们真能干!请你们把桌上的药瓶放到医药箱里来。
放的时候看看药瓶上是数字1的放在1号箱子里,数字2的放在2号箱子里,数字3的放在3号箱子里。
三、延伸活动:角色游戏“小医院”
师:好了,我们把这些药放到教室里,玩“小医院”的游戏,好吗?
故事:青青生病了
1、青青感冒了,不能上幼儿园了。
2、妈妈给她吃药,她说:“药苦,我不吃。
”妈妈带她去打针,她说:“打针痛,我不打。
”
3、妈妈说:“青青不吃药,不打针,病就不会好,就不
能上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了!”青青一听,不能去幼儿园,着急了。
她说:“妈妈我要吃药!”青青一吃把药吃下去了,青青又说:“妈妈我要打针。
”
4、医生给青青打针,她一声也不哭。
5、青青病好后,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