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试题A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4
2017年下半年软件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题1、以下关于防火墙功能特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和数据流向B. 提供流量信息的日志和审计C. 隐藏内部IP以及网络结构细节D. 提供漏洞扫描功能答案:D2、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完成的。
A. 操作系统B. 程序员调度C. 硬件自动D. 用户软件答案:C3、某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取数、运算、保存结果四步操作。
若完成上述操作的时间依次为8ns、9ns、4ns、8ns,则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至少为()ns 。
A. 4B. 8C. 9D. 33答案:C4、内存按字节编址。
若用存储容量为32Kx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从AOOOOH到DFFFFH 的内存,则至少需要()片芯片。
A. 4B. 8C. 16D. 32答案:B5、计算机系统的主存主要是由()构成的。
A. DRAMB. SRAMC. CacheD. EEPROM答案:AD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Cache: 高速缓存; EEPROM: 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6、以下关于海明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海明码利用奇偶性进行检错和纠错B. 海明码的码距为1C. 海明码可以检错但不能纠错D. 海明码中数据位的长度与校验位的长度必须相同答案:A7、计算机运行过程中,CPU需要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
采用()控制技术时,CPU与外设可并行工作。
A. 程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B. 中断方式和DMA方式C. 程序查询方式和DMA方式D. 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答案:B程序查询方式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查询状态的。
8、与HTTP相比,HTTPS协议对传输的内容进行加密,更加安全。
HTTPS 基于(8)安全协议,其默认端口是(9)。
A. RSAB. DESC. SSLD. SSH9、与HTTP相比,HTTPS协议对传输的内容进行加密,更加安全。
2019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上午)1、面向对象分析中,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之间属于()。
A、关联关系B、依赖关系C、实现关系D、泛化关系2、关于用例图中的参与者,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者是与系统交互的事物,都是由人来承担B、当系统需要定时触发时,时钟就是一个参与者C、参与者可以在系统外部,也可能在系统内部D、系统某项特定功能只能有一个参与者3、在线学习系统中,课程学习和课程考试都需要先检查学员的权限,“课程学习”与“检查权限”两个用例之间属于();课程学习过程中,如果所缴纳学费不够,就需要补缴学费,“课程学习”与“缴纳学费”两个用例之间属于();课程学习前需要课程注册,可以采用电话注册或者网络注册,“课程注册”与“网络注册”两个用例之间属于()。
A、包含关系B、扩展关系C、泛化关系D、关联关系A、包含关系B、扩展关系C、泛化关系D、关联关系A、包含关系B、扩展关系C、泛化关系D、关联关系4、非对称加密算法中,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下面的加密算法中()属于非对称加密算法。
若甲、乙采用非对称密钥体系进行保密通信,甲用乙的公钥加密数据文件,乙使用()来对数据文件进行解密。
A、AESB、RSAC、IDEAD、DESA、甲的公钥B、甲的私钥C、乙的公钥D、乙的私钥5、用户A从CA获取了自己的数字证书,该数字证书中包含为证书进行数字签名的()。
A、CA的私钥和A的公钥B、CA的私钥和A的私钥C、CA的公钥和A的公钥D、CA的公钥和A的私钥6、数字签名是对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消息进行某种处理,产生一种类似于传统手书签名功效的信息处理过程。
数字签名标准DSS中使用的签名算法DSA是基于ElGamal和Schnorr两个方案而设计的。
当DSA对消息m的签名验证结果为True,也不能说明()A、接收的消息m无伪造B、接收的消息m无篡改C、接收的消息m无错误D、接收的消息m无泄密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开发一种工具软件,未约定软件的使用权、转让权及利益分配办法,甲公司按规定支付乙公司开发费用。
2017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面向对象分析中,类与类之间的“IS-A”关系的是一种(1),类与类之间的“IS-PART-OF”关系是一种(2)。
(1)A.依赖关系 B. 关联关系 C. 泛化关系 D. 聚合关系(2)A.依赖关系 B. 关联关系 C. 泛化关系 D. 聚合关系【答案】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is-a基于类继承或接口实现,is-a是表达这句话的一种方式:“这个东西是那个东西的一种”。
例如:野马是一种马。
has-a关系是基于用法(即引用)而不是继承。
换句话说,如果类a中的代码具有对类b实例的引用,则“类a has-a类b”。
例如:马有缰绳。
is part of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面向对象动态分析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显示对象在系统运行期间不同时刻的动态交互。
其中,交互模型包括(3),其他行为模型还有(4)。
(3)A.顺序图和协作图 B.顺序图和状态图 C.协作图和活动图 D.状态图和活动图(4)A.顺序图和协作图 B.顺序图和状态图 C.协作图和活动图 D.状态图和活动图【答案】A D【解析】本题考查UML图。
多种UML图有其严格的分类,首先分为静态图和动态图。
其中动态图又有一个细化的分类:交互图,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序列图)与通信图(协作图)。
关于设计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5)A.原型(Prototype)和模板方法 (Template Method)属于创建型模式B.组合(Composite)和代理 (Proxy)属于结构型模式C.桥接(Bridge)和状态(State)属于行为型模式D.外观(Facade)和中介(Mediator)属于创建型模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模式的分类设计模式分类情况如下所示:三重 DES 加密使用 2 个密钥对明文进行 3 次加密,其密钥长度为(6)位。
(6)A.56 B.112 C.128 D.16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中的对称加密算法。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7年下半年系统分析师下午试卷I(考试时间13:30~15:00 共90 分钟)请按下表选答试题1. 本试卷满分75 分,每题25 分。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3.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试题号栏内注明你选答的试题号。
5.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6.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试题一(25 分)必答题阅读以下关于基于微服务的系统开发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某公司拟开发一个网络约车调度服务平台,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出租车预约与管理。
公司的系统分析师王工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得到的系统需求列举如下:系统的参与者包括乘客、出租车司机和平台管理员三类;系统能够实现对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信息注册与身份认证等功能,并对乘客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对出租车司机的违章情况进行审核;系统需要与后端的银行支付系统对接,完成支付信息审核、支付信息更新与在线支付等功能;针对乘客发起的每一笔订单,系统需要实现订单发起、提交、跟踪、撤销、支付、完成等业务过程的处理:系统需要以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多种方式分别为系统中的用户进行事件提醒。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公司经过内部讨论,一致认为该系统的需求定义明确,建议尝试采用新的微服务架构进行开发,并任命王工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问题1】(12 分)请用1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一个微服务中应该包含的内容,并用300 字以内的文字解释基于微服务的系统与传统的单体式系统相比的2 个优势和带来的2 个挑战。
【问题2】(8 分)识别并设计微服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请对题干需求进行分析,对微服务的种类和包含的业务功能进行归类,完成表1-1 中的(1)~(4)。
【问题3】(5 分)为了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公司的系统分析师王工设计了一个基于微服务的软件交付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将业务功能定义为任务,将完成某个业务功能时涉及到的步骤和过程定义为子任务,只有当所有的子任务都测试通过后改业务功能才能上线交付。
2017上半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CPU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常将源操作数和结果暂存在(1)中。
(1)A.程序计数器 (PC) B.累加器 (AC)C.指令寄存器 (IR)D.地址寄存器 (AR)【答案】B【解析】寄存器是CPU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单元。
寄存器既可以用来存放数据和地址,也可以存放控制信息或CPU工作时的状态。
在CPU中增加寄存器的数量,可以使CPU把执行程序时所需的数据尽可能地放在寄存器件中,从而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提高其运行速度。
但是寄存器的数目也不能太多,除了增加成本外,由于寄存器地址编码增加也会增加指令的长度。
CPU中的寄存器通常分为存放数据的寄存器、存放地址的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的寄存器、存放状态信息的寄存器和其他寄存器等类型。
程序计数器用于存放指令的地址。
令当程序顺序执行时,每取出一条指令,PC内容自动增加一个值,指向下一条要取的指令。
当程序出现转移时,则将转移地址送入PC,然后由PC指向新的程序地址。
程序状态寄存器用于记录运算中产生的标志信息,典型的标志为有进位标志位、零标志位、符号标志位、溢出标志位、奇偶标志等。
地址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堆栈指示器、变址寄存器、段地址寄存器等,用于记录各种内存地址。
累加寄存器通常简称为累加器,它是一个通用寄存器。
其功能是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或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例如,在执行一个减法运算前,先将被减数取出放在累加器中,再从内存储器取出减数,然后同累加器的内容相减,所得的结果送回累加器中。
累加器在运算过程中暂时存放被操作数和中间运算结果,累加器不能用于长时间地保存一个数据。
指令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地址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以方便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要判断字长为16位的整数a的低四位是否全为0,则(2)(2) A.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B.将a与0x000F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C.将a与0xFFF0进行"逻辑弄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D.将a与0xFFF0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答案】A【解析】要判断数的最后四位是否都为了0,应该将最后四位与1进行逻辑与运算,其它数位与0做逻辑与运算,最后判定最终的结果是否为0;因此得出与a进行逻辑与运算的数:前12位为0最后4位为1,即0x000F逻辑或运算:0或0=0;1或0=1;0或1=1;1或1=1;逻辑与运算:0与0=0;1与0=0;0与1=0;1与1=1;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无条件传送、中断、程序查询和DMA 方式等。
考试1: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以及()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A.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B.信息资源、规章制度C.信息用户、规章制度D.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场地机房2: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过程。
()一般不属于企业信息信息化的范畴。
A.在产品中添加了跟踪服务功能B.实现了OA系统的扩展C.引入了专家决策系统D.第三方广告平台的更新3: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上来讲,()是智能制造的核心A.制造机器人B.CPSC.互联网D.3D打印4: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可分为立项、开发、运维和消亡四个阶段B.立项阶段结束的里程碑是集成企业提交的立项建议书C.广义的开发阶段包括系统实施和系统验收D.在系统建设的初期就要考虑系统的消亡条件和时机5:以下关于需求分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B.完整的需求分析过程包括:获取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编写需求说明书三个过程C.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需求分析的工作可以由专门的系统分析人员来做,也可以由项目经理带领技术人员完成D.软件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6:()不是获取需求的方法。
A.问卷调查B.会议讨论C.获取原型D.决策分析D.决策分析7:软件设计过程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的过程,其中描述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标识各种不同组件的设计是软件架构设计A.数据和控制流B.架构和接口C.对象模型D.数据模型8:软件设计过程是定义一个系统或组件架构和接口的过程,其中描述软件的结构和组织、标识各种不同组件的设计是()A.软件详细设计B.软件对象设计C.软件环境设计D.软件架构设计9:软件工程中,()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2017年下半年下午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试题-案例分析+论文-答案与解析试题一(共15分)【说明】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设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
【说明】某单位为了建设健全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档案,拟开发一套公路桥梁在线管理系统。
在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阶段,用户提出的需求、质量属性描述和架构特性如下:(a)、系统用户分为高级管理员、数据管理员和数据维护员等三类;(b)、系统应该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黑客的攻击行为进行检测与防御;(c)、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必须在 0.5 秒内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响应;(d)、对查询请求处理时间的要求将影响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和处理过程的设计;(e)、系统的用户名不能为中文,要求必须以字母开头,长度不少于5个字符;(f)、更改系统加密的级别将对安全性和性能产生影响;(g)、网络失效后,系统需要在 10 秒内发现错误并启用备用系统;(h)、查询过程中涉及到的桥梁与公路的实时状态视频传输必须保证画面具有1024*768的分辨率, 40帧 /秒的速率;(i)、在系统升级时,必须保证在 10 人月内可添加一个新的消息处理中间件;(j)、系统主站点断电后,必须在 3 秒内将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k)、如果每秒钟用户查询请求的数量是 10 个,处理单个请求的时间为 30 毫秒,则系统应保证在 1秒内完成用户的查询请求;(l)、对桥梁信息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必须进行完整记录;(m)、更改系统的 Web 界面接口必须在 4 人周内完成;(n)、如果"养护报告生成"业务逻辑的描述尚未达成共识,可能导致部分业务功能模块规则的矛盾,影响系统的可修改性(O)、系统必须提供远程调试接口,并支持系统的远程调试。
在对系统需求,质量属性描述和架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架构师给出了三个候选的架构设计方案,公司目前正在组织系统开发的相关人员对系统架构进行评估。
2017年上半年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真题(专业解析)1、论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需求分析是提炼、分析和仔细审查已经获取到的需求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项目干系人(利益相关者)都理解需求的含义并找出其中的错误、遗漏或其它不足的地方。
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研究与理解。
为了便于理解问题域,现代软件工程所推荐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域进行抽象,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元素,然后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等。
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都基本相同。
问题内容:请围绕"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 概要论述需求分析工作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
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采用了何种需求分析方法,并举例详细描述具体的需求分析过程。
2、论企业应用集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总体布局,使企业信息系统形成多个信息孤岛,信息数据难以共享。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可在表示集成、数据集成、控制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等多个层次上,将不同企业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无缝集成。
问题内容:请围绕"企业应用集成"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企业应用集成项目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 详细论述实现各层次的企业应用集成所使用的主要技术。
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举例说明所采用的企业集成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及过程,并详细分析其实现效果。
3、数据流图 (Data Flow Diagram ,DFD) 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是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流动并通过数据流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7 年上半年系统分析师下午试卷 II(考试时间 15:20~17:20 共 120 分钟)请按下表选答试题1. 本试卷满分 75 分。
2.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3. 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4. 在试题号栏内用Ο圈住选答的试题号。
5. 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6. 解答应分摘要和正文两部分。
在书写时,请注意以下两点:①摘要字数在 400 字以内,可以分条叙述,但不允许有图、表和流程图。
②正文字数为 2000 字至 3000 字,文中可以分条叙述,但不要全部用分条叙述的方式。
7. 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将不评分。
试题一论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需求分析是提炼、分析和仔细审查已经获取到的需求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的项目干系人(利益相关者)都理解需求的含义并找出其中的错误、遗漏或其它不足的地方。
需求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问题域的研究与理解。
为了便于理解问题域,现代软件工程所推荐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对问题域进行抽象,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元素,然后对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问题域的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等。
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都基本相同。
请围绕"需求分析方法及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简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开发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 概要论述需求分析工作过程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
3. 结合你具体参与管理和开发的实际项目,说明采用了何种需求分析方法,并举例详细描述具体的需求分析过程。
试题二论企业应用集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总体布局,使企业信息系统形成多个信息孤岛,信息数据难以共享。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可在表示集成、数据集成、控制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等多个层次上,将不同企业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无缝集成。
2017年下半年(中级)软件设计师真题+答案解析(上午选择+下午案例完整版)全国计算机软考1.防火墙的功能特性包括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和数据流向、提供流量信息的日志和审计、隐藏内部IP以及网络结构细节。
正确答案为D,即提供漏洞扫描功能不是防火墙的功能特性。
2.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而不是由程序员调度或用户软件完成。
3.该四级指令流水线完成四步操作的时间依次为8ns、9ns、4ns、8ns,因此操作周期应至少为最长的时间4ns,即答案为C。
4.地址从AOOOOH到DFFFFH共有14位,需要用2的14次方个地址,即32K。
每个存储器芯片容量为32K/8=4K,因此需要8片芯片,答案为B。
5.计算机系统的主存主要是由DRAM构成的,而不是SRAM、Cache或EEPROM。
6.海明码利用奇偶性进行检错和纠错,因此答案为A。
码距为1的是重复码,海明码的数据位和校验位长度不一定相同。
7.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时,采用中断方式和DMA方式可以并行工作,答案为B。
8.HTTPS协议基于SSL安全协议进行加密,答案为C。
默认端口为443,而不是1023、80或8080.9.HTTPS协议基于SSL安全协议进行加密,默认端口为443,答案为B。
10.典型被动攻击包括监听、嗅探和分析网络流量等,而系统干涉是一种主动攻击行为,答案为C。
11.入侵检测技术包括专家系统、模型检测、异常检测和特征检测等,因此答案为B。
21、脚本语言中常使用变量和函数,因此选项A不正确。
其他选项都正确。
22、中间代码常采用符号表来表示,因此选项A正确。
后缀式和三地址码也是常用的中间代码。
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时,需要考虑运行程序的机器特性,但并不是必须的,因此选项C不完全正确。
中间代码可以跨平台,因此选项D不正确。
23、基于硬件之上的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三个层次,其中操作系统位于最底层,系统软件位于中间层,应用软件位于最上层。
2017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真题及答案案例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问答题,共5题,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1.[问答题]试题二(共 25 分)阅读以下关于软件系统设计的叙述,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说明】某软件企业受该省教育部门委托建设高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以众筹众创的方式组织省内普通高校联合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实现全省优质教学资 源整合和共享。
该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1)统一身份认证模块,提供统一的认证入口,为平台其他核心业务模块提供用 户管理、身份认证、权限分级和单点登录等功能:(2) 共享资源管理模块:提供教学资源申报流程服务,包括了资源申报、分类定制、资料上传、资源审核和资源发布等功能:(3)共享资源展示模块:提供教育教学共享资源的展示服务,包括资源导航、视 频点播、资源检索、分类展示、资源评价和推荐等功能:(4) 资源元模型管理模块:依据资源类型提供共享资源的描述属性、内容属性和展示属性,包括共享资源统一标准和规范、资源加工和在线编辑工具、数字水印和模板定制等功能:(5) 系统综合管理模块:提供系统管理和维护服务,包括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恢复、资源导入导出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项目组经过分析和讨论,决定采用基于 Java EE 的 MVC 模式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的 软件架构,如图 2-1 所示。
图2-1【问题 1】 (9 分)MVC 架构中包含哪三种元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请根据图 2-1 所示架构将 JavaEE 中JSP、Servlet、Service、JavaBean、DAO 五种构件分别填入空 (1)--(5) 所示位置。
【问题 2】(6 分)项百组架构师王工提出在图 2-1 所示架构设计中加入 EJ B 构件,采用企业级 JavaEE架构开发资源共享平台。
请说明 EJB 构件中的 Bean (构件)分为哪三种类型,每种类型Bean 的职责是什么。
2017年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真题(综合)1、某计算机系统采用5 级流水线结构执行指令,设每条指令的执行由取指令(2 Δt )、分析指令(1Δt )、取操作数(3Δt )、运算(1Δt )和写回结果(2Δt ) 组成,并分别用5 个子部件完成,该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若连续向流水线输入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1)A.B.C.D.(2)A.1:10B. 2:1C. 5:2D. 3: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流水线计算。
流水线周期为:3t。
流水线的吞吐率为:指令条数/流水线执行时间。
即:n/(2t+1t+3t+1t+2t+(n-1)*3t)=n/(6t+3nt)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就是上面的式子中,n趋向于无穷大的结果。
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上式的结果为:1/3t。
所以应该选B。
流水线加速比=不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使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10条指令不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2t+1t+3t+1t+2t)*10=90t。
10条指令使用流水线的执行时间=(2t+1t+3t+1t+2t)+(10-1)*3t=36t。
所以加速比为:90t/36t=5:2试题答案(1)B(2)C3、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工作方式是在(3)之间建立起直接的数据通路A.CPU与外设B.CPU与主存C.主存与外设D.外设与外设试题分析:直接主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是指数据在主存与I/O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即在主存与I/O设备间传送数据块的过程中,不需要CPU作任何干涉,只需在过程开始启动(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的命令)与过程结束(CPU通过轮询或中断得知过程是否结束和下次操作是否准备就绪)时由CPU进行处理,实际操作由DMA硬件直接完成,CPU在传送过程中可做其它事情。
试题答案: C4、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的特点不包括:()。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B.寻址方式尽量丰富,指令功能尽可能强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以尽快完成指令译码试题分析试题答案B5、以下关于RTOS (实时操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2.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3.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
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6.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8.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
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
10.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
11.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
12.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
13.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以及各高中自行开设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14.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每学分18课时,共54课时。
15.必修课程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2017上半年软件设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题目1】CPU执行算术运算或者逻辑运算时,常将源操作数和结果暂存在()中。
A、程序计数器 (PC)B、累加器 (AC)C、指令寄存器 (IR)D、地址寄存器 (AR)【题目2】要判断宇长为 16 位的整数 a 的低四位是否全为 0,则()A、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B、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C、将 a 与0x000F进行"逻辑异或"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0D、将 a 与 0x000F 进行"逻辑与"运算,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F【题目3】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无条件传送、中断、程序查询和 DMA方式等。
当采用()方式时,不需要 CPU 执行程序指令来传送数据。
A、中断B、程序查询C、无条件传送D、DMA【题目4】某系统由下图所示的冗余部件构成。
若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 R ,则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
A、(1-R3)(1-R2)B、(1-(1-R)3)(1-(1-R)2)C、(1-R3)+(1-R2)D、(1-(1-R)3)+(1-(1-R)2)【题目5】己知数据信息为 16 位,最少应附加()位校验位,才能实现海明码纠错。
A、3B、4C、5D、6【题目6】以下关于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ache 的设置扩大了主存的容量B、Cache 的内容是主存部分内容的拷贝C、Cache 的命中率并不随其容量增大线性地提高D、Cache 位于主存与 CPU 之间【题目7】HTTPS 使用()协议对报文进行封装A、SSHB、SSLC、SHA-1D、SET【题目8】以下加密算法中适合对大量的明文消息进行加密传输的是()A、RSAB、SHA-1C、MD5D、RC5【题目9】假定用户A、B 分别在I1和I2两个 CA 处取得了各自的证书,下面()是 A、B 互信的必要条件。
试题一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某项目工期为6个月,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第3个月末对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完成了计划进度的90%,相关情况见下表(单位:万元),表中活动之间存在F-S关系。
【问题1】(8分)计算中期检查时项目的CPI、CV和SV,以及“概要设计”活动的EV和SPI。
【问题2】(4分)如果按照当前的绩效,计算项目的ETC和EAC。
【问题3】(8分)请对该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作出评价。
如果公司规定,在项目中期评审中,项目的进度绩效指标和成本绩效指标在计划值的正负10%即为正常,则该项目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如需要,请说明可采取哪些纠正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问题4】(5分)结合本案例,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正确的选项填写“√”,错误的选项填写“×”):(1)应急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用来应对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并已经制定应急或减轻措施的已识别风险。
()(2)管理储备主要应对项目的“已知—未知”风险,是为了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的项目预算。
()(3)管理储备是项目成本基准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需要高层管理者审批就可以使用。
()(4)成本基准就是项目的总预算,不需要按照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和项目生命周期进行分解。
()(5)成本管理过程及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会因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在项目生命期定义过程中对此进行选择。
()、试题二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至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系统集成公司A中标某信息中心IT运维平台开发项目公司A任命小李为项目经理小李在项目启动阶段确定了项目团队和项目组织架构项目团队氛围三个小组研发组测试组和产品组各组成员分别来自研发部测试部以及产品管理部小李制定了项目整体进度计划将项目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试运行和验收五个阶段为保证项目质量小李请有着多年的编码测试工作经历的测试组组长张工兼任项目的质量保证人员在项目启动会上小李对张工进行了口头授权并要求张工在项目的重要阶段(如完成需求分析完成总体设计完成单元编码和测试等)必须对项目交付物进行质量检查在检查时张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要求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工作必须立即进行返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在项目组完成编码与单元测试工作准备进行系统集成前张工按照项目经理小李的要求进行了质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张工凭借多年开发经验认为某位开发人员负责的一个模块代码存在响应时间长的问题并对其开具了不符合项报告但这位开发人员认为自己是严格按照公司编码规范编写的响应时间长不是自己的问题经过争吵张工未能说服该开发人员同时考虑到该模块对整体项目影响不大张工没有再追究此事该代码也没有修改在项目上线前信息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专家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和考察专家组对已完成的编码进行了审查发现很多模块不能满足甲方的质量要求【问题】(分)请指出该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哪些问题?【问题】(分)请指出张工在质量检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问题】(分)针对上述问题如果你是项目经理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问题】(分)在()~()中填写恰当内容(从候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该选项编号填入答题纸对应栏内)在质量控制中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技术有()()()()()候选答案A趋势分析B试验设计C因果图D统计抽样E帕累托图F质量成本G成本/效益分析H控制图环球网校友情提示:“2017年上半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软考频道及软考课程页,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page]【摘要】环球网校分享的“2017年上半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供报考本次考试的考生查询答案、进行估分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软考考试频道!相关推荐:2017下半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模拟试题汇总试题三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至问题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项目经理小李负责了一个新的项目该项目的内容是为某市开发一套智慧城市公共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启动阶段甲方仔细查看了小李提交的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由于该项目的投资方构成复杂项目需求不清晰希望项目组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小李向公司申请了几名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师加强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经过较为充分的需求调研形成了初步的需求说明书小李认为需求分析工作较为详细按照公司常用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选择了瀑布模型进行开发在编写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过程中客户方提供了几处需求的修改要求由于其工作量不大小李直接安排系统分析师按客户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在编码阶段后期由于客户的投资方发生了变化新的投资方采用了新的运营模式导致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前期甲方已经强调过项目需求特点和要求小李只能接受客户新的变更要求在执行变更的过程中项目组发现新的需求将导致系统架构的更改经过评估该变更将使项目延期【问题】(分)请分析该项目在整个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问题】(分)请说明项目范围(需求)变更控制流程【问题】(分)请将下面()~()处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每项记录在册的变更请求都必须由()批准或否决变更结束后形成新的项目极限并纳入到配置库的()库中这时配置管理员应向项目组成员提交一份()报告()()()构成了项目的范围基准【问题】(分)小李选择瀑布模型作为生命周期模型是否合适?如合适请说明理由如不合适请说明理由并给出合适的生命周期模型。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沈阳师范大学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试卷
命题单位:软件学院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卷课程代码:
适用范围: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化)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下面哪个不是UML中的静态视图()
A、状态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类图
2、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要核查用户账号是否正确,则用例“创建新订单”、“更新订单”与
用例“核查用户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 、包含B、实现C、扩展D、泛化
3、模块内部聚合程度最高的形式是:()
A、机械聚合
B、逻辑聚合
C、功能聚合
D、过程聚合
4、实际上,系统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给出系统的()
A、物理设计
B、总体设计
C、逻辑设计
D、系统设计
5、U/C矩阵的作用是()
A、确定子系统
B、确定系统边界
C、确定功能类
D、确定数据类
6、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弱点和基础知识,以最适当的教案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的专家系统是:()
A、解释专家系统
B、调试专家系统
C、监视专家系统
D、教学专家系统
7、数据字典是用于定义和说明数据流程图上的各种( )
A、处理
B、数据流
C、实体
D、成分
8、BPR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A、组织结构
B、组织人员
C、信息技术
D、业务流程
9、评价模块质量的标准是( )
A、耦合小,内聚大
B、耦合小,内聚小
C、耦合大,内聚大
D、耦合大,内聚小
10、组件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这种视图主要支持系统部件的配置管理,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来完成,下面哪种不是其中之一()
A、对源代码建模
B、对事物建模
C、对物理数据库建模
D、对可适应的系统建模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2分,共10分)
1.数据挖掘根据知识发现的目标,决定数据挖掘的目的,用相关的准则,选择某个特定数据挖掘算法搜索数据中的模式,然
后选取相应算法的参数,分析数据,产生一个特定的模式或数据集,从而得到可能形成知识的模式。
采用较多的方法有决策树、分类、聚类、粗集、关联规则(①)等。
2.常用的结构化系统分析工具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②)、决策表。
3.模块间的耦合最好采用(③)耦合形式。
4.决策支持系统是(④)驱动的。
5.在UML中,用例可以进一步使用(⑤)来详细描述。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用例图?用例图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耦合小、内聚大”原则,请简要说明。
假设定义函数P为:P(a1)=l1;P(a2)=m2;P(a3)=n1,
是S中的一条信息。
试计算信息系统中的E p ,并按计算结果,
说明该信息为何种信息?
4、请简述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思想?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四、分析设计题(30分)
某图书馆的预定图书子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 由供书部门提供书目给订购组;(2) 订书组从各单位取得要订的书目;(3) 根据供书目录和订书书目产生订书文档留底;(4) 将订书信息(包括数目,数量等)反馈给供书单位;(5) 将未订书目通知订书者;(6) 对于重复订购的书目由系统自动检查,并把结果反馈给订书者。
试根据上述要求绘制出该图书馆的预定图书子系统的数据流图,并采用变换分析方法将所绘制出的数据流图转换为功能模块结构图。
另外,该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说明如下:
✧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一定数量的借阅者提供服务。
每个借阅者能够拥有唯一标识其存在的编号。
图书馆向每一个借阅者
发放图书证,其中包含每一个借阅者的编号和个人信息。
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查询图书信息、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和预定图书服务等。
✧当借阅者需要借阅图书、归还书籍时需要通过图书管理员进行,即借阅者不直接与系统交互,而是通过图书管理员充当
借阅者的代理和系统交互。
✧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包括对图书、数目、借阅者的添加、删除和修改。
并且能够查询借阅者、图
书和图书管理员的信息。
✧可以通过图书的名称或图书的ISBN/ISSN号对图书进行查找。
问题1: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的用例图描述该系统中的用例时会涉及到哪些参与者?
问题2:请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的时序图描述语境“借阅者预定图书”的应用过程。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
20分)
请分别采用判定树、判定表和结构化语言三种不同的过程设计工具表示下述收费政策的计算方法。
假设邮政公司的信件邮费收费政策如下:
⏹如果是国内平信,收费F=0.8元,如超重收费为F=0.8+0.2×(w-5)元,其中W为信件重量,以克为单位。
⏹如果是国内快件,收费F=20元,若超重收费为F=20+1.2×(W-10)元。
⏹如果是国外平信,收费为5.4元,若超重收费为F=5.4+0.5×(W-5)元。
⏹如果是国外会件,则收费F=200元,若超重收费为F=200+10×(W-10)元。
1、判定树(5分)
2、判定表(10分)
3、结构化语言(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