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3单元知识整理一、词语积累珍宝叮嘱崩塌焦急谎话迟延后悔扶着牛郎爹娘长辈哥嫂车辆好歹稀罕纱衣妻子一趟托着监狱结婚挨近感激复活议论搬家悲痛千真万确震天动地嫂子剩饭床铺亲密晚霞笑嘻嘻成家立业相依为命发誓(shì)酬(chóu)谢牺牲(shēng)勤勤恳恳(kěn)筛(shāi)子梭( suō)子腮( sāi)帮瞌(kē)睡衰(shuāi)老依偎( wēi)玉簪( zān)拗( niù)不过崩塌:崩裂而坍塌。
稀罕:认为稀奇而喜爱。
催促:叫人抓紧办某件事或赶快行动。
本文指叫人赶快离开这里。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严肃地对某件事作出保证。
千真万确:形容非常真实。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本文指大山崩裂的响声巨大。
飞禽走兽:飞翔的鸟,奔跑的兽。
泛指鸟类和兽类。
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
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二、知识积累1、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国的四2《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3.《牛郎织女》(一)讲述了牛郎赢得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的老牛的倾力相助,在他的帮助下认识了向往自由、勇敢善良的织女,织女爱慕牛郎勤劳善良、乐观开朗、关心他人的人品,放弃了荣华富贵,甘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奇幻爱情悲剧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点一、字音。
憎恶..(pīlì)惊骇.(hài)..(zēng wù)絮.说(xù)掳.去(lǔ)粗拙.(zhuō)霹雳颈.子(jǐng)诘.问(jié)惧惮.(dàn)疮.疤(chuāng)针灸.(jiǔ)震悚.(sǒng)画舫.(fǎng)惶.急(huáng )哀悼.(dào)孤孀.(shuāng)书斋.(zhāi)渴慕.(mù)规矩.(ju)土匪.(fěi)守寡.(guǎ)镶嵌.(qiàn)伛偻..(yǔlǚ)攥.着(zuàn)侮辱..(kūlóu)滞.笨(zhì)..(wǔrǔ)荒僻.(pì)塌.败(tā)取缔.(dì)骷髅愧怍.(zuò)翳.(yì)干.校(gàn)蹬.车(dēng)田螺.眼(luó)涎.水(xián)凹凼..(gān gà)烦躁.(zào)嵌.着(qi ..(āo dàng)砌.(qì)蹿.上(cuān)尴尬àn)黏.性(nián)胯.骨(kuà)撬.(qiào)磕.烟灰(kē)门槛.(kǎn)晌.午(shǎng)烟瘾.(yǐn)庄稼茬.(chá)硌.(gè)蹦.(bèng)倔.强(juè)揩.(kāi)糟糕..(zāo gāo)头颅.(lú)二、字形。
来历(厉)烦琐(锁)辫(辩、辨)子震(振)悚塌(蹋)败侮(悔)辱霹雳(厉)肿胀(账)跨(挎、胯)出惶(皇、徨)恐门框(筐)粗暴(爆)烦躁(燥)荒僻(辟)言外之意(义)大庭广众(廷、厅)哀悼(掉)粗拙(绌)愧怍(作)取缔(谛)三、重点词语。
面如土色:脸色像土那样。
形容因惊惧、病痛或气急等而脸色灰暗。
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1. 毫米的认识。
-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厘米 = 10毫米。
- 测量物体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刻度0,要用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
2. 分米的认识。
- 10厘米就是1分米(dm),1分米 = 10厘米。
- 1米 = 10分米。
二、千米的认识。
1. 千米的认识。
-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 = 1000米。
- 千米也叫公里。
2. 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 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三、吨的认识。
1. 吨的认识。
-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 = 1000千克。
2. 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 把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秘鲁安第斯山区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一、安第斯山脉的地理位置1.安第斯山脉(1)西半球、南北走向(2)纵贯南美洲大陆西部,全长9 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3)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2.秘鲁地处低纬度,东临太平洋。
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二、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1.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明显变化的原因。
气候差异显著2.描述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热带常绿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干寒草原→ 高山冰雪图3—17 5°S左右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3.自然环境的特点(1)地形复杂,地势崎岖(2)气候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3)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安第斯山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分布: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农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3.高海拔的畜牧业(1)安第斯山脉的畜牧业的分布和主要畜种。
分布:高海拔的干寒草原地带;畜种:骆马、羊驼。
(4)总结羊驼和骆马在秘鲁人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
多少的地形严重影响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建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的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教材问题探究(1)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畜牧业:分布在高海拔,气候寒冷的干寒草原上。
(2)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适宜山区环境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食;驯养羊驼和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的运输工具。
图3—23秘鲁国徽(3)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图案,它的形象出现在国徽上说明什么?;说明骆马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读图3—35函馆港,分析:1.四幅图和文字从哪些方面展示了日本独特的“鱼文化”?生产、饮食、文化方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纳(nà) 蹲(dūn) 磕(kē) 趴(pā)(2)难写的字嵌:上小下大,注意与“崁”字的区别。
雕:左右等宽,右部是“隹”不是“住”。
娥:左窄右宽,右部“我”字中间一横贯通。
磁:左窄右宽,右部“兹”字上部不是“艹”。
(3)多音字豁:huō豁开小huò豁然开朗缝:fèng 裂缝féng 缝补攒:cuán 攒凑zǎn 积攒哄:hòng 一哄而散hǒng 哄骗薄:bó单薄báo 薄被着:zhuó着陆 zháo 着火模:mó模型mú模板难:nán 难题nàn 难民2、词(1)必须掌握的词威风凛凛疙瘩疲倦呆头呆脑冰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跺脚大步流星怒气冲冲暴露无遗沮丧念念有词忘乎所以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发达仍然理论恒星类似猜测起源紧密适当提供能源倾角昼夜封冻揭开神秘观察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抵御因素考察系列测试检测陨石(2)近义词嵌入~镶入沮丧~颓丧疲倦~疲乏怨恨~嫉恨威风凛凛~八面威风别出心裁~别具一格技高一筹~棋高一着大步流星~昂首阔步怒气冲冲~大发雷霆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尚未~还未仍然~依然类似~相似起源~来源紧密~密切适当~合适观察~观测枯萎~干枯抵御~抵抗测试~测验检测~检验猜测~猜想考察~考查壮丽~壮观优美~美好宽广~宽敞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矗立~屹立排列~陈列精美~精巧(3)反义词沮丧→快活怨恨→感激新鲜→陈旧热闹→安静威风凛凛→萎靡不振别出心裁→如法炮制大步流星→步履维艰怒气冲冲→喜气洋洋念念有词→沉默寡言类似→相反紧密→松散适当→过分枯萎→旺盛抵御→投降猜测→确定干燥→湿润揭开→隐藏精美→简陋独特→普通宽广→狭窄仰望→俯视迥然不同→大同小异井然有序→乱七八糟严丝合缝→漏洞百出(4)词语归类①ABCC式词语: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得意扬扬类似的词语:生机勃勃小心翼翼风尘仆仆②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念念有词赫赫战功类似的词语:栩栩如生斤斤计较勃勃生机③ABAC式词语:轻手轻脚呆头呆脑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无声无息百发百中④含有数字的词语:沧海一粟一无所获一模一样类似的词语:一穷二白三三两两四面八方⑤含有夸张的词语:泰山压顶类似的词语:日理万机寸步难行天衣无缝⑥含有四种事物的词语:亭台楼阁类似的词语:风花雪月锅碗瓢盆笔墨纸砚⑦量词:一道裂缝一根冰棍棒儿一绺红丝线一套纸盔甲一颗行星⑧动词:风靡全班存在生命揭开面纱拍摄照片重建太和殿⑨修饰词:叱咤风云的古战场纵横的黑色线条宏伟的建筑群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一、倒数的认识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2)求整数(0除外)的倒数:先把整数(0除外)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3)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真分数或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二、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通常情况下,根据一道分数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分数除法算式.三、分数除法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含有不同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算式里带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
①设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
②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2)“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
①根据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已知量”或"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已知量",设单位”1”量为X,列方程解答。
②确定单位“1”的量,计算出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3)“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的解法。
先找出单位“1”的量并设为X,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再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列方程解答。
(4)工程问题数量关系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为其倒数。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8、三打白骨精一、词语整理唐僧师徒险峻峰岩重叠不胜欢喜:非常高兴。
自言自语斋饭径直推辞嘴馋火眼金睛: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金箍棒妖精责怪癞蛤蟆不由分说:不容分辩和说明。
紧箍咒哀告喝道劝说咒语三番两次蒙骗骷髅脊梁二、多音字喝○1hè (喝彩) ○2 hē(喝水)蒙○1mēng( 蒙骗 ) ○2méng ( 启蒙 ) ○3měng(内蒙古)三、课文知识点1.《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2、《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②地点:一座高山中;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⑤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3、人物性格特点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神通广大白骨精:贪婪、狡猾、诡计多端唐僧:不能识别妖魔,不辨是非心地善良猪八戒:贪吃4、《西游记》中其他脍炙人口的故事:《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5、四大名着:《红楼梦》(曹雪芹?清)、《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西游记》(吴承恩明)6、四大名着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7、与《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唐三藏的书----一本正经白骨精遇到孙悟空-----原形毕露9、词两首一、字词释义常:常常,时常。
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一、拼音盘点1.易读错的拼音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yuan yin yun ying2.鼻韵母发音歌单韵母和鼻音做朋友,气往鼻外溜。
要想读准鼻韵母,前后鼻音辨清楚。
前鼻韵母舌前伸,后鼻韵母抬舌跟。
知识点睛鼻韵母拼读常见的考查形式是将字母拼一拼。
如pang→_______。
小窍门一分清声母和韵母,题目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声母是p,韵母是ang。
小窍门二拼读时,要由第一个字母的发音过渡到第二个字母,中间不要停顿,发音自然。
牢记安全:an an an手摁门铃:en en en音乐动听:in in in昏天黑地:un un un朵朵白云:ün ün ün月光皎洁:ang ang ang天黑点灯:eng eng eng老鹰飞翔:ing ing ing闹钟嘀嗒:ong ong ong3.拼读规则(1)拼读方法。
两拼法——声母轻,韵母响,两音相拼很顺当。
三拼法——声母轻,介母快,韵母响,三音相拼也顺当。
(2)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 e,小i小u在一起,谁在后面谁戴帽。
(3)拼读规则:小ü宝宝,很有礼貌,见到j q x,连忙就脱帽。
离开jqx,帽子要戴好,小心着凉会感冒。
二、字词盘点1.字易读错的字妹(mèi)奶(nǎi)桥(qiáo)台(tái)雪(xuě)草(cǎo)家(jiā)是(shì)车(chē)走(zǒu)2.词妹妹奶奶小桥桃花雪花白云草原骑自行车叽叽喳喳三、易错反思1.易写错的:aiaoan eiie uiiu unün üeyue inyin ünyun yinying2.j、q、x和üe、ün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
四、“1+X”阅读推荐篇目:《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注音版)推荐理由:小男孩正也是一年级的大个子,但胆子很小,爱哭鼻子。
第三单元的所有知识点总结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居住环境,包括地球的大气、水资源和植被等。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居住环境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 地球的大气地球的大气是维持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微量气体组成。
氧气是人类呼吸所需要的气体,可以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
此外,大气还能够阻挡宇宙射线、调节地球温度和维持地球表面水的状态。
2.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地球上的水资源有海水、淡水和地下水等。
其中,淡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最直接需要的水资源,它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冰雪和地下。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而有些地区则非常缺水。
因此,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3. 植被植被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不仅能够生存,还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源、保护土地和调节气候。
因此,我们要保护植被资源,预防过度砍伐和滥砍滥伐,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系统。
它主要包括生物圈、地理圈和大气圈。
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存,并且使地球的环境更加稳定。
要想改善环境,就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破坏。
5.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每个人都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护地球的居住环境,我们需要从个人做起,保护好每一个水滴和每一棵树。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环保法律和政策,并严格执行。
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地球的居住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地球的大气、水资源和植被等方面的知识,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将环保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2、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3、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4、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1)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或轴)就是旋转点。
(2)旋转方向:分针、时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逆时针方向。
(3)旋转角度: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的夹角。
5.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6、图形旋转的性质:
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分子和原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为新的分子。
5、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填“变”或“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变(填“变”或“不变”)。
二、原子的结构6、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7、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原子实际质量单位为:kg。
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0、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1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等于或多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1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14、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15、离子符号的含义:(1)Na+:一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16、“3Mg2+”中的“3”表示三个镁离子;“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三、元素1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8、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19、(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一、太阳系1.太阳系的概念: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保持引力关系的大量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组成的集合体。
2.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水金火木土金天玄),以及行星的卫星等。
3.太阳的特点: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恒星,由氢气和氦气等组成,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和光线。
4.行星的特点: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分为内行星(水金)和外行星(火木土金天玄)。
5.行星的运动: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行星之间有不同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6.行星的卫星:行星的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月亮。
二、月球1.月球的特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只有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有月壳、月海、月山等地貌。
2.月相变化:月球绕地球运动,观察到的月亮形状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月相变化。
常见的月相有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
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宇宙是平面到宇宙是球体,以及宇宙是无限的空间的认识演变过程。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手段:人类通过航天器、卫星和望远镜等工具,对宇宙进行了长期观测和探索。
3.太空探索的重要成就:-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首次在月球上安全着陆。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建立的大型空间科学实验室,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和研究。
四、星座和星图1.星座的定义:星座是人类根据星星的分布和形状,将星星分成不同的组合,并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等命名的区域。
2.星座的特点:星座有12个,代表了不同的星星组合和方位,在夜空中形成美丽的星座图案。
3.星图的使用:星图是将星座的分布和位置绘制在纸上的图表,有助于人们在观测夜空时识别不同的星座。
五、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公转是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
2.天体运动的结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的发生。
第三单元知识点
1、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
3、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单位:1度,记做1°
5、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锐角:小于90°
直角:90°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7、画角的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所画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8、三角尺的度数
30°、60°、90°;45°、45°、90°
9、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
10、时钟
一大格:30°;一小格6°。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知识点整理1.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②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③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④不同的温度计适用于不同的测量情况。
2.①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物体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②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①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
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②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
③水的沸腾温度是100℃4.①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
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 ,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③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④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5. (看不见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看的见的)水。
6.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②加热、风吹等能加快水的蒸发。
③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需要的条件是受冷(温度低于0℃)④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需要的条件是受热(温度高于0℃)7.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币会出现很多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冰冷的玻璃杯而凝结成了小水珠。
8.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9.①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②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0.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零下6℃可以写成-6℃-6℃读为零下6摄氏度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读为25摄氏度11.常用的温度计12.温度计的构造13.温度计的刻度和正确读法14.冰与水的维恩图15.常见的六种水的形态的转化16.。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知识点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它们和原来一样都还是固体。
3.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粉末状,但还是固体。
4.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5.我们可以用量简测量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比较两种液体的质量。
6.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7.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8.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
9.用水平仪可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
10.生活中有许多情况需要把不同的固体混合在一起,如八宝米、中药材、混凝土等。
11.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颗粒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体积会发生改变。
12.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分离,将大米和稻壳分离等。
13.把沙子和盐分别放入冷水中,发现沙子会沉入杯底,盐慢慢溶解在水中。
14.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15.在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时,每次要加相同质量的盐;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次加盐;当盐溶解得很慢时,一点一点地加;当盐无法再溶解时,停止加盐,计算这杯水溶解盐的克数。
16.沉在杯底不能溶解的盐,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盐继续溶解。
17.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
不同的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18.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解物。
19.自来水厂的水出厂前需要进行多次过滤。
数学的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组的概念1. 方程组的定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程的集合称为方程组。
2. 方程组的解:满足所有方程的公共解称为方程组的解。
3. 方程组的分类:根据方程组中的方程数及未知数个数可以分为线性方程组、非线性方程组。
4. 解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法、加减法、消元法二、线性方程组1.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所有方程都是一次方程的方程组称为线性方程组。
2. 齐次线性方程组:所有方程都是齐次方程组的线性方程组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
3.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至少有一个非齐次方程的线性方程组称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三、方程组的解的性质1. 方程组的解个数:线性方程组的解可能无解、有唯一解或有无穷多解。
2. 方程组解的判定:可以通过消元或者高斯消元法判定方程组的解。
3. 方程组解的使用:解方程组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矩阵1. 矩阵的定义:按照特定形式排列的数组称为矩阵。
矩阵的主要特点是行数和列数。
2. 矩阵的元素:矩阵中的每一个数称为元素。
矩阵大小为m×n,其中m为行数,n为列数。
3. 矩阵的基本运算:矩阵的加法、数乘、乘法。
4. 矩阵的转置:将矩阵的行变成列,列变成行,这个操作称为转置。
5. 矩阵的逆:存在矩阵A逆矩阵B使得A×B=B×A=单位矩阵,称矩阵A可逆。
五、矩阵方程1. 矩阵方程的定义:含有矩阵的方程称为矩阵方程。
2. 矩阵方程的解:满足所有矩阵方程的公共解称为矩阵方程的解。
六、行列式1. 行列式的概念:在方程组中利用记号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系数所得到的运算。
2. 行列式的性质:具有特定公式和性质。
3. 行列式的计算:通过变换行列式的行或列实现行列式的计算。
七、矩阵与行列式1. 方程组与矩阵:线性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构成的矩阵称作系数矩阵和常数矩阵。
2. 克拉默法则:对于n元线性方程组,若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0,则方程组有唯一解。
总结:数学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矩阵、矩阵方程、行列式等内容。
第三单元—年、月、日1.(1)普通计时法:一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为了区分不同的时刻,在每个时刻的前面加上“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表示特定时间的限制性词语,这种方法习惯上称为普通计时法,(即: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在时刻前面加上上午、下午等表示时间的限制性词语来区别不同时刻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
)如上午9时,下午3:30等。
(用普通计时法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性词语。
)(2)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作24时计时法。
(夜里12时,也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的。
)1.表示一天结束的24时和新的一天开始的0时是同一时刻,所以夜里12时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3.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1)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上午的时刻只需要去掉“上午”,如:上午6时=6时;下午的时刻要去掉“下午”,再在数值上加上12。
如:下午2:45=14:45。
(上午的时刻不超过数字12,下午的时刻超过数字12)(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上午的时刻只需要加上“上午”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2:35=凌晨2:35;下午的时刻要加上“下午”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再在数值上减去12.如:21:18=晚上9:18。
4.如何求经过的时间时刻必须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不是的要先转换;还必须是同一天内的24时,如果超过24时,即跨越天数,出现次日等,要先算前一天经过的时间,再算后一天经过的时间,把两段时长加起来。
(即分段计算时长)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开始的时刻=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例如:练习册第10页(3)(1)亮亮每天晚上8时30分睡觉,到次日6时30分起床。
睡眠时间有多长?晚上8时30分是 20时30分,次日6时30分是 6时30分24时-20时30分=3小时30分,6时30分-0时= 6小时30分3小时30分+6小时30分=10小时答:睡眠时间有10小时。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8、三打白骨精
一、词语整理
唐僧师徒险峻峰岩重叠不胜欢喜:非常高兴。
自言自语斋饭径直
推辞嘴馋火眼金睛: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金箍棒妖精责怪癞蛤蟆
不由分说:不容分辩和说明。
紧箍咒哀告喝道劝说咒语三番两次
蒙骗骷髅脊梁
二、多音字
喝○1hè (喝彩) ○2 hē(喝水)蒙○1mēng( 蒙骗 ) ○2méng ( 启蒙 ) ○3měng(内蒙古)
三、课文知识点
1.《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2、《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②地点:一座高山中;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⑤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3、人物性格特点
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神通广大白骨精: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唐僧:不能识别妖魔,不辨是非心地善良猪八戒:贪吃
4、《西游记》中其他脍炙人口的故事:《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
5、四大名著:《红楼梦》(曹雪芹清)、《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西游记》(吴承恩明)
6、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
7、与《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唐三藏的书----一本正经白骨精遇到孙悟空-----原形毕露
9、词两首
一、字词释义
常:常常,时常。
记:不忘。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沉醉:大醉。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尽兴,游玩得到满足. 回舟:乘船而回。
斜风:微风。
不须:不一定要。
二、多音字塞○1sài (边塞) ○2 sāi (木塞)○3sè(阻塞)
三、词的意思
1、《如梦令》:我常常想起那次在溪边的亭子里游赏,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因为喝醉忘了回家的路。
尽情地游玩够了,天黑乘船往回赶,却错误地划入荷塘深处。
(大家)抢着划呀划呀,惊起了满滩的水鸟。
2、《渔歌子》:西塞山前的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渔翁头上戴着青青的箬笠,身上披着绿色的蓑衣,在微风细雨中垂钓,乐而忘返。
四、知识点整理
(一)《如梦令》
1、《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
“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
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二) 《渔歌子》
1、《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渔歌子》通过描写的自然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雨,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春天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3、《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
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五、拓展知识
1、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词牌名有:清平乐、令奴娇、西江月、满江红、破阵子。
10、螳螂捕蝉
一、词语整理
诸侯乘虚而入:利用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而侵入。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固执劝阻侍奉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禀告瞄准祸患恍然大悟:形容忽然明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二、知识点整理
1、《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记叙吴王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去攻打楚国,后来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揭示了不能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利益,要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的道理。
2、蝉眼前的利益是露水,身后的祸患是螳螂;螳螂眼前的利益是蝉,身后的祸患是黄雀;黄雀眼前的利益是螳螂,身后的祸患是少年拿着弹弓。
蝉、螳螂、黄雀三者的共同点是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3、少年和吴王的性格特点:吴王:固执、知错就改、平易近人少年:机智、聪明。
三、拓展
1、有利害关系的八字词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11、读书要有选择
一、词语整理
书籍古今中外: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陶冶教诲聆听因人而异:因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征询日新月异: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先贤执著
二、知识点整理
1、读书要有选择,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今中外名著;可以选择名人传记;可以选择科普类的书;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
学会选择了合适的读物,就能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还可以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
三、拓展
1、读书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2、优秀文学作品:《西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宾逊漂流记》
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历史类:《上下五千年《史记》
童话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传记类:《秦始皇大传》《孔子传》《毛泽东传》《周恩来传》
练习3
一、词语整理
齐天大圣:与天地齐名的圣人。
大闹天宫:大闹天庭。
不避艰险:不畏惧艰难险阻。
西天取经:比喻向别人学习先进经验。
腾云驾雾:形容奔驰速度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心轻飘飘。
来去无踪:形容极为迅速火隐秘。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无穷。
大显神通: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特别精明,任何细小的问题都看的清楚。
火眼金睛:比喻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
天下太平:指国家安定没有动乱。
(词语应用: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使筋斗云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拥有七十二变,千变万化、大显神通;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明察秋毫。
他曾大闹天宫,赢得了“齐天大圣”的美誉,后来保唐僧去西天取经,除恶务尽。
)
二、了解各种笑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微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苦笑:心情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的笑容。
讥笑:讥讽和嘲笑
大笑:开怀的笑。
狞笑:凶恶地笑。
哄笑:大家同时发出笑声:
冷笑: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不以为然等意味的笑。
三、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
1、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2、姓名: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性格: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
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