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个案案例脚本式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18.27 KB
- 文档页数:5
自杀干预案例午夜时分,一个电话惊醒了刚刚入睡的咨询师。
“我不想活了。
”对方(女)平静地说。
咨询师:“你给我打电话,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呢?”女(沉默了几分钟):“只是希望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再找个人说说话。
”咨询师:“你已经决定自杀了吗?”女:“是的。
”咨询师:“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女:“吃安眠药。
”咨询师:“哦。
你手里有药吗?有多少药片?”女:“有整整1瓶,100片,足够了。
”咨询师:“真的足够了吗?你不是医生吧?你愿意听听一个医生给你讲讲安眠药的知识吗?”女:“……你说吧。
”咨询师:“过去,100片安眠药确实足够自杀用了。
可是现在,安眠药物类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高了,安眠药的致死量越来越大。
再加上人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吃几十瓶安眠药才能死去。
你上网查查,吃了几百片最后照样被救过来的大有人在,有的人被抢救过来以后还留下了各种严重的后遗症,肝脏和肾脏功能损伤还不算最坏的,有的人大脑功能受损,变得痴痴呆呆的,多惨啊。
”女:(沉默)咨询师:“服药自杀的人本来都是想安安静静漂漂亮亮地离开的。
的确,服用安眠药是最好的自杀方式:跳楼要摔成一团肉浆;上吊样子太难看;跳河过程太慢太痛苦;割腕太疼;卧轨吧又死得支离破碎,让中国人很难接受。
”女:(沉默,但是电话里传来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
)咨询师:“你知道吗,现在服安眠药自杀的成功率只有不到10%,每天医院都里都要送出来这样的自杀未遂的人。
而他们出院以后即使很幸运,没有什么后遗症,至少也要考虑该如何再去面对亲人、朋友、单位的同事和左邻右舍等等,也许你折腾了一圈、受够了痛苦,最后还要去接受心理治疗。
”女:“可是,我死的决心已定。
我会再想别的办法的。
”咨询师:“那好吧,你的生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没有人能够留住一个决心要离开的人。
不过,在你离开之前,你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的事情吗?”女:“无所谓了……”咨询师:“你留下临终遗言或者遗嘱了吗?”女:“留了一封信。
个案源自心理人社区网友“自游的”发表说明:危机是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解体状态。
其中有人质危机、性暴力危机、化学质依赖成瘾、自杀等等。
危机干预,是对他人心理应激状态的特殊参预、干涉或处理。
危机干预,是心理咨询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咨询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下对自杀危机的干预,是本人亲历的真实案例。
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遵守伦和职业道德,本案例对可能辨认出当事人的信息,均作了过滤或修改。
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案例简介安然先生(化名)眼睛近于失明,又再次失恋。
在痛苦绝望中,他发手机短信给电台主持人:“这是我最后听你的广播,生命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了"。
在专业者看来,这是一例微弱的求助信号。
我通过导播,从电台主持人那里要来发短信者的手机号。
于是,有了以下危机干预过程。
时间及方式:时间:(略)方式:电话(先手机后转座机)受访者概况姓名:安然(化名)年龄:学历:大学职业:危机干预过程:咨:你好!刚才听了电台广播,我非常关心你所发的手机短信!安:嗯! .咨:和你一样,我也是这个台的听众,相信很多听众和我一样,非常为你担心!安:(没吭声)咨:能说说,你发那条短信的想法吗安:(没吭声)咨:你能听清我说话吗安:嗯!咨:你遇到了很大的困扰遇到了难解的结安:(没吭声)咨:也许你用手机接话不太方便,能告诉我,你的座机号吗安:……(报出座机号码)咨:(接通他的座机后)谢谢你的信任!安:(仍没吭声)咨:我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不能完全理解你所遇到的问题,但我会为你守密。
安:(似乎有点什么声音,感觉他被保密原则打动,但仍然没有说话)咨:(正准备询问)安:(突然地)不公平!咨:听起来,你遇到不公平!安:为什么别人能得到的、我得不到呢咨:是什么东西,竟然如此让你难以得到呢安:女友前几天离开我了,这个世界不公平。
咨:是啊,失恋让人难受。
不公平是因为这个安:她家人不同意我和她在一起。
咨:她家人的理由是安:我的眼睛残疾了,女友又离开我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咨:眼睛一点也看不见了那是因为安:现在眼睛只有N度,以前读书时因为眼睛……(谈眼睛较长时间);后来正是因为眼睛,大学交往的几个女友都离开了我,你说我该怎么办咨:手术失败、女友离开、视力又受影响,这些事儿放在任何人身上,的确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应激。
危机介入模式1、祁某,女,未婚,羌族,四川理县薛城镇蒲溪人,大地震前迁往薛城镇沙金村居住,家里有父母及两个哥哥,她曾是四川九寨沟某艺术团演员( 祁某因余震致使脊椎受伤,受伤后到平武县医院做治疗,后转到绵阳市骨科医院做第一次手术,手术费共花了两万多元,除此之外,加上各种复查费和医药费花了一万元左右,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完并负债,第二次手术的时间是手术关键时期,此次手术需要花费约七千元,目前还差五千元的缺口,才能够完成第二次手术自受伤后,祁某一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原先活泼爱笑乐观开朗的她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将自己锁在家里,沉默寡言,无精打采,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有时甚至无缘无故向父母大发脾气,这让她的家人束手无策,父母亲看到孩子这样,心痛不已,但不知道如何去劝慰,其父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来到社工站求助社工希望得到帮助,问题的诊断根据从案主本人及其家人了解。
2、基本情况,社工对案主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案主因地震受到重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容易暴怒;感觉无法应付外界事物,很无助;情绪不稳定等#案主的情绪变化阴晴不定,难以像正常人那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经济问题案主经常感到生活无法继续不知如何去改变经济问题案主家庭经济收入偏低,高昂的治疗费用带给这个家庭巨大的压力,目前,家里很难凑够第二次的手术费用,导致案主难以及时进行康复和治疗身体康复问题。
身体康复问题第一次手术后,祁某背部脊椎受损处被植入钢板,走动出行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经常卧躺在床上或封闭在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康复指导,自己和家人也都不懂如何进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祁某手术后的康复进展缓慢。
就业问题,案主由于地震致残,正处于治疗康复期,无法工作,先已被九寨沟艺术团辞退,祁某能歌善舞,之前是艺术团的文艺骨干,在舞台上为观众献上精彩表演后常常获得阵阵掌声,失去了心爱的工作,没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获得成就感介入目标与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一)工作者确定的工作目标经常与案主聊天,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逐步深入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案主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让案主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开始每天进行康复训练;进行资源连接,协助案主顺利完成第二次术;整合社会资源,帮助案主重新树立自信心,实现就业。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老张在一家工厂干了十几年,一直勤勤恳恳。
他以为自己能在这个厂子里干到退休,可谁能想到,经济不景气,工厂订单锐减,开始大规模裁员,老张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被裁掉了。
这对老张来说,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危机。
一、危机发生。
老张刚接到被裁通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他就像个突然没了方向的陀螺,在工厂门口呆呆地站了半天。
回家的路上,他脑袋里乱糟糟的,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我这一把年纪了,除了在厂里干活,啥也不会啊。
家里还指望着我挣钱呢,这可咋整?”老张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二、危机应对。
1. 情绪舒缓。
老张到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饭也不吃,话也不说。
他老婆可着急了,就给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打电话。
儿子一听这情况,赶紧请了假回家。
儿子知道老爸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于是就陪着老张,让他把心里的委屈、愤怒、担忧一股脑儿地全说出来。
老张一边说一边叹气,说着说着还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
儿子就在旁边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拍拍老张的肩膀,表示理解。
这一通倾诉下来,老张感觉心里的大石头好像轻了一点。
2. 评估资源。
儿子开始和老张一起梳理家里的情况,看看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儿子说:“爸,您虽然没了工作,但是咱们家还有些积蓄呢,能撑一段时间。
而且您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脉关系吧。
”老张听了儿子的话,眼睛亮了一下。
他想起来自己以前在厂里和一个老客户关系还不错,那个老客户自己开了个小厂,说不定能给他个机会呢。
还有,老张的老婆在社区里人缘很好,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或者就业推荐活动。
3. 制定计划。
有了思路之后,他们就开始制定计划。
老张决定给那个老客户打个电话,探探有没有工作机会。
然后,老张让老婆去社区打听一下近期的就业活动。
儿子呢,在网上帮老张搜索一些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工作招聘信息,还帮老张修改简历。
老张自己也没闲着,他把自己以前在厂里学到的技术知识重新整理了一下,准备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独居老人个案服务记录一、背景介绍服务对象周婆婆(化名),女,77岁,一个人独居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街道某小区。
在一次社工外展活动的现场主动找到社工求助,自述自己发现银行卡存款突然少了八千多元,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是代扣医社保,案主认为自己早已退休,不应该再缴钱,觉得自己上当受骗,银行工作人员让其去医社保局查询详情,但她由于身体原因不敢独自前往,求助无门,处于迷茫无助的状态。
活动当天,周婆婆来到广场找到穿红背心的社工哭诉,拿出自己的退休证和银行打印的流水给社工看,情绪较为激动,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形容自己像“行尸走肉”,希望社工给予帮助。
二、分析预估(一)个人层面1、生理:患有糖尿病,长期自己在家注射胰岛素,右耳听力衰退,两年前检查出有海马体萎缩的现象(自己不知情);2、心理:案主独居,存在强烈的孤独情绪。
自我认同感较低,一直强调自己现已衰老,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3、经济:案主为工厂退休职工,每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日常生活足够。
(二)家庭层面案主丈夫十年前去世,现有一子(44岁)一孙(10岁),居住不远。
对儿子存在不满情绪,认为儿子对自己不关心,不来看她,但后续的了解中发现,其儿子会经常来探望,有时会一起吃饭。
据案主所言,她儿子曾埋怨过母亲将在外工作的父亲叫回来间接加速了父亲的离世。
自述与孙子感情较好,觉得孙子很懂事,是自己的骄傲。
(四)朋辈层面案主朋辈群体主要来源于自己工作过的工厂,喜欢与自己同一个单位的人交往,认识的朋友多,但很多朋友都已经离世,有的因距离远联系较少。
自述没有什么朋友,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缺乏社会交往。
(五)社区及社会层面案主原户籍不在本社区,因此对于居住地社区的融入感不强,较少参与社区活动。
三、服务计划(一)理论支持1、危机介入模式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试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急大事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转变而引发的危机。
(1)危机介入的原则:①准时处理。
②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开不良影响的扩大。
③输入盼望。
在危机中关心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盼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④供应支持。
社会工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四周他人的资源,如父母亲的关怀、伴侣的支持等,为服务对象供应必要的支持。
⑤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社会工要关心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⑥培育自主力量。
实际上,整个危机介人过程就是社会工关心服务对象增加自主面对和克服危机力量的过程。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①快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②快速作出危急性推断。
这样既可以有效削减或
者阻挡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又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社会工自身的损害。
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心情。
④乐观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危机介入模式是指组织或个人为应对危机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它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尽量减少危机的影响和损失,并恢复受影响部分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一个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以说明其应用过程。
案例背景: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
由于一项新技术突破,该公司开发了一款能够实现全息投影的智能手机,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销售。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的短时间内,面临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1.危机意识的形成该公司首先需要意识到该产品面临危机,并明确危机的性质和影响。
他们收到了大量客户的投诉和退货请求,并且媒体也开始报道该产品的技术问题和质量缺陷。
这些迹象表明该公司面临着一场产品危机。
2.危机诊断与分析该公司应该深入了解危机的原因和影响,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们派遣团队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试,并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了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产品的设计问题导致了技术故障和质量问题。
3.紧急行动的制定与实施为了解决问题和稳定客户信任,该公司需要立即采取紧急行动。
他们修复了产品的设计缺陷,并发布了一份公开道歉信以回应投诉和退货请求。
随后,他们决定召回已售出的产品,并为受影响客户提供全额退款或产品更换。
4.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该公司应该制定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以规范危机处理过程。
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的监测、协调和执行。
团队成员根据危机情况更新计划,并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5.公共关系与沟通6.危机结束与总结当危机处理完成后,该公司应该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他们应该评估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总结出经验教训。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危机对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影响,并制定相关措施来恢复和提升品牌价值。
通过以上危机介入模式的应用,该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产品危机,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损失和影响。
这种危机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实现危机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