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茎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兰花茎腐病用什么药?兰花茎腐病专用药兰花茎腐病是兰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于发病,是兰花中最为让人头疼的病害之一。
那么,兰花茎腐病用什么药?其实防治兰花茎腐病有专用药,无毒无副作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介绍兰花茎腐病专用药的使用方法。
兰花茎腐病专用药的使用方法
(1)预防兰花茎腐病的环节:开春回暖(连续3天20℃以上)后,第一次使用我们的兰花茎腐病防治专用药剂,建议连续浇灌三次,每隔一周一次,浓度500倍左右(即一瓶兑水50公斤),有条件的第一
次可以用浸盆的方法,连续浸泡一天或更长些(浸泡时提盆几次以便
药液交换均匀和换气),以后间隔一个月浇灌一次,8月份以后可间
隔更长些时间浇灌。
坚持二三年继续使用,以后年份如果不再发病可以停止用药。
(2)治疗兰花茎腐病的环节:确认兰花为已感染镰刀菌茎腐病,应立刻起苗,切开发病苗,同时把死根、空根清理干净,把清理后的兰苗正好没过球茎浸泡在茎腐病防治专用药剂中,浓度可以是250倍,浸泡时间一天或更长些时间。
浸泡后阴干到根表面无水即可上盆。
上盆后建议仍用250倍液药剂连续浇灌三天每天一次,以后就进入正常的防治工作。
【本人结语】兰花茎腐病专用药是由浙江大学研发的生物杀菌剂,对兰花茎腐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兰花茎腐病专用药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茎腐病发生的几种原因及解决办法
周苗新
1、栽培植料带菌。
解决的办法是:对栽培植料进行高温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引进别人的花时,要注意季节,即尽量在可换土的1-3月和10--11月引进,如果非要在这几个月之外引进别的兰友的某种花,哪怕其长势如何好,从预防的角度出发,也必须彻底换土,这要付出生长减慢,甚至出现僵芽的代价。
此外,每1--2个月可用杀菌剂泡盆一次,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
2、长时间的高温高湿。
解决办法:加强通风,25度以上的高温,70%以上的湿度最好不要连续超过10小时。
3、在生长期长期低温以后的突然高温,是茎腐病发生的催化剂。
温度越低、低温时间越长、突然出现的温度越高,茎腐病发生的比例就越高。
解决办法:长时间低温以后的突然高温时,要加强通风,注意遮阳,升温不要太猛,施一次杀菌剂。
4、正常泡盆时共用一盆水会增加茎腐病得病盆数。
解决办法:尽量避免用同一盆水泡几盆花,多用淋的办法,或在水中放一定量的杀菌剂。
以上几个问题中要重点解决栽培植料带菌和低温以后的突然高温问题。
特别是低温以后的突然高温,一定要高度重视。
往往在阴雨连绵几天、十几天后,许多兰友的兰花会出现茎腐病,防治的最佳时机就是天晴的第一天!记住:加强通风,遮阳,升温要慢,施一次杀菌剂。
兰花茎腐病咋治?兰花茎腐病防治方法茎腐病是危害兰花最严重的病害,兰花一旦被感染,如处置不当,轻则满盆枯死,重则危及整个兰苑兰花生长。
那兰花茎腐病咋治呢?一起来看看兰花茎腐病防治方法。
茎腐病又称枯萎病、凋萎病,其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
发病高峰在每年5-9 月,最早发病可出现在2 月。
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兰苗叶片从基部开始发黄,然后自上而下、自里而外迅速发展,往往兰草在短短1-2 天内就枯黄干死,如用手触摸,整株兰草会从叶柄的指环处折断。
此时,如果倒盆,可发现病苗的根系仍然完好无损,甚至还有水晶头存在,当年发出的新芽也是完好的。
但如果切开病苗的假球茎,会发现假球茎内部已经变为褐色,甚至腐烂。
继续往下切割还可发现,叶面翠绿的看似完好的苗,迟早会发病倒草。
可见此病的传播极具隐蔽性。
高温高湿的环境、植株板结、通风不良等条件易发生此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后壁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作为初侵染来源。
带菌土壤因翻盆换土而传播病害,病菌从植株根系伤口和根毛细胞侵入,侵染兰株的维管束并大量繁殖,最后堵塞植株输水通道,引起植株脱水死亡。
感染茎腐病的兰草都是从基部枯黄,逐步向上,整株脱水,直至有黄转褐色,最后枯死。
兰花分株造成的伤口是很大的隐患,最好分株后立即涂抹伤口愈合剂。
同时,为预防土壤中的害虫咬伤假球茎造成感染,可以在土壤中施放呋喃丹杀虫剂。
发现病株,应立即翻盆检查,查明病状根源,直至切到假球茎为白色为止。
有些病苗初看几乎没有发现病灶,但假球茎已感染,必须扔掉。
切除病株时,注意每切一刀要用火烧一次刀具,以防感染。
发病苗原来所用的植料和盆具。
重新栽植前要将兰盆、植料消毒灭菌后使用。
养兰环境通风要好,兰盆不宜放置过密。
兰花一旦发病,应将切除病株后留下的兰苗全株浸泡在茎腐病防治专用药剂中,浓度为500 倍液,浸泡一天时间。
浸泡后阴干到表面无水即可上盆,上盆后仍用500 倍液药剂连续浇灌3 天,每天一次,以后就进入正常的防治工作。
如何预防兰花的软腐和茎腐
一、软腐和茎腐产生的原因
1、肥重、水多、闷热、不通风是产生软腐和茎腐的主要原因;
2、还有一种很小像蚯蚓似的,非常小的虫子叮咬和蜗牛啃食后会产生软腐和茎腐!
3、还有就是腐烂的东西,霉菌等,感觉都会;
4、病草的蔓延和小虫子的传播也会产生软腐和茎腐;
5、尿素是最容易引起非病菌引起的软腐和茎腐。
二、需要注意事项
1、软腐是可以蔓延至茎腐的,虽然引起它们的性质不一样!
2、软腐是从叶片基部和茎部本身引起的!
3、茎腐很少是由根部引起的。
三,如何预防兰花的软腐和茎腐
1、干养发生软腐和茎腐的几率就很低。
2、保湿,最好还是保在底部!在盆底放盆水最好!
3、盆面还是让它干着点好!芦头周围最好都换成小砖粒,产生软腐和茎腐的几率就小;
4、只要根可以,在底部放点水,浇水不要太勤了,腐病就没有那么多了!这样想腐都困难!
5、施肥嘛,那我认为没有必要,只要植料原先就配好了,供应两年的养分是没有问题的!
6、好品种是宁可干燥淡养,宁干勿湿!
7、天气闷热,有的兰友用泼水或喷雾来处理,如果做不到通风,那时间一长,就成了病根!
8、我的经验是:面干底湿,是养好根拒绝软腐和茎腐的最好方法!。
兰花茎腐病怎么办?兰花茎腐病的防治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是中国“四君子”之一,有着“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之说。
但是,在兰花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茎腐病的侵染,导致叶枯凋零,影响其观赏性。
那么,兰花茎腐病怎么办?现将兰花茎腐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介绍如下。
一、兰花茎腐病的病因兰花茎腐病,又叫枯萎病和凋萎病只要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的并都可称为兰花茎腐病。
每年的5——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
今天本人主要说的是由真菌引起的茎腐病,但是不论哪种病因,大多是有高温高湿不通风的发病诱因的。
二、兰花茎腐病的症状症状主要表现为兰花的叶片从基部开始发黄,一两天内就会枯黄而死。
用手一摸叶片就会折断,发病迅速并且严重。
同时,它的根系表面仍旧完好,但是内部已经被感染变成褐色,甚至腐烂,因此,出现茎腐病对兰花的影响非常大。
三、兰花茎腐病的防治对于兰花茎腐病来说,最主要的是预防,其次再是补救治疗。
1.兰花茎腐病的预防:夏秋季是易发病期,气候环境高温多雨,湿度较大,兰花极易感染病菌。
因此应多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动性。
盆土不要过湿,多用有机肥。
此外还应经常杀菌消毒,从5月份开始可以每周用多菌灵、菌毒清等专门的杀菌药剂喷洒整株兰花以及周边环境。
主要是对周边的杀菌,叶面可适当少些。
2.兰花茎腐病的治疗:对于已经感染茎腐病的兰花,首先应将整盆兰花取出,洗净。
然后剪除掉所有的病株,用刀片将腐朽的部位进行修补。
将兰花放入灭菌药剂中浸泡,至少一小时。
然后放在阴凉处晒干。
再将调成膏状的甲霜灵锰锌调成糊状,抹在兰花的茎部,晾晒。
最后可以用消毒过的水草将兰花的假鳞茎包裹住,用新的花盆和土壤重新栽培。
需要注意的是,重栽后不要立即浇水,也不要晒太阳,将其独自放在通风处。
三天后,可以用链霉素配上清水浇透。
此后,每个月再用灭菌药剂浸泡整株。
【本人结语】防治兰花茎腐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大家还需努力呀!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兰花茎腐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兰花茎腐病是一种致病力很强的土传病害,传播速度快且极具隐蔽性,严重影响兰花的品质和产量。
该文主要介绍了兰花茎腐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总结了兰花茎腐病的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
关键词:兰花茎腐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兰科植物,是人们对兰科植物的统称,为世界著名花卉。
兰花生长在深山幽林,象征高洁典雅,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
兰花颜色优雅,清而不浊,叶形优美,花朵幽香,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兰花产业被视为高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花的人工栽种主要采用盆栽,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盆栽兰花的病害越来越多,其中兰花茎腐病较严重。
兰花茎腐病为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菌分布较广,寄生能力强,是一种致病力很强的土传病害。
兰花发病后,茎杆的根颈部迅速枯萎、发黑、腐烂,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逐渐干枯,植株倒伏,若防治不及时,整盆兰花染病[1]。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兰花茎腐病,我们总结了兰花茎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花农参考。
1发病症状兰花感染茎腐病后,发病症状常出现在兰花的假鳞茎,起初叶鞘和叶鞘靠近茎基部的部位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呈褐色,并逐渐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假鳞茎内部腐烂,发病中后期假鳞茎外部逐渐变为褐色[2]。
病菌通过维管束向上侵染,维管束出现条状、环状紫红色病斑[3],上部叶片逐渐变为褐色,并开始萎蔫下垂,最后整棵植株变黄枯萎。
兰花茎腐病的传播速度快且极具隐蔽性,盆内1棵植株发病后,其他植株迅速被病菌侵染。
2兰花茎腐病的病原菌兰花茎腐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属半知菌类从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寄主广泛,既可侵染植物又可在土壤中生存。
兰花茎腐病病原菌可在PDA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菌落呈粉白微紫色絮状,菌丝致密呈白色;分生孢子梗以单瓶梗为主,分生孢子通常在瓶梗的顶部形成假头状,无色,纺锤形,直型或肾型,有单个间隔或没有间隔;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少量有弯曲,大多为3个间隔,顶端的细胞变尖,有时呈倒钩形状,多为间生、单生或顶生;厚壁孢子为卵圆形或近球形[4]。
兰花得茎腐的原因
兰花出现茎腐的现象,可能是所处环境温度过高且不通风、肥害严重、出现积水等情况导致的。
环境不适要将其移到通风环境中养护,出现肥害或者是积水严重,则需要尽快更换盆土,并做好养护管理,让其尽快恢复。
一、温度过高
兰花是一种不耐高温植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1度间,若温度高于35度则就会导致兰花得茎腐现象。
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温度过高时候,及时移至室内阴凉通风处,并向其周围喷湿水降低温度。
二、肥害严重
长期施肥过多或过度使用浓肥生肥,则就会导致兰花茎腐现象。
所以一定要合理进行施肥,例如在生长茂盛期每半月施加一次腐熟有机肥,花后可增施磷钾肥,不可施加浓肥或者生肥。
三、积水严重
长期大量进行浇水,就会导致兰花茎腐现象。
所以一定要合理进行浇水,每次浇水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
不可浇灌在芯叶与假鳞茎上,当长期干燥时候适量浇水,等恢复生机再进行浇水。
四、兰花得茎腐防治方法
首先在养殖兰花过程中,应该保持多开窗户、让空气流动起来,还有盆土不可过于湿润,肥料多以有机肥为主。
经常做好消毒杀菌处理,可用多菌灵、菌毒清喷洒整株兰花以及周边环境。
兰花软腐病、茎腐病的防治兰花软腐病、茎腐病的防治发病症状:开始多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渐呈现明显的水渍状。
颜色由浅黄,灰色至灰褐色,最后组织粘滑软腐,并有恶臭。
比较坚实的组织受侵染,病斑多呈水渍状,先淡褐色,后变褐色,渐次腐烂,最后干缩。
病菌生物学特性:最适温度: 27-30℃,致死温度: 50℃,最适PH7:5.3-9.3,不耐干燥和日光,病菌脱离组织再土壤中存活1 5天,致病过程机理:果胶酶→分解植物细胞中间层(果胶质)→分解细胞中蛋白胨→吲哚→发臭,病菌侵入兰花内部的途径主要是创口。
预防。
了解了致软腐病、茎腐病的症状和特性,才能及早的发现和预防,在预防中尽量破坏病菌生存的条件,这些条件中,病菌的“不耐干燥和日光”特性可以充分利用,就是在病菌高发季节,对兰花控水,使兰花盆内保持一定程度的水份为前提,尽量做到较干,并合理地给予光照,加强兰室的通风;对于病菌侵入兰花多为创口开始这一原理,做好兰花的防虫害工作,软腐病、茎腐病高发季节尽量不分株、翻盆,减少兰花受机械伤害引成创口,减少病菌入侵兰花的入口;使用药物定期进行杀菌预防,根据致软腐病、茎腐病的病菌种类,使用相对应的药物进行防治,主要的预防药物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粉剂1000倍液,医用氯霉素对预防软腐病、茎腐病的发生也很有效,同时氯霉素又可防止绢丝病,兰友经常备用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虽对软腐病、茎腐病的致病菌作用不大,交替使用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用药物预防时的时间间隔高发期一星期,一般时候半月一次,并做到多种药物的交替使用。
兰花发生软腐病、茎腐病的症状。
一般兰友的共识是软腐病从新苗开始发病,从发病到兰株死亡快,与新苗烂芽相似,但新苗烂芽芦头内部是好的,茎腐病从老苗开始,倒苗时间稍长,但一旦发病时很难判断是哪种,有是发生致病的病菌是混合作用的,这二病的致病病原体也是同一属,所以兰友不必分清,不管是软腐还是茎腐,一样要认真对待。
认识兰花茎腐病近几日,持续高温高湿,不断接到兰友电话,诉说心爱的兰花得病,尤其茎腐病的肆虐,损失惨重。
每每遇到此事,我总是痛心地告诉他们:茎腐病关键要预防,一旦发病治疗的效果非常差。
所以应兰友们的要求,将本人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茎腐病资料和图片给予整理,以便兰友们认识茎腐病,预防茎腐病。
一、认识茎腐病茎腐病又称枯萎病和凋萎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高,损失严重的一种兰花病害。
发病的高峰在每年的5月-9月,最早发病可出现在2月份;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加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发展。
发病的典型症状是从老草开始枯黄(这有别于软腐病,它从新苗开始腐烂),表现为:老草的芯叶从基部开始发黄,然后迅速发展自下而上,自里而外,一苗老草在1-2天内就枯黄干死,如用手触摸,会整株草从叶柄的指环处折断。
没有经验的兰友,往往认为是在褪老草;但等到病情继续发展,有更多壮草倒下时,往往已经是不可救治了。
图片一:从芯叶从基部开始发黄的病苗(发病初期)图片二:整株枯黄的病草(发病中期)此时,如果倒盆,可发现病苗的根系仍然完好无损,甚至还有水晶头存在,当年发出的新芽也是完好的。
但如果切开病苗的假球茎,就会发现球茎内部已经变为褐色,甚至腐烂。
继续往下切割还可发现,那些叶面翠绿的看似完好的苗,其假球茎内部已经被感染变色,发病倒草只是迟早的事。
可见此病的传播极具隐蔽性。
图片三:带有新芽的病苗图片四:继续切开相邻的假球茎,发现已经被感染。
对于茎腐病的病原,有许多文献介绍是半知菌亚门尖胞镰刀菌,对这个判定我暂时认同,不想去继续考证。
因为曾经有过此想法,带着病苗到农科研究部门,但告之要确定是什么病原,需先付5万人民币,就此打住了刨根问底的念头。
从茎腐病发病的现象看,确实也像镰刀菌侵害植物的特征,它是侵染植物的维管束并大量繁殖后堵塞植株输水通道,引起脱水缺乏营养死亡为主要特征。
所有得茎腐病的兰草,都是从基部枯黄,逐步向上,整株脱水,直至由黄转褐色,到枯死。
我曾观察,在有直射阳光下的病株,其发病速度非常快,2-3个小时就会由青绿转变为枯黄,这其实就是光照蒸发,加速了这个过程。
兰花茎腐病的防治汇报人:日期:•兰花茎腐病概述•兰花茎腐病的成因•兰花茎腐病的预防目录•兰花茎腐病的治疗•兰花茎腐病的综合管理兰花茎腐病概述01CATALOGUE兰花茎部出现褐色至黑色的病斑,逐渐扩大。
病害特征病斑出现受害部位茎部逐渐软化,严重时可导致倒伏。
茎部软化病害影响兰花的养分输送,导致叶片黄化、枯萎。
叶片黄化高温高湿环境病原菌传播管理不当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等途径传播病原菌。
过度浇水、施肥不当等管理因素是病害发生的诱因。
03发病规律02 01兰花茎腐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选择对茎腐病有较强抗性的兰花品种进行栽培。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控制浇水量、提高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兰花的抗病能力。
加强栽培管理在发病初期,可使用针对性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源。
清除病株残体兰花茎腐病的成因02CATALOGUE兰花茎腐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如镰刀菌、曲霉菌等,这些真菌会侵入兰花茎部,导致茎部组织腐烂。
真菌感染病原菌可通过病株、病土、水源、工具等途径传播,使兰花易受感染。
病菌传播病原菌感染温度湿度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加重兰花茎腐病的发生。
通风不良兰花生长环境通风不畅,湿度过大,容易诱发茎腐病的发生。
环境因素浇水过多:兰花浇水过多,土壤过湿,容易导致茎部腐烂。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对兰花的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导致茎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为了防治兰花茎腐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防治、改善兰花生长环境、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肥料施用不当:过量施用氮肥,兰花植株生长过于茂盛,茎部组织脆弱,容易受病原菌侵染。
栽培管理不当兰花茎腐病的预防03CATALOGUE兰花茎腐病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有很大关系,因此,保持适当的湿度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避免过度浇水,确保兰花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降低湿度。
盆栽兰花茎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盆栽兰花茎腐病又可以称为枯萎病、凋萎病,是兰花种中最让人头疼的病之一。
兰花茎腐病病原菌是镰刀菌(真菌),最早可能在2月份就会发病,在5-9月份是兰花茎腐病发病高峰期,严重时会致使兰花茎腐烂、萎缩,一直到植株死亡。
一、危害症状
兰花患病后,老苗或新苗的心叶基部开始发黄,在1-2天内就会枯黄干死。
如果在这个时候倒盆,可以发现病苗的根系依旧是完好无损,甚至还有水晶头存在,当年发出的新芽也是完好的。
但是用刀切开病苗的假鳞茎,就会发现假鳞茎内部已经变为褐色,甚至腐烂。
再继续切割与病苗相邻的假鳞茎,还可以发现那些看起来叶色翠绿、看似完好的苗,其假鳞茎内部早已被感染(变褐色),发病只是迟早的事。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茎腐病的传播极具隐蔽性。
二、发病规律
高温高湿的环境、植料板结、通风不良容易发生茎腐病。
茎腐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植料中越冬,第二年会成为初侵染源。
病原菌通过带菌植料和兰苗传播,从兰花植株根系伤口或者自然孔口侵入,侵染兰株的维管束,并进行大量繁殖,然后就会堵塞植株输水通道,引起兰花植株因脱水、缺乏营养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及时处理兰株伤口,兰花分株后立即涂抹伤口愈合剂或广谱性杀菌剂,以防感染。
2、及时病苗割除并销毁病株。
3、将兰花盆栽放到通风的地方。
4、在茎腐病发病高发期,每隔15天用药物灌盆一次,可以选用药物主要有7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25010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70%?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关于兰花茎腐病的防治首先是防,其次是治,防是要害,治只能叫做抢救。
夏秋季节,多雨多湿,特易感染茎腐病,是防此病的重要期间,应多通风,养兰场所要常灭菌。
从5月份开端应每周一次用抗菌药物(多菌灵,百菌清,菌毒清,世高级)喷出灭菌,包含叶面喷雾和养兰场所全部喷洒,叶面稍淡,场所稍浓,笔者经多年实习,此法可有用防止茎腐病的发作。
防治方法:
首先将整盆兰花拔出,洗净,将病株和己感染的兰株同时剪除,用刀片将腐朽的假鳞茎完全修补,然后用灭菌较好的药物(世高)稍浓,浸泡兰花修剪后应保存的健体,时刻不少于一小时,然后晒干,再用甲霜灵锰锌调成糊状,将兰花假磷茎部位关闭,再晒干,最后用消过毒的水草将假磷茎部位包裹,再用新盆新土从头培养,培养好后不洒水,不晒太阳,和其他兰花分隔,放通风处,三天后用清水加链霉素浸泡透,置于通风透气处常法办理,每月再用灭菌药物(稍淡)浸泡兰盆,尚可逐步康复兰株强健,兰友不妨一试。
文章来自:河北津城园苗木。
防治兰花的软腐病茎腐病(在群里复制大师的)徐记阳台草写到:防治兰花的软腐病茎腐病5--9月是“茎腐病”和“软腐病“的高发季节,注意防治。
随着夏季的来临,各种兰花病症开始猖獗,特别是对兰草危害极大的软腐病、茎腐病,易潜伏、爆发猛、不断根、危害大,会让你的欣喜转瞬间化为泡影。
首先先要分清是软腐还是茎腐。
1.软腐病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病状是先从新苗开始的,特征是草从里到外基部发黑发软有恶臭且假鳞茎软腐,是急性病。
软腐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微小的褐色水渍状斑,然后扩大成黑色潮湿斑块,此时病斑极易破裂,并流出有恶臭味的液体。
此后,兰花植株会很快腐烂。
一般在30℃以上多雨潮湿季节易发生此病。
预防“软腐”首先必须搞清楚软腐病是“细菌性疾病”,用药要有针对性。
对付它的药是氯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氯霉素抗菌谱更广抗菌力更强,对付“软腐”,托布津,百菌灵是没用的。
软腐病主要是由欧氏杆菌属(Erwinia)细菌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2类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
可使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发生腐烂。
病菌均为弱寄生菌,主要为害植物的多汁肥厚的器官,如块根、块茎、果实、茎基等。
2.茎腐病茎腐病属真菌性病害,病状是先从父代或再上一代开始,特征是草从外到里基部逐渐发黄枯断,假鳞茎发黄发硬,象慢性病。
茎腐病是由半知菌属尖苞镰刀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通常先危害成熟的兰花叶鞘与叶片靠近基部的组织,严重时引起假鳞茎深度腐烂,继而引起叶片的萎蔫。
此病感染后开始症状不明显,夏季高温表现为急性,气温低时病程又会很长,几个月甚至更长。
预防“茎腐”可用甲霜·锰锌(甲霜灵和代森锰锌合理复配而成),是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治疗作用的低毒杀菌剂。
其中,甲霜灵是一种具有保护、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分运转而转移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代森锰锌是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
要狠抓关键时期用药。
软腐病发生的时间一般在闷热潮湿、高温高湿的6月、7月以及夏秋之交的8月,因此这三个月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时期,即使未发现病害也要每周用药防治。
如何防治兰花茎腐病
分布与危害兰花Cymbidium,别名,兰草(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别名)。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春兰、蕙兰、蝴蝶兰等。
兰花茎腐病,又称兰花枯萎病,它是兰花种中最让人头疼的病之一。
会使兰花的茎腐烂、萎缩直至死亡。
症状通常先危害成熟的兰花叶鞘与叶片靠近基部的组织,由内到外,严重时引起假鳞茎深度腐烂,继而引起叶片的萎蔫。
病害处及断面有时可看到呈暗褐红色。
病原最初发病一般是由长时间的高温、高热加高湿引起的,只有少量是通过兰花交流引进的。
发生规律兰花茎腐病发病期与兰花的快速生长期是一致的,就是说兰花生长的越快,兰花茎腐病也会爆发的越快,这同兰花生长所需的最佳温度和兰花茎腐病爆发的最佳温度相同有关。
有时候独苗发,有时候春夏发,有时候秋冬发,而且发病多数都是从大草、壮草和新草开始的,少数从老草和小草开始发的。
防治方法上盆前兰花、兰盆和植料一定要消毒,植料要相对粗一点,兰草尽量要种得浅一点,种养环境一定要通风,盆面不要长时间过湿,尽量多用有机肥,少用或不用无机肥和化学肥料等等,就能不发或少发茎腐病了。
选用广普性的进口药剂70%茎腐灵乳油。
使用方法:用该药1毫升兑水600克即600倍液7—10天1次,连喷4次,然后根据情况15—20天1次再进行预防;但是,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使用:一是在4月—10月的高温时段,每次泡水后第2天,应用该药进行预防,原因是此时兰株上的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最易发病;二是新购进高档兰花
时,应隔离一段时间,也应喷施该药进行杀菌,减少因兰花流动性大而传播病虫害。
兰花茎腐病的防治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兰花新芽上,其次是叶片,初期发病时,在芽基部出现绿豆大的病斑,2至3天后迅速向上、下扩展,成为暗绿色大斑块,扩展到芽梢外部,呈深褐色。
当新发的兰芽发病后,迅速传给上一年的兰株,1至2年苗易发病,老苗的假鳞茎木质化程度高,不易发病。
病原菌
该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该病菌最适温度为25℃至30℃,在pH值5.3至9.2时均可生长,其中pH值在7.2时最适宜;该病菌能侵染多种兰花。
防治措施
高温时段要采取降温措施,将养兰场所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同时减少浇水量,降低盆土含水量;减少喷水次数,降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加强通风,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菌侵染、繁殖的环境。
加强药剂预防
病害预防:根据笔者的调查,该病在春、秋、冬季发病时,若及早采取措施,部分兰株还有望保种,而在高温的夏季,兰株得病后,则很难救治。
因此,做好该病的药剂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该病可以选用以下药剂:53.5%可杀得干悬浮剂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软腐灵粉剂800倍液。
使用方法:7至10天1次,连续使用2至3次,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喷药。
害虫防治:兰园或兰盆中有害虫危害兰花后,使病菌侵入兰花体内,兰花植株受害,因此,要做好防虫的准备。
总之,在兰花病害的防治上,一定要遵守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
其次,在平时管理中,还要创造一个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使兰花不要在湿热、不透气的环境中生长,在肥料使用上,也要氮、磷、钾配合使用,不能偏施氮肥,以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一、关于兰花茎腐病的概念广义的兰花茎腐病是指不管什么原因引起,只要是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的病,均可称为兰花茎腐败病,主要包括药害、肥害、水害和干旱死亡等生理性病害,以及由侵染性病原物引起的多种能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的病害。
广义的兰花茎腐病,只能说明兰花的发病部位,没有说明发病原因。
在侵染性病害中,能造成假鳞茎腐烂的病害主要有兰花细菌性软腐病和由镰刀菌引起的兰花茎基腐病,以及其它多种病原菌,均能造成兰花假鳞茎腐烂。
因此,通常说的兰花茎腐病,只是一个综合性的、模糊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说明病原物和病害的名称。
在此,笔者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笔者所说的兰花茎腐病,仅指由侵染性病原物引起的这种类型,虽然这种类型侵染性病害也有多种,但是其发病条件均大体相同(即高温高湿不通风),只是病原物不同,防治药剂有差别而已,下面就侵染性病害发病原因及其防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二、侵染性兰花茎腐病的发病原因任何一种植物病害的大流行,均是由植物的抗病性、病原物数量、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并且是在三者均有利于发病的条件下发生的。
在兰花上,兰花茎腐病近几年来的大流行,也可以通过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具体因素为:1、兰花的抗病性强弱不同种类的兰花抗病性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叶质较厚、硬的兰花抗病性较强,如虎头兰类,建兰中的铁骨素等,一般茎腐病发生较轻。
而叶鞘结构紧密、开展角度小的兰花发病较重;相同品种的兰花,养植场所不同,抗病性也不同,如现在大理兰花市场流行的莲瓣兰类,养植在不同的场所,抗病性肯定有差别。
自然养植和阳台养兰,一般抗病性较强,而高温高湿的温室苗,一般抗病性较弱;兰花抗病性还与兰花生长情况、分株情况(单株独苗抗病力弱),以及是否合理、平衡施肥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自然养植生长健壮的兰花,一般抗病性较强,而每盆株数较少的温室苗,抗病力弱,易发病。
近两年来,因发病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是这种类型的兰花。
2 、病原物数量通过调查看出,兰花茎腐病发病较重的兰园,一般是兰花交易量大、流动性较强的兰园。
兰花大量的流动,易于人为传播病原物,兰园内的植株感病机会大增;在同一兰园内,有发病兰株后,且又不注意预防,能在环境(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和积累大量病原物,易于造成兰病大流行,一般可以在15-30天内毁掉一个兰园的大部份兰花(2005年6月上旬笔者亲自见过)。
且兰病流行后,留下大量病原物,为以后几年兰病的流行又提供了足够的病原物,易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切断病原物的传播来源,定时预防病虫害,对流动性大的兰园,至少应将兰花分别放置在能相互隔离的不同地方,以减少多数兰花的感病机会。
大理知名的某兰花大户,2005年从外省某地引进200多万元的带病兰花,引发该兰园兰病大暴发,据说损失了2千多万元。
因引种带病兰花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兰友应该汲取。
3、环境条件笔者在“兰花茎腐病的发生和防治”一文中曾作过详细论述,在此只是作一些提示和补充。
兰花茎腐病暴发的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高温(平均温度25℃—30℃)、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盆土含水量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90%以上,不通风;以及兰花营养不平衡,核心是偏施氮肥、乱施各种生长素,造成兰株瘦弱、抗病力低。
可以说凡是兰花茎腐病暴发的兰园,均不同程度的符合上述条件。
三、对发病兰株处理方法的试验观察1、对传统方法的观察试验过去常听别人说(很多兰书上也是这么写的),对发生兰花茎腐病的兰株,应尽快将病株和健株切开分离,并分别消毒后,选用经过消毒的培养土,分开种植,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能挽救“健株”的生命。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经过三年来的试验观察,认为是不全面的:大体来说,在大理市5—8月份,空气平均温度在20℃以上,室内阳台和温室兰园的平均温度在23℃以上时,笔者为挽救某兰友的兰花,亲自分离发病兰花26盆,其中有22盆兰花是病株和“健株”一起死亡了,只有4盆兰花“健株”存活下来,成活率只占15%左右;而在大理市的其它月份(当年10月-次年4月),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时,采用上述办法,共分离了19盆兰花,病株全部死亡,“健株”存活了11盆,存活率达60%;由此说明,在兰花发生茎腐病以后,在高温时段对兰株进行分离,一般是挽救不了兰花的生命的,而在低温时段,对发病兰花“健株”的部份,能挽救60%左右;2、救发病兰株的新方法探索笔者在2005年6月—8月,对大理市某兰园的高档发病兰花8盆,采取先用10%盆虫灵乳油1000倍液,浸泡发病兰株1次(10天再用1次),杀死盆土中的害虫,消除盆内害虫对兰株的继续为害,然后用70%茎腐灵油500—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重点是茎基部假鳞茎周围,并对每盆兰花浇施200—250毫升药液在盆土内,10天1次,连续4次,然后根据情况,在每次浇水(泡水)后,第二天再用药1次,这样处理发病兰株后,发病兰株小苗和壮苗,该死的仍然死了,但多数兰花老苗的木质化程度高,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死亡。
这样处理2—3个月后,有7盆兰花的老苗长出了新芽,只有一盆兰花全部死亡。
因此,在高温时段兰株发茎腐病后,采用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的挽回种苗的保存,不致于绝种。
对高档兰花,新发现的稀世珍品,有重要意义。
这种处理方法的关键有3点:一是病健株不分离,以免造成新的伤口;二是使用安全高效的杀虫剂防治盆内害虫,使用安全高效的杀菌剂防治盆内病菌,控制病害的扩大漫延;三是发病兰株中要有2年以上的老苗,这种方法才有可行性。
当然,从种植兰花的角度讲,最好是作好预施措施,不让自己的兰花得病是上上策,这种方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没有绝对的把握的。
四、关于浇水和泡水问题现在兰友中有一种说法,说泡水容易交*感染、利于传播兰花病虫害,而浇水则不利于传播病虫害,笔者认为,这是片面的观点。
下面具体来分析原因:首先说泡水利于传播病虫害的这种说法,前提是先浸泡的兰花要发生病虫害,才会传染给其它后浸泡的兰花,如果没有病虫害发生,则说兰花泡水利于传播病虫害是不成立的;事实上,大理很多知名兰家,在浇水问题上,都是浇泡结合的,只是有的以泡为主,有的以浇为主(这指的是高档兰花,不是普通草和生草);在泡水时,只要掌握无病的和高贵的兰花先泡,一般品种和带病的兰株后泡;兰花多时一般每桶水泡5-10盆左右,就应该换水,洗净桶后,再泡第二批,是可以减少传病机会的。
其次,我们从现实中的兰花发病情况来看,在2005年5-9月份,在大理州范围内因兰花茎腐病暴发,造成损失上千万元的兰园至少有3个,据笔者了解,这5家兰园是以浇水和喷水的方式进行管理的,而兰花茎腐病同样发病严重;如果说兰花泡水利于传播病虫害,兰花发病重这句话成立,那么兰花浇水则不利于兰花病虫害传播,兰花病虫害发生轻,这句话也要成立。
而事实上,后一句是不成立的。
说不定你周围的某兰友,采用浇水方式,现在在为自己的兰花发病重而发愁的。
因此,笔者认为,兰花发病轻重,与浇水和泡水没有多大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是满足兰花发生病虫害的各种条件,则一般发病就会重;反之,创造适宜兰花长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平时注意预防,则无论是浇水还是泡水,兰花也不一定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但不管采取那种浇水方式,病花和健壮兰花应分开放置,高温时段要注意降温、控湿和通风,才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五、关于购花和购药的的问题现在玩兰花的人,绝大多数是投资型的,即主观上以追求高收益为目的,购花时,动则几万元几十万元购进。
完成投资后,在养护过程中,只是希望高档兰花生长快点,多发芽,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花大价钱购花很舍得,而花十几元几十元购一瓶安全高效的兰花杀虫杀菌药,用于预防兰花病虫害,还要犹豫半天,有时还舍不得买,即使买了,心理上也认为吃了大圬。
而一旦发现自己的高档兰花发生茎腐病等毁灭性病害,此时就愿意出高价、到处寻找购买特效药;最典型的说法就是:只要能把自己的高档发病兰花救活,愿意出多少多少钱;而据笔者所知,目前对兰花茎腐病发病后,用来治疗的特效药是没有的,很多高档的进口药,也只是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为了你所养兰花的安全,你必须面对你所养的兰花,有可能发生病虫害,你所投资的高额资金的安全性存在隐患,因此,你必须要对兰花进行预防,并且要用安全、高效的高档药剂,以尽量减少兰花发病机会。
很多因养兰而致富的人,又因兰花发生病虫害(特别是茎腐病)而致穷的人很多。
在此,笔者建议,养植高档兰花的兰友,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兰花病虫害的预防,舍得买药。
六、兰花茎腐病及其它主要病虫害的基本预防技术兰花茎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高温高湿不通风、偏施氮肥,兰株上有病菌以及植株抗病力弱等,预防兰花茎腐病总的原则是降温(超过25℃时),控湿、通风和打药八个字。
具体技术如下:1防治兰盆中的害虫,是预防兰花茎腐病的重要措施据笔者的初步调查,大理市兰花培养土中和兰盆内至少有12种害虫(见《兰界》2006年3期),这些害虫除直接危害兰花外,还造成兰株上的伤口,易于传播、感染兰花病害,因此,要防病,必须先防虫。
目前可以先用进口高档农药10%盆虫灵乳油(兰花杀虫剂)1000倍液,通常用法为取药液15—20毫升,放入15—20公斤装的水桶内,兑好药液后,将兰花连盆放入药液中2—3分钟,药液高度不要超过假鳞茎为界,即可杀死兰盆中的绝大多数害虫,药液浸盆时好花、高档花先泡,每桶药液可以浸泡5—10盆。
总之,要防病,必须先防虫,这点兰友们过去重视不够,现在必须要改过来。
2兰花炭疽病(叶斑病)的预防在大理市的兰花上,炭疽病是最常见的病害,特别是“五朵金花”中的奇花素最易发生该病,严重影响兰花的整体美观和商业价值,同时,叶斑病病害发生严重时,能引起叶枯和假鳞茎干枯死亡,防治这类病害也很重要。
据试验,进口农药50%炭疽灵乳油对这类病害预防的有特效,使用时,用该药600倍液在未发病时或发病初期,10天1次,连续预防3次,能有效的减轻和控制该病危害。
3兰花茎腐病的预防前面说过,该病事实上是一类综合性病害的统称,针对多种病原物均是该病的病原的特点,笔者选用广普性的进口药剂70%茎腐灵乳油,预防该类病害,经自己试验和周围兰友的使用,效果较明显,特向广大兰友推荐该药用于预防,能有效减少茎腐病的发生。
使用方法:用该药1毫升兑水600克即600倍液(用量多少可以根据自己兰花数量多少而定)7—10天1次,连喷4次,然后根据情况15—20天1次再进行预防;但是,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使用:一是在4月—10月的高温时段,每次泡水(浇水)后第2天,应用该药进行预防,原因是此时兰株上的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最易发病;二是新购进高档兰花时,应隔离一段时间,也应喷施该药进行杀菌,减少因兰花流动性大而传播病虫害。
退草叶子是送上往下黄!腐啦正好相反!①有土栽培植料的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