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7.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核反应D. 能量转换答案:B3.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A. 少于4个B. 多于4个C. 等于4个D. 等于8个答案:A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NaOHD. MgO答案:B5. 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6.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A. 5.6B. 7C. 5D. 6.5答案:A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D. 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8.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A. 加热高锰酸钾B. 电解水C.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氮气答案:D10.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Na + 2H2O → 2NaOH + H2↑2.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这是因为溶液中含有______离子。
答案:Cu2+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和______。
答案:无水硫酸铜4. 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组成。
答案:中子5.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 已知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8g水,求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氯化钠C. 酒精D. 氢氧化钠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氦B. 铁C. 氖D. 铜3.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氟气D. 溴气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不能中和酸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碳酸氢钠D. 碳酸5.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氮气D. 氢气6. 在有机化学中,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芳香烃的是()A. 甲烷B. 乙烷C. 苯D. 环己烷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锌与稀硫酸反应B. 铜与稀硝酸反应C. 铁与稀盐酸反应D. 氢气与氧气反应8. 在溶液的酸碱性测定中,pH值小于7的溶液是()A. 酸性溶液B. 中性溶液C. 碱性溶液D. 无法判断9.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用量D. 降低温度10. 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中,下列因素中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增大反应物浓度C. 增大压强D. 减少催化剂用量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包括的元素是__________。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不变。
4.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___。
5. 在有机化学中,烷烃的通式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请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
高考化学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空气C. 蒸馏水D. 合金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光能B. 电能C. 热能D. 机械能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NaOHC. MgOD. HCl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ⅢA族的元素是()A. 锂B. 硼C. 铝D. 镓5. 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mL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7.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氯化钠C. 蔗糖D. 氢氧化钠8.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铜B. 铁C. 银D. 锌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氢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碳酸钠10.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氨气D. 氮气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具有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2.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物的_______有关。
3.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_______。
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1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 计算1mol硫酸与1mol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摩尔数。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实验室中制备氢气的步骤。
2. 简述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3. 说明如何通过实验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银。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原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溴气答案:D解析:氢气、氧气和氯气在常温下都是气态的,而溴气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2. 下列哪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A. 氦B. 碳C. 钠D. 钾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包括锂、铍、硼、碳、氮、氧、氟和氖,其中碳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强酸?A. 硫酸B. 碳酸C. 醋酸D. 氢氟酸答案:A解析:硫酸是强酸,碳酸、醋酸和氢氟酸是弱酸。
4. 下列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氢气和氧气反应水B. 氢气和氯气反应氯化氢C. 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D. 氢气和氮气反应氨气答案:A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水是一个放热反应,而其他三个反应是吸热反应。
5. 下列哪个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热量?A. 氯化钠B. 硝酸铵C. 硫酸D. 碳酸钠答案:C解析:硫酸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热量,而其他三个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不会释放热量。
6. 下列哪个物质是电解质?A. 氯化钠B. 氢气C. 氧气D. 氯气答案:A解析:氯化钠是电解质,而氢气、氧气和氯气都不是电解质。
7. 下列哪个反应是还原反应?A. 铁和氧气反应氧化铁B. 硫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硫C. 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D. 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铁和氧气反应氧化铁是一个还原反应,而其他三个反应是氧化反应。
8. 下列哪个物质是氧化剂?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氮气答案:B解析:氧气是氧化剂,而氢气、氯气和氮气都不是氧化剂。
9. 下列哪个物质是还原剂?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氮气答案:A解析:氢气是还原剂,而氧气、氯气和氮气都不是还原剂。
10. 下列哪个物质是酸碱指示剂?A. 紫色石蕊试纸B. 无色酚酞试液C. 红色甲基橙试液D. 蓝色甲基蓝试液答案:A解析:紫色石蕊试纸是酸碱指示剂,而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甲基橙试液和蓝色甲基蓝试液都不是酸碱指示剂。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C.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D.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B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粒子不参与化学键的形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答案:B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OB. NaOHC. NH3D. HCl答案:D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CO2 + H2O → H2CO3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答案:A6. 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A. NaB. MgC. AlD. K答案:D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 Na和MgB. F和ClC. Al和SiD. Ar和He答案:B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H2OD. CH4答案:B9.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能量变化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光合作用C. 核裂变D. 电解水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HClB. NaClC. H2OD. H2SO4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答案:12.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
答案:卤素3. 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____。
答案:放热反应4.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价。
答案:正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是能够____的物质。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氢C. 氧D. 钠答案:D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D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MgOC. H2OD. NaOH答案:C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 氢B. 氧C. 氟D. 氦答案:C5. 酸雨的pH值通常:A. 大于7B. 等于7C. 小于5.6D. 大于5.6答案:C6.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A. 氢氧化钠B. 浓硫酸C. 盐酸D. 氯化钠答案:B7.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B8.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碱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D.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答案:A9.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10.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反应中平衡不移动的是: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无热量变化的反应D. 所有反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12.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______。
答案:还原剂13.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的摩尔质量为______克/摩尔。
答案:9814. 实验室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通常用______表示。
答案:摩尔浓度1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会向______的方向移动。
答案:消耗该反应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什么是同位素,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高考福建试题及答案福建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NaB. SC. ClD. Ar3. 以下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O2 + H2O → H2CO3B. 2H2 + O2 → 2H2OC.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D.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 硫酸铜B. 氯化铁C. 硝酸银D. 氯化钠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HClB. CH3COOHC. H2OD. NH3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B. 减小生成物浓度C. 增大压强D. 降低温度7.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FeB. H2C. NaD. Cl28.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是A. 碳酸钠B. 硫酸钠C. 氯化钠D. 硝酸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9.(10分)某学生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请回答:(1)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3)该实验能否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4分)10.(12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个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
他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褐色。
请回答:(1)该实验中生成的红褐色物质是什么?(2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分)(3)如何检验生成的红褐色物质是否为胶体?(6分)11.(15分)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个制备氨气的实验。
人教版化学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 NaB. ClC. AlD. Si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的分子间距离最小?(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B)液体在常温常压下(C)固体在常温常压下(D)固体加热至熔化状态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CH4)B. 氯化钠(NaCl)C. 葡萄糖(C6H12O6)D. 乙醇(C2H5OH)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包含4种元素C、镧系和锕系元素位于周期表的过渡元素部分D、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解析: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分为7个主族(镧系和锕系不算主族,但它们确实位于周期表的特定区域,它们的事实填充了镧系和锕系元素)。
第一周期包含2种元素,分别是氢和氦。
短周期包括了前三个周期。
因此,说法B和说法C中的描述有误,但问题是要求选出一个错误的描述,因此答案是:5、在以下反应中,哪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可逆反应?A、2H₂(g) + O₂(g) ⇌ 2H₂O(l);ΔH = -286 kJ·mol⁻¹B、N₂(g) + 3H₂(g) ⇌ 2NH₃(g);ΔH = -92 kJ·mol⁻¹C、CaCO₃(s) ⇌ CaO(s) + CO₂(g);ΔH = 178 kJ·mol⁻¹D、CH₄(g) + 2O₂(g) → CO₂(g) + 2H₂O(l);ΔH = -890 kJ·mol⁻¹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乙醇(C2H5OH)D、乙炔(C2H2)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只有s区和p区元素B、过渡元素全部位于周期表的d区C、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D、0族元素都是非金属8、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乙醇(C2H5OH)D. 硫酸(H2SO4)9、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CuSO₄ + Fe → FeSO₄ + CuC. 2KClO₃ → 2KCl + 3O₂↑D. H₂ + Cl₂ → 2HCl10、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氧气(O₂)和氮气(N₂)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矿泉水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因为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醋酸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硫酸是一种强酸,属于电解质。
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价电子数为3。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C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氧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2,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解析: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蒸馏水B. 矿泉水C. 空气D. 盐水答案:A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答案:C4.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A. 置换反应B. 复分解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答案:D5.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ClD. NaOH答案:C6.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是不可逆的D. 化学平衡是可逆的答案:A7.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铜B. 铁C. 银D. 镁答案:B8. 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电子排布答案:D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氧气B. 氢气C. 碳D. 氯气答案:A10. 实验室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将浓硫酸倒入水中B.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 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容器中D. 将浓硫酸和水混合后加热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的总质量不变。
答案:元素3.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______。
答案:氢氧化钠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当酸和碱的摩尔比为1:1时,反应生成的是______。
答案:中性盐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吸热反应的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B.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D.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答案:C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MgO答案:B3.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氧气的体积为22.4LB. 1摩尔氮气的体积为22.4LC. 1摩尔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2H2 + O2 → H2O2D. 2H2 + O2 → 2H2O + O2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石墨答案:C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Mg + O2 → 2MgOC. 2H2O → 2H2 + O2D. 2H2S + 3O2 → 2SO2 + 2H2O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氢气C. 氮气D. 钠答案:C9. 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2克B.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克C.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D.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克数答案:C10.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6月9日8:30-9:45】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须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Ru 101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五味调和百味香”,下列调味品的有效成分表达错误..的是6126C H O NaCl 醋酸谷氨酸钠A.AB.BC.CD.D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氨水中:++2--43K Na SO NO 、、、 B.稀硫酸中:+2+--33Na Ba NO HCO 、、、C .4KMnO 溶液中:2++--Fe H Cl Br 、、、 D.2NaAlO 溶液中:+3+-2-44NH Fe Cl SO 、、、3.下列各分子既含有2sp 杂化的原子又能与2H O 形成氢键的是A.33CH CHB.2CH =CHBrC.3CH COOHD.322CH CH NH 4.下列实验原理或方法正确的是A.向溴的4CCl 溶液中通入石油裂解气,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为乙烯B.向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入乙醛,振荡,水浴温热,可生成银镜C.向饱和NaCl 溶液中先通入2CO 至饱和,再通入3NH ,可析出3NaHCO 固体D.向PbS 黑色悬浊液中加入22H O ,生成白色4PbSO 沉淀,证明()sp sp 4K (PbS)>K PbSO 5.某合金含Mg Al Si Mn 、、、和Cu 等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 的电负性大于AlB.Mn 和Cu 均为d 区元素C.Mg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AlD.基态时,Mg 原子和Mn 原子的单电子数相等6.某小组用下图中甲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其他装置根据实验需求选用(加热及夹持装置略)。
2024年福建省化学高考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分子间作用力最强?A. CH4 (甲烷)B. H2O (水)C. Ne (氖气)D. CO2 (二氧化碳)【答案】B. H2O (水)【解析】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在这四个选项中,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这是由于氧原子具有较强的电负性,能够吸引电子,使得水分子中的氧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带有部分正电荷。
这样,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可以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这种作用力比其他选项中的范德华力要强得多。
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主要依靠较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氖气(Ne)是由单个原子组成的稀有气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非常微弱。
因此,H2O分子之间的氢键是最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这就是题目及其解析。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氯化钠)B、H2O(水)C、CH4(甲烷)D、HNO3(硝酸)答案:C解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离子的物质。
在给出的选项中,NaCl是电解质,能在水中电离出Na+和Cl-离子;H2O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电离出H+和OH-,但通常情况下它被认为是极弱电解质;HNO3是强电解质,能在水中完全电离出H+和NO3-离子。
而CH4(甲烷)是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电离,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 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D解析:A选项:增大压强,实际上是通过缩短反应物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多,但活化分子百分数(即活化分子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并未改变。
24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Fe答案:B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1B. 2C. 3D. 4答案:C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A. NaOHB. H2SO4C. HClD. NaCl答案:A4.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A. 22.4LB. 22.4mLC. 224LD. 2.24L答案:A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反应N2(g) + 3H2(g) ⇌2NH3(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N2的浓度B. 减少NH3的浓度C. 增加H2的浓度D. 降低温度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HClB. CH3COOHC. H2OD. H2SO4答案:D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下列反应中,氧化剂是: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2H2O2 → 2H2O + O2D. 2H2S + 3O2 → 2SO2 + 2H2O答案:D8.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H2SO4与1摩尔NaOH完全反应生成的盐是:A. Na2SO4B. NaHSO4C. Na2SO4·10H2OD. Na2SO4答案:D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 CO2B. H2OC. NH3D. CH4答案:D10. 根据电离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弱酸的是:A. HClB. H2SO4C. CH3COOHD. HNO3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 +2H2O → 2NaOH + H2↑。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13.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反应N2(g) + 3H2(g) ⇌ 2NH3(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NH3]^2 / ([N2] * [H2]^3)。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碳酸钙虽然是化合物,但通常含有杂质,而蒸馏水是经过蒸馏过程去除杂质的水,只含有水分子,因此是纯净物。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是还原剂B. 铜是氧化剂C. 硫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不变D. 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答案:A解析:在这个置换反应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成了Fe2+,因此铁是还原剂。
硫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而铜离子Cu2+得到了电子,被还原成了Cu,但铜本身不是氧化剂。
反应中存在电子的转移。
二、填空题1. 请写出水的化学式,并简述水的分子结构。
答案:H2O;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分子呈V形结构。
2. 什么是摩尔质量?请给出水的摩尔质量数值。
答案:摩尔质量是物质中一个摩尔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水的摩尔质量是18克/摩尔。
三、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摩尔/升的硫酸根离子(SO4^2-),若要中和这些硫酸根离子,需要加入多少摩尔/升的氢氧化钠(NaOH)?答案:0.1摩尔/升解析:硫酸根离子SO4^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4^2- + 2NaOH → Na2SO4 + 2H2O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硫酸根离子需要2摩尔氢氧化钠来中和。
因此,0.05摩尔/升的硫酸根离子需要0.05 * 2 = 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
四、实验题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确定一个未知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
答案:可以通过硝酸银溶液滴定法来确定未知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
首先取少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如果溶液中存在氯离子,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AgCl),这表明未知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高考试题化学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乙醇C. 氯化钠D. 蔗糖答案:C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B. 氯C. 镁D. 铝答案:A3.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 氢气和氢氧化钠B. 氧气和氢氧化钠C. 氢气和氢氧化钾D. 氧气和氢氧化钾答案:A4. 以下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B. 乙醇C. 尿素D. 碳酸钙答案:D5.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A. 22.4LB. 24.4LC. 22.0LD. 23.6L答案:A6.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D. 还原剂被还原答案:B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硝酸钾答案:D8.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A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答案:B10.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下列物质中最难溶于水的是:A. 氯化钠B. 硫酸铜C. 碳酸钙D. 氢氧化铁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_键。
答案:极性共价2. 金属铜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
答案:29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反应中氢气和氧气的计量比是_________。
答案:2:14.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高三化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氧气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
A. 氢B. 氧C. 钠D. 钙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类型不包括()。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光能反应D. 核能反应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反应物浓度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D. 压力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B. 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碱性盐C.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酸性盐D.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碱性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2. 根据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下列反应中属于不可逆反应的是______。
3.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_____。
4.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2.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 请描述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并解释为什么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text{CaO}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Ca(OH)}_2 \],\(\Delta H = -65 \text{kJ/mol}\)。
求1摩尔CaO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
2.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0.05mol/L的NaOH溶液,求反应后溶液的pH值。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测试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Zn 65 Pb 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机读卡上)
1、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KIO3
B.用透析的手段净化尿毒症患者的血液
C.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D.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做豆腐
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不同
..化学反应的是
①CO2与NaOH溶液②P与Cl2③Fe与Cl2④Na与O2
⑤AgNO3溶液与氨水⑥C与O2⑦CH4与Cl2⑧Cu与硝酸
A.除③外B.除③⑧外
C.除③⑦外D.除⑥⑦⑧外
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ol –OH 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B.1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C.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D.常温常压下,7.1g Cl2含有的Cl2分子数为0.2N A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粒子的还原性顺序为:Cl–<Br–<Fe2+<I–<SO2,由此判断以下各
反应在溶液中不能
..发生的是
A.2Fe2+ + Cl2 === 2Fe3+ + 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