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14.02 KB
- 文档页数:11
前言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
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
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资料-V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是指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生理特点、营养现状及营养需求量等因素,制定的适合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素参考值。
以下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详细资料。
1. 膳食能量:膳食能量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膳食能量范围如下:男性2400-3000千卡/天,女性1800-2400千卡/天。
2.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成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蛋白质摄入量为:成人每天摄入65克。
3. 脂肪:脂肪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必需的能量物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脂肪摄入量范围为:适宜人群脂肪供能比例为25-30%,每天摄入的脂肪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30%之间。
4.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必需成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成人每天摄入300克左右。
5.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维护人体健康必需的特殊物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成人每天摄入25克左右。
6.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和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每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参考摄入量均不同,具体数值可参考相关资料。
总体来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膳食营养参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人们控制食量,保持营养平衡,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因此,大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需求,注意膳食营养素的平衡摄入,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公众饮食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指南,其中包含
了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建议。
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的各种化学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
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而摄入过
多或不足则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以下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建
议:
1. 能量: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运动量等因素,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能
量摄入量为2100~3300千卡。
2. 碳水化合物:成年人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在250~400g之间,其中应尽量多
摄入来自粗粮、杂豆、蔬菜、水果和少量糖类的碳水化合物。
3. 蛋白质: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在50~100g之间,其中应以动物性蛋白和豆类等植物性蛋白为主,同时保证蛋白质来源的多样性。
4. 脂肪:成年人每天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应不超过总脂肪酸的10%。
6. 维生素A:成年人每天的维生素A摄入量应在500~800μg之间,其中可多食用奶类、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
10. 维生素B族:成年人每天的维生素B族摄入量应在各自参考摄入量的范围内,包
括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
11. 矿物质:成年人每天的各种矿物质摄入量应在各自参考摄入量的范围内,包括钙、铁、锌、硒、碘、钠、钾、镁等。
12. 水:成年人每天应饮用足够的水,建议每天饮用水量为1500~2000ml。
国家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
膳食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适量地摄入各种营养素。
下面介绍一下国家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能量。
二、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
成人每天建议摄入蛋白质0.8克/公斤体重。
例如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约48克蛋白质。
三、脂肪。
脂肪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国家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尽量避免摄入。
成年人每天摄入总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30%。
四、碳水化合物。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发育、身体机能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每天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必要的。
例如,成年女性每天建议摄入800-1000毫克的钙,成年男性每天建议摄入1000毫克的钙。
此外,每天建议摄入400-420毫克的叶酸、75毫克的维生素C、12毫克的胡萝卜素等。
总之,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充足的摄入各种营养素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国家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标准,但具体摄入量仍
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各种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并通过科学的饮食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素,保证身体健康。
中国人营养素摄入标准一、能量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量应为2000-2500千卡,其中男性为2200-2700千卡,女性为1800-2300千卡。
能量摄入应保持平衡,避免过多或过少,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的体重。
二、蛋白质摄入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每公斤体重1.2-1.5克。
按照正常体重计算,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60-90克。
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蛋类、豆类等。
三、碳水化合物摄入成年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
根据每日能量摄入量,可以计算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在200-300克之间。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应为五谷杂粮、蔬菜和水果等。
四、脂肪摄入成年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5%-35%。
根据每日能量摄入量,可以计算出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在50-80克之间。
脂肪来源应以植物油、鱼类等优质脂肪为主,少食用动物性脂肪。
五、纤维素摄入成年人每日纤维素摄入量应不少于30克。
纤维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便秘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
六、维生素摄入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而定。
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应为蔬菜、水果、谷类和动物性食物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应保证每天食用至少5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和水果。
七、矿物质摄入各种矿物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而定。
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应为蔬菜、水果、全麦面包、肉类、蛋类、豆类等。
特别是钙、铁、锌等常见矿物质的摄入,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贫血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钙摄入量应为800毫克,铁摄入量应为15毫克,锌摄入量应为11.5毫克。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DRIS)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表日期:2011年02月24日一、DRIS是什么DRI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二、有关DRIS的基本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如果已知£人 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 RNI=1.2XEAR。
3、适宜摄入量61,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的需要。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2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份营养指南,旨在为
居民提供健康、科学、全面的膳食指导和营养建议。
现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1. 能量:中国居民每日能量摄入量应根据年龄、性别、体型、工作强度、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但一般成年男性建议摄入能量为2300-3000
千卡,成年女性为1900-2400千卡。
2. 蛋白质: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10-15%。
成年男性每天建
议摄入60-80克蛋白质,成年女性为50-65克。
3. 脂肪:成年男性每天建议摄入45-70克脂肪,成年女性为35-55克。
总脂肪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20-30%。
4. 碳水化合物: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日总能量的50-65%。
成年男
性每天建议摄入300-400克碳水化合物,成年女性为250-350克。
5. 纤维素:成年男性每天建议摄入30-40克纤维素,成年女性为25-30克。
6. 维生素:日常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量,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具体维生素参考摄入量请参考具体标准。
7. 矿物质:钙、铁、锌、碘、硒等是人体必需的关键矿物质,日常饮食应注意保证足够的摄入量。
具体矿物质参考摄入量请参考具体标准。
总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个指导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标准,但具体的摄入量应因人而异,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前言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
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
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
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
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2001年1月概要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DA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
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 = EAR+2SD。
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 = 1.2 × EAR。
•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 Intakes)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 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的目标,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
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与摄入总量有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补充剂提供的总量而定.如毒副作用仅与强化食物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源来制定。
二.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性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各种必须营养成分。
当一个人群的平均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人群中有半数个体的需要量可以得到满足:当摄入量达到RNI水平时,几乎所有个体都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
摄入量在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一般不会发生缺乏也不会中毒。
摄入量超过UL水平再继续增加,则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随之增加(见图1- 1)。
缺乏毒付作用图1-1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应用1.平均需要量(EAR)EAR 是RNI的基础,如果个体摄入量呈常态分布,一个人群的RNI= EAR+ 2SD。
对于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
对于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
2.推荐摄入量(RNI)RNI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但当某个体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其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的营养状态。
如果某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
摄入量经常低于RNI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用生化试验或临床检查来评价其营养状况。
3.宜摄入量( AI)AI 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
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如长期摄入超过AI值,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UL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物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
四.营养素分类在营养学著作中,国内外的作者使用的分类方法和名词不尽相同。
本书采用以下分类和术语: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五.各年龄组人群的体重代表值性别、年龄和体重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一般对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由一个群体的DRIs推导另一群体的DRIs时,往往主要依据体重的差别。
计算中国居民 DRIs使用的体重值是根据有全国代表性的测定值经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计算值",再经简化修正为代表值(表1-1和表1-2)。
表1-1中国居民体重代表值(一)表1-2中国居民体重代表值(二)DRIs表前言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营养学家就开始根据相关知识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以预防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
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订了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开始建议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计划食物供应和评价膳食质量的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营养素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90年代初期,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
很多学者认为RDA这样一套参考数值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并在欧、美各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术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膳食营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新概念。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 的时机已经成熟。
遂于1998年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 及秘书组,着手制定工作。
委员会下设5个工作组,即:①能量及宏量营养素工作组,②常量元素工作组,③微量元素工作组,④维生素工作组,⑤其他膳食成分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工作。
经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
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
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专著。
它共分十章,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代谢、功能、营养状况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进行了讨论。
但是由于各营养素的推荐值都分布在有关章节中,不便日常随时查阅。
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根据读者的要求,将一些主要数据集中和简化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并附上各项推荐值的定义和应用原则,以便读者放在手边,随时参考。
本表包括:表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RNIs of energy and protein and percentage of energy from fat能量Energy#蛋白质Protein 脂肪Fat年龄Age RNI /MJ RNI /kcal RNI /g 占能量百分/岁Year 男M 女F 男M 女F 男M 女F 比energy/%0~ 0.4MJ/kg 95kcal/kg* 1.5-3g/(kg·d) 45-500.5~ 35-401~ 4.60 4.40 1100 1050 35 352~ 5.02 4.81 1200 1150 40 40 30-353~ 5.64 5.43 1350 1300 45 454~ 6.06 5.83 1450 1400 50 505~ 6.70 6.27 1600 1500 55 556~ 7.10 6.67 1700 1600 55 557~ 7.53 7 .10 1800 1700 60 60 25-308~ 7.94 7.53 1900 1800 65 659~ 8.36 7.94 2000 1900 65 6510~ 8.80 8.36 2100 2000 70 6511~ 10.04 9.20 2400 2200 75 7514~ 12.00 9.62 2900 2400 85 80 25-3018~ 20-30体力活动PAL^轻Light 10.03 8.80 2400 2100 75 65中Moderate 11.29 9.62 2700 2300 80 70重Heavy 13.38 11.30 3200 2700 90 80孕妇Preganant women + 0.84 + 200 + 5, + 15, +20乳母Lactating mothers + 2.09 + 500 + 2050~ 20-30体力活动PAL^轻Light 9.62 8.00 2300 1900中Moderate 10.87 8.36 2600 2000重Heavy 13.00 9.20 3100 220060~ 75 65 20-30体力活动PAL^轻Light 7.94 7.53 1900 1800中Moderate 9.20 8.36 2200 20007 0~ 75 65 20-30体力活动PAL^轻Light 7.94 7.10 1900 1700中Moderate 8.80 8.00 2100 190080~ 7.74 7.10 1900 1700 75 6520-30 # 各年龄组的能量的RNI值与其EAR值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