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2
绵阳市简介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中文名称:绵阳外文名称:Mian Yang别名:涪城,绵州行政区类别: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安县、三台县、盐亭县、北川县政府驻地:高新区火炬大厦电话区号:0816邮政区码:621000地理位置:中国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人口:540.7万(2010年末)方言:四川方言绵阳话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涪江—安昌江沿岸的城市观光带、富乐山、西山、南湖、仙海等景区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火车站:绵阳站、绵阳东站、绵阳北站、车牌代码:川B市树:香樟市花:月季经度范围:103°45′E~105°43′E纬度范围:30°42′N~33°03′N市区人口:108万(2010年末)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第二个建成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之美誉。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 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行政划区绵阳市共下辖两行政区(涪城区、游仙区);七开发区: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国(绵阳)科技城仙海旅游度假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游仙经济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中国(绵阳)一市:江油市,并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2.01.21•【文号】建城〔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1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园林绿化局,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委、水务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水务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水务厅:现将《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1月21日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申报与评选管理,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一)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申报、评选、动态管理及复查等工作。
中国人居环境奖包括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两类。
“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城市(含直辖市的区)。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示范价值的项目。
(二)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评选管理遵循自愿申报、分类评选、动态管理和复查的原则。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评选管理工作。
二、申报主体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的申报主体是城市(含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的申报主体是城市(含直辖市的区)和县人民政府。
三、评选区域范围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评选区域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评选区域范围为城市(县城、镇)建成区或者村庄。
2022 年 12 月山西省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度公开选调公务员冲刺题(二)1、单选题以下_____是亚当.斯密的著作。
A : 《新教伦理》B : 《正义论》C : 《契约论》D : 《道德情操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
故本题答案选 D。
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
A :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 : 感性和理性的关系D : 知与行的关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故本题答案选B。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简答题深化社保改革,使所有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和期待。
请你参考“给定材料” ,以“深化社保改革回应民生期待”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政论文。
(30 分) 要求: (1)观点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2)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3)总字数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深化社保改革方有美丽中国每年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都会就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网上调查。
连续五年,社会保障都居于关注度榜首,这体现了人们对社保改革的期待。
社保乃民生之安。
建构一套确保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的社保体制,已成为民众的殷殷期盼,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
深化社保改革,可以保障公平正义。
美丽中国,不光要风景秀丽,更要人心向善,保证公平正义的良好风尚。
然而当前我国社保机制却存在种种不足,有违公平正义的民生期盼。
看养老,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明显差距,养老并轨推进缓慢;看医疗,低收人人群面临“因病致贫” ,公费医疗数额巨大。
两相对比可见,我国社保体制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一问题若是不能及时改善,势必引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质疑,进而导致执政根基不稳。
2005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威海 6 北海
2 珠海7 秦皇岛
3 桂林8 宜昌
4 贵阳9 咸阳
5 台州10 曲靖200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成都 6 珠海
2 杭州7 绍兴
3 扬州8 北海
4 贵阳9 金华
5 威海10 曲靖2007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杭州 6 珠海
2 成都7 贵阳
3 威海8 金华
4 深圳9 曲靖
5 昆明10 绍兴2008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杭州 6 贵阳
2 香港 7 威海
3 深圳 8 南宁
4 珠海 9 金华
5 大连 10 曲靖2009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青岛 6 长沙
2 苏州 7 聊城
3 泰州 8 河池
4 厦门 9 包头
5 宁波10 信阳2010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南京 6 雲浮
2 廈門 7 贛州
3 南通 8 銀川
4 聊城 9 信陽
5 紹興 10 丹東2011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青島 6 威海
2 蘇州 7 雲浮
3 貴陽 8 信陽
4 合肥9 鎮江
5 金華 10 綏芬河2012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排名城市排名城市
1 苏州 6 南宁
2 金华 7 信阳
3 威海 8 芜湖
4 惠州 9 衢州
5 台中 10 宜春。
我国的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一、威海将威海排在第一名多少会出乎大家的意料,在两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奖、2003年10月又获得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06年又荣获联合国“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的荣誉,这也充分说明它的当选是当之无愧的。
威海是一座海滨花园城市,是全国有名的卫生先进市。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海水碧绿,沙滩松软,而且城市街道整齐、干净。
威海的建筑很“洋”气,宾馆、剧院商店色彩艳丽典雅。
民居楼房小巧,造型各受欧美建筑影响较多。
楼房周围种植奇花异草,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威海街头塑像很多,且有独特的情趣。
威海气候宜人。
春冷、夏凉、秋暖、冬温,适宜旅游。
威海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三季梨、海米、大是、海参和多种鱼类。
威海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下朝向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型港口城市方向发展。
二、青岛青岛的优雅,成为这个城市被公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青岛黄海之滨,胶州湾畔,有一颗深受中外游人喜受的璀灿明珠——青岛。
城市是因为海中有座小青岛而得名。
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以多姿多采的旅游名胜和天然良港驰名中外。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永远的主旋律,绵长的海岸线、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天空、娇媚的樱花和茂盛的法国梧桐、青岛啤酒和童话中的小房子、优雅的八大关和漫步的夜晚——这一切,构成了青岛的浪漫。
那些弯弯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令你不由得把脚步放轻放慢。
漫步在古老的街巷,即使是随着性子任意闲逛都是很写意美好的。
三、大连大连,与葱绿的青山相依,与蔚蓝的大海相连。
当你进入大连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恰似一位亭亭玉立、极富青春魅力的美丽少女。
是的,从102年之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起步的大连,如今已是一座闻名遐迩、充满勃勃生机、花园般的海滨城市。
城市的形式是城市文明的符号,是城市进步的标志。
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思路,大连城市建设发展的主题无疑是城市内在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功能的转换。
黄石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2012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国家科学技术部“建设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的要求,黄石市从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据“抓重点、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编制《黄石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2012年)》,旨在进一步整合地域科技资源,提高地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和辐射能力,整体上提升地域内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和生存与发展环境建设,为促进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黄石市的基本情况与分析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东南部,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黄石市于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
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59.1万,其中市区面积233平方公里,人口64万。
2006年、2007年,黄石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2001至2008年黄石市连续4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08年被评为“中国特色髎力城市”200强,并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人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项目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一)黄石市的地域特点1、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人文资源(1)自然资源黄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市国土面积4582.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2.47%。
其中已利用土地面积333.08千公顷,占全市面积72.68%,土地利用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2个百分点;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高,土地垦殖率23.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耕地复种指数1.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黄石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
大庆百科名片大庆大庆,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五十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二十多亿吨,上缴利税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五百多亿美元;富有活力的农牧业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19位。
中文名称:大庆所属地区:黑龙江省下辖地区:萨尔图等政府驻地:萨尔图电话区号:0459 邮政区码:163000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西部面积:22161(其中市区5107)平方千米人口:2008年底,279.2万人方言:普通话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世界石油文化公园,白金宝遗址(国家重点),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机场:大庆萨尔图机场火车站:萨尔图,让湖路,让胡路西,龙凤车牌代码:黑E目录大庆概况城市名片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口民族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城市文化编辑本段大庆概况·中国第一大油田,亚洲第三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黑龙江经济、金融、IT产业中心;以其人均GDP超过80000元的绝对经济优势,人居GDP位居东北所有城市之首。
·五十余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20亿吨。
·五十余年来,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1.7万亿·2010年,大庆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357天,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等殊荣。
·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中国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奖项的城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创新弘扬·大庆,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是一座以石油、石化和高科技产业著称的新兴城市,是祖国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
·大庆,拥有六所国家高等院校,以及黑龙江省最大的IT产业园区,尖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这座城市的迅速崛起,目前大庆市IT产业创造出的经济价值已经位居黑龙江省第一位。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作者:熊章正刘凯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11期如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遍及经济、社会等各方面。
各个国家的政府和学术团体以及个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推广与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人居环境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类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进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步向前发展的前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斷发展,人们享受充裕物质、便捷生活设施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人居环境问题。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划、建设之类的各种复杂问题,人居环境的体系并不完善。
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受到威胁,限制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所以,对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有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本文从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根据中国人居环境目前的状况,探索如何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居环境概述(一)人居环境的概念本质上,人居环境就是人们密集居住的地方,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总称。
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表面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利用和改变自然的主要场所。
(二)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及现状虽然人居环境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缺乏系统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人口、住房需求量猛增,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引发人们的担忧。
联合国在1972年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会议,都引发了对人居环境研究和实践的激增。
1990年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的研究表现出了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特点。
目前,中国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个是以大学和国家科学研究所的学术领导者为中心;第二个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由多个大学或其他科研单位组成的联合部门;第三个是不同层次的研究团队。
XIAOKANG STORY小康故事历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2005年10月公布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文明城市(9个):张家港市、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宁波市、深圳市、包头市、中山市、烟台市;文明城区(3个):天津市和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
2009年1月公布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省会、副省级城市(3个):成都市、南京市、南宁市;地级市(6个):惠州市、南通市、东莞市、马鞍山市、苏州市、大庆市;直辖市城区(3个):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静安区、重庆市渝北区;县级市(2个):新疆库尔勒市、内蒙古满洲里市。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副省级城市(4个):厦门市、大连市、深圳市、宁波市;地级市(3个):包头市、烟台市、中山市;县级市(1个):张家港市;直辖市城区(2个):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和平区。
2011年12月公布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省会、副省级城市(9个):长沙市、广州市、福州市、长春市、杭州市、郑州市、拉萨市、银川市、贵阳市;地级市(14个):临沂市、常德市、扬州市、长治市、淄博市、鄂尔多斯市、洛阳市、绵阳市、宜昌市、唐山市、江门市、嘉兴市、常州市、克拉玛依市;直辖市城区(3个):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重庆市渝中区;县级市(1个):绥芬河市。
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省会、副省级城市(7个):厦门市、成都市、大连市、南宁市、南京市、宁波市、青岛市;地级市(8个):惠州市、东莞市、大庆市、马鞍山市、南通市、包头市、烟台市、苏州市;直辖市城区(5个):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和平区、北京市东城区、重庆市渝北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县级市(3个):张家港市、库尔勒市、满洲里市。
2015年2月公布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省会城市(6个):武汉市、南昌市、哈尔滨市、合肥市、西安市、沈阳市;地级市(22个):威海市、潍坊市、广安市、许昌市、东营市、镇江市、绍兴市、濮阳市、岳阳市、金昌市、三明市、铜陵市、珠海市、株洲市、芜湖市、宝鸡市、无锡市、佛山市、泰州市、泉州市、温州市、漳州市;直辖市城区(4个):上海市奉贤区、北京市海淀区、重庆市南岸区、天津市河西区;县级市(2个):济源市、石河子市。
济南,中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省会。
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7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泉城”、“世界泉水之都”美誉,是象征中华文明重要起源的史前文明——龙山文化发祥地和发现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继济南全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后,2013年济南将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并成为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城市,为济南加速建设国际大都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
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
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
泉水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散落各处,誉称72名泉。
众泉如翡翠在济南大地镶嵌,日夜叮咚,光彩闪耀。
众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
济南,也成为世界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城市。
青岛是面向世界的国家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和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
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09年济南全运会分赛场均设于青岛,2013、2014年连续两届世界杯帆船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青岛举办。
青岛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胶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海洋科研中心、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走进海口海口市(汉语拼音:HǎikǒuShì),海南省省会。
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标志性建筑是世纪大桥。
本市为各种文化交汇处,使用语言包括海南话、儋州话、临高话、普通话、白话、军话、客家话、闽南话等语种。
被誉为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占97.75%,其他民族占2.25%。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世纪大桥远景海口这座城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自北宋开埠以来,海口市随着海南的发展而形成相应的规模。
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口市融汇在祖国历史的激流中,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脉搏搏动而涌动。
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琼山市并入海口,海口市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城市人口根据《海口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204.6189万人。
其中,汉族人口为2000173人,占总人口的97.7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016人,占总人口的2.25%;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34832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43606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73095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33662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行政区划海口市城市陆地规划总面积2304.8平方公里,现有陆地面积236.44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设琼山、秀英、龙华、美兰四个区。
民间传说海南岛与祖国大陆原属一体,由于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琼州海峡。
2021年第1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竞赛参赛方案活动宗旨第1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起发起,其前身为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教育委员会联合16家要紧设计高校发起于2003年,至今已成功举行12届。
“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1570所高等学校的参与。
登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设计竞赛平台的高等学校,从2003年第1届的78所,到2021年第12届的293所,12年来共有182所院校的学生取得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奖项。
“学年奖”业已成为这一专业领域内有重要阻碍的奖项,交流与竞赛的互动实现了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
为进一步把学年奖办成跨学科及关注人居环境为主题的教育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品质,使其成为可持续的优质人居环境设计教育交流平台,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伙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建筑学院联手改组原活动,构建更为壮大的评委阵容,使其成为清华大学在人居环境设计领域的一项优质品牌活动。
活动取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住建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指委所属: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城市计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风光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为评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类的营造活动随着历史的进展,呈现出两个看似矛盾的趋势,一方面是分工愈来愈细,专业分化走向精微;另一方面又对设计师的宏观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有句古话:尽精微,致广大,既是对设计境遇的描述,也可明白得为这一对趋势的反映。
人居环境理论的提出正是成立在学科分化的现实基础上,力图以走向整合的环境意识来克服由于分化带来的专业隔膜,以构建更为健康的人居环境审美体系。
学年奖的改组无疑为实现这一学术理想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交流需要平台,也要有良好的机制和标准,通过改组的学年奖将为中国的人居环境设计教育提供更大的助力,让咱们在那个新的平台上更好地向前奋进!参加院校中国各类开设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学、风光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光环境设计等专业的高等学校。
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江苏省太仓市山东省泰安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8个)1、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建设项目2、上海市浦东新区碧云国际社区建设管理项目3、上海市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4、重庆市园博园建设项目5、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与北部新区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6、河北省邢台市七里河水环境治理暨健身绿道建设项目7、山西省晋中市污水多用途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8、山西省侯马市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9、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爱民佳苑社区项目10、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古城保护与建设项目1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2、辽宁省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13、吉林省通化市暖房子建设工程14、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及实施项目15、江苏省金坛市宜居工程建设项目16、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生态宜居工程建设项目17、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8、浙江省杭州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19、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处理优化管理项目20、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21、浙江省桐庐县县城滨江区块综合改造项目22、安徽省芜湖市老港区环境综合整治暨滨江公园建设项目23、安徽省宣城市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4、安徽省潜山县燕窝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25、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程26、福建省龙岩市莲花山栈道项目27、山东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28、山东省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29、山东省日照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30、山东省荣成市乡村环境清洁行动工程31、河南省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32、湖南省株洲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项目33、广西省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改造城区风貌提升人居环境建设项目34、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及社区建设项目35、云南省昆明市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36、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项目37、青海省西宁市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工程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江阴市江苏省常熟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9个)1.北京市城乡规划社区参与实践项目2.北京市房山区龙门台整村翻建试点建设项目3.天津市意式和德式风情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项目4.上海市世博会新能源公交车示范应用项目5.上海市普陀区苏州河(普陀段)两岸人居环境改善项目6.重庆市绿色轨道交通建设项目7.河北省邯郸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8.河北省三河市泃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9.山西省大同市天然气集中发展利用项目10.山西省长治市澳瑞特小区供热计量改革项目1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旧城改造项目12.江苏省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实践项目13.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14.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小城镇建设项目15.江苏省苏州市吴忠区旺山村新农村建设项目16.江苏省扬州市城市管理与体制创新项目17.浙江省杭州市区危旧房改善工程18.浙江省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19.浙江省衢州市环护城河城市公园改造工程20.浙江省嘉兴市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工程21.福建省宁德市东侨区环东湖生态景观建设项目22.山东省济南市泉城风貌恢复与保护项目23.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李村河上游片区旧村改造项目24.山东省临沂市屋顶绿化项目25.山东省德州市太阳能利用项目26.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旧村改造工程27.湖北省鄂州市洋澜湖综合治理项目28.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九湖乡城镇综合治理项目29.湖南省长沙市社区公园建设工程30.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建设项目31.广东省广州市荔枝湾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2.广东省深圳市建科大楼建筑节能与宣传项目33.四川省安县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34.云南省昆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项目35.云南省昆明市盘龙江整治工程36.云南省丽江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7.云南省易门县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8.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39.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城市供热计量改造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江苏省无锡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苏省吴江市山东省寿光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5个)1、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公园建设项目2、天津市大板楼节能改造工程3、天津市天津大道绿化工程4、天津市梅江风景区工程5、上海市闵行区立体绿化建设和绿色交通项目6、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建设项目7、上海市农村村庄改造项目8、重庆市公园大渡口项目9、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区再生水回用项目10、山西省大同市富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11、山西省临汾市城市公厕项目12、内蒙古自治区美丽草原宜居小镇项目13、辽宁省大连市绿色低碳住宅小区项目14、辽宁省锦州市东湖公园工程项目15、吉林省通化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16、黑龙江省大庆油田乘风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7、黑龙江省海林农场生态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18、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在江苏建筑上的推广应用项目19、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镇保护项目20、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21、江苏省太仓市居民住房改善项目22、浙江省杭州市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工程23、浙江省奉化市生态滕头和谐家园项目24、安徽省芜湖市保兴垾城市排涝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5、安徽省阜阳市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6、山东省胶南市海之韵住宅小区海水冲厕示范工程27、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28、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城区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9、山东省德州市旧城区改造与环境提升项目30、河南省新安县仓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31、湖北省随州市白云湖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32、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商业文化中心区再生水、雨水综合利用项目33、四川省长宁县城市绿化项目34、青海省西宁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3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大道景观水系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1个)浙江省安吉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整治项目2、北京市门头沟区樱桃沟村新农村建设项目3、天津市华明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4、天津市海河两岸宜居家园工程项目5、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改善项目6、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宜居城镇建设项目7、重庆市湖广会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8、河北省廊坊市绿色生态走廊建设项目9、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两岸环境整治建设项目10、山西省晋城市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1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弘扬民族文化塑造草原风情城市项目1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3、吉林省长春市棚户区改造工程14、辽宁省铁岭市莲花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5、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古商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江苏省常州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体制创新项目17、江苏省镇江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项目18、安徽省合肥市西南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9、浙江省金华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20、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1、福建省南安市西溪两岸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2、河南省嵩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3、湖北省鄂州市居民住房改善项目24、湖北省神农架木鱼镇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25、广东省梅州市龙丰垃圾填埋场CDM综合治理项目26、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湿地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项目27、广东省惠州市两江四岸人文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8、广西柳州市柳江环境整治项目29、广西北海市银滩改造与生态保护项目30、云南省昆明市莲花池公园环境整治项目31、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工程项目32、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人居环境建设项目33、宁夏中卫市开发保护黄河湿地资源项目34、新疆沙湾县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江苏省南京市陕西省宝鸡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2个)1、北京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建设项目2、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片区绿化建设项目3、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村庄整治项目4、上海市闵行区市容环境综合建设和管理项目5、天津市桥园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天津市外环线绿化带建设项目7、山西省晋城市城市东、南出入口生态修复工程8、吉林省长白山二道白河生态景观工程9、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环境整治项目10、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建设项目11、山东省莱芜市牟汶河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2、江苏省淮安市中心城区物业管理与社区服务项目13、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人居环境建设项目14、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5、江西省赣州市村庄环境整治项目16、安徽省芜湖市九莲塘地段棚户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安徽省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18、安徽省池州市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9、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南路综合保护工程20、浙江省杭州市国家高新区(滨江)农村住房改善项目21、河南省新安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2、湖北省咸宁市淦河水环境治理项目23、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水环境治理项目24、湖南省长沙县城市管理与市容环境建设项目25、广东省梅州市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项目26、广东省湛江市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7、广东省中山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项目28、四川省双流县城镇改造综合整治工程29、四川省遂宁市涪江(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0、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北武当生态建设项目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南市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生态保护与城区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江苏省昆山市山东省日照市河北省廊坊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6个)1、北京市北二环城市绿化建设项目2、上海市杨浦区鞍山四村旧住房改造项目3、上海市宝山区炮台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4、天津市杨柳青民俗文化区保护项目5、重庆市江津区长江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6、辽宁省锦州市小凌河和女儿河(城区段)治理工程7、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曙光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8、浙江省平湖市东湖城市公园改造工程9、浙江省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10、浙江省绍兴市镜湖城市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11、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区河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12、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公园(玉绣河区域)综合整治工程13、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公园改造项目14、山东省寿光市弥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5、甘肃省兰州市黄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6、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17、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片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18、湖北省潜江市水环境治理项目19、河南省桐柏县城市生态保护工程20、广东省潮州市韩江潮州河段环境整治与滨江景观建设工程2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桃源社区公共管理项目22、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清水河综合整治工程23、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综合改造工程24、安徽省安庆市菱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工程25、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九华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6、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保护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浙江省绍兴市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41个)1、天津市和平区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项目2、天津市住宅建筑节能项目3、天津市大港区小城镇建设工程4、上海市青浦区青浦新城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5、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6、山西省长治市黑水河综合治理工程7、山西省晋城市市区东西两河综合治理工程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名胜区(东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9、吉林省长春市天嘉公园改造工程10、辽宁省沈阳市清福陵、清昭陵保护与管理项目11、辽宁省沈阳市浑河综合整治工程12、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村庄改造项目13、山东省青岛市大村河综合治理工程14、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区生态绿化建设项目15、山东省烟台市滨海路景观建设项目16、山东省日照市海滨生态绿化建设项目17、山东省临沂市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8、山东省荷泽市旧护城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9、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古镇保护工程20、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小城镇建设项目21、安徽省淮北市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2、安徽省黄山市南滨江水景观综合整治项目2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保护工程24、浙江省湖州市村庄整治项目25、福建省莆田市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6、福建省三明市沙溪两岸生态环境整治工程27、江西省南昌市象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8、江西省景德镇市城市空气综合治理工程29、江西省吉安市城市生态综合改造工程30、河南省济源市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1、河南省固始县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2、湖北省仙桃市仙下河水环境治理工程33、湖北省宜都市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34、湖南省长沙市背街小巷综合改造工程35、湖南省浏阳市城区居民住房改善项目36、广东省广州大学城集约化、节约型教育社区项目37、四川省德阳市旌湖两岸生态整治工程38、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八一镇生态与绿化建设项目39、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湖泊湿地恢复与保护项目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生态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中国人居环境奖(1个)山东省威海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南中轴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工程2、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3、天津市再生水利用工程4、天津市塘沽区碱渣山治理项目5、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活固废处理项目6、重庆市南岸区长江滨江路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工程7、河北省秦皇岛市大汤河改造工程8、黑龙江省大庆市“利民苑”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工程9、黑龙江省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复兴项目10、黑龙江省伊春市主城区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项目11、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治理项目12、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城市中心段治理工程13、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城区段整治工程14、山东省潍坊市张面河综合整治工程15、山东省蓬莱市水城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16、江苏省吴江市松陵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7、江苏省南通市濠河综合整治与历史风貌保护工程18、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19、安徽省淮南市毛集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0、安徽省六安市淠河总干渠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1、浙江省台州市永宁公园建设项目22、福建省晋江市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23、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船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4、江西省赣州市古城墙保护工程25、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整治工程26、河南省栾川县城区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项目27、河南省鹤壁市新区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项目28、湖北省黄石市磁湖水环境治理工程29、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0、湖南省常德市城区绿化建设项目3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环城水系公园项目32、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居新村建设工程33、甘肃省阿克塞县红柳湾镇规划建设管理项目34、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唐徕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海南省海口市山东省烟台市江苏省扬州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9个)1、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建设2、天津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3、天津市五大道近代历史建筑风貌保护项目4、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绿化建设5、辽宁省大连市改善城市交通项目6、吉林省通化市浑江综合治理项目7、黑龙江省大庆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8、山西省太原市城西水系综合治理9、江苏省常州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10、江苏省南京市明城墙保护项目11、安徽省合肥市环城水系综合治理12、浙江省绍兴市小舜江区域供水工程13、福建省福州市区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14、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村改社区”综合整治15、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16、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市绿化建设项目17、山东省德州市新湖综合整治18、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滨水地区环境治理19、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东沟岭“棚户区”改造项目20、河南省新县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21、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22、湖南省常德市改善居民住房项目23、湖南省长沙县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24、陕西省宝鸡市区渭河生态环境建设项目25、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26、四川省成都市沙河综合治理27、四川省金堂县城市防洪综合整治工程28、西南民族大学生态校园建设项目29、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后藏风情步行街建设项目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7个)1.北京市海淀区元代土城遗址保护2.上海市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工程3.上海市松江区老城保护与新城生态环境建设4.上海市浦东新区张家浜景观河道综合整治5.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保护及污水资源化6.重庆市北碚区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工程7.河北省廊坊市双环绿带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8.河北省沧州市改水降氟工程9.吉林省吉林市“清水绿带”生态工程10.吉林省四平市社区管理及环境综合治理11.江苏省常州市水环境治理工程12.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13.浙江省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14.福建省泉州市名城保护与建设15.河南省偃师市环城绿化及城市绿网建设工程16.河南省洛阳市城市绿化建设工程17.福建省漳州市华元住宅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18.山东省淄博市“还绿于民”工程19.山东省烟台市旧居民区环境综合整治20.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沿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21.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移民城镇规划建设管理22.广东省江门市蓬江河综合整治23.四川省广元市南河生态环境工程24.海南省三亚市南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25.云南省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保护26.新疆区克拉玛依市生态建设及城市绿化工程27.新疆区奎屯市城市绿化工程中国人居环境奖(3个)山东省青岛市福建省厦门市海南省三亚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4个)1、北京市菖蒲河改造──皇城保护2、北京市北潞春小区环境建设3、上海市多层住宅“平改坡”项目4、天津市河道改造项目5、重庆市大足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环境治理6、重庆市渝北区改善居民住房7、河北省唐山市南部采煤下沉区生态建设项目8、河北省邢台市栾卸村改善农村住房9、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10、辽宁省大连市泡涯住宅区开发建设11、吉林省辽源市城市绿化建设12、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13、江苏省常熟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4、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5、浙江省杭州金都住宅科技成果应用16、浙江省安吉县村镇环境改善17、安徽省芜湖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18、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移民建镇19、福建省漳州市城市垃圾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20、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21、山东省荣成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2、山东省济南市城市节水及供水保障23、河南省漯河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4、河南省南阳市官庄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25、湖北省秭归县小城镇建设26、湖南省常德市诗墙及沅江江岸环境改造27、广东省惠州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28、广东省梅州市梅江“一江两岸”改造项目29、广东省深圳市推行物业管理30、广西省北海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31、四川省崇州市滨河路环境综合治理32、陕西省西安市紫薇住宅科技示范小区33、新疆库尔勒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34、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城市绿化建设中国人居环境特别奖(1个)云南省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中国人居环境奖(5个)广东省深圳市辽宁省大连市浙江省杭州市新疆区石河子市广西区南宁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8个)1、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2、天津市——旧城改造3、河北省石家庄市——民心河引水入市工程4、河北省邯郸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5、山西省太原市——汾河环境改造工程6、内蒙古包头市——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7、黑龙江省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8、吉林省长春市——改善城市交通提高绿化水平9、山东省青岛市——东海路香港路环境工程10、山东省威海市——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1、江苏省苏州市——古城保护与更新12、上海市闵行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13、上海市——苏州河、黄浦江污水治理二期工程14、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湖治理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5、江西省——第一期移民建镇项目16、福建省厦门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程17、福建省泉州市——市区排洪排涝工程18、河南省濮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园林绿化19、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20、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花园住宅建设和管理21、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2、云南省个旧市——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23、贵州省遵义市——旧城改造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24、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25、四川省泸州市——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6、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小城镇规划建设27、西藏区昌都地区——昌庆街改造项目28、新疆区阿克苏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