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置入操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困难胃管置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对于痰多的患者,插胃管前吸痰要充分,避免操作过程中一直咳嗽咳痰而被迫中止。
2、留置胃管前,先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同时测试患者的吞咽功能,若患者存在部分吞咽功能,试着从口腔为患者饮水5毫升左右,在患者下咽的瞬间迅速下管可顺利通过咽喉处。
3、胃管的选择方面,尽可能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减少胃管被折返的几率。
4、清醒患者,采取坐位插管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紧张情绪。
5、气管切开患者,患者取半卧位,先充分洗净口腔分泌物及声门上的分泌物,再吸净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后,排出气囊气体,待胃管插入16-18cm,并感觉阻力增加时,由助手将气管套管轻轻向外拔出0.5-1.0cm(防止全部拔出),操作者顺势往下插入,可顺利通过气管切开部位。
6、吞咽障碍的患者可尝试用梨状窝压闭法。
7、对于意识障碍伴舌头后坠的患者,采用脸面和床面呈70°角右侧卧位法利于口咽部通道的开放。
8、危机情况下,经鼻插胃管不顺利,若患者已有经口气管插管,可以采用经口腔牙垫端口置入胃管的方式。
胃管插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胃管插入技术操作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胃管插入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或排空胃内容物。
通过严格评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操作功效。
2. 评分标准2.1 准备工作(10分)- 患者准备妥当(包括卧位、衣物整齐、面脸擦拭干净等):2分- 胃管准备妥当(清洁、无损伤等):2分- 麻醉/镇静等辅助措施准备妥当(如适用):2分- 操作者准备妥当(戴好手套、口罩等):2分- 准备好必备工具(如导丝、注射器等):2分2.2 操作过程(60分)- 操作者在胃管插入过程中保持稳定姿势(如戴好手套、避免手抖):5分- 操作者正确操作导丝将胃管引入食道:10分- 操作者通过观察或听诊,确认胃管通过胃食管连接处:5分- 操作者通过轻柔的缓慢推进,将胃管插入至预定位点(如鼻咽高度):10分- 操作者通过检查胃管位置(如胃酸pH测试)判断位置是否准确:10分- 操作者操作熟练,确保无意外事件发生(如呛咳、失血等):10分- 操作完毕后,操作者通过图像或X光检查确认位置正确:10分2.3 完善工作(10分)- 由操作者做好患者及相关仪器的清理工作:5分- 由操作者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关指导与解释:5分3. 评分标准说明- 评分标准总分为80分,满分为100分。
- 对于每个环节,根据操作者的准确性、稳定性、熟练度进行评分。
- 操作者每个环节的评分应该以最高分的子项目为准。
- 评分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结论胃管插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提高胃管插入操作水平而制定的。
医护人员在胃管插入过程中,应当按照评分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技能考核参赛队代码参赛选手参赛用时测试项目:插胃管术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标准得分实际得分1 操作前准备:(1)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评估患者鼻腔是否通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2)物品准备:胃管、负压引流管、盛水的治疗碗、手套、棉签、纱布、治疗巾、50ml注射器、石蜡油、弯盘、听诊器和胶布等(3)戴帽子、口罩(头发、鼻孔不外露);洗手15分2 操作过程:(1)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昏迷者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2)插管部位选择:检查左右侧鼻腔通畅情况,选择健侧鼻孔插管,经口者取下活动义齿。
(3)估计留置胃管长度:从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或前额发际到胸骨剑突的距离(成人约55-60cm)(4)插管:a、颌下铺洞巾,弯盘放于患者的口角处,b、清洁鼻腔,戴手套,测量胃管,封闭胃管远端,将胃管前端以液状石蜡润滑,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止血钳或镊子夹持胃管前端,沿选定的鼻孔插入胃管,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并在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约55~60cm)(5)检查胃管是否弯曲在口中(6)确定胃管是否在胃腔内(选用以下3种方法之一即可)①抽取胃液法:经胃管抽出胃液。
②气过水声法:将听诊器放在患者上腹部,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左右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气泡逸出法: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以排除误插入气管。
(7)确定胃管在胃内后,擦去患者口鼻处分泌物,脱手套。
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及面颊部(8)将胃管末端接负压引流器,撤治疗巾,清洁患者面部。
60分3 提问:(1)为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20分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约15cm)时,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2)应用胃管引流时,是否引流的负压越大引流效果越好?为什么?答:不是,因为过大的负压可能会使胃黏膜堵塞引流管入口,影响引流,甚至损伤胃黏膜4 人文关怀(1)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与意义。
胃管置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基础护理学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胃管使用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此时嘱患者边吞咽边将胃管缓缓插至所需长度后固定.之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方法为:除掌握整个过程外,最好到医院见习护士的操作,以保证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现病人黏膜损伤,声带破损等后遗症.二、留置胃管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胃管置入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基础护理学1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天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
若有阻力不可硬冲,免得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
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
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
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免得损伤胃壁,造成黏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留置胃管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床头卡、手腕带)2、评估:A 患者的病情、置管目的、心理需求、意识和合作能力、过敏史等。
B 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炎症、阻塞、脑脊液鼻漏或其他不宜插管疾患等C 不能进食的原因有无口腔疾患、吞咽困难D 有无上消化道狭窄或食管静脉曲张等3、告知A 留置鼻胃管目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减轻不适的方法等。
B 留置鼻胃管后的护理配合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直管时深呼吸及吞咽的技巧)4、准备A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B 环境:清洁、无异味、无尘埃C 用物:治疗盘内放换药碗(内盛胃管一根,纱布包裹)、弯盘、甘油节、镊子、纱布二块、石蜡油、压舌板、棉签、胶布、治疗巾、夹子或者橡皮圈、听诊器、别针、温开水、一次性手套、纸巾D 患者:取半坐卧位或者坐位,头偏向一侧,平卧者取右侧卧位,头颈部自然伸直,若带眼镜或者义齿者,取下并妥善放置。
5、实施(操作前再次核对)①在患者的剑突下做好“标记”。
然后再患者的颌下铺一次性使用治疗巾,置弯盘②检查清洁鼻腔③测量并标记胃管应置入的长度④润滑鼻胃管⑤插管:用镊子或戴上无菌手套插入鼻胃管,插至会咽部(10~15cm)稍停,嘱患者吞咽或抬头置下颌贴近胸骨的位置,一边置入胃管一边嘱患者做吞咽动作,直到送管到预定的长度⑥用三种方法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依次顺序为:first回抽胃液: second: 看水泡third:听诊器听气过水声,固定胃管,⑦注入20~30温水。
⑧鼻饲温水后将胃管的末端抬高,直至胃管内的温水流入胃内后关闭胃管开口。
反折,并用纱布覆盖后用橡皮圈绑好。
并将胃管用别针二次固定在枕头或者床头。
⑨脱手套,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贴管道标识。
(操作后再次核对)⑩洗手(消毒手)并记录。
温馨提示:进行此项操作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目的及置管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胃管置入术操作标准选手编号:比赛用时评分评委签名_______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备注操作目的1.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积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促进伤口愈合、消化功能的恢复。
4.通过对胃肠吸出物的判断,可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5.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3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了解以往有无插管经历。
2.评估口腔粘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管静脉曲张;询问有无活动义齿。
3.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4.向患者解释胃管置入的目的,取得合作。
2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31.基础盘:无菌持物筒、无菌罐1个(内盛无菌纱块)、弯盘、剪刀2.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盛无菌纱块无菌换药碗1个、石蜡油棉球、手电筒、治疗巾、弯盘、棉签、16--18号胃管两根、50毫升注射器、胶布、剪刀、听诊器(必要时用)、小水杯(内盛水)、手套2双、胃管标识、、别针、橡皮筋、必要时备压舌板、皮尺(测量外露长度)。
手消毒液。
3.治疗车下层:医疗废物桶,生活垃圾桶。
4.其他:无菌换药碗1个、病历夹、治疗卡、签字笔、床头卡、手腕带、抹布、抹布浸泡桶。
4用物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操作步骤1.两人依据电脑信息核对医嘱。
(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少核对一项扣0.5分)2 未两人核对扣2分。
2.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核对床头卡和手腕带),评估病人情况及病房环境(有义齿者取下并妥善处置),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少核对一项扣1分,评估不到位扣1分,解释不到位扣3分)5+2+3需口述核对项,并体现逆向核对。
评估另含评估要点2分,少于3项扣1分。
解释另含操作目的3分,未体现扣3分。
精品文档3.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取出无菌换药碗并取无菌纱块2-3块投放于治疗碗内。
胃管在胃内的4种方法胃管是一种用于治疗胃部疾病或提供营养支持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为患者输液、排气或进食。
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胃管插入方法包括经口插管、经鼻插管、经皮肤穿刺插管和内窥镜辅助插管。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胃管插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经口插管是最常见的胃管插入方法之一。
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医护人员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漱口,然后用镊子固定舌头,用喉镜查看咽喉部,确认无异物后,用导管插入患者口腔,经过食管插入胃内。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口腔和食管黏膜,确保导管插入的深度和位置正确。
其次,经鼻插管是另一种常用的胃管插入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医护人员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鼻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然后用鼻镜查看鼻腔通畅情况,确认无异物后,用导管插入患者鼻腔,经过食管插入胃内。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鼻腔黏膜,确保导管插入的深度和位置正确。
第三种方法是经皮肤穿刺插管。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经口或经鼻插入胃管的患者,如口腔或咽喉部有畸形、狭窄或手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
操作步骤如下,医护人员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皮肤消毒,确定穿刺点位,用穿刺针穿刺皮肤和腹壁,然后将导管插入腹腔,再经过胃壁插入胃内。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腹壁和胃壁,确保导管插入的深度和位置正确。
最后一种方法是内窥镜辅助插管。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准确定位和观察插管过程的患者,如胃部疾病需要内窥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
操作步骤如下,医护人员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确定插管点位和角度,然后在内窥镜的引导下插入胃管。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黏膜和器械,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胃管在胃内的插入方法包括经口插管、经鼻插管、经皮肤穿刺插管和内窥镜辅助插管。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操作要点,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插管的安全和有效。
胃管置入医生记录的详细过程与注意事项胃管置入医生记录的详细过程与注意事项引言:胃管置入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将一条柔软的管道插入患者的胃中,以便提供营养支持、排空胃内容物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治疗。
这项操作需要训练有素的医生来执行,并需要遵循一定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管置入的过程,并提供对该操作的深入理解与观点。
一、胃管置入的过程:胃管置入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胃管置入之前,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解释该操作的目的、风险和预期结果。
医生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与胃相关的问题。
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药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2. 引导选择:在选择适当的胃管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预期使用时间以及所需流量等因素。
根据这些考虑,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胃管类型,包括鼻胃管、口胃管和肛胃管等。
3. 麻醉与消毒:在开始置入胃管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不适和疼痛感。
接下来,医生会对患者的鼻腔或口腔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管道插入: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医生会缓慢而轻柔地插入胃管。
对于鼻胃管患者,医生会将管道通过鼻孔插入胃部。
对于口胃管患者,医生会通过口腔插入。
关于肛胃管的插入,医生会在操作前进行进一步的审慎考虑。
5. 定位确认:插入胃管后,医生需要通过听诊器或X射线等工具来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以避免胃内容物误吸或其他并发症。
6. 固定与护理:一旦确认胃管位置正确,医生会将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子或口腔,以保持其稳定性。
此外,医生还会指导患者或护理人员进行胃管的正确护理和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二、胃管置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胃管置入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必须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
避免过于猛烈或粗暴地插入胃管,以减少引起创伤或出血的风险。
医生还应注意患者的反应,若出现窒息、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采取措施。
要点1. 鼻饲法(nasogastric feeding)是将胃管(gastric tube)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2. 一般成人胃管插入的长度为45~55 cm,约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之胸骨剑突处地距离。
3. 胃管置入后每日应进行口腔护理两次,并定期更换胃管。
胃管置入(gastric tube insertion)是临床上的一项重要操作,当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或胃肠道内积聚大量的气体或液体时,就需要通过胃管置入来进行鼻饲或胃肠减压,以达到灌注患者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或者减轻胃肠道内压力的目的。
根据胃管插入的途径可分为经鼻胃管置入和经口胃管置入,本节以鼻胃管为例讲解胃管置入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适应证1. 无法经口进食而需鼻饲者。
2. 洗胃,清除胃内毒物。
3. 胃肠减压,合并胃肠动力障碍。
4.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情况的观察和治疗。
5. X线造影隔疝辅助诊断。
6. 抽取胃液进行实验室分析。
二、禁忌证1. 食管狭窄、食管梗阻及憩室。
2. 近期食管和胃腐蚀性损伤。
3. 严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引起难以控制出血可能的患者。
4. 严重颌面部损伤,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者。
5. 凝血功能障碍。
6. 精神异常。
7. 极度不合作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 体格检查,询问病史,查看有无操作禁忌证。
2. 向患者解释置入胃管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3. 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如出现恶心,可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有呛咳、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报告)。
4. 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材料准备1. 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①鼻饲包内含:弯盘1个,30 ml或50 ml注射器1个,鼻胃管1条,治疗巾1块,镊子1把,压舌板1块,纱布2块,止血钳1把,润滑油。
②其他:液状石蜡(或温开水),棉签1包,胶布1卷,听诊器1个,无菌手套1副。
2. 洗胃时准备洗胃管、量杯、盛水桶、电动吸引器,胃肠减压及消化道出血准备负压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