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胃管置入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插入鼻胃管程序 1.测量插入长度成人约45-55公分 2.评估病人鼻部情况,清洁鼻孔 3.放入后反抽是否有胃内容物,听诊病人胃部,以灌食空针快速打入10-20mL空气测是否有咕噜声。
4.确认固定公分处,妥善固定鼻胃管于鼻上或人中处。
附录1. 鼻胃管照护流程图鼻胃管护理卫教 1.教导鼻胃管护理的步骤1-3点。
2.教导翻身、移位、洗澡管路固定方式及放置位置。
3.教导鼻胃管灌食姿势、灌食量、如何评估消化情形等注意事项。
4.告知吸入性肺炎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5.意识不清及躁动病人约束应注意事项。
6.落实照顾者换人时,交班的重要性
鼻胃管护理 1.使用棉棒沾生理食盐水清理鼻腔及鼻部,将鼻胃管旋转, 避免胃部同一点受压。
2.妥善固定鼻胃管。
3.每日检查鼻胃管的深度、位置。
4.记录吞咽进食情形、意识变化。
5.评估是否有拔管的动机。
持续评估病人的是否有拔除管路的动机
检视高危险群病人正确评估约束必要性
约束护理 1.约束前评估:先解决病人基本需求,无法配合者再行约束。
2.向病人/家属解释说明,取得同意后,完成保护性约束同意书。
3.选择适当约束工具,每班确实评估疼痛、感觉异常、麻痹、苍白无脉搏、温度改变。
4.评估照顾者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
1.三班确实书写护理过程纪录
2.确实评估病人意识变化、约束状况
3.与医师讨论是否可尽早移除鼻胃管。
婴儿鼻胃插管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一、目的1.诊断作用:抽吸胃液做检查;抽空胃内容物(如胎粪等);洗胃;胃肠减压。
2.治疗作用:对缺乏适当的咽反射和吸吮、吞咽功能的患儿或昏迷、营养不良的患儿,常需鼻胃管喂养。
二、适应证1.患有外科疾患,如消化道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胃肠减压患儿。
2.昏迷或不能经口喂养的患儿。
3.不能张口的患儿,如破伤风患儿。
4.食物中毒等患儿的洗胃。
5.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患儿。
注意:婴儿鼻胃插管主要用于鼻饲、胃肠减压、洗胃,有诊断需要时抽吸胃液作检查。
三、禁忌证1.鼻咽部或上食管梗阻。
2.严重颌面部外伤和(或)基底颅骨骨折。
3.无法控制的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气管食管瘘。
5.食管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
6.鼻腔狭窄。
注意:食管狭窄为鼻胃插管禁忌。
颅底骨折或面部骨折也不能行鼻胃插管,必要时可经口插胃管。
四、操作前准备1.患儿准备1)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了解既往有无插管经历。
2)清洁鼻腔,术前检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3)告知家属放置胃管的目的、方法、放置时的感觉及配合方法等。
2.环境及材料准备1)操作应在洁净的操作室内进行,如无条件可在病室内,但应保持操作区洁净和安静。
2)治疗车、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型号的一次性胃管、弯盘、镊子、lOml 或 20ml 注射器、小碗、胶布、无菌棉球、无菌液状石蜡、无菌生理盐水、听诊器、一次性手套、治疗巾等。
3.操作者准备了解患儿病情、插管目的。
核对患儿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放置胃管的目的、鼻腔或口腔的状况、凝血功能等及有无禁忌证等,评估患儿鼻腔情况,包括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
1)助手协助安抚患儿,并摆好体位,同定头部,观察鼻胃插管过程中患儿的面色、呼吸等情况。
2)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
3)掌握鼻胃插管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注意:2 人操作,助手协助固定。
五、操作步骤1.体位:患儿取仰卧位,头肩部稍垫高,颌下放治疗巾,由助手协助固定或约束其上肢。
留置鼻胃管操作流程注意事项:1、留置鼻胃管前先了解患者有无鼻咽、食道、胃部等疾病或手术史,有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颅底骨折史。
2、插管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明胃管插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再重插。
3、反复插管失败的患者,为避免反复插管导致喉头水肿,勿强行再插,应间隔4h并建议在喉镜下插管,插管前医师根据情况与病人家属谈话并签名。
4、 脑出血、脑干损伤等颅内高压患者,务必注意动作轻柔,慎用将头部抬高至下颌骨靠近胸骨柄的方法,如搬动不当或受到剧烈震动,可能造成再出血。
5、 聚氨酯鼻胃管的最长使用时间为 42天。
管饲操作流程评估1•确认饲管在胃内或小肠内(看刻度、回抽胃液或肠液或气过水声)2•评估患者能否进行灌注:① 胃内残余液大于 100ml 停止灌注1小时,再次抽吸仍大于 100ml ,须医生查 找原因。
② 评估患者有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如有上述症状,暂停管饲与医生联系③ 如有出血者,应停止灌注并与医生联系灌注前准备:根据病情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床头30~35°1 r注入少量温水(约 20ml ),并能吸出相应量1•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 200ml ,间隔时间不少于2h2•温度38~40 C 左右,不可过冷 过热3•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管饲封口并固定,胃灌注后维持原卧位 30~60分钟注意事项:1. 持续输注患者:①前两次务必用注射器灌注。
②每班用温水冲洗胃管一次并抽吸胃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 <150ml ,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w 100ml 可原有输注速度上增加 20ml/h,如果潴留量》150ml ,暂停或降低输注速度。
若怀疑患者胃肠道运缓慢灌注鼻饲液或药液 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水动障碍,应每个4h 回抽胃液。
2.管饲过程及管饲后注意观察有无反流、误吸发生。
管饲后半小时内尽量减少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
3.高粘度配方不主张用细管径;药物与食物分开注入;给药后均要用20ml 温水冲洗以防堵管。
留置鼻胃管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留置鼻胃管前先了解患者有无鼻咽、食道、胃部等疾病或手术史,有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颅底骨折史。
2、插管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表明胃管插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再重插。
3、反复插管失败的患者,为避免反复插管导致喉头水肿,勿强行再插,应间隔4h并建议在喉镜下插管,插管前医师根据情况与病人家属谈话并签名。
4、脑出血、脑干损伤等颅内高压患者,务必注意动作轻柔,慎用将头部抬高至下颌骨靠近胸骨柄的方法,如搬动不当或受到剧烈震动,可能造成再出血。
5、聚氨酯鼻胃管的最长使用时间为42天。
管饲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持续输注患者:
①前两次务必用注射器灌注。
②每班用温水冲洗胃管一次并抽吸胃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150ml,可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100ml可原有输注速度上增加20ml/h,如果潴留量≥150ml,暂停或降低输注速度。
若怀疑患者胃肠道运动障碍,应每个4h回抽胃液。
2.管饲过程及管饲后注意观察有无反流、误吸发生。
管饲后半小时内尽量减少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
3.高粘度配方不主张用细管径;药物与食物分开注入;给药后均要用20ml温水冲洗以防堵管。
4.拔管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关闭连接头处的防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避免撤管过程中残余液体进入气管,小心平稳地撤出鼻
导管滑脱管理流程
指/趾甲护理流程
口头医嘱执行流程
医嘱执行流程
医嘱查对流程
→。
鼻饲管置管操作流程
操作气管镜鼻饲管置管是指一种医学介入操作,利用气管镜将鼻饲管通过鼻腔置入肺部,以维持通气和支持给药。
该种操作操作是临床护理领域非常常见的操作内容,操作者必须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一般气管镜鼻饲管置管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操作者需要将患者服务器安装在X线胸部准备中,并确保气管镜和鼻饲管准备完毕。
2.洗消头部皮肤,用消毒棉签蘸取带有消毒液的清洁组织,对右鼻部的鼻孔进行消毒,然后放置鼻罩。
3.当放置完鼻罩后,操作者可以开始使用气管镜对鼻腔内的软组织进行检查,以确定左上部鼻提管经过的路径。
4. 然后,如果比较轻松,可以将鼻饲管置入鼻腔内,一旦到达肺部,就可以使用气管镜检查管腔的正常位置。
5.最后,操作完成后,要进行临膈听诊,然后将鼻饲管拧紧。
拧紧后,操作者应该将更衣室下移。
当操作气管镜鼻饲管置入肺部时,操作者应该确保这些步骤都是正确的,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做,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
操作者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反应,如果有任何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围术期出现不良后果。
总之,鼻饲管置入肺部需要经由熟练的操作者完成,因此操作者必须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操作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鼻饲插管操作流程
1. 预备工作:
①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和其他必要设备;
②仔细核对医嘱,确认插管部位以及饲入方法;
③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沟通工作,让其了解操作的目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2. 操作步骤:
①给患者做好头部固定,在患者的嘴唇和中线胸骨之间涂抹利多卡因软膏或10%的可待因凝胶,以减轻不适感;
②戴好手套,取下鼻饲管后端的塞子。
用火机或酒精灯对管道进行消毒处理;
③降低患者头的后仰程度,使用非支撑手握紧鼻饲管,直接将管道插入患者的鼻孔中,沿着鼻腔前部缓缓推进;
④到达喉咙位置时,务必小心翼翼地将管道顺着喉咙向下推进,直至于管道到达胃的位置;
⑤将眼科伸到和管子一样深的位置,再次确定管腔是否通畅无阻,预防误送管,或气管插管;
⑥将管子连接到配制好的饲料、药物、营养注射液管路相应的末端,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地进食;
3. 操作后续:
①上饮食前,确认管腔通畅、无漏;
②鼻饲管定位后要确保固定;
③操作完成后,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观察评估,定时检查鼻饲管的位置及留置时长,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