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学科语文复试经验
- 格式:ppt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14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文学各专业:《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文艺学:《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影视文学:《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硕士(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复习经验指导由于这门课内容繁杂,涉及十几本书,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十分彷徨。
已经顺利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原本漂亮富有韵味的校园,最近由于在维修,变得风尘仆仆,在校园里走一遭回到宿舍,黑色鞋子都会变成土黄色。
噗哈哈哈……首先我给各位介绍下:我是新祥旭考研机构的在职专业课辅导老师,正常情况下我是远程教学的,平常跟公司对接的老师是教务曹老师或者是项目李老师,当然了也可以面授(面授的话,需要学弟学妹在学校附近,就是找一个咱俩能够见面的地方),另外我给你们简单介绍下新祥旭的官网资料查询,你可以通过首页的搜索栏,搜自己想要找的内容,一般自己需要的内容,基本都能搜索的到。
另外就是注册一个考研文库。
考研文库里面可以大量查询真题等考研资料,有些收费的,你可以充值个下载币,一般都是一币一下载。
(详细介绍这个,是因为我考研的时候也在用,感觉还很实用,比起豆丁这些平台,资料下载方面要节省不少钱)另外,据我知道的有不少学生在这辅导,考上的有很多。
现在写一下,关于华中师范大学考研以及复试的经历吧!第一部分:初试环节1.选择理想院校和专业。
理想,就是愿意去投入努力,并且能力与努力相衡。
目标要适合、恰当,不要太低或者太高。
2.制定计划、找研友。
最重要的是踏实、努力和保持。
找研友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要合得来、可以互相鼓励、一起提问知识点等等。
经过几个月的考研生活,我和研友这次都考上了华师。
大致的时间线是: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买书和资料,考计算机二级、上课、实习、学期末考试夹杂在一起,很难全身心投入。
暑假是七月份开始的,回家两周。
7月15回来学校图书馆学习、8月进入状态、一直到考研结束。
具体一天的时间表是:早上6:10分起床、七点到图书馆学习。
7-8:30简单复习一下前一天的单词、句子,每天一单元的恋恋有词单词。
句子主要是阅读理解里面画出来的答案句。
到作文书出来后,抽出来15分钟时间背作文、小作文是一天一篇、大作文要挑主题和用得上的段落。
8:30-11:30 漫长的背专业课的时间、很漫长。
11:30-1:30吃饭休息取快递买水果零食等一些杂事1:30-3:00 刷政治题目和视频3:00-5:30刷英语题目5:30-6:00背一下政治知识点6:00-7:00吃晚饭7:00-10:00背专业课、结束一天。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总结(共5篇)第一篇: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总结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复试经验总结昨天下午5点左右复试全程结束,着急了近20天,奔波了三天,也纠结了三天,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为了方便2015的考研学弟学妹们,特将自己复试经过如实写下,或许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将近一年的枯燥但充实的考研生活,也或许是想指点一下曾经和我一样迷茫的你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华师文学院的汉硕复试分三天进行,今年是在4月2日-4月4日这三天。
4月2日是资格审查和体检。
资格审查和体检的人都非常多,特别是体检,好几个院一起体检,在此提醒大家去之前好好看资格审查和体检的要求,一定要把材料带齐,别到时候出差错,人多很麻烦。
还有如果上午去的话最好先去体检,因为资格审查是每个院单独进行,相对来说人不是很多。
资格审查只要按要求把资料带齐就没问题了。
4月3日是专业笔试。
上午8:00-10:00专业笔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题目如下:1.说说汉语普通话的轻声的作用和规律(30分)2.分析“我把饺子吃”,“我把饺子吃在户部巷”和“我把饺子不吃”的偏误原因及相关的教学策略。
(35分)3.给古文标标点并翻译(孟子·滕文公下)(35分)上午10:30-12:00 英语笔试(翻译)翻译是一篇很长的文学作品,我今年翻译的是美国文学作品Rip·Van·Winkle里的节选。
相当于要翻译三张A4的纸的文章.时间很紧,基本上是看一句写一句,根本没时间遣词造句,所以大家抓紧时间赶紧做题。
4月4日是综合面试。
今年华师这个专业招24个人,有31个人参加复试,其中两个推免生。
进去先做自我介绍,然后请老师提问。
主要是专业面试,没有英语面试,所以不用准备英语自我介绍。
亏我准备了英语自我介绍和10个即兴话题演讲,浪费了我大把时间啊。
进去之前应该会有点小紧张,但进去之后,你是坐在一个椅子上,说着事先准备好的自我介绍,慢慢也就不紧张了。
我来自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我的本科专业是学前教育。
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首先是院校方面,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确定院校,因为你只有确定院校之后才有复习的方向。
每个学校跟每个学校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尽早定学校。
我之所以选择华中是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高考失利让我进入了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所以我从大一开始就确定了我的目标,大学四年间,我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我们知道华师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之一,是一所211高校,所以我认为它还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学校。
其次,我跟大家分享分享我是如何学习的。
因为我很早就确定了院校,所以我是比较有方向的,当时我备考的时候还是311统考,因为我们专业之前没有学姐学长考上过这个学校,所以我当时是比较迷茫的,后来勤思去我们学校宣讲,后来由于我们家在北京,我实地考察了一下,就选择了勤思,我大概是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报了勤思的辅导班。
但是我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当时因为觉得还早,就每天只是看看视频,也没有很认真。
我真正投入复习是大三的寒假期间,那个时候我一般是先看一章课本,不懂的地方重点标记,然后再去配合讲义看咱们老师的视频,同时会反复的听和看自己不懂的地方,同时尝试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因为我是属于那种只有写下来才有印象,才能理解的学生。
其实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是第一遍过课本,所以我尽量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看到,不能有遗漏的知识点,其实你完整的看完课本也就只有这一次机会,做这项工作我大概用了好几个月,当我完全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过完一遍已经是5月份了好像。
第二遍的时候就不会像第一遍那样细致了,我结合讲义,重点看那些重点的内容,这一遍尝试整理出自己的框架,这是为我后期的背诵做准备,其实读书就是一个把书读薄再读厚的过程,我第二遍就是在做把书读薄的工作,经过第二遍之后,我大概能对知识点有一个印象,但是要我具体的说每个知识点讲了什么还是比较困难的。
2013华中师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复试题目第一篇:2013华中师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复试题目2013华中师范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复试题目第一次复试:只有面试,题都比较活,没有固定的模式。
主要是中文自我介绍,然后是回答问题,我记得的有:1、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哪些语法学家?你读过他们的哪些书?2、《说文解字》的序是谁作的?“颖”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为什么?“疆”呢?3、颈、项、领有何区别?4、六书中的假借和现在所说的通假有何区别与联系?5、鸽子我喂了;我喂了鸽子;鸽子被我喂了。
从这三句话中分析:被子句、被动句和受事主语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二次复试:(华师推免生也要和考生一起参加复试,自认为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主要分三部分:专业笔试、英语笔试、面试专业笔试:40%一共五道大题,每题25分,共100分一、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很常见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名词作状语有哪些情况,举例说明(2)此是名词的本用还是活用?为什么?二、观察以下例句,说明“哦”的语用特点、语法分布、适用人群等。
(共6个例子,只想起来的四个大意)(1)劲酒虽好,不要贪杯哦(2)护彤,专注儿童感冒十二年,还有退热贴哦(3)记住哦,按疗程服用!(4)昨天去了海南,我好兴奋哦!三、分析名词之间语义关系的异同(1)小王和小李是夫妻(2)小王和小李是朋友四、“父兄”可以说,但不可以说“父弟”、“父妹”、“父姐”等,可以说“妻儿”,却不可以说“妻母”等,为什么?英语笔试:20%翻译一篇文章,大概A4纸四大页,所以,要写的很快,一般是一篇哲理性文章。
面试:40%对于推免生而言,主要是走形式,首先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很随便地问几个问题,如,你发表过文章没有?你的毕业论文写的什么?你家乡的方言怎样?第二篇: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复试流程及题目4月11日(星期四)下午13:30报到、查验证件、交纳复试报名费4月11日(星期四)下午14:30复试大会所有复试研究生参加4月12日(星期五)上午8:00体检全体复试考生参加4月12日(星期五)下午14:00-17:00复试笔试历史学专业综合考试博物馆学通论 4月13日(星期六)上午9:00面试(含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专业面试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丁戊奇荒2.江楚三折3.郑和下西洋4.海湾战争5.九州6.五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1.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之争”2.谈谈文革的严重危害及其原因3.列举三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谈谈启蒙运动的影响4.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历史教训5.列出一张古代史纪年简表(从夏到清,包括朝代时期名称和起止年代)6.列举十位近现代以来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史名家,及其代表作品7.用文言文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抉择》,字数一百,繁简体自定,包括自述、家庭情况、专业兴趣、生涯计划。
【19考研经验分享】华师文学院考研经验等了好久啊,4月25日华师的拟录取名单才出来,幸运上岸。
因为自己当初也曾同样受益于前辈们的经验分享,所以想把自己的一点经验或者说经历分享出来,给考研的同学们一些借鉴。
初试359分,专业课117和118,很一般的分数,不过自己还算满意(自己定的目标是350分)。
我的情况少见一点,跨专业,跨学历(本科结业),跨学校,报考大学生士兵专项研究生计划,各种情况都集中在了我身上,前期准备工作花了很多精力,也知道收集信息的不易,特别是报考专项计划的信息,每个学校基本很少有具体的解释,网上很难查到(华师的大学生士兵计划的复试线是240)。
很多学校对同等学力考生来说有额外的要求,比如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之类,或者不接收同等学力跨考。
当时,我几乎把国内(台湾香港也有看,不过要求更多[欣慰])所有一本院校的招生简章翻看了一遍,把能够报考的学校都写了下来,去看它们的参考书目,然后对照每个学校专项计划的名额,最后选了华师。
华师的大综合有点吓人,特别是对我这种没有专业基础的跨考生,中外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学几大类都包含了,又多又杂,不过好处是考察的知识点相对浅一点。
确定了学校之后,就开始买参考书看,中国文学史4本,现当代3本,外国文学史4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各一本总共是16本,大概是从17年的九月开始的,一遍看下来差不多快半年,还不包括语言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当时还在部队服役,自己能利用的时间有限)。
这个阶段其实是最有意思的,没有什么压力,不求甚解的泛读了一遍,这个过程中还参照了川大的参考书,川大四卷本的中国文学史是繁体的,涉及的内容相对深入一点,可以作为激发兴趣点来读,但是不建议花太多时间,没有针对性。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可以先不读,即使是跨专业的同学,可以留到后面做笔记时精读重点的知识点就可以了。
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同学完全可以直接略过这一步,我自己是因为刚开始完全不知道怎么学,对考研没有概念,才把这些参考当闲书来看的。
上一期,优小加为大家整理了华中师大教育学院考研复试相关资讯,这一期继续发布【考研复试专享系列】之华中师大学科语文,话不多说,赶紧往下看吧!主要流程3月24日全天体检(校医院)3月25日专业笔试上午9:00-11:00外语测试下午2:00开始(分25日下午、26日上午、下午三个时间段分组进行)3月26、27日面试上午8:30开始时间安排注意事项∙提前预定车票、机票∙提前预定酒店(最好在学校附近)∙带上一些专业书∙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关于酒店南门——豆丁酒店(向北靠近校车、向南靠近公交站)东门——卓悦假日酒店(靠近虎泉地铁站)北门(学校正大门)——布丁酒店、如家快捷酒店(靠近广埠屯地铁站)∙靠近校车点、学校∙交通便利∙饮食比较方便订酒店宜早不宜晚,为避免住宿问题影响面试,优小加建议大家可以提前1个半月就行动起来啦!复试科目关于复试地点:笔试(复试时会进行通知,一般在8号楼)面试(同上,但一般在文学院)笔试1.总分(100分)2.涉及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333教育学、学科教学等知识3.囊括的题型填空:涉及文学史常识、默写与现代汉语例如修辞;名词解释:涉及文学或学科热点;翻译:大多是古文,有经典文赋也有教材内容;简答:涉及教育学一些内容,大多是教育学原理;现代文阅读:涉及现代文理解、赏析或者编排教学设计;作文:必答题。
部分真题展示2013年:简答:如何看待人大代表提出的设立汉字文化日?2015年:翻译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里的一段话2016年:名词解释:雨巷、学案导学法2017年:简答: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请你谈谈对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理解?英语口语英语面试流程:1、自我介绍;2、口语话题当场抽签;3、老师追问近三年部分真题展示1.你怎么看待美剧风行的这种现象?2.大学和研究生对于你来说会有哪些不一样?3.大学有哪些实习经历?(追问:做了哪些兼职,学到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考华师?你的梦想是什么?)4.你认为近十年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5.为什么考华师?专业面试专业面试大致流程:1、自我介绍;2、当场抽签;(17年新增)3、老师提问;4、板书;近三年部分真题展示1.作为一个男同学,为什么报华师的这个专业?登高在哪儿写的?杜甫的生平,背诵秋兴八首。
2021-2022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参考书及备考经验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是我认为有挑战性而且经过努力复习后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而且华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类211大学。
学科语文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排名前几的院校中,华中历年的录取人数也还是挺有诱惑力的。
同时华师在招生有只招收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不接受跨专业,而且华师的专业课考试是自主命题,333和826出题相对其它院校侧重点明确且不超纲,学校对学生的本科学历没有歧视,在复试中也很看学生的实力,是比较公平的。
华师复试报录比多年为1:1.2我们这届复试线是352分,进复试的有36人,最后录取了28人。
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搜一下历年的报录比再选择,中途换学校专业都不太好。
华中师大学科语文考研初试包括四门,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82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英语,前期主要是掌握单词,我用的是《恋恋有词》。
这本单词书需要多背几遍,到后面也可以再借鉴红宝书一类的单词书进行补充。
然后就是刷题,我的建议是只需要做真题,先刷英语一的再做英语二的,英语二的语言反复反复做几遍直到完全掌握,做题时在解析里把不会的单词圈出来背诵。
作文主要考前一两个月自己模拟练习修改。
政治,前期买的徐老师的书加倍速听他的课。
后面做题跟着一千题和肖四肖八,选择题多刷几遍,拉分就在选择题,大题主要背肖四肖八就够了。
333教育综合完全没必要去买官网的那几本教材,看不完也记不住,我是买的新祥旭考研的解析,然后跟着解析刷视频,自己做每单元的框架,框架很重要。
后期333就是背,翻来覆去的背,所以可以先顺着前期自己做的框架来背,这样后面就一点一点的加深记忆进行补充。
82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专业课看似比较繁杂,但它的内容对于本专业的学生不陌生,而且正因为内容广泛,所以在考试中所考查的深度不会太深。
三跨考生362分考入华中师大考研经验分享学弟学妹们好!很荣幸在勤思这个专业的考研平台分享考研心得。
我是一个传说中最苦逼的往届、本科二本、三跨考生,毕业工作没找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塌糊涂,所以我把我的考研经历定位成一个励志的故事来给大家分享。
我2014年的时候,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的考研,并且一直有一个当大学老师的梦,选教育学当时是因为我本科是重庆师范大学,身边有学习教育学的朋友,了解了一下教育学的定位,就业,加上自己有辅导机构工作经验,在看了教育学的教材之后,就决定了,于是便决定查询教育学有关的考研。
首先查询了教育学考研的就业,可能接触到的研究生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到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研究生学习之后,我就查询了教育学牛逼的学校,之后查询了选出的几所备选学校考试类型,内容,书籍;其实在我查询这些相关信息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筛选,去辨别真伪,我需要了解到我考的教育学的大致轮廓,这样可以帮助我复习的时候找准方向;这是在查询时候遇到的难点。
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在网上接触到勤思的。
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抱着咨询的心态去和一位勤思的老师交谈,这位老师也就是后来一直陪伴我直到复试录取出结果的闫佳欣闫老师,我几乎所有的疑问都是闫老师帮我解决的,对于一个跨考生来说,特别是我这种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真的问题特别多。
闫老师不但没不耐烦,反而说就怕你有问题不主动问,那样也没办法了解到我已经了解的程度,不能起到实质的帮助。
闫老师真的特别好,像一位大姐姐,给我这个小迷途很多建议,同时又让我自己选择,甚至在我开始的时候,有些怀疑勤思的真实性和专业度的时候,闫老师还很可爱地对我证实,安抚我不信任的心理,也正是这样,不多久我就完全信任了闫老师。
考研是一个需要大量信息奋战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输入正能量的过程,大多数人是需要在巨大压力下的同伴的陪伴的,闫老师在我这个过程中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每天从她的空间和维信了解最新的同伴状态,考研的复习进度;有疑问或者难题时候她的耐心解答;还有分阶段的复习指导YY。
华师比较文学上岸学姐为你讲述复试全程高效针对相伴,笃信好学,笃学陪你▲▲▲大家好,我是小江学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试经验,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复试招录信息及相关时间线掌握这些信息主要是让自己在获知初试成绩之后、复试分数线前,合理规划下一步行动。
觉得机会大就专心准备专业复试,觉得可能不太稳就可以两手抓,看看院内调剂和校外调剂。
因为比较文学报考人数比较多,可能你的分数够文学院复试线,能够进复试。
但是复试权重低于初试,如果初试分数较低,逆袭相对困难,就可以选择院内调剂,参加别的小专业的复试。
相对而言文艺学和民间文学,古典文献学就名额更充裕,去年也有不少调剂成功案例呢。
多份准备,多份机会。
招录信息19级中国语言文学计划招生114人,推免57人,统招57人,复试比例120%,参加复试人数76人。
根据初试分数段分布表,360以上的有80人。
400+的1人,380到400的21人,360到380的有58人,361就可以进复试。
但是比较文学计划招生13人,其中推免8人,包括直博班1。
统招只有5人,由于报考人数多,有资格进复试的有18人。
那么最后这18人参加复试竞争5个名额,竞争非常激烈。
而且复试权重低,逆袭并不容易。
去年只有一位小伙伴逆袭,初试378,以0.16分,挤掉一位初试379的,这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逆袭了。
所以院内调剂是不错的选择,去年有5位报考比文的同学选择调剂到别的专业参加复试,结果可观。
2020中国语言文学计划招生114人,推免57人,统招57人,比较文学研究生计划招生13人,推免人数未知。
情况其实基本不变,所以请大家根据初试成绩推算是否能进复试,是否选择院内调剂。
然后自己选择准备那个专业的复试。
这个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是真的,因为379的可能被刷,而365可能被录取。
但是推免情况也是年年有变化,去年的信息仅供参考。
参考以下附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第一批)》时间线以下为2019年时间线,仅供推测。
考研这条路能走到底的人不多,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我复习方法总结。
政治体上基本保证每天两小时的复习时间足以。
万事皆宜,贵在坚持,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政治考试其实有着一个相对其他科目非常明显的框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而破坏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利于理解和记忆。
我只跟李凡老师,下面是我总结的考研政治大概的复习规划:政治第一轮:准备阶段。
第一遍纯看李凡《政治新时器》一套里的知识点部分,一边浏览式阅读,一边看一边做记号,大概一天看40页(2个小时左右)。
这样10天左右看完第一遍。
看书之前要先看目录,对结构有了解,了解考研政治的重点模块。
政治第二轮:基础强化阶段。
7月初开始,继续看知识点,可以看完一章,做一章题,注意:做题答案不要直接写在本子上啊,方便日后再做,这个很重要,这个时候会慢一点,可以慢,很正常,这是开始消化吸收的阶段,这中间还要了解每章结构图,然后对着结构图回忆内容啊,梳理了结构啊之类。
政治第三轮:巩固阶段。
9月下旬吧,继续刷题,之前做错的题要标记,再看再做着重这些。
相信很多小伙伴当初刷题刷到怀疑人生。
前期已经做完习题集的同学可以将整理的错题集拿出来,再做一遍回顾回顾。
找出错题背后自己还未掌握的知识点,及时巩固。
如政治第四轮:考前冲刺阶段。
进入12月,要复习时事政治了,我这个大概看了3~5天,然后扔一边了,最后考前几天再看看就行了,不重要。
最重要背《政治新时器》里的大题。
我高中时的英语还能应付高考,成绩也还可以。
到了大学真的全部抛到一边了。
以为自己能凭借高中的那点知识应该能过个大学四级,那我真的低估我遗忘的能力了。
年年考,年年不过。
别人问我英语好不好,我也再没了底气说还可以了,只能说不好。
那很明显我的考研英语底子非常非常差了。
那只能慢慢捡回来。
每天就坐在自习室,背单词,单词用的《一本单词》,每天学习最基础的语法,学习长难句。
就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从三月到六月,单词终于背了有2遍。
背单词这件事可以说是贯穿了备考阶段的始终,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到考试之前都不能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