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肉鸡生产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一、肉仔鸡饲养概述1.1 肉仔鸡的定义及分类肉仔鸡,又称肉鸡或肉鸽,是专门用于肉食的家禽。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和市场需求,肉仔鸡可以分为肉用鸡和肉用鸽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肉用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1.2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肉仔鸡是重要的经济禽类之一。
与其他禽类相比,肉仔鸡具有以下生产特点:•生长速度快:肉仔鸡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在45到60天就可以达到出栏重量。
•饲料转化率高:肉仔鸡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生产效益。
•适应环境广:肉仔鸡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饲养环境。
•商品性好:肉仔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饮食习性特殊:肉仔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
二、肉仔鸡的饲养管理2.1 饲养环境准备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仔鸡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养环境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鸡舍准备:选择保温、隔离病原、通风良好的鸡舍,确保肉仔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
2.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并根据肉仔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3.水源及饮水设备: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并配置适宜的饮水设备,保证肉仔鸡充分饮水。
4.疫病防控:定期对肉仔鸡进行疫苗注射和防治常见疾病,确保肉仔鸡的健康生长。
2.2 饲养管理要点为了保证肉仔鸡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几点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1.合理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通风条件,合理控制肉仔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饲养温度:根据肉仔鸡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肉仔鸡的正常生长。
3.饲料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4.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的防治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家禽生产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家禽;现代家禽生产二、简答与论述1、家禽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主要有哪些方面?2、简述现代家禽业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一、名词胫骨长;应激二、填空1、家禽有两个胃,分别称和,被称为家禽食物“储备库”的消化器官是。
母禽的生殖器官由和组成,其中分为五部分,包括。
2、家禽粪道、输尿管与生殖道三道汇集,此处称腔,由于粪、尿混合,其能量代谢用能计算。
3、生产上衡量家禽生长发育常用的两个指标是。
衡量群体均匀度指标是。
三、简答与论述1、依据鸡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简述其营养需要与消化特点。
2、简述家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家禽的品种和繁育一、名词开产日龄;全净膛重;胸肌率;腹脂率;蛋型指数二、填空1、国际标准分类法把家禽分为,它注重和。
现代鸡种分类将鸡分为,它注重。
2、现代白壳蛋鸡的血缘来源主要是标准品种。
现代褐壳蛋鸡配套系中父系血缘主要是标准品种,母系主要是标准品种。
3、世界著名肉鸭标准品种是。
4、家禽的数量性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蛋性状中遗传力较低者是,较高者是。
5、产蛋率与体重呈遗传相关,与蛋重呈遗传相关;生长速度与腹脂率呈遗传相关。
三、简答与论述1、现代鸡种如何分类?2、试述家禽主要产蛋性状的主要指标。
3、试述家禽主要肉用性状的主要指标。
4、伴性遗传应用于养鸡生产有什么意义?第四章家禽人工孵化一、名词临界温度;合拢;封门二、填空1、鸡的孵化期为天,一般来讲,禽蛋越大孵化期,越小则孵化期愈。
2、家禽胚胎发育分为和两个阶段。
3、鸡在孵化19天后由呼吸转变为呼吸,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5、鸡孵化的适宜温度是℃,对鸡孵化影响最大的孵化条件是。
孵化后期,由于胚胎代谢旺盛,要严防和两种孵化条件的危害。
6、鸡种蛋保存一般不超过天,适宜保存温度为。
7、鸡孵化期一般要照2次蛋,第一次在孵化期天,要去除和蛋;第二次在天进行,主要去除蛋。
8、衡量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是。
9、影响孵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三大因素。
一、肉仔鸡生产特点: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饲养方式: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混合饲养1.地面垫料平养:是肉仔鸡最主要的饲养方式。
在地面铺设10厘米的厚垫料。
2、网上平养:离开地面50~60厘米高度设置平网,肉仔鸡整个饲养期都生活在网上。
幻灯片64.混合饲养(1)3-4周龄前笼养,3-4周龄后平养(2)5周龄前舍内圈养,5周龄后适当进行室外放养二、肉仔鸡的饲喂1、次数: 1-3日龄每2小时喂一次 ,每次在30分钟内吃完。
4日龄开始逐步换用料桶喂料,7~8日龄后完全用料桶喂料。
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1个料桶,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每隔4小时喂一次。
1周后如果使用自动喂料设备,每间隔3小时开动1次设备,让鸡群采食。
料桶喂饲,通常可以每天加1~2次饲料,让鸡自由采食。
第2~5周:使用肉鸡前期颗粒饲料,颗粒直径约4毫米,长度约10毫米6周龄及以后:使用肉鸡后期颗粒饲料,颗粒直径约5毫米,长度约12毫米。
三、肉仔鸡的管理1、适宜光照:弱光制度(1)前2天—24小时,以后23小时光照,夜间开灯补充光照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每15~20平方米的面积开始用40瓦灯泡,1周后换成15瓦。
(2)密闭式鸡舍:可以采用间歇光照制度开灯、黑暗交替进行。
2、公母分饲:生理基础不同,分饲有利管理(1)营养要求不同:♂营养要求高(2)羽毛生长速度不同:♂羽毛生长速度慢3、全进全出:有利于房舍充分利用,有利于防疫(1)制订全年生产计划(2)两批间隔消毒空舍时间21天4、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提高产品质量四、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措施1、减少弱小个体:鸡苗选择、及时开食开水、弱雏扶壮、充足采食饮水位置、防病等2、防止外伤:管理上: 保持环境安静、舍内无易挫伤障碍物、加强垫料地面管理抓鸡时:昏暗光下抓、移走可移动用具、抓双腿、分成小群3、控制胸囊肿:尽量不用笼网、加强垫料管理、适当促其运动4、预防腿病:营养全面、选择优良品种防遗传疾病、避免疾病引起的腿病、加强管理5、谨慎用药:按药典规定用药,注意停药期五、肉仔鸡适宜的温度温度控制参考标准(℃)日(周)龄前3天4-7天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五周龄后肉鸡身体周围温度34~35 31-33 28-31 25-27 22-24 20-24室温25~28 24-27 22-25 20-24 20 20六、、肉仔鸡适宜的湿度第一周舍内湿度65-70%,2周龄后60-65%湿度是较为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
《家禽生产》学习指南一.学习目的和任务《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针对家禽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社会技术服务等岗位所需的技能,是一门重要的岗位工种职业技术课程;该课程与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等前导课程相衔接,对后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90学时,在三年制高职生第5学期开设,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养禽场实践1个月,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家禽的饲养管理、良种繁育、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禽病预防及禽场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劳动部颁布的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中有关家禽生产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通过“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创业的素质,为畜牧生产培养合格的饲养人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二.课程学习途径1. 多媒体课件学习。
课题组在广泛搜集素材、资料基础上,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紧紧围绕从禽场的选择与设计、良种繁育、蛋种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禽场综合防制技术、禽场经营管理7个项目,26个任务设置,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视频资料学习。
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新更全的现代家禽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课程组精心挑选了一些国内外现代化家禽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料、行业企业案例,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加强学生对现代家禽生产管理的直观认识。
3. 课程网站。
课程建有课程网站,网站配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动画、在线测试等丰富资源,资源生动、形象,弥补了现场教学的不足,学习者可以利用课程网站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师生可以互相沟通,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训基地现场学习。
本课程目前已配套了多功能实训室,校内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两个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稳定在20家左右,并以规章制度和合作协议的形式确保基地的有效性,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家禽生产学题库精品文档,知识共享!《家禽生产学》课程题库第1章绪论(2学时)第2章家禽的生物学(4学时)一、名词解释1)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跖长:用卡尺测量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之间的垂直距离。
3)体斜长:用皮尺测量锁骨前上关节到坐骨结节间的距离。
4)胸骨长:用皮尺测量胸骨前后两端的距离。
5)胸深:用卡尺测量第一胸椎至胸骨前缘间的距离。
二、填空1)现代养禽业的标志是高生产效率和高生产水平。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_良种繁育体系_、饲料工业体系_、禽病防治体系、畜牧工程设施、科学的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体系等六个体系构成。
2)我国家禽生产业发展的四个时期有自然生存期、转型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发展期3)鸡冠的种类有单冠、豆冠、玫瑰冠、草莓冠、杯冠、羽毛冠。
4)输卵管分为5个部分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部。
5)蛋壳形成进程中所需求的钙60%~75%由饲料供给,其余的由骨中供给,执行这一功能的骨称为髓质骨。
6)蛋形指数是衡量蛋的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蛋的长径与横径的比值。
7)母鸡生殖系统的发育状况在腹部容积上有相应的反映。
因此,可相对地域分产蛋性能的上下。
对于高产鸡而言,一般胸骨末端与耻骨间距离4指以上,耻骨间距3指以上。
8)家禽的梳羽、镰羽、蓑羽是家禽的第二性征。
9)家禽的输尿管末端没有膀胱,直接开口于泄殖腔。
10)母禽的生殖器官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在孵化中期退化,仅左侧发育完善,具有生殖功能。
11)禽类视觉发达,但对颜色的区别能力差,听觉发达,嗅觉能力差,味觉不发达。
12)家禽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都较薄,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肤干燥,仅在尾部有一对尾脂腺。
13)家禽绒羽脱换的顺序:翅→尾→胸腹→头部14)鸡蛋中的蛋白分4层:系带生成层;内稀蛋白;浓蛋白;外稀蛋白。
三、选择题1、我国家禽存栏数与蛋产量居世界第(A)位。
. 家禽: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 现代家禽生产:按照高效、高产、优质、低耗的目标定位,进行的家禽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3. 胫骨长:跖骨上关节到第三趾与第四趾间的垂直距离。
4. 体重均匀度:体重的平均值±10%体重平均值范围内,个体占总群体的百分比。
5. 胫长均匀度:胫长平均值±5%胫长平均值范围内,个体占总群体的百分比。
6. 应激: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7. 气囊:具装空气的膜质囊,一端与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四肢骨骼及其它骨骼相连。
主要是贮存气体、增加空气的利用率、调节体温、增加浮力。
8. 开产日龄:家禽性成熟后、产的第一枚蛋的日龄。
9. 入舍鸡产蛋量:产蛋总数为入舍鸡数的比值/统计期内总产蛋个数/入舍母鸡数。
10. 饲养日产蛋量:统计期总产蛋数/饲养期平均母鸡只数。
11. 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将家禽的纯系选育、配合力的测定以及杂交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12. 半净膛重:家禽屠宰后人类可食部分的重量。
指屠体重除去气管、素囊、气囔、食管。
13. 全净膛重:半净膛重除去头、脚、心、肝、腹脂14. 胸肌率:胸肌重量点污体重的比率。
15. 蛋型指数:16. 腹脂率:腹脂重占宰前污重的比重。
17. 孵化期:体外发育的时间。
18. 临界温度:鸡胚开始发育(体外)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19. 恒温孵化:在1-19d采用一个孵化温度一般为37.8度,19-21d降至并保持37.2度。
变温孵化: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的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
20.看胎施温:21.合拢:鸡胚发育到第10d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
22.封门:鸡胚胎发育到第17d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
23.三段式饲养制度:即产蛋前期、中期、后期,或产蛋率80%以上、70%-80%、70%以下三个阶段。
24.产蛋鸡的阶段饲料: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产蛋期分为N个阶段,并根据环境温度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的方法。
《禽生产》课程标准课程类别:职业技能方向课程课程学时:68开设学期:第3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禽生产》是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禽类养殖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而开设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禽类养殖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孵化、育雏、育成、产蛋等岗位的工作任务,成为禽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
同时具有考取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禽饲养工、家禽繁殖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
止匕外,在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工作任务的分析、计划、实施能力,自主分析并解决禽类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畜牧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禽类生产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秉承“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指导思想,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
突出地方特色。
以学生来源和就业方向的地域性为重要参考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理论一实践一体化、项目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情境设计要反映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按照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禽类养殖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理论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家禽生产、经营管理、饲料兽药营销等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职业素养。
实训大纲《家禽生产》实训大纲规定了实训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训内容主要围绕应用最广泛的家禽生产技术进行,其中包括家禽外貌识别与体尺测量、家禽产蛋性能的外貌和生理特性鉴定、禽蛋的构造和品质鉴定、家禽种蛋的管理、种蛋的孵化管理、雏鸡处置技术、育雏器的构造、使用和育雏技术等技术。
一、目的及意义《家禽生产》实训是在课堂实验实习的基础上,把生产中常用的各个关键繁殖技能进行配套组装,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与实际生产任务的密切结合。
二、实训主要内容(一)通过家禽外貌、体尺等指标对家禽品种特征进行选择,同时鉴定产蛋性能和生理特性(二)通过对禽蛋选择、种蛋管理及孵化过程的实训,掌握家禽生产中孵化管理内容(三)通过对育雏器的构造了解和使用,掌握育雏技术三、实训指导实训一家禽外貌识别与体尺测量一、实训目的要求1.掌握保定家禽的方法,熟悉禽体外貌部位和羽毛的名称。
2.了解家禽的性别特征,熟悉家禽性别和年龄的识别方法。
3.熟悉禽体骨骼部位,掌握家禽体尺测量方法和各体型计算方法。
二、实训材料和用具家禽骨骼标本、各种禽类公母家禽若干只、青年公母家禽若干只;幻灯片;家禽鉴别笼、禽体外貌部位名称图、鸡的冠形图、家禽羽毛种类及斑型图、幻灯机;家禽鉴别笼、卷尺、卡尺、弹簧秤等。
三、实训内容(一)家禽的保定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鸡的右腿,无名指与小指夹住鸡的左腿,使鸡胸腹部置于左掌中,并使鸡的头部向着鉴定者。
这样把鸡保定在左手上不致乱动,又可以随意转动左手,以便观察鸡体各部。
鸭、鹌鹑、鸽的保定法与鸡略同。
鹅和火鸡因体躯较大且重,应放置笼中或栏栅里进行观察。
(二)禽体外貌部位的识别按禽体各部位,从头、颈、肩、翼、背、胸、腹、臀、腿、胫、趾和爪等部位仔细观察,并熟悉其余中部位名称,观察时参阅禽体外貌部位名称图。
在观察过程中,需注意各部位特征与家禽健康的关系以及禽体在生长发育上有无缺陷;例如歪嘴、胸骨弯曲和曲趾等。
(三)观察和认识禽体各部位羽毛的名称、形状、羽毛结构、新生羽毛和旧羽毛的区分等。
家禽生产学试题填空:1、中国养禽业历史悠久,其中有不少优良品种如丝羽乌骨鸡、九斤鸡、狼山鸡等被列入国际标准品种。
2、主要家禽的孵化期:鸡21天、鸭28一天,鹅31天。
3、母禽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育状况在腹部容积上有相应的反映。
因此,可相对地区分产蛋性能的高低。
对于高产鸡而言,一般胸骨末端与耻骨间距离_4 指以上,耻骨间距3指以上_。
4、决定初生雏鸡翼羽生长快慢的慢羽基因(K)和快羽基因(k)都位于乙染色体上,而且慢羽基因(K)对快羽基因(k)为显性,具有伴性遗传现象。
用慢羽母鸡(K一)与快羽公鸡(kk)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慢羽,而,全部是快羽,根据翼羽生长的快慢就可鉴别公母。
同样,对于金银羽色基因而言,银色羽(S)对金色羽基因(s)为显性,所以银色羽母鸡与金色羽公鸡交配后其子一代的母雏羽色为_^色—,公雏羽色为银色。
5、鸡在其产蛋年中,产蛋期间可以分为3个时期,即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 和_产蛋后期。
6、禽舍内危及家禽健康的生产性能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
7、在孵化生产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三个孵化条件是:温度(37.8℃)、通风和_卫生「需要着力抓好的两个关键时期(鸡胚)是4-5d_和_18-20d。
8、现代养禽业的标志是高生产效率和高生产水平。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良种繁育体系_、饲料工业体系_、禽病防治体系、畜牧工程设施、科学的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体系等六个体系构成。
11、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一上市日龄_,二是_料肉比_。
12、现代鸡种的特征是具有整齐一致、—和—高生产水平。
13、适用于饲养肉用仔鸡的饲料形状是颗粒料,饲养雏鸡最好采用裂碎料,饲养产蛋鸡可采用_粉料_。
14、家禽的皮肤没有汗腺,全身披有羽毛,因此当外界温度升高至26.6℃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受到限制,其蒸发散热的方法,主要靠蒸发—排出水蒸汽来调节体温。
15、养禽生产中常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混合进行环境的熏蒸消毒,通常“福?高”混合液的1倍量(1X)是指14ml + 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