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恋爱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恋爱关系 4学时

第一节恋爱关系的特点

第二节如何处理恋爱关系

第三节如何对待失恋

课堂辩论: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根据学生对大学生谈恋爱的认识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课前学生准备资料,课堂上进行辩论。

第六章恋爱关系

为了延续后代,满足生理需要,包括人在内一切动物都必须与异性交配。这也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具体表现。但从动物进化为人开始,动物间单纯的性关系就转化为人的性关系,动物的性生活同时就转化为人的性生活,并且成为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交合,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是人的思想、意识、感情、理智的反映,完全不象动物那样毫不掩饰地赤裸裸地表现本能。人在选择异性的时候,不单单是看对方的相貌、体态等生物性条件,更要看对方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准、志向追求、兴趣爱好、气质风度、职业门类、家庭条件、物质条件等等社会性条件。在动物那里即使是最复杂的选择也是纯生物性的,没有也不可能有社会标准。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在人类社会中,两情相悦我们称之为恋爱,恋爱发展的结果用婚姻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家庭。恋爱是爱情的开始,是爱情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爱情得到培养、提升、升华的具体方式。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与延续。这种以姻缘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婚姻和血缘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学中称之为亲缘人际关系。其特点是:强烈的情感性;发生频率极高,对人类个体影响最大。可分为:恋爱人际关系,婚姻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亲属人际关系。

第一节恋爱关系的特点

爱情生活是美妙的。它是一幅画,每个人都在涂抹着自己的色彩;它是一支歌,每个人都在谱写着自己的旋律;它是一首诗,每个人都在赋着自己的情调;它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每个人都在其中自由遨游。

爱情是风雨里共同撑起的一把伞,是暮色中急切盼归的一份情,是寒夜灯影下温暖的一杯茶……

一、恋爱的内涵

特指男女相爱的过程。恋爱关系是指是指处于恋爱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它反映的仅仅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必须是一男一女“两人”之间的关系。这是针对正常的爱情而言的。如果“两人”都是男的或都是女的,就不能构成爱情关系。万一两男或者两女双方产生了以发生性关系为目的的性爱关系,那就是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变态的、畸形的恋爱,是爱情的特殊现象,不能反映爱情的一般特点。第二,它反映的是一男一女之间的性爱情感关系。男女之间的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与父女之情、兄妹之情、友谊之情等,只有属于性爱的那种感情才是爱情。仅仅有感情还不能算作爱情,只有属于性爱的那一部分感情才是爱情。我们从爱情自身出发,概括恋爱关系的具体特点:

二、恋爱的特点

1.互爱性

恩格斯说:“它是以所爱着的互爱为前提的”。就是说,一男一女双方既是爱者,又是被爱者,既爱着对方,又被对方深深的爱着,彼此都为对方所强烈吸引和倾心爱慕,其感情是真挚的、热烈的、持久的,是不带其他任何杂质杂念的。如果把爱情看成是政治上的“组阁”、经济上的入股、生活上的依附,而不是以互相爱慕为基础,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爱情。任何单方面的痴情、“单相思”、“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都不能成为真正的爱情。

两性互爱是建立在男女双方长期接触、深刻了解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双方在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和谐基础上的。虽然可能存在所谓“一见钟情”,但“一见”之后必须得有频繁的接触和深入的了解。没有这些,爱情是难以牢固和持久的。只有双方政治上共同进步,思想上互相勉励,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体贴,通过思想感情上的不断交融和心理上的逐步和谐,达到志同道合,情投意合,两心相悦,两身相许,爱情才能有生命力,才能美满和持久。

2.排他性

所谓排他性,就是专一不二,爱情只能献给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自始至终,忠贞不渝。这也是爱情纯洁性的要求,是爱情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恩格斯明确指出:“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8页)。邓颖超也说过:“爱情不应该是自私的占有,而应该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双方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可见,排他性是爱情幸福的重要保证。那种“脚踩两只船”、“吃着碗里望着锅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三角恋爱”、“多角恋爱”,都是不符合爱情的基本特征的,也是不符合恋爱道德要求的。

爱情的排他性要求把性爱的感情倾注到所爱的对方一个人,不仅是对女子的约定,同时也是对男子的约定。排他性是以双方互爱为前提的,一旦一方失去了对另一方的爱,爱情是可以终止的。在爱情问题上我们提倡“从一而终”,但绝不是说一旦建立了爱情关系就非得保持到死不可,甚至一方死了也不准另有所爱。

3.奉献性

爱,作为一种感情,总是要指向一定对象的,是对一定对象的爱的感情投入、倾注。投入、倾注就是奉献,所以说爱在本质上是奉献的,爱的真谛就是奉献。爱情是发自内心的对所爱的人的最真挚的爱慕,它不仅是纯洁的、专一的,而且是无私的,是对所爱之人的无私的奉献。也就是说,爱情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从对方那里得到了多少爱,而在于自己给对方了多少爱。恋爱时,要给对方以理解、尊重、关心与帮助。要理解对方的心情,理解对方的处境,善解人意;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一切,不能总是我行我素,甚至凌驾于对方之上;要关心对方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体健康;要尽可能地在对方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要在对方受到伤害的时候予以保护。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爱一个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他的幸福而高兴,并且乐意做一切为他的幸福所必须的事情。”这就是说,如果爱上一个人,就要为所爱的人奉献,使所爱的人幸福。有了这种爱的奉献精神,就会产生巨大的爱的力量,这种力量会驱使你为所爱的人做出牺牲,不仅在情感上满足对方,生理上满足对方,也在物质生

活方满足对方,甚至在关键时刻愿意为对方去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方同等的回报,才能使爱情升华,使爱情持久,使爱情成为真正的爱情。如果只强调别人,只知道从别人那里索取爱、享受爱,这不是真正的爱情,肯定是不能持久的。

第二节如何处理恋爱关系

德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大学生恋爱现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他们年龄很相近,而且很多大学生又都住校,彼此了解更多,产生感情也是特别自然的一件事情。这种情感确实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彼此在一起学习时产生的。这种情感是很单纯的情感,他们不带有功利色彩,不在乎对方挣多少钱,也不在乎对方有没有房子,不在乎对方的家庭状况如何。但是,大学生恋爱又普遍没有结果,这是大学生爱情的一个特点。恋爱是难以驾驭的人生艺术。渴望谈恋爱是一回事,会不会谈则是另一回事。许多人疯狂地投入进去,惨败地退出来。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大学生中因恋爱动机不同而显现多样化的趋势。

一、正确把握恋爱的时机

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可能千篇一律。

1.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

在青春时期,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生理发展相对较快,成熟较早,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成熟较晚。人从出生到成熟,一般经过两次发育高峰,一是婴儿期,即出生一个月到一周岁左右,二是青春期,其中以青春初期(13—14岁)发育最显著。到了大学时代,虽然仍处在青春期内,身体仍在发育之中,但已经过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趋向成熟。但是,心理发育还远没有到到成熟的程度。自我意识已经形成,但需要进一步强化;情绪情感相当丰富,但又相当不稳定;气质性格已经显现,但还没有定型。从性心理上看,对异性特别敏感,性接近的意识以及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欲望相当强烈,但往往冲动大于理智,理想主义大于现实主义,经受挫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