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袜子皮皮》推荐课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喜欢《长袜子皮皮》这本书。
2. 引导学生关注皮皮这个角色的特点和故事背景。
二、教学内容1. 简介《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及其作品特点。
2. 介绍皮皮这个角色的形象特点和故事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皮皮的奇特形象,激发阅读兴趣。
2. 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皮皮的故事背景。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阅读《长袜子皮皮》的第一章。
2. 写一篇关于皮皮角色特点的短文。
第二章:皮皮的冒险精神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欣赏皮皮的冒险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通过阅读,了解皮皮在冒险过程中的表现。
2. 分析皮皮的勇敢、聪明、善良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皮皮的冒险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冒险故事和角色。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阅读《长袜子皮皮》的第二章。
2. 写一篇关于皮皮冒险精神的短文。
第三章:皮皮的人际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关注皮皮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2.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分析角色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过阅读,了解皮皮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
2. 分析皮皮的善良、包容、友善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皮皮的人际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经验。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阅读《长袜子皮皮》的第三章。
2. 写一篇关于皮皮人际关系观的短文。
第四章:皮皮的价值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认同皮皮的价值观。
2.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分析角色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通过阅读,了解皮皮对待财富、友谊、快乐等价值观。
2. 分析皮皮的乐观、善良、分享等品质。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皮皮的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阅读《长袜子皮皮》的第四章。
长袜子皮皮备课讲义长袜子皮皮,书名比较特殊,以后孩子们可以自己出品类似读物。
如黑裤子毛毛,绿褂子张平,卷头发爱丽丝等等通过目录的阅读,可能对图书有一个基本的自己认知,比如再次去航海,可能会觉得她为什么再次去航海,可能会为了知道基本结果而先去看这一章。
或者觉得里面某一章的名字比较特殊而引起兴趣。
你觉得她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吗?皮皮哪里是个孩子,更像一个不愿长大的大人孤零零地活在孩子中间。
这句话对文章的解读恰到好处。
在现实中也是,有好多孩子想长大,好多大人不想继续长,但客观规律的东西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首先要认识客观规律,其次是在这一环境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尽可能的活到极致。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做事,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学习的学生想去工作挣钱,工作的成人觉得压力大,想重新去学习或者后悔当初学习的不努力。
这些都是要么超前要么不可取。
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人生认知。
这是一个人独立在社会的法宝。
测试卷答案一、1杜米阿尼卡 2烙饼 3警察 4野游 5杜米和阿尼卡6糖果 7力气 8红胡萝卜色 9自己红色的小布条爸爸10不想长大二、1c、2B、3A、4 A、5D、6 C 、7B、8B、 9 B、10 B、三、2/5/13/14/17/18/20是错的。
其余是对的四、1答:我喜欢皮皮,喜欢她的率真,喜欢她的可爱,喜欢她的乐观,喜欢她的善良,因为她实在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可爱的长袜子皮皮。
2答:她梳着两个红色的小辫子,皮肤长得很白,就是脸上有好多的雀斑。
3答:坚强、勇敢的孩子。
4答:个性:善良,热情,好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
附录:其他参考资料一、填空1.皮皮的两个好朋友是杜米和阿妮卡。
2.尼尔松先生是一只小猴子。
3.皮皮做椒盐饼干,她把面团放在地板上擀,因为她至少要做 500 块椒盐饼干。
4.马住在前廊,因为它住在厨房走路不方便,住在客厅不适应。
5.皮皮擦地板的时候,把刷子绑在脚上。
长袜子皮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长袜子皮皮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长袜子皮皮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发学生对长袜子皮皮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长袜子皮皮基本动作介绍:- 抖腿:双腿交替向前抖动。
- 平蹲:双腿与肩同宽,身体下蹲平行于地面。
- 高蹲:双腿与肩同宽,身体下蹲时抬起一只脚。
- 弓步蹲:左腿前蹬,右腿后撑,身体下蹲,腰部腾起。
- 交叉走:双腿交叉行走,步伐平稳。
- 跳跃:双腿弹跳同时向前或向上跳跃。
2.长袜子皮皮的技巧操练:- 练习1:通过抖腿和平蹲的组合动作,完成一个简单的连续动作。
- 练习2:学习高蹲和交叉走的组合动作,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 练习3:跳跃和弓步蹲的组合动作,加强腹部和腿部肌肉训练。
3.长袜子皮皮的合作游戏:- 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3-5人组成。
组员之间进行长袜子皮皮技巧的操练,每个小组根据表现进行评分,最终决出获胜组。
- 长袜子皮皮接力赛:设立起点和终点,每个小组成员依次进行长袜子皮皮的动作,传递长袜子皮皮到下一位队员。
第一组完成接力任务的小组获胜。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长袜子皮皮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示范演示:老师进行长袜子皮皮基本动作的演示,并让学生模仿跟随,学习基本技巧。
3.练习操练: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操练,老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学生。
4.技巧训练:引导学生练习不同的技巧组合,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运动灵活性。
5.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6.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练习长袜子皮皮,加强技巧。
教学评价:1.动作准确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评估他们的动作准确度。
2.技巧组合评价:对学生进行不同技巧组合的测试,评价他们的协调和运动能力。
3.合作游戏评价:根据学生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长袜子皮皮比赛,提高他们的技巧和比赛经验。
《长袜子皮皮》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导读课初步认识皮皮,了解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
2.激发学生对《长袜子皮皮》的兴趣,让他们期待走进这部经典的童话作品。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皮皮的独特之处。
教学内容:1.介绍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及《长袜子皮皮》的背景。
2.引导学生了解皮皮的外貌特征和她的特别之处。
3.探讨皮皮的个性特点和她所生活的环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皮皮的个性特点和她所生活的环境,让他们真正走进这部经典作品。
重点:通过导读课,让学生对《长袜子皮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到后续的阅读活动中。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展示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照片和《长袜子皮皮》的插图)。
2.《长袜子皮皮》纸质书籍或电子书。
3.黑板或白板(用于写下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所接触过的童话故事,引导他们发现《长袜子皮皮》与其他童话的不同之处。
2.教学策略:通过提问、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皮皮的故事和个性特点。
3.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皮皮的独特之处,并分享他们对于这部经典童话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照片和《长袜子皮皮》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她是谁?她看起来怎么样?”(引导学生回答出这是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以及她笔下的角色“长袜子皮皮”,并描述皮皮的外貌特征。
)2.讲授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皮皮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环境。
“你们觉得皮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回答出皮皮的个性特点如力大无穷、自信乐观、独立能干等,以及她所生活的环境。
)3.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皮皮的独特之处,并分享他们对于这部经典童话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长袜子皮皮》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长袜子皮皮》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并欣赏瑞典儿童文学的魅力。
3. 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皮皮的独立、勇敢、善良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品质。
4. 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长袜子皮皮》2. 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3. 主要人物:皮皮、阿斯特里德、小猪4. 故事梗概:讲述了皮皮这个独特的女孩,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决了许多问题,和阿斯特里德、小猪成为了好朋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长袜子皮皮》,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皮皮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瑞典儿童文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梗概,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互动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增强体验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长袜子皮皮》这本书及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
2. 简要讲解故事梗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关注皮皮的形象特点,思考她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皮皮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长袜子皮皮》的兴趣和阅读理解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评估他们对皮皮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长袜子皮皮》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2. 关于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介绍资料。
3. 故事情节的图片或插图,用于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书及作者,讲解故事梗概。
2.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九、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长袜子皮皮》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长袜子皮皮》交流课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长袜子皮皮》这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长袜子皮皮》第一至第四章内容。
2. 学生阅读理解、分享感受、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1. 教科书《长袜子皮皮》。
2. 相关参考资料。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里德·林格伦以及她的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第四章。
2. 教师提出阅读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分享感受(2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四、讨论交流(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话题进行讨论。
2. 学生相互交流观点,教师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长袜子皮皮》的感受。
二、深入阅读(15分钟)1. 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八章。
2. 教师提出深入阅读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三、分享感受与讨论交流(2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3. 教师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话题进行讨论。
4. 学生相互交流观点,教师给予指导。
3.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分享感受、讨论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对《长袜子皮皮》的喜爱程度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长袜子皮皮》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长袜子皮皮》的作者及成书背景掌握小说的主人公、故事背景及主题1.2 教学内容安东尼·伯尔紧急曼及其创作背景长袜子皮皮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题探讨:友情、勇气与独立1.3 教学活动观看《长袜子皮皮》封面及插图,引发兴趣老师简要介绍作者及成书背景学生分享对主人公的第一印象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皮皮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探讨小说的主题及现实意义1.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一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第二章: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2.1 课程目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了解小说情节发展脉络2.2 教学内容人物关系梳理:皮皮与杜米、阿妮卡的友谊情节发展分析:皮皮的冒险经历2.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内容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老师分析人物关系及情节发展观看《长袜子皮皮》片段,加深理解2.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二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第三章:皮皮的个性特点与价值观3.1 课程目标深入分析皮皮的个性特点探讨皮皮的价值观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3.2 教学内容皮皮的个性特点:独立、勇敢、善良、聪明皮皮的价值观:友情、尊重、公平、正义3.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皮皮的个性特点及价值观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分析皮皮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三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第四章:小说写作技巧分析4.1 课程目标了解《长袜子皮皮》的写作技巧学会欣赏并分析优秀文学作品4.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分析:幽默、夸张、拟人等老师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写作技巧4.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写作技巧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分析写作技巧在小说中的作用4.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四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尝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第五章:综合讨论与总结5.1 课程目标全面回顾《长袜子皮皮》的阅读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总结能力5.2 教学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小说主要内容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及收获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总结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老师总结:对整本小说进行点评,强调阅读的重要性5.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读后感写作推荐其他类似优秀作品进行阅读第六章:深入分析皮皮的友情观6.1 课程目标深入理解皮皮与杜米、阿妮卡的友情探讨友情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分析皮皮与杜米、阿妮卡的友情发展过程友情观探讨:忠诚、互助、包容6.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皮皮的友情观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分析友情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6.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六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友情的看法第七章:皮皮的冒险精神与创新思维7.1 课程目标理解皮皮的冒险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勇敢面对挑战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分析皮皮的冒险经历探讨皮皮的勇敢与创新精神7.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皮皮的冒险精神与创新思维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与勇气7.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七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谈谈对创新思维与勇气的看法第八章: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观念8.1 课程目标分析小说中家长的教育方式探讨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8.2 教学内容分析皮皮的家庭背景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观念探讨:尊重、引导、关爱8.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观念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家庭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8.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长袜子皮皮》第八章完成阅读感悟日记,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第九章:作品欣赏与创意写作9.1 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创意写作能力学会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激发写作兴趣9.2 教学内容欣赏《长袜子皮皮》中的精彩片段老师示范:如何进行创意写作9.3 教学活动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小组讨论:激发创意写作灵感9.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进行创意写作练习提交一篇短文,题目自拟,风格不限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目标全面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能力10.2 教学内容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与感悟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启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老师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点评,强调阅读与思考的重要性10.4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课程总结与反思日记推荐其他类似优秀作品进行阅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长袜子皮皮》简介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并分析皮皮的人物形象,包括她的独立、勇敢、善良、聪明等个性特点,以及小说所探讨的友情、勇气与独立等主题。
《长袜子皮皮》阅读课作品分析:《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
1941年,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
1944年,在女儿10岁的时候,林格伦把皮皮的故事写了出来作为赠给她的生日礼物——《长袜子皮皮》。
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外貌古怪而不修边幅,她还有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她红头发上小辫子硬梆梆地翘向两边,满脸的雀斑、大嘴巴,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棕,一只黑,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她力大无比,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十分善良,对人热情,喜欢开玩笑、冒险,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却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皮皮并非现实世界中的小姑娘,然而她又是真实的。
林格伦创造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孩子,充分展示儿童独特的个性、儿童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表现了儿童内心渴望自由, 想要尽情玩耍的强烈愿望。
在皮皮身上,儿童处于童年期的愿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张扬。
林格伦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孩子的身上寄托着我们的希望。
我们成年人的天职在于保护他们的未来。
”林格伦用她的生花之笔描绘出种种故事,让孩子们徜徉于现实与幻想之中。
孩子们在这里幸福地看着皮皮这样淘气,却快乐、自由的孩子,沉浸在童年无忧的愿望中,感受着游戏的乐趣,享受着爱的温馨,在游戏中体味着轻松之感,在紧张中懂得责任意识,直至皮皮成了一大群孩子童年的超级偶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2、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一、读封面,了解作者、主要角色及大概内容1、出示:《长袜子皮皮》,(师板书:长袜子皮皮)作者是——〔瑞典〕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2、了解作者林格伦及其创作的作品角色。
《长袜子皮皮》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袜子皮皮》故事梗概和作者简介。
2、通过猜读、想象、图引等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3、了解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特点。
4、学会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对《长袜子皮皮》故事的提炼和阅读兴趣的引导激发。
三、教学难点在小读者和皮皮之间找到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四、故事梗概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
她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
她脚上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她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盗,还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
她有取之不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孩子们。
她十分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
她喜欢开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
五、作者简介《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童话代表作之一。
林格伦1907年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一个农民家里,她在1945年步入儿童文坛就标志着世纪儿童——皮皮已经诞生。
她的作品被译为86种文字,发行量达到1亿3千万册。
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她在1946— 1970年担任拉米和合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对创造这个时期的瑞典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有30多部作品,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1950年获瑞典图书馆协会颁发的“尼尔斯·毫尔耶松金匾”;1957年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1970年获瑞典《快报》“儿童文学和促进文学事业金船奖”;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1959年《纽约先驱论坛报》春季奖1957年德国青年书籍比赛的特别奖。
《长袜子皮皮》阅读指导课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中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学生字的方法,这个学段,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
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1.学会读一本书。
2.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
3.通过猜读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4.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这节课呀,我和你们,一起读书,读一本书,当然,是读一本好书。
二、读封面,了解作者、主要角色及大概内容1、瑞典的首相约朗.佩尔松曾这样评价这本书,出示课件:2、看了刚才的提示,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本书的书名。
课件出示:《长袜子皮皮》,(师板书:长袜子皮皮)它的作者是(学生接)〔瑞典〕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3、了解作者林格伦及其创作的作品角色。
(课件出示封面)4、封面上的这个小女孩就是皮皮,让我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她外貌上有什么奇特之处吗?5、这本书围绕长袜子皮皮可能会讲些什么呢?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想内容。
)6、同学们,你们看一本书,如果想快点知道书的内容,其实可以先去看看作品前面给我们提供的目录。
(课件出示目录)默读目录,你觉得内容是你们已经猜中了的,哪些又让你感到很意外呢?师小结:是的,从这个目录中我们知道了书中会讲到皮皮去看马戏,去航海,和警察玩拍人游戏等有趣的故事。
三、读片断,感知故事内容过渡:想不想知道这些故事的详细经过?好,那就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听。
1、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皮皮的原名叫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长袜子皮皮》阅读推进课试讲稿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她是谁?没错,她就是长袜子皮皮。
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觉得她力大无比,非常富有;你觉得她乐观坚强,善良大方;你觉得她是一个让人喜爱的小姑娘。
这是我们眼中的皮皮,那么作者眼中的皮皮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来读读这一段(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
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
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纯净。
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她自己缝的。
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你发现这一段是对皮皮进行外貌描写。
她的外貌?请你来交流。
对呀!十分奇特。
请你来补充。
你发现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这些外貌特点尤为突出。
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致生动的刻画,让我们更明显地感受到皮皮是一个外貌奇特的小姑娘。
我们可以将这个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在这个外貌奇特的小姑娘身上,会发生哪些好玩的故事呢?如果想快点知道书的内容,可以先读读作品前面给我们提供的目录。
大家来读读目录,看看发现了什么?请你来。
你发现这本书一共有二十四的小故事。
你们想读这些生动好玩的故事吗?那就快来读读第一章节吧。
阅读第一章《皮皮住进维拉.维洛古拉》,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画出感受较深的句段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受。
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
坐的端正,边读边画边思考。
通过大家齐刷刷的坐姿,老师看得出,你们的收获不少呢。
请你来交流。
(皮皮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皮皮的爸爸原来是船长,他的船航行在大海上,皮皮坐着爸爸的船和他一起航行。
可是有一次,他们在海上遇见了大风暴,皮皮的爸爸被卷进了大海,失踪了。
皮皮只好带着她爸爸送给她的一只名叫尼尔松的猴子和一个装满金币的大手提包回到了爸爸多年前买的一座破旧的房子里。
)听了你朗读者一段,我们知道皮皮失去了父母。
走进《长袜子皮皮》教学目标:1 、初步学习归纳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2、交流阅读感受,感受皮皮与众不同的性格,促进深度阅读。
3、通过对《长袜子皮皮》的阅读指导,初步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谈皮皮的特点,品读事例,感悟皮皮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故事中的精彩片段、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借聊天妙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生1 :胆小、听话生2 :文静、力气小……师:最近老师认识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小姑娘,她满头红发,小辫子像刷子一样翘向两边,脸上布满雀斑。
她力大无比,喜欢开玩笑,喜欢冒险,又十分善良、热情,她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齐答:长袜子皮皮师:对,她就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长袜子皮皮(举书示意并板书)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就聊一聊这本书,聊一聊长袜子皮皮。
二、看封面聊作者师:同学们,在读这样一本长篇小说时,你一般先看什么?(板书:看)生1 :看封面生2 :看目录师:不错,拿到一本新书时,我们一般先要简单地看看书的封面、内封、封底、书的序、目录和后记。
(师边说边翻书演示)师: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生 1 :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阿斯特丽德. 林格伦。
生 2 :我从目录中知道这本书的主要情节。
师:为了记忆方便,我们一般都把这个儿童文学大师叫林格伦。
谁对作者还有哪些了解?生1:林格伦被称为“童话外婆”,曾获得“安徒生金质奖章” : 。
生2:她的作品已出版90 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一亿三千万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 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师读(林格伦被称为“童话外婆”,曾获得“安徒生金质奖章” ,她的作品已出版90 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一亿三千万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 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课件出示)师:这样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让我们迫不及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本书,走进皮皮光怪陆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