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2021年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研核心题库之生物化学论述题精编

1.动物体内脂肪酸代谢调控如何进行?

【答案】(1)脂肪酸氧化的主要调控酶是肉碱脂酰转移酶Ⅰ,脂肪酸合成的主要调控酶是乙酰CoA羧化酶。

(2)脂肪酸代谢的主要调节物是胰岛素,脂解的速率对胰岛素的水平非常敏感,胰岛素可促进环腺苷酸的水解,抑制甘油三酯的降解,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同时也促进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促进脂肪酸的合成。

(3)肾上腺素等脂解激素可促进环腺苷酸的生成,促进甘油三酯的降解,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4)丙二酸单酰CoA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活性。

(5)柠檬酸是乙酰CoA羧化酶的激活剂,脂酰CoA是该酶的抑制剂。

2.一个可逆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常数()是否就是等于当酶的活性被抑制到时的抑制剂浓度?请你通过对一个竞争性抑制剂和一个非竞争性抑制剂的酶动力学分析,对问题做出解答。

【答案】(1)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设为游离酶的浓度。

(2)当酶的活性被抑制到50%时,,,;因为

,,所以,—。

(3)将代入式中,则,因此,。

(4)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或。

(5)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常数()等于当酶的活性被抑制到时的抑制剂浓度,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常数()不等于当酶的活性被抑制到时的抑制剂浓度。

3.试述维生素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答案】维生素的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重要作用有:

(1)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的辅酶,参与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及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2)磷酸吡哆醛又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因此它与氨基丁酸、组胺、羟色胺、儿茶酚胺类、牛磺酸、多胺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有关。

(3)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消旋酶的辅酶,与和消去作用、消旋作用有关。

磷酸吡哆醛的化学多能性是因为它能够:与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稳定的席夫碱

();起有效的电子穴作用,以稳定反应的中间物。

4.举例说明氨基酸降解的主要方式?

【答案】(1)脱氨基作用:包括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分解产物为酮酸和氨。如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酮戊二酸和氨。

(2)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在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如组氨酸脱羧生成组胺和二氧化碳。

(3)羟化作用:有些氨基酸降解时首先发生羟化作用,生成羟基氨基酸,再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如苯丙氨酸羟化为酪氨酸,酪氨酸羟化为多巴等。

5.葡萄糖分子的第五位碳用标记,在有氧情况下进行彻底氧化。问经过几轮三羧酸循环,该同位素碳可作为释放?

【答案】葡萄糖经酵解途径,一分子葡萄糖生成二分子丙酮酸,所以葡萄糖第五位标记碳,出现在丙酮酸的羰基上,即;进一步氧化产生的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经第一轮循环标记碳原子全部进入草酰乙酸,因琥珀酸是对称结构,标记碳形成两种异构体:和,在第二轮三羧酸循环

中,两种异构体中的标记碳原子都可在脱羧反应中以二氧化碳释放。

6.丙酮酸的氧化速率取决于细胞对能量的需要,试比较一个人在静止休息时和在做长距离运动时,骨骼肌对丙酮酸的利用。

【答案】(1)当一个人静止休息时,骨骼肌的能量需要是很小的,因此和

的值相对很高。这就从两个方面对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产生影响:

①高浓度的ATP作为丙酮酸脱氢酶激酶的别构激活剂刺激它的活性,该活性又可利用ATP 使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而失去活性(共价修饰调节)。

②残留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可被高水平的ATP和NADH别构抑制。NADH的高水平也抑制乙酰CoA在柠檬酸合酶催化下进入TCA循环。此外,ADP的低水平不会刺激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异柠檬酸和柠檬酸的积累,并进一步抑制柠檬酸合酶的活性。其净结果是限制了骨骼肌对丙酮酸的利用。

③当一个人做长距离运动时,骨骼肌对能量的需要显著升高,其结果是和

,比例降低。这样就导致丙酮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因为当细胞需要能量时就会导致

线粒体内浓度升高,它是丙酮酸脱氢酶的激活剂,激活后的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使丙酮酸脱氢酶去磷酸化而恢复活性。此外,ADP水平的升高刺激异柠檬酸脱氢酶,它可以消除柠檬酸的积累并解除对柠檬酸合酶的抑制。其净结果是丙酮酸利用大大增加。

7.当离子强度从零逐渐增加时,球状蛋白质的溶解度如何变化?

【答案】当离子强度从零逐渐增加时,其溶解度开始增加,然后下降,最后出现沉淀。球状蛋白质在形成空间结构时,极性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表面,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内部,由于其表面所带电荷及水化膜而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

当离子强度较低时,即加入少量中性盐,对稳定带电基团有利,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此过程称盐溶。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盐离子夺取了与蛋白质结合的水分子,降低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使蛋白质水化层破坏,从而使蛋白质沉淀,此过程称盐析。

8.试述丙酮酸的去向?

【答案】(1)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继续氧化产生乙酰CoA,进入TCA途径。

(2)在无氧条件下,有些生物在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进入乙醇发酵途径生成乙醇;也可以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进入乳酸发酵途径产生乳酸。

(3)丙酮酸可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也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4)丙酮酸可在苹果酸酶催化下生成苹果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5)丙酮酸可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6)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可以继续氧化产生乙酰CoA,转运至胞液可以合成脂肪酸、酮体、胆固醇等。

(7)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丙酮酸氧化产生的乙酰CoA也可进入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再异生为糖。

9.当胰蛋白酶102位的Asp突变为Ala时将对该酶与底物的结合和对底物的催化有什么影响?

【答案】胰蛋白酶通过一个、一个和一个,它们成串排列,通过氢键网络

成一个所谓的催化三联体,催化三联体在功能上起转移电荷的作用。通过底部残基的负电

荷吸引碱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如果胰蛋白酶102位的Asp突变为Ala时,改变了催化三联体的转移电荷的作用,Ala为疏水性氨基酸,在空间结构形成过程中位于分子内侧,对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改变影响不大,所以对底物的结合无显著影响;但对底物的催化活性丧失。

10.试述多底物酶促反应类型。

【答案】米氏方程只适合单底物酶促反应,如异构、水解、裂合反应,不适合多底物酶促反应。

多底物酶促反应按照底物与酶的结合顺序,分别用A、B表示不同的底物,按照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序,分别用P、Q表示不同的产物。

(1)有序顺序反应:两个底物与酶的结合顺序以及两上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序都有严格的限制。底物A先与酶结合,然后底物B再与酶结合,A为领先底物;产物P先释放,然后产物Q释放。如乙醇脱氢酶。

(2)随机顺序反应:两个底物与酶结合没有先后顺序,2个产物从酶底物复合物中的释放顺序也没有先后顺序。

(3)乒乓反应:底物A先与酶结合,生成并释放产物P;然后底物B再与酶结合,释放产物Q。如谷丙转氨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