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42例临床特点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12 KB
- 文档页数:2
脂肪肝的临床诊疗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9T11:28:54.76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作者:范春红[导读] 探究脂肪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 165000【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0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疗效。
结论脂肪肝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至正常,不影响生活。
【关键词】脂肪肝;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脂肪肝也称脂肪性肝病(FLD),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致脂质(主要是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内过多沉积,当肝脏内脂质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光镜下每单位面积含脂肪滴的肝实质细胞超过30%,即称为脂肪肝[1]。
临床上,将脂肪肝分为两大类: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
现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脂肪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3.4±2.3)岁。
其中酒精性脂肪肝26例,均有8年以上饮酒史,非酒精性脂肪肝24例。
2 临床表现2.1症状2.1.1除原发病外,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右季肋部隐痛或沉胀感,同时伴有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和腹胀等。
半数患者可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等。
2.1.2少数患者可见黄疸、腹水。
偶出现中上腹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升高,酷似急腹症表现。
2.1.3大泡型脂肪肝常常在体检时因无痛性、平滑的肝大而被发现,多见于酗酒、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右上腹疼痛、触痛及黄疸。
小泡型脂肪肝有明显的症状,如疲乏、恶心、呕吐,随后可迅速出现黄疽、低血糖昏迷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杨志坚;余彬尤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2(021)021
【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并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相对于ABP,HLAP病史、病程长,合并脂肪肝、糖尿病比例高(P<0.05);血、尿淀粉酶(AMS)无明显升高;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重型急性胰腺炎较轻型急性胰腺炎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HLAP密切相关,早期明确诊断,并行合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总页数】2页(P117-118)
【作者】杨志坚;余彬尤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广西,玉林,537000;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内科,广西,玉林,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分析(附29例报告)
2.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附20例报告)
3.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治(附12例报告)
4.家族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5.家族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治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治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们对近年来确诊为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2例患者给予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乙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降血脂治疗。
结果:甲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乙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对确诊为酒精中毒性脂肪肝的患者,运用柴胡舒肝散配合中药食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柴胡舒肝散;中药食疗;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47-02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确诊为酒精性脂肪肝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例,年龄36岁~67岁。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t。
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
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
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脂肪肝44例临床分析(1.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 550600 2.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550600)【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改善临床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44名脂肪肝患者作为样本,针对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综合分析治疗的效果。
结果:44例脂肪肝患者临床治愈36例,治愈率达81.81%。
结论: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引发脂肪肝的因素是不同的,临床症状也有明显差别。
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脂肪肝;临床分析;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18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75-02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脂肪肝已经成为了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类疾病,这是一种遗传、生活习惯以及代谢等很多方面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肝细胞发生脂肪性的病变。
综合来看,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成肝硬化或者其他肝部病变。
任何影响肝脏内的脂肪合成、分解以及运输等脂肪代谢过程的因素都会引起脂肪肝,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脂肪在肝部的过量堆积。
当肝部的脂肪堆积量超过肝部可以承受的正常范围将会引起脂肪肝。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我医院共收治脂肪肝患者44例,其中平均年龄为56.9岁,其中男患者为29名,占65.91%,女患者为15名,占34.09%。
1.2 临床特点:1.2.1 西医临床症状:临床上脂肪肝一般有两种,即慢性脂肪肝和急性脂肪肝。
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其明显特征是发病缓慢,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并且病程持续时间很长,早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部分患者会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以及肝脏区的轻微疼痛,疼痛表现为上腹部或者剑突下部有轻微疼痛感。
体检时会呈现出肝部开始有增大迹象、质地柔软、有轻微的压痛现象出现。
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王珏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2(033)00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或由于各种疾病
的影响,以及先进的诊查技术的出现,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日渐增多的倾向。
近年来,运用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此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rn 1临床资料rn 1.1 诊断标准参照范建高等主编的《脂肪肝》标准制定:(1)年龄30~70岁;(2)右胁肋部时有隐痛……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王珏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舟山 31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505
【相关文献】
1.枳术汤合升降散治疗脂肪肝42例 [J], 王珏
2.升降散合复方连术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0例观察 [J], 陈笑腾;康年松;马伟明
3.枳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2例临床观察 [J], 贵襄平
4.枳术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壅滞证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J], 吴宝金
5.加味枳术汤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49例 [J], 周修通;秦勇;黄方文;王金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必妥治疗脂肪肝42例
聂辉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 按中医辨证理论脂肪肝多属痰阻、血瘀范畴.我们采用脂必妥(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治疗脂肪肝42例.疗效确切,兹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8)
【作者】聂辉
【作者单位】236300,安徽省阜南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R9
【相关文献】
1.扶正祛脂方治疗脂肪肝30例--附脂必妥治疗10例对照 [J], 黄远媛
2.脂必妥和二甲双胍等综合治疗脂肪肝51例 [J], 沓世念;植中敬;杨家棣
3.脂必妥胶囊联合疏肝祛瘀中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J], 朱君华
4.脂必妥治疗脂肪肝160例临床观察 [J], 谭鹏;刘拥民
5.宝心宁速效救心丸脂必妥对治疗脂肪肝的探讨 [J], 郑茜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舒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42例
戚清权;王福妹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5(39)4
【摘要】观察舒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2例),给予舒肝祛脂胶囊(柴胡、海藻、参三七、大黄、泽泻、红藤等)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
分6周、12周后观察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B超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 7%,对照组为60. 0%;TG、TC、ALT等指标及B超显示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 05)。
提示舒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总页数】2页(P17-18)
【关键词】脂肪肝;舒肝祛脂胶囊;血脂康胶囊;中医中药
【作者】戚清权;王福妹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55
【相关文献】
1.舒肝祛脂胶囊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J], 金剑;林涛
2.舒肝祛脂汤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J], 刘丽
3.舒肝祛脂胶囊治疗伴肝功能损害的脂肪肝34例 [J], 洪声;姜昌明
4.舒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J], 张哲永;杨柳;黄欣
5.舒肝祛脂汤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J], 刘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肝42例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通过对近4年脂肪
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血脂分析的特点,以
及其与体重、饮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
结果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占78.6%),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
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大多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各占64.3%和78.6%),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56.8%,。
结论近年来脂肪肝
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由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病毒性肝炎引起,应予以
高度重视,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关键词:脂肪肝临床特点高胆固醇血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普遍改善。
但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
显增高趋势。
本文观察近4年脂肪肝患者4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探讨如下:
1 一般资料
42例脂肪肝患者,男性33例,占78.6%,女性9例,占21.4%。
年龄21-57岁,平均年
龄40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确诊,符合内科诊断标准。
并按B超表现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
其中轻度脂肪肝16例,中度脂肪肝19例,重度脂肪肝7例。
2 临床表现
42例脂肪肝患者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
其中20例门诊正常体检检出,住院患者多合并
病毒性肝炎活动而有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
乏力、纳差18例,肝区不适合16例,
恶心、厌油者10例,呕吐者6例,皮肤、巩膜黄染者10例,肝肿大者16例,脾肿大者5
例。
3 生化检查与血脂分析
本组患者总胆红素增高者(17.2-79.1μmol/L)13例,占31%,38例患者ALT超过正常
(59-237μ/L)。
AST的变化与ALT相似,碱性磷酸酶和r-谷氨酰转肽酶可出现轻度异常。
为
排除因病毒性肝炎活动而造成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的情况。
将42例患者分为单纯脂肪肝组
和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组。
其中,单纯脂肪肝18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24例,二组
主要生化指标变化见表1。
42例患者中,胆固醇增高者10例(6.4-12.8mmol/L),甘油三脂
增高者6例(1.7 -5.6mmol/L),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20例,二者同时正常者
6例。
5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病史和病原学检查表明,42例脂肪肝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或现有病毒性肝炎患者24
例,占57.1%。
其中既往或近期有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史者6例,慢性乙性肝炎患者
16例,丙型肝炎2例。
6 脂肪肝与饮食和饮酒的关系
本组病例中,高脂饮食者有34例,占81%,普通饮食者8例,占19%,喜饮酒者32例,其中每周饮酒量250g以下者5例,每周250-500g者23例,每周超过500g者8例。
7 病程及预后
42例脂肪肝患者在门诊或住院期间经益肝乐、甘利欣、护肝片等治疗1月,肝功能复常
率仅为38.1%(16/42),3月为71.4%(30/42),5月为85.7%(36/42)。
而B超检查显示
脂肪程度变化不明显,5月复查时出现脂肪肝减轻者仅为33.3%(14/42)。
8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42例脂肪肝患者有以下特点:(1)以男性为主,占78.6%;(2)以中
青年为主;(3)按B超表现,本组脂肪肝多表现为轻中度;(4)多数脂肪肝患者无明显临
床症状,特别是单纯脂肪肝患者,少数患者有乏力、纳差、肝区不适等症状;(5)单纯脂
肪肝患者功能检查多无黄疸,轻度转氨酶增高,ALT多在100U/L以内波动,而合并病毒肝炎
的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表现较单纯脂肪肝患者明显,且与病毒性肝炎是否活动有关;(6)多
数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脂血症;(7)半数以上患者既往或近期有病毒性肝炎
感染史,其中慢性病毒肝炎占较大比例;(8)脂肪肝患者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饮酒史;(9)对一般普通降酶治疗不其敏感。
众所周知,肝脏是体内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任何原因引起肝脏对脂肪代谢的异常,均
可造成脂肪在肝脏的过度沉积,从而导致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
方面:(1)脂肪摄入过多、肥胖,导致肝脏对脂肪代谢的负担加重;(2)长期大量饮酒、
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各种理化因素引起肝脏的中毒、糖尿病及妊娠等造成肝细
胞结构和功能受损以至对脂肪的分解代谢障碍;(3)先天性脂肪代谢异常等。
本组资料显
示脂肪肝多是由肥胖、高脂饮食、长期饮酒、慢性病毒性肝炎引起,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加大对脂肪肝危害性及其与高脂肪饮食和饮酒间的宣传,强调适量的运动锻炼以增加体内脂
肪的消耗,配合降脂和保肝治疗,防止肝脏进一步损害。
参考文献:
[1]梁扩寰,李绍伯,主编,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30-736
[2]曾民德,脂肪肝[J],中华消化杂志,1990;19(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