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检测工作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15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眭斌发布时间:2021-09-24T07:26:58.68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17期作者:眭斌[导读] 监控量测为施工全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
广东建科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00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繁重的交通压力一直困扰着人们,特大桥、特长隧道遍地开花。
但更大、更长也意味着更危险,近期隧道事故频发,人们越来越担忧公共交通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建设者而言,工程项目的安全决定着交通建设工程的健康、有序发展,就隧道工程的建设质量而言,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交通安全。
因此,需高度重视隧道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无论问题大小,都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应对。
关键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问题;改进措施1工程概况某隧道工程 02 合同段,总长 2.9km,控制性工程 1 号隧道左线长 1969m、右线长 1955m;该段建设两座桥梁,即冲沟小桥和后安沟大桥;路基全长 812m。
通过新奥法组织各项建设工作,监控量测为施工全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
经监控量测,可准确呈现现场地质情况、支护衬砌结构受力情况等信息,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应对策略,以免因防控不及时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同时,监控量测所得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施工工艺优化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2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2.1制度存在缺失目前,我国隧道工程尚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相关检测系统还存在很多不足,给相关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经常存在系统错误,导致施工人员采用错误的施工方案。
例如,修建高速铁路隧道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在相关区域设置紧急出口,并在出口上方设置醒目标志。
同时,还应确保紧急出口的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但由于相关制度的匮乏,对紧急出口的控制力度不够,这对隧道功能的充分发挥、使用的安全性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介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是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目的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质量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并控制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
方法隧道工程质量检测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评估各个方面的质量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1. 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手段了解隧道周围的地质情况,判断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
2. 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对地下岩层和隧道结构进行非损伤检测,提供隧道安全性的数据支持。
3. 检测设备:使用各种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如激光扫描仪、测量仪器等,对隧道的尺寸、形状、平整度等进行全面检测。
4. 材料检测:对隧道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和实验室测试,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结构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对隧道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和预防结构变形和损坏。
步骤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步骤如下:1. 规划阶段:在隧道施工规划阶段确定质量检测的目标、方法和指标。
2. 施工过程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 竣工验收检测:在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测,确认隧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4. 运营阶段监测:隧道建成后继续进行定期监测,确保隧道在运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是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步骤,可以有效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水平,保障隧道运营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隧道专项检测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工作,提高隧道施工质量,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检测内容1. 隧道洞身开挖检测:包括洞身开挖尺寸、断面形状、地质条件等。
2. 初期支护检测:包括钢架间距、数量、背后空洞等。
3. 二次衬砌检测:包括二衬厚度、背后回填密实度、内部缺陷等。
4. 隧道防水检测:包括防水层厚度、防水材料质量、防水效果等。
5. 隧道排水检测:包括排水系统布局、排水能力、排水效果等。
6. 隧道通风检测:包括通风系统布局、通风能力、通风效果等。
7. 隧道照明检测:包括照明系统布局、照明亮度、照明效果等。
8. 隧道安全设施检测:包括安全设施布局、安全设施性能、安全设施有效性等。
三、检测依据1.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10年第六十五号令;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5. 及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6. 工程设计图纸文件等。
四、检测方法及仪器1. 洞身开挖检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2. 初期支护检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3. 二次衬砌检测:采用地质雷达、激光断面仪、钻孔等方法进行检测。
4. 隧道防水检测:采用无损检测、钻孔等方法进行检测。
5. 隧道排水检测:采用排水系统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6. 隧道通风检测:采用风速仪、风向仪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7. 隧道照明检测:采用照度计、照度仪等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8. 隧道安全设施检测:采用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
五、检测程序1.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检测要求,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
隧道环境工程检测方案范本一、词汇表定义1.1 隧道环境工程:指隧道在施工、维护、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隧道结构和相关设备的工程项目。
1.2 隧道环境工程检测:指对隧道环境工程进行安全性、稳定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检测和评估。
1.3 隧道环境工程检测方案:指对隧道环境工程进行检测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方案。
二、检测对象2.1 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洞体、支护结构等。
2.2 隧道设备:包括通风设备、照明设备、排水设备、监测设备等。
2.3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辐射水平等。
三、检测内容3.1 隧道结构检测内容:(1)洞体内部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平整度等;(2)隧道支护结构的完整性、稳定性、变形情况等。
3.2 隧道设备检测内容:(1)通风设备的工作状态、通风效果等;(2)照明设备的亮度、照明范围等;(3)排水设备的排水效果、排水管道通畅情况等;(4)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情况等。
3.3 环境因素检测内容:(1)空气质量的监测,包括颗粒物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2)噪音水平的监测;(3)辐射水平的监测。
四、检测方法4.1 隧道结构检测方法:(1)使用激光扫描仪对洞体内部进行三维扫描,获得洞体内部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比对和评估;(2)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超声波探伤,获得支护结构的内部结构和变形情况。
4.2 隧道设备检测方法:(1)使用风速仪对通风设备的风速进行实时监测;(2)使用光度计对照明设备的亮度进行实时监测;(3)使用水位计对排水设备的排水流量进行实时监测;(4)使用数据采集仪对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4.3 环境因素检测方法:(1)使用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2)使用气体检测仪对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3)使用噪声仪对隧道内的噪音水平进行实时监测;(4)使用辐射监测仪对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
五、检测标准5.1 隧道结构检测标准:(1)洞体内部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平整度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隧道支护结构的完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变形情况应在规定范围内。
隧道测量工作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陈胜波隧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三个方面。
隧道是线路工程穿越山林等障碍物的通道,或地下工程施工连接地面和地下的通道。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测量技术确定隧道的开挖井位和开挖方向,控制隧道的贯通误差。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首先进行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
1、地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引导地下设计方向,指导隧道开挖,并按照规定的精度进行连接。
因此,平面控制网应包括隧道洞口控制点。
平面控制测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直线定线法;(2)导线测量方法;(3)三角测量法;(4) GPS方法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测量隧道洞口附近(包括隧道进出口、垂直井口、倾斜井口、平(环)巷口)的水准点高程,作为隧道内高程测量的依据。
高程控制通常采用三级和四级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
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设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
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
2.隧道施工测量1】隧道施工的方向、里程和高程测设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可获得洞口点的坐标和高程(每个洞口至少两个),并可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
坐标反演计算得到测量数据,即隧道中线点与隧道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之间的关系。
测量并放线隧道内的中心线点。
(1)掘进方向测设数据计算。
可以计算两端进洞中线的方向和里程并测设,当掘进达到曲线段的里程以后,按照测设线路工程平面圆曲线的方法测设曲线上的里程桩。
(高速公路有缓和曲线,这一句有问题)(2)对于隧道开口方向的标定,隧道贯通的横向误差主要取决于隧道中心线的测量精度,而进入隧道的初始方向尤为重要。
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隧道工程是指在地底下或山体内,为了便于车辆、列车或其他设备通行而开凿的一种工程。
隧道工程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施工前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重点介绍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相关内容。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确定测量范围和目的。
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范围通常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参数,以及地质、水文等环境参数。
目的则是为了确定工程施工的难度和风险,以及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隧道工程的测量方法和工具通常包括地面测量、地下测量、全站仪测量等,其中地面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的外部尺寸参数,地下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的地质结构和水文条件,全站仪测量主要用于确定隧道内部结构和尺寸参数。
最后是确保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测量工作需要由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他们需要具备现代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地质水文知识,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
二、测量内容和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前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条件的测定、地下水位的测定、隧道的外部尺寸测定和隧道内部结构的测定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部分的测量方法。
1. 地质条件的测定地质条件的测定主要是为了确定隧道穿越的地层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断层、褶皱等。
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勘探、岩芯取样和地电法等。
其中钻孔勘探主要用于获取地层样本以进行室内试验,岩芯取样主要用于确定地层的物理性质,地电法则用于探测地下岩层的分布情况。
2. 地下水位的测定地下水位的测定主要是为了确定隧道穿越地区的水文条件,包括地下水位的深度、水位变化情况等。
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钻孔观测、水文地球物理探测和地下水位监测等。
其中钻孔观测主要用于获取地下水的参数,水文地球物理探测主要用于探测地下水层的分布情况,地下水位监测则用于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隧洞工程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检测目的隧洞工程试验检测是为了确认隧洞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隧洞工程的完成和使用。
本方案旨在对隧洞工程进行全面的试验检测,包括地质勘测、隧道质量、结构力学性能、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二、试验检测内容1.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是为了了解隧洞区域的地层情况,包括岩石性质、构造特征、节理分布等。
通过地质勘测,可以为隧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地质勘测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岩土勘察、地质预报等。
2. 隧道质量检测隧道质量检测是为了确认隧洞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隧道内部及周边的构造情况、隧洞内部设施的完好性等。
隧道质量检测内容包括隧道结构检测、检测仪器的选择和布置等。
3. 结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力学性能检测是为了确认隧洞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包括隧洞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等。
结构力学性能检测内容包括结构受力分析、变形监测、结构损伤检测等。
4.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为了确认隧洞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隧洞内部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
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空气检测、水质监测、环境噪音检测等。
三、试验检测方法1. 地质勘测方法地质勘测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岩土勘察、地质勘测报告等。
地质调查主要包括现场勘察和野外调查,根据野外勘查所得资料,编制地质图、岩土图等,预测地质灾害。
岩土勘察主要包括取样分析和实验室试验,通过岩土勘察获得岩土性质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地质勘测报告主要包括地质调查资料、岩土勘察资料、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等。
2. 隧道质量检测方法隧道质量检测方法包括非破坏检测和破坏检测。
非破坏检测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下水渗流方向等的监测。
破坏检测主要包括隧道内部构造的检测和立管灌浆的检测。
3. 结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结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结构受力分析、变形监测、结构损伤检测等。
结构受力分析主要包括驻站力和径向压力等的计算。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立管变形和沉降的检测。
结构损伤检测主要包括裂缝、变形、腐蚀等的检测。
隧道试验员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概述隧道试验员是负责对隧道工程进行试验和检测的专业人员。
他们负责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在隧道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隧道试验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试验设备,并能准确、全面地记录和分析试验数据。
具体职责描述1. 试验计划制定隧道试验员负责制定隧道工程试验的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技术要求确定试验的内容、方法和周期。
他们需要了解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试验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试验设备准备隧道试验员负责准备试验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
他们需要检查试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配备必要的保护和安全装置。
同时,他们还要负责试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3. 试验操作执行隧道试验员负责执行试验操作,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判断。
在试验过程中,他们需要注意试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记录和调整。
4. 试验数据收集与分析隧道试验员负责收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全面和准确的记录。
他们需要运用各种测量和检测设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报告和反馈相关部门和人员。
他们还需要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归档,为工程的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5. 试验结果报告隧道试验员负责编写试验结果报告,并向上级主管汇报。
他们需要清晰地描述试验过程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和解答疑惑。
试验结果报告是评估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需要准确、全面和可信度高。
6. 安全管理隧道试验员负责试验现场的安全管理。
他们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试验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和伤害。
同时,他们还要加强对试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岗位要求1. 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土木工程、隧道工程等。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计划一、引言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隧道结构、材料和设备的试验检测,可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可靠性。
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方案,以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试验检测内容2.1 隧道结构试验隧道结构试验是对隧道的整体结构进行力学性能评估的过程。
试验内容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和振动试验。
静力试验主要是通过施加静力荷载,测量隧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动力试验主要是模拟隧道受到的动态荷载,检测隧道的动力响应和振动特性,以评估隧道的抗震性能和舒适性。
振动试验主要是对隧道结构在振动环境下的响应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评估隧道对振动的敏感性和稳定性。
2.2 材料试验材料试验是对隧道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性能评估的过程。
试验内容包括混凝土试验、岩石力学试验和土壤力学试验。
混凝土试验主要是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进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岩石力学试验主要是对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包括岩石的强度、变形性能和破裂特性,以评估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的合理性。
土壤力学试验主要是对隧道地基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包括土壤的压缩性、剪切性和液化特性,以评估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3 设备试验设备试验是对隧道建设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的过程。
试验内容包括盾构机试验、隧道通风设备试验和隧道灯光设备试验。
盾构机试验主要是对盾构机的工作状态、切削性能和控制系统进行测试,以评估盾构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隧道通风设备试验主要是对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和风压进行测量,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隧道使用的要求。
隧道灯光设备试验主要是对隧道照明设备的亮度、均匀度和色温进行测试,以评估隧道灯光的照明效果和舒适性。
三、试验检测方法3.1 静力试验方法静力试验方法包括传统荷载试验和非接触式变形监测技术。
传统荷载试验主要是通过施加静力荷载,使用应变片、位移计等传感器测量隧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隧道工程检测公路隧道的特点:1、断面大,双车道断面面积大80m2左右;2、形状扁平的马蹄形;3、需要运行通风;4、需要运营照明;5、防水要求高。
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1、隧道渗漏;2、衬砌开裂;3、限界受侵;4、衬砌结构与围岩结合不密实;5、通风、照明不良。
隧道工程检测技术的内容:1、材料检测;2、施工检测;a、施工质量检测(超前支护、预加固、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和衬砌混凝土质量检测);b、施工监控量测;3、环境检测,包括施工环境检测(粉尘和有害气体CH4)和运营环境检测(通风、照明和噪音)。
施工环境检测主要指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粉尘和有害气体。
运营环境检测包括通风、照明和噪音。
一、原料试验(一)衬砌材料属土建工程的通用材料,其检测方法可参阅材料试验。
(二)支护材料: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构件等。
材料的品质最终由锚喷的强度等指标反映。
1、锚杆[1]锚杆材料(1)抗拉强度:从原材料中或成品锚杆上截取试样,在拉力试验机上拉伸,测试材料的力学特性,确定其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2)延展性与弹性:检查时,可采用现场弯折或锤击,观察其塑性变形情况。
[2]杆休规格锚杆杆体的直径必须与设计相符,可用卡尺或直尺测量。
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杆径是否均匀、一致,若发现锚杆直径明显忽粗忽细,则应弃之不用。
[3]加工质量除砂浆锚杆仅需从线材上截取钢筋段外,其他种类的锚杆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
例如,树脂锚杆和快硬水泥锚杆锚固段需要热煅与焊接,另一端需要车丝。
检查时,首先应测量各部分的尺寸,其次检查焊接的焊接质量;对于车丝部分,应检查丝纹质量,观察是否有偏心现象。
(三)防排水材料:包括注浆材料、高分子合成卷材、排水管和防水混凝土等。
1、注浆材料性能试验:(1)注浆材料分类及其主要性质<1>对注浆材料的要求:一种理想的注浆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a、浆液粘度低,渗透力强,流动性好,能进入细小裂缝和粉、细砂层。
这样浆液可达到预想范围,确保注浆效果。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正文】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隧道工程是目前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可靠,必须对隧道工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1. 施工前的安全监测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地下水位监测等工作,以评估施工地段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并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和声波探测仪等设备,对地下岩层结构和裂隙情况进行识别和判定。
同时,利用电阻率测井仪和孔隙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情况进行测量和监测。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提供施工前的地质和水文信息,为施工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2. 施工中的安全监测技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隧道内部的地层变形、水位变化、气体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以及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全站仪、测量仪和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对地层的变形情况进行测量和监测。
同时,通过配备液位计和温度计等设备,对隧道内的水位和温度进行监测。
此外,通过安装气体检测仪,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体浓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后的安全监测技术隧道工程竣工后,为了确保隧道的运行安全和维护管理,仍然需要进行安全监测工作。
在施工后的安全监测过程中,可以利用光纤传感技术、雷达扫描技术和摄像监控技术等手段,对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进行检测。
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温度和应变,通过雷达扫描技术可以检测隧道壁面裂隙的情况,而通过摄像监控技术可以全方位地监测隧道内的设备运行情况和安全状况。
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提供隧道运行期间的安全数据,为隧道的监管和维修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隧道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施工前的勘探和测量,施工中的实时监测,以及施工后的监测工作,可以及时获取并分析隧道工程的各项数据,为工程的施工和运行提供科学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