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用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3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者的工作


②无条件的倾听
治疗者应是一位耐心、诚意而又机敏的听众,听取患者所诉 说的一切。在倾听时治疗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听者。因为如果 治疗者表现被动,无动于衷,甚至心不在焉,患者就会感到他 对自己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因而也就不愿继续说下去了。治 疗者倾听时的诚意和专心致志,意味不仅用耳朵听,要用脑听, 用心听,只有诚心诚意地倾听才会有反馈、有交流,这对治疗 十分重要。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


-人性论

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人是可以信任的。



-自我概念 -价值的条件化
人本主义理论 (humanistic theories)


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实自我 理想自我

William James
Carl Rogers
咨客中心疗法概念
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马斯洛通过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历史上和当代著名学者、 文艺家和政治领袖等进行个案研究,概括出自我实现者的16种 人格特征 。 自我实现的机制与途径 (1)增加向成长方向的矢量。 (2)充分缩减成长畏惧。 (3)充分缩减向安全方向的矢量。 (4)充分增加对安全、防御、病态和倒退的恐惧。

人格的发展
儿童的两种需要 父母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 (humanistic theories)

罗杰斯

非指导性治疗— 以人为中心理论—咨客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 (1951) 〈论人的成长〉 (1961) 〈一种存在方式〉 (1980)
人本主义理论 (humanistic theories)

患者中心疗法(client一centered psychotherapy)又称咨客中 心疗法(client-centred therapy)、来访者中心疗法、非指导性 疗法(nondirec-tive psychotherapy)。患者中心疗法,是罗杰 斯(Rogers)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于1942年提出。咨客中心 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1951年他出版了《患 者中心疗法》。
临床心理学常用的理论
刘书君
临床心理学常用的理论



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 行为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行为神经科学)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思想

草叶集
Fra Baidu bibliotek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对象:人的内在的意识经验 重新恢复了意识经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个案分析

珍妮的改变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罗杰斯于40年代初首次提出“无指示疗法” 1950年前后,发展为来访者中心疗法,治疗的重点放在促进来访 者内心的变化上。 治疗家要做到三点: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地理解。 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行为改变的潜力以小组活 动的形式也可以得到发挥。于是以交朋友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 咨询便成为他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贡献 马斯洛的心理学体系是以人性论为特征的。 马斯洛的心理学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体系。 马斯洛敢于研究被前人所忽视或排斥的心理学对象 。 缺陷 缺少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概念上还有一定的模糊性。 还有一些“乌托邦”的味道。
罗杰斯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生平
罗杰斯(1902-1987) 一生著述颇丰:《问题儿童的临床 治疗》;《咨询和心理疗法:新近 的概念和实践》;《患者中心疗法: 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在患 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 格和人际关系》;《学习地自由》; 《择偶:结婚及其选择》;后期又 把把兴趣转向交朋友小组方面。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涵义
是指“那些有结构的、和谐的概念完形,其组成 是对于主格我或受格我的特征的知觉以及对主格我或 受格我与他人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的知觉,以及与 这些知觉有关的价值观念”。

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的特点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罗杰斯在他的人格理论中假设了一个基本的动机-------实现的倾 向。



马斯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需要层次论


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 马斯洛是以似本能(instinctoid)的假定来界定基本需要的概念 的。在他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成长需 要。 马斯洛指出,物种的等级越高,似本能的需要或冲动就越明显。 越是高级需要,越带有人性特征。

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
询者中心疗法
询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的理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患 者中心疗法强调心理治疗是一种患者和治疗者都必须深入置身 其中的治疗关系,假如治疗者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会产生 治疗变化;假如发生治疗变化,就会使患者体验到更多的自我 认可和更多的自信等等。
询者中心疗法

这一疗法强调人的本性自身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出发点。相信病 人只要得到治疗者的同情、温暖与鼓励,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 内在潜能,进行自我调整,消除心理障碍。


根据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设,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 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学 说。 需要可以分为由低到高排列的五个不同层次,它们依 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的含义 从总体上说,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 资,定义为完成天资或称之为天数、命运和禀性,定义为个人 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 自我实现意味着他更真正地成为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 的潜能,更接近了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治疗过程与阶段

第三,病人感到已被治疗者所接受,逐渐消除顾虑,要自由地 谈到自己,不厌其烦地描述自己的症状,并开始认识到个人的 想法并非事实,并有了求治愿望。 第四,对自身问题及症状的描述减少,对自己的体验开始产生 疑问,并初步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负有责任,自信心也开始增强。

治疗过程与阶段

第五,患者能够自由自在的表达当时的感情,不仅希望拥有自 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并开始意识到他的自 我应作调整以适应现实,而不应按内心冲动行事。 第六,是转变的关键阶段,往往也是戏剧性的。病人把过去的 体验接受下来,成为当前的体验,往往被这种体验所打动,同 时伴有生理上的变化,如叹气、流泪等。这时,曾被患者奉为 生活准则的信条在直接体验中开始动摇,患者因而出现一种失 落感,心灵受到震动,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治疗者首先要让患者感到,他是安全的、毫无保留地被接受 的。治疗者要特别注意,对患者的一切,都不要以任何方式, 表现出自己是不赞同的态度。面对治疗者这种温和、接纳的态 度,患者就可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情绪, 尤其是那些先前因为害怕引起不愉快,或担心遭到别人拒绝而 一直隐瞒着的情绪和感受,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对疾病的 领悟。
询者中心疗法
适应症: 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 方法: 人为创造一种积极尊重的心理氛围,让询者逐渐从被动性防御性情感 中解脱出来,不再依靠别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使询者修复被歪曲和 受损的自我实现的潜力。
• 治疗者真诚而自然
•对询者无条件接受,积极尊重 •投情
Fig.5
治疗者的工作


①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治疗过程与阶段

第一,由于患者已形成了对自身和外界的固定看法,因而对自 己内心的体验十分陌生,甚至全不觉察,且无任何改变的意愿。 于是,患者有一种求治似乎不是出于自愿、对治疗也不抱希望 的心态。 第二,患者能够对与己无关的问题发表意见而把感隋说成是不 属于自己的或是过去的事情。例如说“这个症状让人感到十分 烦恼”,而不是说“我现在感到烦恼”或“我过去心情烦恼”。

治疗过程与阶段

第七,这一阶段代表着治疗的趋势和最终目标。至此,患者对 自己的情感可进行直接而充分的体验,不再感到是一种威胁了。 患者对自身理解和认识逐渐深入,消除一些不适当的想法,不 再为自身的不良情绪所困扰,对外界的看法也变得现实和成熟。 为使治疗提高并巩固,患者对自己抱有悦纳态度,不仅在理性 上能自我理解,而且也相信自己的感情,从而患者就能从消极 防御的感情中解脱出来,-确立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态度。
以人为中心疗法治疗关系的基本特征:

心理上的接触 来访者的心理状态 治疗者的心理状态 治疗者对来访者的态度 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共情 来访者的感受
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来访者更加相信自己。 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 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治疗者的工作


③复述和反馈
为了让患者理解治疗者能听懂也能理解患者所述的一切,按 照罗杰斯的观点,治疗者可简要的复述和引申患者的所思、所 言、所感。复述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简单复述,即把患者的话 不加改变地重复出来;二是变式复述,即把对方的话转变为自 己的话重述出来,这样对方就会肯定你理解了他的话;进而还 会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言获得新的理解和领悟。
人性观: 人性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人本主义理论 (humanistic theories)
马斯洛



人本主义生态学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生平 1908年4月1日马斯洛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郊区。 他被誉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到1970 年去世,其间的人生历程及其对心理学所做的影响。 他的著作颇丰。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动机论》, 《动机与人格》,《宗教、价值与高峰体验》《优美 心灵的管理》,《科学心理学》等等。



罗杰斯的理论体系


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问题。罗杰斯认为人是有本性的,人性是 善的。 对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罗杰斯表现的就 很奇特:当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出现的时候,他坚持决定论, 相信人的行为有规律可循;但当他以一个治疗者出现的时候, 他有感觉到人的确享有自由。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的概念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时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 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 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 高峰体验的存在认知和自我特征。 在高峰体验时,作为体验主体的自我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
对马斯洛的评价


治疗过程与阶段

患者中心疗法的全过程一般可分为7个连续的阶段,并可用它作 为检验治疗过程的进展情况。这7个阶段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来访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不愿主动 寻求治疗和帮助。 第二阶段:来访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第三阶段:来访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来访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 时还有顾虑。 第五阶段:来访者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 但仍带有一些迟疑。 第六阶段:来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 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第七阶段: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 段来访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不再看的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