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1.教学内容

(1)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模型分析。

(3) X线头影测量分析。

(4)其他一些特殊检查方法。

(5)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2.目的要求

(1)掌握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掌握模型测量分析,包括拥挤度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牙齿大小协调的分析、牙弓形态的测量分析。

(3)熟悉X线头影测量分析。X线头影测量分析是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分析牙颌畸形形成机制和制定矫治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熟悉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4)熟悉牙颌面畸形诊断的内容。

(5)了解特殊检查方法。

1.重点

(二)牙、牙合、颌、面的检查,包括颅面、颌骨、牙弓、牙在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2)模型测量分析:拥挤度的测量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和牙弓形态测量分析。(3)正确定位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4)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

2.难点

(1)三维方向对颅颌面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

(2)拥挤度的测量分析。

(3)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4)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5)确定形成牙颌畸形的因素和机制。

试题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给出英文名称)

1.拥挤度2.反牙合3.Se曲线4.记存模型5.工作模型6.牙弓应有长度7.牙弓现有长度8.Moyers预测法9.Bolton指数分析

10.Pont指数分析11.基准平面12.前颅底平面13.眼耳平面14.牙合平面15.下颌平面 16.面平面17.上齿糟座点A点

18.SNA角19.SNB角20.ANB角21.Y轴角

22.Tweed三角23.腭平面24.面角25.Wits值

A型题】

26.MOyers预测法是

A.预测牙列拥挤度

B.预测牙齿大小协调性

C.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

D.预测理想的牙弓宽度

E.预测后牙段牙弓应有长度

27.Bolton指数分析是测量

A.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

B.牙齿大小协调性

C.预测理想的牙弓宽度

D.牙合曲线的曲度

E.前牙覆牙合指数

28.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A.颌凸角B.面角C.Y轴角D.ANSPtm E.SNA角

29.反映下颌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A.颌凸角B.面角C.SNB角D.Y轴角E.MP-FH角

30.Pont index是用来

A.间隙分析B.牙齿大小协调性分析C.拥挤度分析

D.预测牙弓宽度E.预测SPee曲线

31.估计牙弓后段每年每侧增量为

A、0.5 mm B.1.0 mmCI.5mmD.2、0 mmE.2.5 mm

32.WitS值是用于分析

A.上颌骨对颅部的位置关系B.下颌骨对颅部的位置关系

C.上、下颌骨前部的相互位置关系D.下颌骨的凸缩度

E.上颌骨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

33.面角代表

A.下颌的凸缩度B.面部的生长发育的方向

C.上颌骨相对于颅骨的位置关系D.上下颌骨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E.面部的高度

B型题】

A.间隙分析B.Thllaj -Jajohnsbo预测法

C.Pon指数分析D.CurveOfSe分析

E.Bolton_指数分析

34.对牙列拥挤进行定量评价可使用

35.对牙齿大小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可使用

36.对牙弓宽度进行评价可使用

A.ANB角变大B.NANSMMe变大C、

D.PalatalPlane发生变化E.ANB角变小

37.骨性A吧加II类错牙合表现为

38.骨性AngleIII类错牙合表现为

[C型题]

A.ANB角变大B.SNA角变大C .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9.Angle第III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40.Angle第II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A.面角变大B.颌凸角变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41.Angle第III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42.Angle第11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A.上下中切牙角变大B.上中切牙凸距变大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43.Angle第皿类错牙合1分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44.Angle第11类错牙合2分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A.ANB角变大B.WtS值变大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45.Angle第III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46、Angle第II类错牙合可表现为

A.下颌平面角变大B.ANSMe距窝变大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47。水平生长型患者可表现为

48.垂直生长型患者可表现为

A.下颌平面角变大B.Y轴角变大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9.骨性开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50.骨性深覆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A.下须平面角变小B.ANSMe距离变大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51.骨性开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52.骨性深覆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A.下颌平面角变小B.ANSMe距离变小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53.骨性开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54.骨性深覆牙合患者可表现为

X型题】

55·上颌骨标志点

A.Ptn 点B.Ar点C.ANS点D.D点 E.A点

56.下颌骨常用的标志点

A.PNS点B.Me点C.GO点D.N点 E .B点

57.上前牙唇倾

A.上下中切牙角可能变大

B.上下中切牙角可能变小

C.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后下交角变大

D.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相交的后下交角变小

E.上中切牙长轴与NA交角变大

58.Angle 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A.SNA变大B.SNB变大

D.颌凸角变大E.面角变大

59.骨性Ange皿类错牙合畸形可能有

A.面角变大B.颌凸角呈负值D.WitS值变大E.WitS值变小

60.Angle11类二分类可能有

A.牙合平面变陡B.上下中切牙角变大D.SNB可能变大E.上中切牙凸距变小61.以下哪几种分析方法不能预测未萌出尖牙与前磨牙宽度

A.牙片预测法B.POut分析 C .Moyres法

D.olton分析法E.Tnaka.JOhnston法

【填空题】

62.面部侧貌型包括_,_和_。

63.Twd三角由_,_和_构成

64.Downs分析法是以_为基准平面。

65.Dowons分析法中骨骼间关系的测量包括:_,_,_和—。

66.Moyers预测法是以_牙冠宽度的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67.Pont指数是以_牙冠宽度的总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牙弓宽度。

68.面角代表.突缩程度。

69.牙合平面角越大代表患者有_面型倾向。

70.WtS分析方法是从A点石点分别向__作垂线,测量两垂线之间的距离。

71.SNA角代表__对颅部的位置关系。

72.SNB角代表_对颅部的位置关系。

【简答题]

73.正貌分析的观察要点?

74.侧貌分析的观察要点?

75.记存模型的用途?

76什么叫深覆牙合,怎样分度?

77.什么叫深覆盖,怎样分度?

78.什么叫开牙合,怎样分度?

79.简述诊断性牙排列实验的意义?

80.简述MOyers预测法及优缺点?

81.什么是Bolton指数分析?简述其意义?

82.牙列拥挤怎样分度?

83.间隙分析及其意义?

84.常用头影测量的三个基准平面?

85.简要回答SNA角、W角、ANB角的意义?

86.简要回答上下中切牙角的意义?

87.简要回答X线头影测量学在研究颅面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88.简要回答眼耳平面在X线头影测量中的作用?

89.简述下颌平面的三种计测方法

90.下颌平面角的临床意义

91.ANB角定点及其意义?

92.SNA角定点及其意义?

93.SNB角定点及其意义?

94.简述面角及其意义?

95.简述Y轴角及其意义?

96.简述颌凸角的意义。

97.Tweed三角组成及意义。

98.举例说明X线头测量在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及治疗设计中的作用。

99.试分析SNA角、SNB角、ANB角在Angle II类1分类畸形诊断中的作用。100.试述Downs分析中骨骼间关系的测量项目。

101.试述Downss分析中牙关系的测量项目。

102.试述面角、颌凸角、上下齿槽座角在AngleII类二分类诊断中的作用。

103.试述面角、颌凸角、上下齿槽座角在Angle III类诊断中的作用。

104.举例说明面角、颌凸角、上下齿槽座角在颅面部骨性畸形诊断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 Crowding

2. Crossbite

3. Curve of Spee

4. Study model

5. Job model

6. Space required

7. Space available

8. Estimation from Moyers tables

9. Bolton index analysis 10. Pont index analysis 11. Standard plane 12. SN plane 13. FH plane 14. Ocelusal plane 15. Mandibular plane 16. Facial plane 17. A. subspinale 18. SNA angle 19. SNB angle 20. ANB angle 21. Y axis angle 22. Tweed triangle 23. palatal plane 24. facial angle 25. Wits value

选择题

26. C 27. B 28. E29. C30. D 31. C 32. C 33. A 34.A 35.E 36.C 3 7. A 38. E 39. D 40、C 41、A 42、B 43.B 44.A 45.D 46、C 47.D 48.C 49. C 50、D 51. B 52. A 53. D 54. C 55. ACE 56. BCE 57. BCE 58. AC 59. ABE 60. ABC 61.BD

填空题

62.直面型凹面型凸面型

63.FMAFMIAIMPA

64.眼耳平面

65.面角颌凸角上下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Y轴角

66.下颌恒切牙

67.上颌4个切牙

68.下颌

69.安氏II类

70.功能牙合平面

71.上颌骨

72.下颌骨

简答题

73.面形:长、均、短;中线及对称性:左右(眼、鼻、口、规肌);比例:五官大小、位置,面高比;唇齿关系:正常、开唇露齿;微笑。

74,面形:凸、均、凹(II类、I类、III类);鼻唇角:唇形、唇色、唇位(审美线);额唇沟;额突度;下颌角。

75.用于研究诊断,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治疗中的对照观察,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

76.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按程度不同分成3度。

77.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者。按距离的大小分成3度。

78.上下前牙切端无覆牙合关系,根据垂直向间隙的大小分成3度。

79.在模型上进行牙齿重新排列,直观地预测牙齿移动的量及方向,是否需要拔牙矫治,为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初步的依据。

80.Moyers预测法是以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81.Bolton指数是指上下前牙冠总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用Bolton指数可以诊断牙齿大小比例是否协调。可分为前牙比和全牙比。Botn指数分析可协助诊断和分析错牙合畸形形成

82.分为三级:轻度牙列拥挤、中度牙列拥挤和重度牙列拥挤。

83.确定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是否协调。

84.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和Bolton平面

85.SNA角:反映上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向位置关系。

SNB角:反映下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向位置关系

ANB角:反映上下颌骨之间相对于相互前后向位置关系

86.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反映上下中切牙的突度。

87.①研究颅面部生长发育;②诊断分析;③矫治计划的观察矫治前、中、后颅面牙颌形态变化;④正颌外科的诊断和方案设计;⑤功能分析。

88.由耳点和眶点的连线形成。最常用的基准平面。

89.①通过额下点(Me)与下颌后下缘相切的线;②下颌角点(Go)与额顶点(Gn)的连线;③通过下颌下缘最下部的切线。

90.评价下颌骨的旋转方向,下颌体的陡度,面部的高度,下颌角的大小等。为治疗设计和施力的牵引方向提供依据。

91.上齿槽座点(A点):前鼻棘与上齿槽缘间的弧形骨影像最凹点。

鼻根点N点):鼻额缝的最前突点。下齿槽座点侣点):下齿槽缘点与额前点之间弧形骨影像的最凹点。

ANB角是由A点、N点和B点三点连线构成。反映上下颌骨之间在矢状平面上相互关系。92.蝶鞍点(S点):垂体窝影像的中心点。上齿槽座点(A点):前鼻棘与上齿槽缘间的弧形骨影像最凹点。鼻根点(N点):鼻额缝的最前突点。

SNA角是由S点川点和A点三点连线构成。代表上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关系。

93.蝶鞍点(S点):垂体窝影像的中心点。

下齿槽座点(B点):下齿糟缘点与额前点之间弧形骨影像的最凹点。

SNB角是由S点、N点和B点三点连线构成。代表下颌骨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关系。

94.面平面与FH平面的后下交角。代表下颌骨的突缩度。

95.Y轴与FH平面相交的前下角,代表额部的突缩度,也代表面部的生长发育方向。

96.NA与PA延长线的交角。此角代表上颌部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此角大说明上颌骨相对于整个面部突度较大,此角小代表上颌骨相对于整个面部后缩。

97.Tweed三角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及下中切牙长轴组成。通过分析Tweed三角,确定矫治目标,评估治疗效果。特点简单、直观。

98.Angle11类1分类患者,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可以确定此患者是牙性还是骨性错牙合畸形,如果是骨性错牙合畸形,那么是上颌骨问题还是下颌骨问题,明确诊断,这样根据错牙合机制确定矫治计划。

99.SNA角大、SNB角正常,说明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有异常,如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治疗应控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对于成人有时考虑作上颌骨手术。

SNA角小、SNB角大,说明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有异常,如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治疗应控制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对于成人有时考虑作下颌骨手术。

SNA角小、W角大,说明患者上下颌骨生长发育均有问题,如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治疗应控制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对于成人有时考虑作双颌骨手术。

100.面角:面平面与FH平面的后下交角,代表下颌骨的突缩度。

颌凸角:NA与PA延长线的交角。此角代表上颌部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此角

大说明上颌骨

相对于整个面部突度较大,此角小代表上颌骨相对于整个面部后缩。

上下齿槽座角:评价上下齿槽基骨之间相互位置关系。

下颌平面角:评价下颌骨的旋转方向,下颌体的陡度,面部的高度,下颌角的大小等。为治疗设计和施力的牵引方向提供依据。

Y轴角l轴与FH平面相交的前下角。代表额部的突缩度,也代表面部的生长发育方向。101.牙合平面禽;

上下中切牙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牙合平面角;上中切牙凸距。

102.Angle II类1分类面角:可能变小;颌凸角:可能变大;上下齿槽座角:变小。

103.AngleIII类面角:可能变大;颌凸角:可能变小;上下齿槽座角:变大。

104.如AngleIII类面角:可能变大;颌凸角:可能变小;上下齿槽座角;变大。

正畸学习题-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第四章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1.教学内容 (1)正常牙合及Angle理想牙合。 (2)锗牙合及Angle错牙合分类法。 (3)错牙合的其它分类及表现。 2.目的要求(本科生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正常牙合和错牙合的概念。 掌握牙齿错位的类型和A叩加分类。 自学了解毛类均分类、Simon分类及临床分类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正常牙合的概念是判断错牙合的标准,也是正畸治疗的理想目标。 (2)Angle理想正常牙合是从上下牙及牙列静态对接触关系上定义的一种最佳解剖接触关系。这种关系是为呼Angle医师矫治理念的出发点。 (3)错牙合畸形的Angle分类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一种错牙合分类方法。是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基准,根据下磨牙、下牙弓相对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向接触关系,将错牙合分为中性错牙合、远中错牙合与近中错牙合三类。 (4)国内应用的毛堡均分类法是将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原则结合的一种分类。

2.难点 (1)对正常牙合的描述可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定义。 (2)Angle理想正常牙合的局限性及缺点。 (3)Angle##分类法及其1%A。 (4)毛经均分类法的VI种分类、符号书写表述法及其特点。 (5)牙齿错位的类型。 【名词解释】(英译汉) 1.idealnormalocclusion2.typical nomalocclusion3.individualnormal occlusion 4.Functional5.Chronological 6.malocculusion 7。Neutroclusion 8.Distoclusion 9.mesion10.class I malocculusion 11、class IImaloculusion,distoclusion12. Class II ,division 13、classII,division 113.class II,division,1 subdivision 14、class11,division2 15、classII,division2,subdivision16、class III malocculusion,mesioclusion l7、Class III,subdivision 18 labioversion 19 buccoversion 20 linguoversion 21 supraversion 22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1.教学内容 (1)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模型分析。 (3) X线头影测量分析。 (4)其他一些特殊检查方法。 (5)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2.目的要求 (1)掌握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掌握模型测量分析,包括拥挤度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牙齿大小协调的分析、牙弓形态的测量分析。 (3)熟悉X线头影测量分析。X线头影测量分析是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分析牙颌畸形形成机制和制定矫治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熟悉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4)熟悉牙颌面畸形诊断的内容。 (5)了解特殊检查方法。 1.重点 (二)牙、牙合、颌、面的检查,包括颅面、颌骨、牙弓、牙在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2)模型测量分析:拥挤度的测量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和牙弓形态测量分析。(3)正确定位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4)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 2.难点 (1)三维方向对颅颌面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 (2)拥挤度的测量分析。 (3)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4)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5)确定形成牙颌畸形的因素和机制。 试题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给出英文名称) 1.拥挤度2.反牙合3.Se曲线4.记存模型5.工作模型6.牙弓应有长度7.牙弓现有长度8.Moyers预测法9.Bolton指数分析 10.Pont指数分析11.基准平面12.前颅底平面13.眼耳平面14.牙合平面15.下颌平面 16.面平面17.上齿糟座点A点 18.SNA角19.SNB角20.ANB角21.Y轴角 22.Tweed三角23.腭平面24.面角25.Wits值 A型题】 26.MOyers预测法是 A.预测牙列拥挤度 B.预测牙齿大小协调性 C.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 D.预测理想的牙弓宽度 E.预测后牙段牙弓应有长度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1.教学内容 (1)正常牙合及Angle理想牙合。 (2)锗牙合及Angle错牙合分类法。 (3)错牙合的其它分类及表现。 2.目的要求(本科生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正常牙合和错牙合的概念。 掌握牙齿错位的类型和A叩加分类。 自学了解毛类均分类、Simon分类及临床分类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正常牙合的概念是判断错牙合的标准,也是正畸治疗的理想目标。 (2)Angle理想正常牙合是从上下牙及牙列静态对接触关系上定义的一种最佳解剖接触关系。这种关系是为呼Angle医师矫治理念的出发点。 (3)错牙合畸形的Angle分类法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一种错牙合分类方法。是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基准,根据下磨牙、下牙弓相对于上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向接触关系,将错牙合分为中性错牙合、远中错牙合与近中错牙合三类。 (4)国内应用的毛堡均分类法是将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原则结合的一种分类。 2.难点 (1)对正常牙合的描述可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定义。 (2)Angle理想正常牙合的局限性及缺点。 (3)Angle##分类法及其1%A。 (4)毛经均分类法的VI种分类、符号书写表述法及其特点。 (5)牙齿错位的类型。 【名词解释】(英译汉) 1.idealnormalocclusion2.typical nomalocclusion3.individualnormal occlusion 4.Functional5.Chronological 6.malocculusion 7。Neutroclusion 8.Distoclusion 9.mesion10.class I malocculusion 11、class IImaloculu sion,distoclusion12. Class II ,division 13、classII,division 113.class II,division,1 subdivision 14、class11,division2 15、class II,division2,subdivision16、class III malocculusion,mesioclusion l7、Class III,subdivision 18 labioversion 19 buccoversion 20 linguoversion 21 supraversion 22 infraversion 23 transversion &transposition 24 torsiversion & rotation 25 axiversion & tipping (汉译英) 26.错牙合27.中性错牙合28.远中错牙合29、近中错牙合30.工类错牙合31.11类错牙合32.III类错牙合33唇向错位34.颊向错位35.舌向错位 [A型题]

口腔正畸考试题

口腔正畸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 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 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 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 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 E.以上都不是 2.呼吸功能异常易引起的错位是 A.单侧后牙反牙合 B.后牙锁牙合 C.佝偻病 D.下颌后缩畸形 E.以上都是 3.口腔不良习惯不包括 A.吮指习惯 B.异常吞咽习惯 C.舌习惯 D.唇习惯 E.咬物习惯 4.以理想正常牙合为标准,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是 A.20.33% B.40.92% C.60% D.86.81% E.91.2% 5.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 A.上颌:6→1→3→4→2→5→7 B.上颌:6→1→2→3→4→5→7 C.下颌:6→1→2→3→5→4→7 D.上颌:6→1→2→4→5→3→7 E.以上都对 6.暂时性错牙合的临床表现是 A.后牙反牙合 B.个别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出时,牙冠向远中倾斜 D.Ⅲ度深覆牙合,Ⅲ度深覆盖 E.Ⅲ度牙列拥挤 7.理想正常牙合是 A.对于生理功能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理想正常牙合 B.个别正常牙合 C.反牙合

D.深覆牙合 E.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8.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A.牙列缺失 B.遗传因素 C.楔状缺损 D.四环素牙 E.氟斑牙 9.面部肌肉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与向后的动力有关的肌肉是 A.颞肌 B.翼内肌 C.咬肌 D.上下唇方肌 E.以上都不是 10.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 A.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 B.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 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 D.矫正颌间关系 E.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 11.牙齿拥挤度一般分为三度,Ⅱ度拥挤是指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是A.2~4mm B.4~8mm C.8mm以上 D.16mm以上 E.以上都不是 12.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 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 B.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拥挤度测定 C.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 D.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 E.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 13.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冠超过1/3者称为深覆牙合,其分为三度,Ⅰ度深覆牙合为A.覆盖为3~5mm B.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 C.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 D.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 E.以上都不是 14.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三度,Ⅲ度深覆盖为A.3~5mm B.5~8mm C.8mm

angel 错牙合分类

Angle氏错牙合畸形 I 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classI neutroclusion) 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磨牙的颊侧沟内。若全口牙无错位者,为正常牙合,若有错位者,则为第一类错牙合。 II 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 II distoclusion) 下牙弓及下颌骨位于远中位置,若下颌后退四分之一个磨牙或者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时,称为轻度远中错牙合关系;若再后退,即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间时,称为重度远中错牙合关系。 第二类,第一分类(Class Ⅱ,division1):在远中错合关系之外, 还有上颌切牙的唇向倾斜。 第二类,第一分类,亚类(Class Ⅱ,division 1,subdivision):只有一侧为远中错合关系,而他侧为中性合关系。 第二类,第二分类(Class Ⅱ,division2):在远中错合关系之外, 还有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Class Ⅱ,division 2,subdivision):只有单侧的远中错合关系,他侧为中性合关系。 III 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class II mesioclusion) 下牙弓及下颌骨处于近中位置,若下颌前移四分之一个磨牙或者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时,称为轻度近中错牙合关系;若再前移,二分之一个磨牙或者一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时,称为完全近中错牙合关系。 第三类,亚类(ClassⅢ,subdivision):为单侧的近中错合,而他侧为中性合关系。

什么是错颌畸形

什么是错颌畸形 ……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容貌的美丽往往会给人留下较深的第一印象,而牙齿的健康和美观对容貌有着很大影响。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付排列整齐、健康漂亮的牙齿,可是经常会有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牙齿长得不够好看。有的大门牙特别突出 露在上嘴唇的外面,或下颌显得很长,呈“兜齿”状;也有的孩子小时候乳牙长得非常整齐,自从开始换牙后,由于恒牙较大,牙齿排列变得越来越拥挤,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统称为错合畸形。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遗传、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口腔不良习惯及替牙障碍等因素导致牙列不齐、上下颌牙弓咬合关系紊乱,上下颌骨的位置不协调,以及牙弓或颌骨与颜面关系失调,如从侧面看牙齿前突或后缩。 错合畸形在人群中比较常见。据统计,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9·33%~48·87%。错合畸形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为牙齿大小、形状异常;有的表现为牙齿排列拥挤错乱,里出外进,出现双排牙或“虎牙”;也有的孩子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当上颌向前突,而下颌发育不足的时候表现为开唇露齿,即上嘴唇很短,不笑的时候,上牙也暴露在外面,显得不太雅观;如果上颌发育不足,而下颌过度前突,下颌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

就表现为反咬合,俗称“地包天”或“兜齿”;还有的孩子习惯吸吮手指,造成上下前牙没有咬合接触,医学上称为开合;有的孩子习惯单侧咀嚼,或由于一侧牙齿龋坏而较少使用,经常使用的一侧会发育得比较丰满,而另一侧则由于废用而发育较差,出现颜面部不对称畸形。 此外,还有的孩子表现为双颌前突畸形、牙齿扭转及易位萌出等。总之,错颌畸形是颌面部牙齿或颌骨的发育异常,每个患儿的表现都可能各不相同。

正畸学习题-第五章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第五章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1.教学内容 (1)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模型分析。 (3) X线头影测量分析。 (4)其他一些特殊检查方法。 (5)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2.目的要求 (1)掌握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 (2)掌握模型测量分析,包括拥挤度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牙齿大小协调的分析、牙弓形态的测量分析。 (3)熟悉X线头影测量分析。X线头影测量分析是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分析牙颌畸形形成机制和制定矫治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求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熟悉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4)熟悉牙颌面畸形诊断的内容。 (5)了解特殊检查方法。 1.重点 (二)牙、牙合、颌、面的检查,包括颅面、颌骨、牙弓、牙在三维空间的相互关系。 (2)模型测量分析:拥挤度的测量分析、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和牙弓形态测量分析。 (3)正确定位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平面。 (4)常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测量项目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2.难点 (1)三维方向对颅颌面错牙合畸形的检查和诊断。 (2)拥挤度的测量分析。 (3)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4)正确定位X线测量标记点和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5)确定形成牙颌畸形的因素和机制。 试题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给出英文名称) 1.拥挤度2.反牙合3.Se曲线4.记存模型5.工作模型6.牙弓应有长度 7.牙弓现有长度8.Moyers预测法9.Bolton指数分析 10.Pont指数分析11.基准平面12.前颅底平面13.眼耳平面 14.牙合平面15.下颌平面 16.面平面17.上齿糟座点A点 18.SNA角19.SNB角20.ANB角21.Y轴角 22.Tweed三角23.腭平面24.面角2

正畸学习题-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第九章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第一节牙列拥挤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教学内容 (1)概论 (2)病因 (3)诊断 (4)牙列拥挤的矫治原则和方法 ①扩大牙弓:扩大牙弓长度a.推磨牙向远中 b.唇侧移动切牙 扩大牙弓宽度a.矫形扩展人.正畸扩展,。功能性扩展; ②拔牙矫治:决定拔牙的因素;拔牙治疗的基本原则。 ③邻面去釉 (5)替牙期拥挤的矫治。 (6)牙列拥挤矫治的装置。 2.目的要求 (1)了解牙列拥挤的发病率及分类。 (2)了解造成牙列拥挤的主要病因。 (3)掌握牙列拥挤的诊断:包括拥挤程度的分级;拥挤度及后段牙列拥挤的测量以线头影测量分 析;区别单纯拥挤及复杂拥挤。 (4)掌握牙列拥挤矫治原则及方法。

①掌握推磨牙向远中,唇向移动切牙及上颌前牵引适应证,了解常用的矫治装置。 ②掌握矫形扩展,正畸扩展及功能性扩展的适应证,了解其矫治装置。 ③掌握决定拔牙矫治的因素,拔牙的基本原则。 ④掌握邻面去釉生理解剖学基础及适应证,了解治疗程序。(5)明确替牙期牙列拥挤的治疗是早期矫治内容新包括的主要环节。 (6)了解牙列拥挤的矫治装置。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牙列拥挤的诊断。 (2)牙列拥挤矫治的原则及方法:①推磨牙向远中,唇向移动切牙及上颌前牵引的适应证、基本方法;②矫形扩展,正畸扩展及功能性扩展的适应证、原理及效果。 (3)拔牙矫治:①单纯拥挤及复杂拥挤拔牙的目的,复杂拥挤决定拔牙考虑的因素;②拔牙的基本原则。 (4)邻面去釉的生理解剖基础、适应证。 (5)替牙期牙列拥挤矫治的主要内容。 2.难点 (1)拥挤度的测量——模型分析及后段牙弓拥挤度的测量人线头影测量,区别单纯拥挤和复杂拥挤。

正畸学习题-第三章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第三章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教学内容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从形成时间来划分: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从形成机制来划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1)遗传因素:错牙合畸形具有多基因遗传的特征,常表现为家族遗传倾向。错牙合畸形的遗传因素来源于种族演化(raceevolution)和个体发育(individualdevelopment)。个体发育是由遗传(heredity)和 变异(viriation)所形成。 (2)环境因素(environment factors):①先天因素:含母体和胎儿因素,可引起额外牙(suprenumerary tooth)、先天性缺失牙(congenital missing tooth)、牙大小形态异常、舌形态异常、唇系带异常等。②后天因素:指出生后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各种因素。i某些急慢性病、佝偻病、内分泌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ii功能因素:吮吸功能异常、咀嚼功能异常、呼吸功能异常、异常吞咽、肌功能异常等。iii口腔不良习惯(Olalhabits),如吮指习惯、舌习惯、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睡眠习惯。iv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如乳牙早失或滞留、恒牙早萌或早失、恒牙萌出顺序紊乱、乳尖牙磨耗不足、乳牙下沉等。

2.目的要求 熟悉错牙合畸形的病因,了解病因的分类,以及各种不同病因所弓;起的不同错胎畸形。 1.重点 错牙合畸形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遗传和变异。②各种先天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③针对某种具体的错牙合畸形,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表现的强度是不同的。 常见的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错牙合畸形:颜面不对称、牙间隙、牙列拥挤、牙齿数目、形态、萌出时间异常、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深覆牙合等。 先天性环境因素及其所引起的错牙合畸形表现。先天性环境因素包括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以前,导致错牙合畸形形成的各种发育、营养、疾病、外伤等母体和胎儿原因。胎儿生长发育障碍所致的错牙合畸形与遗传因素所致的错牙合畸形,在出生后很难区别原因。 后天因素的范围及其所引起的错牙合畸形表现。 2.难点 (1)先天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区别。先天因素不一定具有遗传性,但遗传因素都应该是先天因素 (2)骨性错牙合的病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