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pdf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0
201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Na23S32Cl ArH1Li740 Fe56I127一、选择题:此题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共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三者的膜构造中都含有蛋白质2.以下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以下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添.用酒精擦抹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生,获取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生前的这n粒干种子对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加强.有机物总量增添,呼吸强度加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有机物总量增添,呼吸强度减弱5.以下对于人体组织液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血浆中的葡萄糖能够经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能够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能够经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运动时,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定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的受精卵所有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集体的子一代中、Bb、bb个体的数目挨次为.250、500、0.250、500、250.500、250、0.750、250、07.化学与生活亲密有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卷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 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 .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 .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 .Cu(OH)2·CuCO 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 3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9.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 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Na 2SO 3溶液吸收少量Cl 2:323SO -+Cl 2+H 2O = 23HSO -+2Cl -+24SO -B .向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Ca 2++H 2O+CO 2=CaCO 3↓+2H +C .向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 3:2Fe 3+ +H 2O 2=O 2↑+2H ++2Fe 2+D .同浓度同体积NH 4HS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4NH ++OH -=NH 3·H 2O12.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负载通过0.04 mol 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 2参与反应B .正极区溶液的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 升高C .电池总反应为3222444VB 11O 20OH 6H O 8B(OH)4VO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 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13.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 ;化合物XW 3与WZ 相遇会产生白烟。
全国Ⅲ理科综合高考真题及答案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XX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真题及参考答案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1.以下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以下与细胞相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响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完毕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响(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响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假设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那么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假设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以下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展标记后再计数B.进展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以下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 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 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15 .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 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列说法正确的是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纯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纯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 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时, 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的 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如果让 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 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为A. 0B. -I B oC. 2^3 B 0D. 2B 033C.动能变大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 PQ 突然向右运动, 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A. B. PQR 外沿顺时针方向,PQR 外沿顺时针方向, T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C. D. PQR 外沿逆时针方向,PQR 外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T 中沿顺时针方向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纯 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l 。
3PQg 直悬挂。
用外力将纯的下端 Q 缓慢地竖直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o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 ;mglB. 1 mglC. ;mgl17. 一根轻质弹性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纯的总长度为D. 1 mgl80cm 的两点上,弹性纯的原长也为80 cm, 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A. 86 cmB. 92 cmC. 98 cmD. 104 cm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 a、V b的单色光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和U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a和E kb。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含答案)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请使用铅笔将所选答案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更改答案,请使用橡皮擦擦干净后重新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Mg 24S 32Fe 56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 分子。
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随着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3.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
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版含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物理模拟题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C .欧姆定律D .能量守恒定律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金、a 地、a 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 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金<R 地<R 火,由此可以判定A .a 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 地>v 金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33==F mg F mg , B .1233==F mg F mg ,A.木板的质量为1 kg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 N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
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相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以下与真核生物细胞核相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以下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获得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对照,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以下关于人体组织液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能够经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能够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能够经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变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好,两者速度分别用 v 1、v 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 I 表示。
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物理模拟题 3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A .电阻定律B .库仑定律20.如图( a ),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 C .欧姆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金、a 地、a火,它们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细绳水平。
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 F 的作用,在 t=4 s 时撤去外力。
细绳对物块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 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 v金、v 地、v 火。
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 火,由此可以判定 金<R 地<R关系如图( b )所示,木板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c )所示。
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力 A . a金>a 地>a 火B .a 火>a 地>a 金加速度取 g=10 m/s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C .v 地>v 火>v 金D .v 火>v地>v金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 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 为使工件保持固定, 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 如图所示。
两斜面 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 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 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 F 1、F 2,则3 3 3 3A . 1 = 2 =F mg ,F mg B . 1 2F = mg ,F = mg3 2 2 31 3 3 1 C . F 1 = mg ,F2 = mg D . F 1 = mg ,F 2 = mg 2 2 2 2A .木板的质量为 1 kgB .2 s~4 s 内,力 F 的大小为 0.4 N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C .0~2 s 内,力 F 的大小保持不变 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理科综合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真核生物正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的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DNA转录成mRNA,mRNA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正确;B、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可以转录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编码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成物质,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还含有不具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D、染色体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确。
故选B。
2.【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最低,仅加入IAA组比仅加入蔗糖组胚芽鞘伸长率升高,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仅加入IAA组,说明蔗糖对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A、+K、Cl 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故选C。
3.【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含有CCI反密码子的tRNA转运甘氨酸,而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GGC、GGA)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
绝密★启封并使用达成前试题种类:2016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地址。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达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有关细胞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经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同样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2. 在先人进行的以下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同样(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办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以下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治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外液浸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 肾小管经过主动运输吸取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治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保持细胞外液浸透压相对恒定D. 饮水增加以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保持细胞外液浸透压相对恒定4.为了研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合适浓度IAA的琼脂块,比较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比较组胚芽鞘无波折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波折生长,如图所述。
依照实验结果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样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够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现了食品链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