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天线耦合器 平板型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4
射频定向耦合器原理和使用射频定向耦合器,听起来是不是很酷炫?其实呀,它的原理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物件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呢。
首先呢,咱们来想象一下射频信号就像一群小蚂蚁在电线这个“小路”上快速奔跑。
射频定向耦合器的作用呢,就是能够巧妙地从这群忙碌奔跑的“小蚂蚁”(射频信号)里分出一部分来,而且还能知道这部分信号的一些信息。
从原理上来说,它主要是基于电磁耦合的。
简单来讲,就像是两个互相靠近但又不直接接触的小世界(传输线),一个世界里的动静(射频信号在传输线中的变化)能够通过一种神奇的“感应”影响到另一个世界。
这就是电磁耦合啦。
射频定向耦合器有主传输线和副传输线,当射频信号在主传输线跑的时候,副传输线就能通过这种电磁耦合的魔法,接收到一部分信号呢。
那这个耦合是怎么个定方向的呢?这就很有趣啦。
我们可以把主传输线想象成一条大河,射频信号就是河水里的鱼群。
耦合器就像是在河边巧妙设置的一些小沟渠。
鱼群(射频信号)大部分是沿着大河(主传输线)流动的,但是有一小部分会被小沟渠(副传输线)巧妙地分流出来。
而且这个小沟渠的设计很巧妙,它只能从特定的方向把鱼群分出来,这就体现了“定向”的特点。
再来说说它的一些参数吧。
比如说耦合度,这个就像是小沟渠(副传输线)从大河(主传输线)里分出来的鱼群(射频信号)的比例。
如果耦合度是20dB,那就意味着分出来的信号功率是主信号功率的1/100。
还有隔离度呢,这就好比是小沟渠和大河其他方向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隔离度越高,这道墙就越结实,其他方向的信号就越难影响到小沟渠里的信号。
在使用射频定向耦合器的时候,就像是在做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
你要先确定好它的输入端口,这个输入端口就是那群“小蚂蚁”(射频信号)进来的地方。
然后把主传输线正确地连接好,就像给小蚂蚁们铺好正确的道路一样。
接着,再连接副传输线,这就像是在小蚂蚁的大路上旁边设置好我们的“小观察站”(副传输线),用来观察被分出来的小蚂蚁(射频信号)。
射频连接器的主要类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其传输频率范围很宽,可达18GHZ或更高,主要用于雷达、通信、数据传输及航空航天设备。
同轴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心导体(阳性或阴性的中心接触件);内导体外的介电材料,或称为绝缘体;最外面是外接触件,该部分起着如同轴电缆外屏蔽层一样的作用,即传输信号、作为屏蔽或电路的接地元件。
射频同轴连接器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以下为常见的几种类型:N型连接器N型连接器(TyPeNconneCtor),为螺纹连接,可旋转锁定。
它是第一批能够用于传输微波频率信号的连接器之一,并于20世纪40年代由贝尔实验室的Pau1Nei11发明,并以Nei11的首字母命名。
N型接头支持的信号频率范围为0到"GHz,增强类型可以达到18GHz。
特性阻抗有2种,50欧姆(广泛用于移动通信、无线数据、寻呼系统等)与75欧姆(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系统)。
BNC连接器BNC连接器也是经常看到的射频连接器之一,是一种小型的可以实现快速连接的卡口式连接器,BNC的全称是BayonetNutConneCtor(卡扣配合型连接器,这个名称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接头外形),最初BNC的含义(BayonetNei11-Conce1man)其实是来自于2位发明者,Pau1Nei11-⅛Car1COnCeIman的姓的首字母,Pau1Nei11同时也是N型连接器的发明者。
BNC连接器广泛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电视、测试设备、其他射频电子设备中,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也曾使用BNC连接器。
BNC接头支持的信号频率范围为0到4GHz。
特性阻抗有2种:50欧姆与75欧姆。
SMA连接器SMA连接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螺纹连接的同轴连接器,它具有频带宽、性能优、高可靠、寿命长的特点。
SMA连接器适用于微波设备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射频回路中连接射频电缆或微带线,在无线设备上常用于单板上的GPS时钟接口及基站射频模块的测试口。
SMA的全称是SubMiniatureversionA,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明。
平板天线结构原理平板天线(Planar Antenna)是一种采用平面结构、具有辐射和接收/发射电磁波功能的天线。
它由金属板、自由空间以及与其它天线相连的传输线构成。
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集成和制造等优点,平板天线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无线通信、雷达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
平板天线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电磁波经过金属板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上电流的交互作用引起的。
平板天线可以根据这种电流分布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以实现特定的频率响应和辐射特性。
平板天线的基本构造包括金属导体、辐射补偿结构和辐射器。
金属导体通常采用导电媒介(如金属板)来实现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辐射补偿结构用于改变电流分布,以实现目标频率的辐射特性。
辐射器是平板天线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激励金属导体上的电流来辐射电磁波。
平板天线的原理可以用波动和电磁学理论来解释。
根据马克士韦方程组,当电磁波传播到金属板上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会在金属板上产生反射和传输的电磁波,从而形成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
此外,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还与金属板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辐射器的激励方式等因素有关。
平板天线的性能主要包括工作频率范围、辐射方向性、辐射特性以及带宽等。
为了实现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和更好的辐射效果,设计者通常采用多元结构、衍射结构以及微带线等技术改善平板天线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金属板的形状和尺寸来调整平板天线的辐射特性,如辐射方向、辐射形状等。
平板天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等。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无线通信服务,还可以降低天线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
此外,平板天线还具有易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平板天线是一种利用金属板结构实现辐射和接收/发射电磁波功能的天线。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与金属板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电流分布来实现特定的频率响应和辐射特性。
聊聊平板相控阵天线学个Antenna是以天线仿真和调试为主,理论原理为辅的干货天线技术专栏,包括天线入门知识以及各类天线的原理简介、仿真软件建模、设计、调试过程及思路。
如有想看到的内容或技术问题,可以在文尾写下留言。
摘要:传统的相控阵天线需要独立控制成千上万个TR组件单元(移相器、放大器等),使它们具有良好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精度,军用产品甚至还要求能在严苛的高低温测试下长时间运行。
由于其成本过高,难以进入消费市场。
0 1传统相控阵天线相控阵天线是一种通过控制阵列天线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来改变远场方向图形状的天线。
相较于采用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所引入的惯性大、速度慢等缺点,相控阵天线可通过计算机快速控制馈电的幅度和相位,达到高速波束扫描效果。
理论上可以对单元的馈电幅度和相位进行优化控制,以实现较低的副瓣电平、将零点位置对准干扰方向,或者实现特殊方向图形状的波束赋形等。
参考阅读:浅谈阵列天线及布阵,低副瓣阵列的设计原理,阵列天线的赋形波束综合(一)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相控阵,特意按F12进入检查模式,找到视频的源头给大家传上来一份:相信微波电磁场方向的人对下面这张图应该很熟悉,传说中上万个阵列单元的相控阵,出自美国雷神公司。
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是美国的大型国防合约商,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
由Laurence K.Marshall(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生)和他的大学同学Vannevar Bush (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毕业生)以及年轻的科学家Charles G.Smith(时任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共同组建。
成千上万个天线单元后端接一些移相器在波束扫描时给单元间提供相位差。
现在,相控阵大多采用数字式移相器,由计算机控制,其相移量以二进制方式改变。
设移相器位数为,则其最小相移量为:从公式可以看出移相器所能提供的相位差并非连续变化,而是以的整数倍进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邻状态下的波束指向差异(波束跃度)为(左右滑动看完整公式):如果波束跃度过大,就可能会存在扫描盲区。
常用卫星通信天线介绍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天线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大多数地球站采用反射面型天线。
反射面型天线的特点是方向性好,增益高,便于电波的远距离传输。
反射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反射面的数量可分为双反射面天线和单反射面天线;按馈电方式分为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按频段可分为单频段天线和多频段天线;按反射面的形状分为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等。
下文对一些常用的天线作简单介绍。
1.抛物面天线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单反射面型天线,利用轴对称的旋转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将馈源置于抛物面的焦点F上,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如图1所示。
发射时信号从馈源向抛物面辐射,经抛物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
由于馈源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沿抛物面法向平行辐射。
接收时,经反射面反射后,电波汇聚到馈源,馈源可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
图1 抛物面天线抛物面天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较双反射面天线便于装配。
缺点是天线噪声温度较高;由于采用前馈,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遮挡;使用大功率功放时,功放重量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必须被考虑。
2.卡塞格伦天线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它由两个发射面和一个馈源组成,如图2所示。
主反射面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副反射面为旋转双曲面,馈源置于旋转双曲面的实焦点F1上,抛物面的焦点与旋转双曲面的焦点重合,即都位于F2点。
从从馈源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被副反射面反射向主反射面,在主反射面上再次被反射。
由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副反射面的焦点重合,经主副反射面的两次反射后,电波平行于抛物面法向方向定向辐射。
对经典的卡塞格伦天线来说,副反射面的存在遮挡了一部分能量,使得天线的效率降低,能量分布不均匀,必须进行修正。
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通过天线面修正后,天线效率可提高到0.7—0.75,而且能量分布均匀。
目前,大多数地球站采用的都是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
射频耦合器工作原理
射频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将射频信号从一个电路传输到另一个电路的装置。
它通过电磁耦合的方式将信号传递,而不需要直接的电气连接。
射频耦合器由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组成,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可调谐的空气或介质间隙相隔一定距离。
发射天线上有一个射频信号源,产生射频信号。
接收天线上有一根接收天线,接收通过空气或介质间隙传输的射频信号。
当射频信号源产生射频信号并通过发射天线输入到射频耦合器中时,信号会产生一种电磁场,这个场会在空气或介质间隙中传播。
当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之间的间隙与信号波长相匹配时,接收天线将接收到射频信号。
射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能量传输。
当射频信号通过发射天线传输时,它会在周围的空气或介质中产生一个交变电磁场。
当这个电磁场经过接收天线时,它会感应到一个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感应电流随后被接收天线传输到目标电路中。
射频耦合器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和雷达系统等。
它们具有简单、可靠、高效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长距离的射频信号传输。
射频耦合器在无线通信和射频技术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 5.8GHZ的平板天线设计和及应用摘要;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本文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5.8GHZ的平板天线,应用于微波感应器当中。
天线的辐射源设计为方形,边长是四分之一波长,可以使得微波感应器的各个方向的感应距离近乎相等。
通过使用金属墙对天线的处理,可以达到拓展波束角宽度的目的,从而实现微波感应器方向性的变化。
在微波感应器中,天线是一个至关作用的组成部件。
拓宽天线的波束角,对于微波感应器的感应区域控制将会进一步提升,增加其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天线;波束角;微波引言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天线波束角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如何拓宽天线波束角,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微波感应器中,天线的主瓣宽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其辐射区域。
因此,展开天线的波束角在工程中也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在控制波束角的天线中,透镜天线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透镜天线是利用透镜的聚焦特性,将点源或线源发出的球面波或柱面波转换为平面波束的天线,通过合理设计透镜表面形状和折射率,调节电磁波的相速以获得辐射口径上的平面波前。
依靠表面形状实现聚焦功能的透镜主要包括介质减速透镜和金属加速透镜,其制作材料是均一的,通过改变不同路径光束在透镜中行走的距离来改变光程。
还有一类是渐变折射率透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龙伯透镜{1}。
本文中,制作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在5.8GHZ的平板天线,通过对天线的辐射源的周边进行金属(铜)墙处理,以此来改变波束角。
同时,这种天线可以非常适用于微波感应器当中。
1 平板天线的仿真设计1.1天线结构设计本文采用的平板天线工作频率在5.8GHZ,结构由一层接地面,一层介质层,一层辐射源构成,接地面和辐射源采用铜皮,介质层采用FR_4材料(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通过高频电磁仿真软件来确定天线的增益、损耗、波束角等参数。
⼿机射频性能测试⽅法介绍⼿机射频性能空中测试⽅法介绍[摘要] 本⽂⾸先简单介绍了⼿机天线的特性和指标,然后对CTIA协会制定的OTA(空中测试)⽅法进⾏了介绍。
⼿机的⼀些关键指标(如辐射总功率TRP、全向接收灵敏度TIS、⼈体感应)的测试⽅法以及相关测试环境,在⽂中作了详细的描述。
本⽂所介绍的OTA测试⽅法,对于改进⼿机研发阶段的测试⽅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且在某些国家(美国),OTA测试已经成为GSM⼿机的必测项⽬,我们的研发测试需增加相关的测试内容。
⼀、前⾔良好的射频性能对于⼿机在数字蜂窝⽹、PCS⽹络中的表现⾄关重要。
由于⼿机的体积⽇趋⼩巧,天线性能通常不得不做出牺牲。
在很⼩的空间范围以内,要实现天线在各频段的良好性能是⼀件困难的⼯作。
这也对测试提出了⼀个更⾼的要求:全⾯、精确的测试,可以客观评估⼿机在实际⽹络中的表现,并不断改进设计;⽽不正确的测试数据,会有误导研发的可能。
现阶段公司的研发测试⼿段以平板耦合器与塔型天线测试为主。
在这样的近场测试环境中,⼿机与测量天线之间的距离⼩于3倍波长,和实际⽹络环境差异较⼤;且操作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机的摆放位置,测试数据的可再现性、重复性较差,研发、测试、质检易出现分歧。
实际上,在项⽬的不同阶段,测试的重点也应区分:1. 研发测试研发测试时间相对⽐较充裕,需要利⽤各种测试⼿段,提供更多、更全⾯的数据,对⼿机的射频性能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估,这对⼿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常重要,也是项⽬转产的重要依据;2. ⽣产测试⽣产测试的⽬的是关注产品性能的⼀致性。
射频测试⽅⾯,其任务是把性能低于正常⽔平的不良品检测出来,防⽌不良品流⼊市场;另外⽣产测试必须操作性强,简单迅速,不降低产能。
此时可以使⽤屏蔽盒内的平板耦合器进⾏测试:由射频性能已知的样机作为⾦机(Golden Sample),经试验后确定⼿机摆放位置和通过准则,不同型号的⼿机摆放位置和通过准则不⼀定相同。
射频连接器分类及应用射频连接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微波通信、射频设备、雷达系统、军事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
根据使用场合和频率要求的不同,射频连接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对几种主要类型的射频连接器进行分类和应用介绍。
1、同轴连接器同轴连接器是一种最常见的射频连接器,在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等频率较低的场合应用广泛。
它的结构简单,由内、外导体和绝缘体组成,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有一个圆筒形的绝缘体,可以实现高频率下的稳定传输。
同轴连接器有多种型号,最常见的是BNC、N型、SMA和TNC等,应用于各种射频设备的连接。
2、PCB连接器PCB连接器是一种直接焊接到PCB板上的射频连接器,方便快捷,可以实现高频率的信号传输。
它的结构比同轴连接器更简单,主要由一个导体和绝缘体组成。
PCB连接器有SMA、MMCX、MCX等型号,应用于无线设备、测量设备等领域。
3、板对板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连接两个板之间的射频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高速采集等领域。
它的特点是低插拔力,具有可靠的连接和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板对板连接器有FH、FH12等型号,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4、高速连接器高速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高速采集等领域,可以实现高速的信号传输,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它的结构和普通连接器相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如导体和绝缘体的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
高速连接器有HDMI、USB3.0、DisplayPort等型号,应用于数码设备、高清视频传输等领域。
5、微波连接器微波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频率高、传输速度快的微波通信和雷达通信等领域。
它的结构比同轴连接器更为复杂,涉及到导体和绝缘体的设计和制造等领域。
微波连接器有SMA、N型、TNC等型号,应用于天线、微波设备等领域。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射频连接器类型及其应用介绍。
除了以上常见的射频连接器,还有很多其他型号的射频连接器,如DIN、F、UHF等等,根据使用场合和频率等要求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射频连接器,以充分满足设备的传输要求。
天线和微波技术中的微波器件介绍微波器件是天线和微波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微波器件,包括衰减器、耦合器、滤波器和功分器,并对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衰减器衰减器是微波器件中常用的被动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微波信号的功率进行衰减,以满足系统对信号功率的要求。
衰减器一般分为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两种类型。
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在设计时就被固定下来,一般使用电阻、衰减元件等来实现。
可调衰减器则可以通过改变其内部的电阻、电容或电感等参数来实现对衰减量的调节。
衰减器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系统中,用于调节信号的功率水平,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耦合器耦合器是微波器件中常用的被动器件之一,它常用于将一个信号分为两个或多个信号,或者将两个或多个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
耦合器通常通过电磁场的作用实现信号的分合。
常见的耦合器包括定向耦合器、隔离器和反射器。
定向耦合器能够将信号的一部分从一个端口耦合到另一个端口,隔离器则能够将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分离,反射器则能够使信号在一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之间反射。
耦合器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信号的分配、合并和分离等操作。
三、滤波器滤波器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一类器件,它用于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选择性地透过或阻断,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的过滤。
滤波器一般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四种类型。
低通滤波器允许低于一定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高通滤波器则允许高于一定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
带通滤波器则允许某一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带阻滤波器则将某一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阻断。
滤波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去除干扰信号、选择特定信号等。
四、功分器功分器又称功率分配器,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一类器件,它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功率分配比例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
插片式分光器(也称为光纤分光器或光纤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光学通信和传感应用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入射的光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输出光信号,或将多个输入光信号合并成一个输出光信号。
插片式分光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光学原理,具体工作原理取决于其类型和设计。
以下是两种常见类型的插片式分光器的工作原理:
1. **平板型分光器**:
- 平板型分光器是一种将光信号分割为两个输出信号的设备,通常用于将光信号分为正向和反向传播的情况。
- 这种分光器通常由一块光学玻璃板或光纤芯片制成,其表面被精确地刻蚀或镀膜,以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分割光信号。
- 工作原理基于反射和透射。
光信号入射到分光器表面时,一部分光会反射,一部分光会透射。
通过精确设计的光学几何,可以实现特定波长的反射和透射,从而将光信号分为两个不同的路径。
- 这种类型的分光器可用于多个应用,包括光纤通信、光谱分析和传感器。
2. **光纤分光器**:
- 光纤分光器通常包括一个光纤耦合器,用于将多个输入光信号合并成一个输出信号,或将一个光信号分成多个输出信号。
- 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多个输入光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器的不同路径传播,然后再次交汇在一个输出光纤中。
当光波的相位满足特定条件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导致在输出光纤中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
- 这种类型的分光器通常用于光纤通信和传感应用,例如光纤传感器和干涉仪器。
总的来说,插片式分光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现象,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中,用于分割、合并和分配光信号,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分光器采用不同的光学设计和工作原理,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设计特点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2、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流程3、几种典型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简介4、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特点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信号源的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可分为蜂窝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所采用设备的不同,室内分布系统也可以分为无源系统和有源系统。
特点无源系统主要由无源器件组成,设备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维护简单。
有源系统是指当覆盖范围比较大,馈线传输距离比较远时,需增加干线放大器补偿信号损耗,达到理想的强度和覆盖效果。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按分布方式不同,室内分布系统分为同轴电缆系统、光纤系统和泄漏电缆系统。
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二、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方案设计是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现场勘测数据、网络资源、无委及联通相关标准为主要设计依据。
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方案设计内容•现场勘测•方案设计现场勘测•环境描述•路测•信源参数、施主基站参数•模拟测试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环境描述•目标覆盖楼宇的内、外部情况描述•人流量•外观图、楼层照片•周围基站情况•施主基站已带直放站情况•光纤资源、与基站视通情况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覆盖区域地理位置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覆盖区域外景图覆盖区域外围基站分布介绍西东北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路测•楼宇内部路测对楼内各运营商的信号按楼宇类型按运营商进行路测,包括楼层、电梯、地下停车场•楼宇外部路测楼层GSM 路测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楼层CDMA网路测图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周围基站情况1、周围基站的分布及配置2、基站当前话务量情况3、基站已带直放站情况室内分布的设计流程:现场勘测模拟测试根据现场模拟测试结果以及理论计算确定天线安装位置、功率以及数量,从而确定其他有源、无源设备的使用。
天线耦合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天线耦合器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频率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发射或接收天线与电路之间的频率能量相互传输,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耦合器可以起到调整信号传输的方向、增强信号强度并减少信号衰减的作用。
它是无线通信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线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的耦合效应,将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通过电路中的耦合装置传递给天线或接收器。
这样,无线信号就能够有效地传输到指定的地方,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
天线耦合器可以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电磁耦合器、电容耦合器和电感耦合器等。
每种类型的天线耦合器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选取天线耦合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要求进行选择。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耦合器的性能对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通信距离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天线耦合器对于实现高效的无线通信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天线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天线耦合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各种类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对天线耦合器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挥出它的优势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天线耦合器原理。
文章结构如下。
首先,本文将在引言部分概述天线耦合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天线耦合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将电磁波从一个天线传输到另一个天线。
它在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依次介绍天线耦合器原理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天线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将详细介绍天线耦合器是如何实现电磁波的传输和耦合的。
通过引入匹配电路和耦合结构,天线耦合器能够实现电磁波的传输和接收。
第二个要点是天线耦合器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天线耦合器可以分为直接耦合器、电容耦合器、电感耦合器等不同类型。
射频耦合器简介射频耦合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和射频电路中的被动器件。
其作用是将信号从一个电路或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电路或设备,同时实现信号的耦合和分配,以保持射频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工作原理射频耦合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和射频电磁场的传播来实现信号的传输。
它通常由一对共轴线或微带线组成,其中一根传输线作为输入端口,另一根传输线作为输出端口。
当输入端口上有信号输入时,它会在耦合器内部引起电磁场的变化,从而产生耦合效应。
这种耦合效应会使一部分信号从输入端口传输到输出端口,从而实现信号的耦合和分配。
常见类型分向耦合器分向耦合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射频耦合器。
它通常用于将一个输入信号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或将多个输入信号合并成一个输出信号。
常见的分向耦合器包括功率分配器、功率合并器和混频器。
功率分配器可将输入信号均匀地分配到多个输出端口上,功率合并器则可以将多个输入信号按一定的比例合并成一个输出信号,而混频器则可以将两个输入信号混合成一个输出信号。
耦合器阵列耦合器阵列是由多个耦合器组成的一种复杂射频耦合器。
它通常用于实现复杂的射频系统中的信号耦合和分配。
耦合器阵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灵活地将信号层层传递和分配,以满足射频系统的性能要求。
隔离耦合器隔离耦合器是一种专门用于隔离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的射频耦合器。
它通常用于减少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射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隔离耦合器采用特殊的设计和结构,使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传输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可以有效地隔离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
射频耦合器的应用射频耦合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微波电路和射频测试等领域。
它们在这些领域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信号的耦合和分配,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耦合器用于将信号从天线分配给不同的接收器或发送器;在微波电路中,射频耦合器用于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信号传递和耦合。
此外,射频耦合器还用于射频测试中,用于对射频器件和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天线耦合板
天线耦合板是用于耦合连接测试仪器与被测无线通讯设备进而测试被测无线通讯设备的天线性能。
(1)
德国威尔泰克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Willtek 4914 Antenna Coupler
技术规格
频率范围(连续)
可用700 ~ 2700 MHz
最佳800 ~2200 MHz
RF匹配VSWR
在0.8至2.2 GHz范围<2.5, typ. 2.0
耦合偏差
相对于参考设备<0.7 dB
不同设备间<1.4 dB
最大功率
手机38 dBm
在4916 QMA连接器端26 dBm
RF链接器
接收板上QMA (Quick SMA)
射频电缆N-型或TNC
重量
接收板约700 g
卡槽(Shuttle) 约130 g
尺寸
接收卡175 x 255 x 50 mm
卡槽(shuttle) 160 x 120 x 55 mm
XY Shuttle 218 x 125 x 33 mm
PDA Shuttle 160 x 120 x 65 m
介绍
最适合点的移动电话具有良好的耦合值,恒定频率响应和高次重复性的测量结果。
高次重复性使用5个可重复的闭合(预置)位置,使它们可以精确复位。
可更换适合标准的,大的和独一无二的规格手机的机座。
(例如:PDA电话、模块)。
内置的平坦式天线可在各个辐射极化方向工作(垂直、对角、水平)。
准备为第3代-各种移动电话型号服务。
覆盖未来技术的宽频率范围。
精确的射频匹配得到精确的结果。
独一无二的移动机座确保最佳的耦合位置。
(2)
韩国TESCOM
天线耦合板卡TC-93020耦合板
价格650~800RMB
适用于GSM全频手机、CDMA及CDMA2000手机、WCDMA手机以及对讲机等0-3GHz 无线耦合领域的产品。
产品描述
频率范围:80 ~ 26503MHz
介入损耗:8 ~ 20dB
驻波比:小于1:1.7
高频接头:SMA(f)
净重量≈1kg
尺寸(L×W×H):200mm×136mm×9mm
(3)
产品名称:天线耦合板
产品型号:CS-1890
品牌:LHW
价格:500RMB
频率范围:800-2500MHz
耦合损耗:6-20dBm
增益dBi:7
水平面波瓣宽度°:70°
垂直面波瓣宽度°:58°
电压驻波比:≤1.5
输入阻抗Ω:50
极化方式:垂直
最大功率W:50
使用说明:N头连到GSM测试仪,将待测GSM手机放在天线藕合板上。
其中GPS接收频率范围为1575.42MHz±1.1
工作温度:-40℃~+60℃
产品尺寸:178 (W)x202 (D)x45 (H)
重量:0.5kg
二、频率范围表:
GSM: 850/900/1800/1900MHz;
CDMA:825MHz-835MHz(上行),870MHz-880MHz(下行);
CDMA2000:1920MHz -1935MHz(上行)、2110MHz -2125MHz(下行); WCDMA: 1940MHz-1955MHz(上行)、2130MHz -2145MHz(下行);
TD-SCDMA: 1880MHz -1920MHz,2010MHz-2025MHz,2300-2400MHz;WLAN: 2400-2500 MHz;
GPS:1575.42MHz和1227.60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