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章
- 格式:docx
- 大小:165.27 KB
- 文档页数:18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工程测量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得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针对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给出详细的解答。
一、水准测量习题1.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需要进行高差闭合差检查?答:高差闭合差检查是为了验证水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是指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的高差之差。
如果高差闭合差接近于零,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如果闭合差较大,说明测量中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2. 请解释一下水准测量中的“前后视”和“中视”是什么意思?答:水准测量中的“前后视”是指测量者在观测点A观测点B时,先朝向点B观测,再朝向点A观测,这样的观测方式。
而“中视”是指测量者在观测点A和点B之间的中间点C上观测,以消除由于地面不平坦或设备误差等因素引起的观测误差。
二、全站仪测量习题1.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为什么需要进行基线测量?答:基线测量是为了确定全站仪的仪器常数和仪器误差,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基线测量中,需要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基线,通过全站仪测量该基线的长度,并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仪器常数和仪器误差。
2. 全站仪测量中的“方位角”和“水平角”有何区别?答:全站仪测量中的“方位角”是指测量点与参考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通常以正北方向为基准。
而“水平角”是指测量点之间的水平夹角,通常以测量点A为基准,测量点B相对于点A的水平夹角。
三、导线测量习题1. 在导线测量中,为什么需要进行闭合差检查?答:闭合差检查是为了验证导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导线测量中,闭合差是指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起点的距离之差。
如果闭合差接近于零,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如果闭合差较大,说明测量中存在误差,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2. 请解释一下导线测量中的“前视”和“后视”是什么意思?答:导线测量中的“前视”是指测量者站在起点,通过测量仪器朝向终点进行测量的过程。
工程测量课后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填空题1、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量学、地图制图学2、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3、地面点、南北方向、东西方向4、经度、纬度、高程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C5.D三、问答题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球表面点的位置以及如何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地理信息测绘成图的科学。
测定,指根据获得的测量数据将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绘成地形图;测设,指将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地面上标定出来。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基准线:铅垂线3、水准面:把地球想象成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水面延伸穿过陆地所包围的形体,这个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就是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测量上,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水准面垂直于重力铅垂线方向,形态受重力场分布控制,发生周期性变化。
4、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成为高差。
5、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x轴竖直,y轴水平;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x轴水平,y轴竖直。
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一个横椭圆住套在地球椭球体上,椭球体中心O 在椭圆柱中心轴上,椭球体南北极与椭圆柱相切,并使地球椭球体6°中央子午线与椭圆柱相切。
然后将椭球体表面上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投影到椭圆住上,再将椭圆柱沿通过地球南北极的点母线剪开,并展成平面。
中央子午线经投影展开后成一条直线,以此直线作为纵轴即x轴,赤道经投影后是一条与中央子午线相垂直的直线,将它作为横轴即y轴;两直线的交点作为原点,即组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环境差,容易损坏。
PDA 数字测图法——用PDA 代替笔记本电脑工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问题,但需要购买能安装在PDA 上的专用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测绘的测图精灵。
九、建筑施工测量[题9-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答: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y x,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为《工程测量规范》,不同建筑物施工测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高,低层与小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低。
[题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与坡度。
[题9-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盘位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
[题9-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AB 间的水平距离为D。
在A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 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 方向线,量取水准仪高A i ,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的水准尺,旋转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至水准尺读数为仪器高A i为止,此时,仪器视线坡度即为i 。
在中间点1,2 处打木桩,在桩顶上立水准尺使其读数均等于仪器高A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设计坡度线。
[题9-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1) 使用南方测绘NTS-31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模式,按( )翻页到P2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V 的值精确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工程测量学习题课后答案工程测量学习题课后答案工程测量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确定地理位置、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以及确定地球表面的形状等。
在学习工程测量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练习题,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学习题的答案。
1. 在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时,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答案:测量建筑物高度的常用方法是三角测量法。
该方法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通过测量建筑物底部和顶部的距离以及观测角度,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2.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答案:地形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利用水平仪和水准尺等工具,通过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来确定地形。
全站仪测量法则利用全站仪设备,通过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地形。
3. 在进行建筑物的平面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答案:建筑物的平面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直尺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直尺测量法利用直尺和测量带等工具,通过测量建筑物各个部分的长度和角度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形状。
全站仪测量法则利用全站仪设备,通过测量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形状。
4. 在进行道路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答案:道路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坡度测量法和曲线测量法。
坡度测量法利用水准仪和水平尺等工具,通过测量道路的高程差和水平距离来确定道路的坡度。
曲线测量法则利用曲线测量仪等工具,通过测量道路的曲率和半径来确定道路的曲线形状。
5. 在进行地下管线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答案:地下管线测量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常见的有电磁测量法和超声波测量法。
电磁测量法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地下管线产生的磁场或电场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深度。
超声波测量法则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原理,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地下管线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深度。
第一次作业答案第十一章:基本的测设工作习题集:P202第4题;P203第6题第4题答案:如图11-17所示,设观测结果中由A ~B 各标尺读数依次为a 1,b 1,a 2,b 2,a 3,b 3,则有:BA H b a b a b a H =--+-+--+)(332211)(故在B 点的前视读数应为:322113a b a b a H H b A B -+-++-==1.904m第6题答案:有关测设数据计算如下:"'104154261.117226.250arctan arctan==--=A B A B AB x x y y α"'3331355518.228881.17arctan arctan=-=--=A P A P AP x x y y α"'2449280257.51107.268arctan arctan=-=--=B P B P BP x x y y α739059360'''=+-='∠ AB AP A αα418046)180('''=+-='∠ AB BP B αα 则角度修正值是:04''-=∠-'∠=∆A A A β07''=∠-''∠=∆B B B β从P 点到A 、B 点的距离分别为:()()217.22922=-+-=A P A P x x y y AP ()()963.27222=-+-=B P B P x x y y BP测设步骤如下:1.用一张图纸,在其上按角932474180'''=∠-∠-B A 绘出从P '到A 、B 的方向线。
2.向精密测设水平角一样,利用作垂距来修正角值,分别计算出垂距:mm AP A A44-=∙''∆=∆ρβmm BP B B93=∙''∆=∆ρβ3.按实际尺寸作距离P A '、P B '分别为B A ∆∆,的平行线,交点即为P 的精确位置。
《工程测量》第二阶段离线作业一、填空题:1.标准方向线的种类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第四章,第三节)2.在倾斜地面进行丈量水平距离的方法有(平量)法、(斜量)法。
(第四章,第一节)3.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第四章,第三节)4.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出所在象限角。
(第四章,第三节)5.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303°20'),象限角为()。
(第四章,第三节)6.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和工具)、(观测者)、(外界条件的影响)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第五章,第一节)7.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第五章,第一节)8.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9.4mm )。
(第五章,第二节)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第五章,第三节)10.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水准点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二种。
(第五章,第四节)二、选择题:1.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第四章,第一节)A.斜线距离;B.水平距离;C.折线距离2.用钢尺丈量平坦地面两点间平距的公式是(A)(第四章,第一节)A、D=nl+qB、D=KlC、D=nl3.坐标方位角是以(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
(第四章,第三节)A.真子午线方向;B.磁子午线方向;C.坐标纵轴方向4.( C )是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第四章,第三节)A、天顶距B、竖直角C、方位角D、象限角。
5.测量工作中,常用(B)来表示直线的方向(第四章,第三节)A、水平角B、方位角C、竖直角6.罗盘仪是用来测定直线( C)的仪器。
《测量学》习题集答案第一部分习题和作业一、测量基本知识[题1-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题1-2] 熟悉和理解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法线的概念。
答:铅垂线——地表任意点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称重力,重力方向为铅垂线方向。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通常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作为投影的基准面,这个椭球面是由长半轴为a 、短半轴为b的椭圆NESW绕其短轴NS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面,旋转椭球又称为参考椭球,其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法线——垂直于参考椭球面的直线。
[题1-3]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是什么?答:绝对高程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相对高程的基准面——水准面。
[题1-4] “1956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有何关系?答:在青岛大港一号码头验潮站,“1985 国家高程基准”使用的平均海水面高出“1956 年黄海高程系”,使用的平均海水面0.029m。
[题1-5]测量中所使用的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上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有何区别?答:x 与y轴的位置互换,第Ⅰ象限位置相同,Ⅰ→Ⅱ→Ⅲ→Ⅳ象限顺指针编号,这样可以使在数学上使用的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照常使用。
[题1-6]我国领土内某点A的高斯平面坐标为:x A=2497019.17m,YA =19710154.33m,试说明A点所处的6°投影带和3°投影带的带号、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工程测量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消除视差的方法是(C)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D.调节微动螺旋2.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的基本公式是( A )。
A.∑a-∑b=∑hB.∑h=∑H终-∑H始C.∑a-∑b=∑h=H终-H始D.fh≤Fh3.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4.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5.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A.5B.3C.2D.46.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7.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
A.整平仪器B.使竖直度盘竖直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0′24″B.-0′24″C.+0′12″D.-0′12″9.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A)m。
A.----10.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A.±0.001B.±0.002C.±0.003D.±0.0041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
环境差,容易损坏。
PDA 数字测图法——用PDA 代替笔记本电脑工作,解决了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容量问题,但需要购买能安装在PDA 上的专用数字测图软件,如南方测绘的测图精灵。
九、建筑施工测量[题9-1] 施工测量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确定施工测量的精度?答: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y x, 和高程H ,按照设计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依据为《工程测量规范》,不同建筑物施工测量的精度是不相同的,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高,低层与小跨度建筑物的精度要求低。
[题9-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答: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与坡度。
[题9-3] 水平角测设的方法有哪些?答:单盘位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与多测回修正法。
[题9-4] 试叙述使用水准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AB 间的水平距离为D。
在A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个脚螺旋在AB 方向线上,另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垂直于AB 方向线,量取水准仪高A i ,用望远镜瞄准B 点上的水准尺,旋转AB 方向上的脚螺旋,使视线倾斜至水准尺读数为仪器高A i为止,此时,仪器视线坡度即为i 。
在中间点1,2 处打木桩,在桩顶上立水准尺使其读数均等于仪器高A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测设在地面上的设计坡度线。
[题9-5] 试叙述使用全站仪进行坡度测设的方法。
答:从A 点沿AB 方向测设出一条坡度为i 的直线,(1) 使用南方测绘NTS-310R 全站仪在A 点安置全站仪,按键打开仪器电源,按键进入角度模式,按( )翻页到P2 页软键功能,按( )键将竖盘读数切换为坡度显示,转动望远镜,使垂直角V 的值大约等于坡度值,制动望远镜,旋转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垂直角V 的值精确等于设计坡度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的坡度即为设计坡度。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P20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延伸通过陆地形成的封闭的曲面。
(2)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3)地图投影:将球面上的图形、数据转换到平面上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
(6)高差: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h。
2、填空题(1)参考椭球定位,大地原点(2)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3)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18,35,105,105(5)平面位置(6)法线,椭球面(7)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8)距离测量(9)20,117(10)参考椭球面(11)等角横切圆柱,等积投影,投影后面积变化很小3、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对(8)对4、单选题(1)B(2)B(3)C(4)D(5)C5、问答题(1)研究对象是地球整体及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物体或人工物体。
任务是测定、测设和变形监测。
(2)地球的形体接近于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大地体是不规则的,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参考椭球体是在某一国家或区域与大地体最接近的椭球体,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主要由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独立直角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用经度、纬度或大地经度、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但相关的计算方法复杂,适用于研究地球较大范围时采用。
独立直角坐标系用x,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但仅适用于小区域的测量。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用x,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也比较简单,适用于中范围区域的测量。
(4)大地水准面是指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经过大陆、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一个特殊的水准面、重力等位面。
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谷达华园林工程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P20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延伸通过陆地形成的封闭的曲面。
(2)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3)地图投影:将球面上的图形、数据转换到平面上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H′。
(6)高差: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h。
2、填空题(1)参考椭球定位,大地原点(2)铅垂线,参考椭球面,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3)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18,35,105,105(5)平面位置(6)法线,椭球面(7)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8)距离测量(9)20,117(10)参考椭球面(11)等角横切圆柱,等积投影,投影后面积变化很小3、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对(6)错(7)对(8)对4、单选题(1)B(2)B(3)C(4)D(5)C5、问答题(1)研究对象是地球整体及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物体或人工物体。
任务是测定、测设和变形监测。
(2)地球的形体接近于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大地体是不规则的,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参考椭球体是在某一国家或区域与大地体最接近的椭球体,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主要由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独立直角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用经度、纬度或大地经度、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但相关的计算方法复杂,适用于研究地球较大范围时采用。
独立直角坐标系用x,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但仅适用于小区域的测量。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用x,y来表示地面点坐标,表示方法简单,相关计算也比较简单,适用于中范围区域的测量。
(4)大地水准面是指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经过大陆、岛屿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一个特殊的水准面、重力等位面。
测绘中的计算、绘图一般不能投影到大地水准面,因为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无法用统一的数学公式表达。
(5)教材P14。
主要区别是参考椭球、大地原点均不同。
(6)教材P15,L3-L8。
优点:可以很方便地应用GPS。
(7)教材P15-16.(8)教材P17。
结论:在小区域(半径10km或100平方公里),以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角度、距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度对高差的影响不能忽略不计。
(9)教材P19最后一段。
原因①减少误差积累②提高工作效率。
6、(1)6°带带号:n=[l/6]=106/6=18;中央子午线经度L=6×18-3=105°3°带带号:k=[/3]=[/3]=35;中央子午线经度L=3*35=105°(2)①因我国领土跨22个3°投影带,即第24~45带;跨11个6°投影带,即第13-23带。
所以,该点的坐标值是按照3度带投影计算而得的。
②该点位于第35个3度带。
③中央子午线经度L=3×35=105°④=<0,所以在中央子午线的西侧。
⑤距中央子午线,距赤道。
P48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成为视准轴CC。
(2)水准管圆弧内壁中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3)通过圆水准器球面中心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
(4)每2mm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值称为水准器的分划值。
(5)也称为视线高,是指后视点高程与后视读数之和。
2、填空(1)脚螺旋,圆水准器,圆水准器轴线,微倾螺旋,水准管气泡居中,水准管轴(2)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目镜(3)大,大(4)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影响(5)望远镜,水准器,基座(6)传递高程,土质坚实的地面,尺垫(尺台)(7)水准管分划值的大小(8)这两个脚螺旋连线的中垂线上(9)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3、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4、选择题(1)A(2)D(3)C(4)C(5)C(6)C(7)C(8)C5、问答题(1)教材P27(2)教材P29(3)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的影响。
(4)粗平是利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圆水准器轴线铅直、仪器竖轴铅直;精平是利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水准管轴线水平、视准轴水平。
(5)传递高程;-(6)(7)(8)略6、计算题(1)见表(2)见表P74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水平角是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
(2)竖直角是指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3)-(9)略2、填空题(1)正比,反比(2)对中,整平,使水平度盘中心与角顶点重合,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3)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分划且在观测过程中水平度盘保持不动。
(4)竖盘指标铅直向下,自动补偿装置(5)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6)教材P54(7)减小度盘刻划误差对水平角观测引起的误差3、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对(8)错(9)错4、选择题(1)B(2)D(3)C(4)A(5)D(6)C5、简答题(1)首先利用光学瞄准器(粗瞄器)大致瞄准目标,使用固定螺旋固定,然后使用物镜调焦螺旋看清目标,最后使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对准目标。
(2)教材P54(3)安置仪器、初步对中、初步整平、精确对中、精确整平。
目的是使水平度盘中心与角顶点重合,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状态。
(4)①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②盘左观测:盘左瞄准左手侧目标,配度盘,记录a1左,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手侧目标,读数,记录b1左。
③盘右观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逆时针瞄准右手侧目标,读数,记录b1右;逆时针瞄准左手侧目标,读数,记录a1右。
④计算检核:β左=b1左– a1左;β右=b1右– a1右若|β左 -β右| ≤ 40″,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⑤如需观测多个测回,重复②-④,但配度盘时各测回间相差180°/n (n为计划的测回数)。
(5)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
不能。
因为(教材P72)6、计算题(1)见表(2)见表(3)见表P107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直线定线:在直线的方向上竖立若干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的标志物的工作。
(2)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K=ΔD/D,ΔD=|D往 - D返|(3)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夹角。
(4)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量至某直线的锐角。
(5)真子午线: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
(6)磁子午线:磁针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
(7)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水平角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2、填空题(1)名义长度,实际长度,小(2)相对误差,距离丈量时中误差的大小与丈量的量的大小有关系(3)距离与时间,距离与波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光波的相位差(4)脉冲式,相位式(5)相位移(6)带铜丝一端为N,在北半球地磁北极的引力会使磁针南端向下倾斜(7)真北,磁北,轴北(8)赤道,北极3、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对(9)错(10)错4、选择题(1)C(2)C(3)B(4)C(5)B(6)A(7)B(8)C5、问答题(1)①钢尺量距:适用于平坦地面较短(不超过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测量;②视距测量:适用于山区要求精度不高(1/200-1/300)的快速距离测量;③光电测距:广泛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距离测量,一般测距不超过2km;④GPS测距:适用于较长距离(10km以上)的快速距离测量。
(2)为了确保丈量的距离是一段直线而非折线。
方法主要由目估定线、经纬仪定线。
(3)KAB =1/=1/5039;KCD=1/=1/10160.故CD段更准确。
(4)-(9)略(10)教材P1036、计算题(1)K=ΔD/D,ΔD/=1/2000,ΔD=(2)(3)(4)略(5)αBC=54°30′+180-90°30′=144°αCD=144°+180°-85°14′=238°46′α=238°46′+180-130°12′=288°34′DA=288°34′-180-54°04′=54°30′(校核)αABP132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中误差:P116(2)相对中误差:中误差与相应观测结果之比。
(3)极限误差:通常取中误差的2倍,超出极限误差的误差认为是粗差。
(4)粗差:俗称错误,是由于观测者使用仪器不当或疏忽大意或因为外界条件的原因造成的错误的测量结果,是不允许存在的必须剔除并返工重测。
(5)系统误差:P113(6)偶然误差:P1142、填空题(1)系统误差,偶然误差(2)人(观测者),仪器,外界环境,弄清误差产生的原因规律及其性质、提高成果质量、正确评判测量的精度,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3)观测值,真值,观测值,算术平均值(最或然值)(4)观测条件相同的多次观测,观测条件中有一个或多个不相同的多次观测(5)10/sqrt(2),10×sqrt(2),10×sqrt(2)(6)角度测量误差的大小,角度(7)2,最大值,极限误差/容许误差3、判断题(1)略(2)错(3)错(4)对4、选择题(1)C(2)B(3)C(4)A(5)A(6)-(10)略5、问答题(1)P112(2)P113-P115(3)相同。
不可以。
等精度观测中的任意一次观测的精度都是相同的。
(4)P116-P117(5)P123极限公式。
(6)P118(7)略6、计算题(1)-(5)从略P229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3)首曲线:从平均海水面起按照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4)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5)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6)地物:地面上自然形成的河流、森林和人工的建构筑物。
(7)地貌:地表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
(8)-(10)略2、填空题(1)P202(2)比例符合,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注记符号,等高线(3)-(5)略3、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6)对4、选择题(1)C(2)-(4)略5、问答题(1)P202,P205(2)P203(5)P210其余略6、计算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