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西数字禁忌差异——以4和13为例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15
摘要:数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数字的喜好不同入手,概括总结出含数字的习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毕业论文网 中英数字文化对比研究翻译方法1.引言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
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2.汉英数字的对比研究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2.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同一、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
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
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如出一辙。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
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
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
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毕达哥拉斯认为“三”是唯一有头、有尾、有腹的完美数字。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
“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
中西文化对比与应用之禁忌语某些词语和概念令人不快,最好不用,而换一种婉转的说法——这就是委婉语。
有些词语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应避免使用——这就是禁忌语。
禁忌英语taboo,原义为“神圣”,“不许触摸”的意思。
一、禁亵渎性词语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滥用上帝或上帝的名字是不敬的,所以与这类相关的词语一般是要避免的,而且也常常避免谈到魔鬼,如:上帝的名字JehovahGod(上帝)hell(地狱)devil( 魔鬼)Christ(基督)Jesus ChristHoly Mary如果要使用,则God说成Dod,Gom,Godfrey等,将Jesus Christ说成Caessar’Crutch等或是使用god of this world, the Big D( Lord of flies), the good man 等委婉语。
在中国,人们也尽量避免对“神”的不敬, 对自己信奉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语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
但对于“鬼”却是不避讳的,如汉语中就有“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鬼东西”、“扮鬼脸”等。
另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皇帝的名字,甚或与皇帝的名字同音或同形的字都在禁忌之列。
如中国的秦始皇名“嬴政”,为避其“政”名,一年的“正月”被该为“端月”;宋朝知州一官吏名“田登”,为避其“登”字,下令百姓不能说“点灯”,而说“放火”,因此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之说。
二、禁辱骂性词语辱骂性语言在英语中属于淫秽性语言(obscene language),也可以说是脏话(dirty words),常常是人们避讳的。
如:son of bitch(狗娘养的)For Christ's sake! (为了基督!)God damned! (神啊,受诅咒吧!)Oh, damn it! (诅咒它吧!)英语里还有用动物的名称来骂人的,如骂某人为cow, swine, pig,stallion等等, 这些是禁止使用的。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
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
如果称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
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
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
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
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在。
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
一个人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
传说是因为孔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
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
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
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
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
英美文化解读盘点各国不一样的数字传统Around the world,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traditions that form part of the culture and can represent either good or bad fortune. It is fascinating to learn about these different habits and how they change from place to place.世界各地有很多不同的传统,它们是各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好运或者霉运。
了解这些不同的习惯,以及地域间的差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In the UK, for example, the number 13 is unlucky and many people change the number of their house so that it is not this number. The number 7, on the other hand, is usually seen as fortunate and many people choose this number when gambling or entering a competition.Another thing to avoid in the UK is walking under ladders, as this is usually seen as bad luck, as is breaking a mirror.比如在英国,13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多人把门牌号改成了其他数字。
相反地,数字7通常被看作是幸运数字,很多人在赌博或者参加比赛的时候,常常会选择这个数字。
另外,英国人避讳的另一件事情是从梯子下面走,他们认为那和打破镜子一样,是霉运的预兆。
国际礼仪之数字的忌讳交际礼仪国际礼仪之数字的忌讳国际礼仪之数字的忌讳数字的忌讳在很多国家都存在。
西方人极端厌恶“13”这个数字,在任何场合都尽量避开它,如高楼的12层之上便是14层楼,宴会厅的餐桌14号紧接着12号等。
有些人甚至对每个月的13日这一天也感到惴惴不安。
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幸的、凶险的数字。
原因来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基督耶稣和弟子们一起吃饭,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犹大。
犹大为了贪图30枚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使耶稣于13号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
西方人憎恨犹大,也把“13”这个数字当作不幸的象征。
在日本,忌讳“4”和“9”字,因为在日语中,“4”与“死”同音,所以日本的医院,都没有4号病房和4号病床。
“9”的发音与“苦”相近,因此也在忌讳之列。
韩国人对“4”字也反感,许多楼房的编号严禁出现“4”楼、“4”字编号,在饮茶饮酒时,主人以1、3、5、7的单数来敬酒献茶。
一些西方人还忌讳“3”。
新加坡人忌讳“7”、“8”、“37”。
加纳人忌讳“17”、“71”。
在非洲,大多数国家认为奇数带有消极色彩,而认为偶数具有积极的象征。
本参加婚礼之五大戒条快年底了,结婚的人就像是早春的竹笋,到处发了。
“4”一直被人所厌恶,然而这个数字更可怕,甚至有专门心理病症从古至今数字“4”一直被人所厌恶,然而这个数字更可怕,甚至有专门的心理病症从古至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不详数字”,有的还不单只有一个。
在中国人们最不喜欢的数字是“4”,因为“4这个数字的读音让人联想起“死”。
而日本人最讨厌的数字是“9”,因为数字“9”在日语中的谐音是“苦”。
至于西方人,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民族,他们最为讨厌的数字是“13”,而数字“13”更是在世界上最多忌讳的“不详数字”。
举个例子,如果在餐桌上有13个人一起吃饭,那么那些多的让人头晕眼花的忌讳就会出现:当13人一同吃饭时,那么这一年的时间就会有一个人必定会死去;当13人一同吃饭时,最后入座的那个人就会第一个死去;当13人一同吃饭时,第一个站起来的人就会遭受到厄运;当13人一同吃饭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人离开餐桌的,都会在不久后离开人世;……13人聚会的餐桌上有着如此多人忌讳,由此人们都会尽量避开13人一同吃饭,要不就请多一个朋友,要不就请少一个。
如果真是在聚会上避开不了13的餐桌,那么共餐的人会一同手来着手,一起就座进餐,然后也一同离开席位。
但即便是解决了13人就餐的难题,仍然还没有解决在13人聚餐中的忌讳。
如果13人的聚餐有服务员的话,那么在餐桌上年龄最少的将会死掉;如果13人聚餐时有人打喷嚏的话,那么最年老或者最年轻的人会死掉;组织这次13人聚餐的主人家更是逃脱不了,会有厄运缠身。
西方人甚至认为“13日是星期五”是大凶日中的大凶日,有人说这是亚当与夏娃偷食禁果的日子,也有人说是耶稣在吃完最后的晚餐后,被十字架钉死的日子,更有甚者说的是法国圣殿骑士大屠杀的日子…虽然“13”这个数字有着可怕的说法,但是仍然有人会直接去碰触这个忌讳。
美国退役老兵威廉·福勒上尉就不信这个邪,他在1881年成立了“13俱乐部”,试图打破对数字“13”的迷信,而且他的一生也与“13”结缘,参加过13次的战役,在1863年8月13日退役,退役的第二个月的13号买下自己的房子。
《》2010年第3期摘要:了解数字文化内涵是正确运用中西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
文章从中西数字禁忌差异入手,探究其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并挖掘文化差异根源。
关键词:数字禁忌;差异;根源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10)03-0086-02数字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折射不同的文化层面,包括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风俗民情等等。
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下中西数字文化禁忌也各具特色。
一、中西数字禁忌差异及民族文化心理总体而言,汉民族讲究对称,注重成双,喜联想吉祥,小心或刻意躲避因语言同似或构字相关造成的不祥意义的联想。
而西方民族崇拜单数,追求独立,将由于宗教和神话传说影响而不受欢迎的数字,如“13”“星期五”视若蛇蝎。
1.单数与双数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喜欢双数的偶合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与文学中皆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情有独钟。
如: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
然而,中国人也并非绝对排斥单数,个别单数也备受青睐。
如:数字“三”在汉文化中被视为神圣、尊贵和吉祥的象征。
人们称天、地、人为三刚或三灵;日、月、星为三元或三光。
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
生活中我们会说“三”次为满。
可见“三”是个终极数。
在西方,人们则往往视单数(13除外)为吉利数。
无独有偶,最受偏爱的单数是“三”,人们把“三”看作完美的数字。
他们认为世界有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
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内容,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
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所以西方人常说The third time ’s the charm .(第三次准灵);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莎士比亚戏剧里也说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
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吉利数字比较
发布时间:2008-04-12 13:17:46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打印】【评论】在我国,4(four)和7(seven)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特别是这两个数字在一起的时候,更使人们感到不舒服,因为它们的谐音给人带来不吉利的感觉。
在英美等国,13 (thirteen)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据说耶稣在13日(星期五)遇难,于是星期五(Friday)便成为不吉利的数字;在最后的晚餐上,耶酥与12个门徒在一起吃饭,总人数为13,而门徒犹大出卖了他,从此数字13(thirteen)便成为不吉利的数字,若某月13日恰逢星期五,更是双重的不吉利。
西方人对数字13的忌讳比我们对4与7的忌讳更厉害。
甚至达到了恐惧和非理性的程度。
当你到英美等国,你会注意到住宅的门牌,楼房房间等号尽可能不使用数字13(thirteen),而改为12B(twelve B)之类。
据说有一次一个英国人(English man)举行家宴(party),突然有人发现正好13人(thirteen people)同坐一桌,就有人立时感到恐惧和不安,不知有什么灾难不幸即将将临到他们头上,面对着丰盛美味的饭菜无心下咽,直到有人聪明地指出其中1人已经怀孕,因此总人数不是13而是14(fourteen)时,众人这才如释重负重新欢笑起来。
当然,外国的风俗,中国人不必信。
但当我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对其数字文化亦应如此。
保定市智慧城市(一期)土建装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保定华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
外事礼仪的禁忌详解在外事活动中,我们不仅应做到尊重国际公众、礼貌待人,也应了解国外人们的种种禁忌,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
外事礼仪数字禁忌1、西方人认为13是不吉利的,应当尽量避开,甚至每个月的13日,有些人也会感到忐忑不安。
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尤其是逢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最好不举办任何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门牌号、旅馆房号、层号、宴会桌等编号、汽车编号也尽量避开13这个数字。
2、四字在中文和日文中的发音与死相近,所以在日本与朝鲜等东方国家将它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此这些国家的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
在我国也是如此,如遇到四,且非说不可时,禁忌的人往往说两双或两个二来代替;另外,在日语中九发音与苦相近似,因而也属禁忌之列。
外事礼仪颜色禁忌1、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忌用绿色;2、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3、欧美许多国家以黑色为丧礼的颜色,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4、埃塞俄比亚人则是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5、叙利亚人也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6、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7、而委内瑞拉却用黄色作医务标志;8、蓝色在埃及人眼里是恶魔的象征;9、比利时人也最忌蓝色,如遇有不吉利的事,都穿蓝色衣服;10、土耳其人则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好用素色。
外事礼仪花卉禁忌1、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2、日本人认为荷花是不吉祥之物,意味着祭奠;3、菊花在意大利和南美洲各国被认为是妖花,只能用于墓地与灵前;4、在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示;5、绛紫色的花在巴西一般用于葬礼;6、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7、在欧美,被邀请到朋友家去做客,献花给夫人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家,则是违反了礼仪。
外事礼仪食品禁忌1、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2、日本人不吃羊肉;3、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脏;4、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也门、苏丹等国的人,除忌食猪肉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脏除外;5、在阿拉伯国家做客人能要酒喝。
西方国家对数字与日期禁忌西方人普遍认为“13”这个数字是凶险或不吉利的,常以“14(A)”或“12(B)”代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尽量避开这一数字。
有的人甚至会在13日这一天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停止一切工作和活动。
西方人最忌讳的还是13人同桌共餐。
对“星期五”和“3”这个数字,也为很多西方人所忌。
特别是点烟时,忌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三支烟。
若恰逢13日又是星期五,西方人更认为是“凶日” ,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 。
因为这一日是耶稣的受难日。
日本人则忌讳“4”和“9” 。
在美国还有“零年灾难”之说。
自1840年以来,凡是在年尾数为“0”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除里根外,都没有活着离开白宫,其中有4人被刺身亡,3人病死。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礼,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在我国除了见面和告辞时使用,在表示祝贺、感谢或互相鼓励时也使用。
发展到现在,被简单的“你好”,“再见”所取代。
可是西方的贴面礼、亲吻礼、吻身礼,让国人仍很不习惯接受。
探析中英数字喜好与禁忌差异陈虹帆(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 数字是一种社会符号,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
数字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信仰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英数字喜好与禁忌的差异,并深入探究了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
关键词:数字喜好;数字禁忌;中英差异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指导人们行为的符号系统。
数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存在着相似性,因此在数字使用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点。
然而,不同的文化中数字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异。
因此,数字具有超越语言、反映不同文化信息的功能。
尽管不同的文化中某些数字有着相同的隐喻意义,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文化特有的。
因此,对英汉数字禁忌和偏好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两国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而且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从而减少文化冲突。
二、中英数字喜好与禁忌西方人和中国人对数字崇拜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
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它是几千年来数字文化的产物,是数字文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反馈,它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痕迹。
数字崇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喜好,认为数字是财富和好运的源泉;二是数字禁忌,认为数字是贫穷和灾难的根源。
下面对中英数字喜好与禁忌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 数字喜好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数字文化,“中国是陆地上的文明,而西方国家是海洋上的文明”。
[1]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数字文化尤其是数字文化的偏好也会相应地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偶数(四除外)是古代最受欢迎的数字。
例如,数字六象征着好运,包含着顺利的意思。
数字八代表吉祥,因为它听起来像汉语中的“fa”,意思是“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财富和繁荣”。
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发展不同,数字喜好也有别于中国。
例如,数字一被赋予了完整和不可分割的象征意义,它也意味着神的起源和母亲。
跨文化传通案列中西对数字的误解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用以计算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顺序,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发生的顺序或范围的大小等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受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宗教信仰、语言习惯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丰富而多样的文化内涵。
除了原先的功能和意义外,数字还承载了许多文化信息,而这些文化信息通常又带有鲜明的中西方文化特色,从而产生了对数字意义的不同解读。
1.中西方文化对数字好恶的差异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数字不断地被使用,渐渐地在其计算功能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相当多的文化内涵。
由于这些数字的文化内涵不同,人们对这些数字的情感也就产生了差异。
一些数字因其美好的内涵被人们所喜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接触和使用它们;而另一些数字由于带有令人厌恶或畏惧的内涵,则渐渐成了禁忌。
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双”具有完满、和谐的寓意,同时也暗含对称、对比的构成模式,所以中国人偏好双数,中国文化对双数(4除外)也情有独钟。
这种对双数的喜爱,不仅体现在大量的日常用具和生活习惯中,甚至在世界的认知方面也有明显体现。
比如,《周易》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经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六十四卦。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喜欢单数(13除外),双数反而被视作是不吉祥的,很多西方国家十分忌讳收到双数的礼物,其渊源是西方人喜欢玩骰子游戏—,种使用两枚骰子的游戏,骰子(dice)的复数为die,由于die本身还有死亡的含义,所以双数渐渐成为不受欢迎的数字。
提到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八”和“六”绝对是前两位。
中国人对“八”的喜爱源于广东人把“八”念成发,寓意发大财、交好运,对于商人而言这个谐音的吉祥意义非同小可。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八”这个数字还有周到圆满、祥和尊贵的意思,如“才高八斗”“八面威风”“八面玲珑”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尚“六”的传统。
“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都与“六”有关,比如:《诗》《书》《礼》《易》《乐》《春秋》并称“六经”;礼、乐、射、御、书、数并称“六艺”;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天地四方称为“六合”。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浅析中西方文化中数字内涵的差异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谢芳 李燕燕【摘要】数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数字的禁忌崇拜,本文尝试探讨中国人与西方人对数字崇拜和数字的禁忌和情感,帮助理解英汉文学学习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问题,以便消除英汉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数字内涵 差异一、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具有神圣的意义,还具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
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性有不同的偏爱,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下面就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1.“四”与“十三”。
数字“四”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四”发音“si”与“死”谐音,海外华侨跟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及香港、澳门等,都禁忌使用数字“四”,如果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四”他们就巧妙的用两双或者两个二来代替。
中国人对数字“四”的避讳在生活中是显而易见的,一些相关成语带有“四”大多都含有贬义的色彩。
例如,“说三到四”、“低三下四”、“颠三倒四”、“不三不四”等等。
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对“four”的避讳情感没有中国人的强烈,例如,“four hundred”在美式英语中指”一个地区的名流,最时髦的上层社会,“four leaf”(幸运草)。
“thirteen”在西方人们最忌讳使用数字,尤其在欧美成为头号大忌。
其文化渊源于其宗教与历史文化,《圣经》中说到,耶稣与他的十二个徒弟共进晚餐时,在十三人中的一个人:犹大,由于他的出卖,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有人认为《圣经》记载:亚当跟夏娃偷吃禁果之日就是十三日;罗马的野史说巫师们是十二人集会,第十三个到来就是个大魔鬼。
因此,“十三”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中避讳“十三”就跟中国人避讳“四”一样。
例如,没有13号楼层,不设13号病房,飞机、火车、剧场没有13排,13座等等。
而在中国,人们却乐于接受“十三”,例如,儒家经典作《十三经》,同仁堂的”十三太保”家喻户晓。
托福阅读背景知识:盘点人类忌讳的数字
数字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被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交易,同时也与宗教、文化和传统相关联。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某些数字可能被视为吉利或不吉利的,这
就是人类忌讳数字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的含义非常丰富,特别是数字的读音与汉字的发音相似的情况下。
例如,“八”被视为吉利数字,因为它的读音和“发财”的汉字发音相似,而“四”则被
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的读音和“死亡”的汉字发音相似。
在中国,很多楼房和酒店
没有13层或14层,因为这些数字被认为不吉利。
在西方文化中,数字13也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
这被称为“不幸的13号”,因为在
基督教中,最后的晚餐有13个人,其中一个是叛徒。
在德国,数字13被视为吉利数字,
因为它被认为是充满能量和洞察力的数字。
在印度文化中,数字9被视为吉利数字,因为在印度教中,它被认为是创造力和智慧
的数字。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人喜欢在结婚和其他重要场合中使用这个数字。
在中东地区,数字7被视为吉利数字,因为根据伊斯兰教的传统,7代表神圣的数字。
事实上,一些中东饭店和旅馆没有13层或14层,而是直接跳到15层,因为13和14被视为不幸的数字。
总的来说,数字对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这些含义和象征意义可能随时
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改变。
尽管如此,人类对数字的敬畏和忌讳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存在,并
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西数字禁忌差异——以4和13为例作者:夏娅文学号:**********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年级:2007级专业:小学教育(理科)指导教师:江献职称:讲师日期:2011年4月10日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曲靖师范学院本论文(设计)经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审查,确认符合曲靖师范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要求。
答辩小组签名答辩日期: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论文(设计)使用授权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曲靖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及送交论文(设计)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中西数字禁忌差异——以4和13为例摘要数字原本是一种用于度量、计算、排序等的数学语言,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数字的喜好不尽相同。
不同国家的人们把不同的一些数字视为自己的幸运数字,认为那些数字是吉利的。
与此同时,也对一些数字产生了憎恶情节,在生活中甚至对其产生了忌讳。
了解中西方的数字禁忌,对于我们学习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禁忌 4 13 文化差异Chinese and western digital taboo -- by 4 and 13 for exampleAbstract: Digital was originally regarded as a kind of mathematical language, which was widely, used in measure, calculation, ordering and so on. However, due to various of culture backgrounds,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ies have different preference to number. To some people, special digital was treated as lucky number, believed that it is auspicious. Meanwhile, other may produce abhor plot to specific number, having taboo to them in daily life. It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that for us to underst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digital taboo, which will help us in learning different culture and crossing culture communication.Key words: digital taboo four thirteen cultural difference目录引言 (1)1 中西方对数字“4”和“13”的禁忌差异 (1)1.1中西方对数字“4”的禁忌差异 (1)1.2中西方对数字“13”的禁忌差异 (2)2 中西方形成数字禁忌差异的原因 (4)2.1宗教文化存在差异性 (4)2.2神话传说存在差异性 (4)2.3社会民俗存在差异性 (5)2.4民族文化心理存在差异性 (6)3 中西方对其他数字的禁忌差异 (7)3.1数字“3” (7)3.2数字“6” (7)3.3数字“7” (7)3.4数字“5”与“星期五” (8)3.5数字“10” (8)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人类认识数经过了一个过程。
在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起初人们用手指、绳结、刻痕、石子或木棒等实物来计数。
例如:表示捕获了3只羊,就伸出3个手指:用5 个小石子表示捕捞了5条鱼;一些人外出捕猎,出去1天,家里的人就在绳子上打1个结,用绳结的个数来表示外出的天数。
这样经过较长时间,渐渐地把数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产生了数的概念,数是人类所共有的。
但是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数字变得不单单是一种计数的符号,而是带有了很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赋予了数字不同的文化,同样的阿拉伯数字,一种文化下是被崇拜的,另一种文化下却有可能成为禁忌。
禁忌是人们对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它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社会礼俗。
[1]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禁忌文化,中西方国家由于宗教、神话传说、民族文化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产生了不同的数字禁忌。
1 中西方对数字“4”和“13”的禁忌差异1.1中西方对数字“4”的禁忌差异在我国古代,“4”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在民族文化中,有“四方”、“四象”;古老传说中有“四灵”;古汉语有“四声”;中医有传说的“四诊法”;拳术套路组成的中心为“四击”;佛教还有“四圣谛”、“四弥誓愿”、“四大菩萨”、“护世四天王”等等。
此外,古人兄弟有四排行;古代秀才有四艺;古代有四库全书;四大古典名著;花木四君子等等。
[2]老北京有“四合院”,人们送礼讲究送四样,图个四平八稳;也有一些与四谐音的吉祥词语,如“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四通八达”等等。
“四”在中国文化中确实是个重要的数字,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数字“四”突然变得身价大跌,有些人忌讳数字“4”,因为它跟“死”谐音,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因而对带有“4”的数字总是避之唯恐不及。
[3]由于汉民族讨吉避凶的文化心理,形成了自觉有意识利用谐音、谐义求取吉祥,或刻意躲避因语音相似或构字相关造成不详意义联想的习惯。
所以“四”因谐音“死”而成为公众心理的大忌。
[4]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刻意避免使用与“4”谐音的语言或数字,在选择车牌号码、电话号码时更要避免尾数是“4”的号码。
扬州人在做寿时也同样忌讳“四”。
所谓男不做“三”,女不做“四”,这里的四是指女人“四十岁”时不应该做寿,一是,“四十岁”年龄不大,不应该做寿,二是“四”和“死”谐音,非常不吉利。
在台湾,人们忌讳“四”的情况更为普遍,有的医院为顺应病人的心理忌讳,在楼号和病房号的设置上不出现第四栋楼或第四号病房;公共汽车也不设置四路,似乎设了四路车就真的成了死路一条;游览车号与旅店房间据说亦无四号;即使是民间应酬红白礼,也没有包四百元的。
[5]中国人十分注重语言的谐音、谐义,他们避讳因谐音、谐义带来的心理恐慌,因此在生活中尽量避开这些所谓的不吉利数字。
数字“四”被中国人所忌讳,然而在西方它却是吉祥的。
喻统一、坚韧和稳定之意,如:no all four——完全一致,完全相似,four squares——坚定不移的,坦白直率的;four leaf——幸运草(又名四叶草,在西方是幸运的象征,它的每片叶子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中包含了人生梦寐以求的四样东西:名誉、财富、爱情及健康,倘若同时拥有这些东西,那就是幸运了)。
同时,由于“four”谐音“fair”,所以“四”在英语里也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有祷文为证:“圣洁的,圣洁的‘四’啊!您孕育着永流不息的创造源!因为您起源于纯洁而深奥的‘一’,它为天下之母,无所不包,无所不属,首出命世,永不偏倚,永不倦怠,成为万物之锁钥。
”[6]“四”无处不在,人们认为世界是由“Four Elements”(四大要素)组成——Earth、Wind、Water、Fire(土、风、水、火),世界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宇宙有四根支柱,月亮有四相——阴晴圆缺,一年有四季等等。
[7]此外,在很多事物中,物体要有四个支点才能稳定,如桌子、凳子必须有四只脚,汽车必须有四个轮子等等。
1892年,当时纽约名流William Astor夫人将参加她的私人舞会的邀请人数减少到四百人,此后人们便用“The Fourth Hundred”代表“上流人士,有名望的人”。
因此西方人也用“The Four Hundred”代表“有名流的地区、上流社会”。
[7]可见,从古至今,西方人都将“四”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
1.2中西方对数字“13”的禁忌差异在汉文化中,“十三”是一个具有积极文化内涵的数字。
北方戏曲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中国佛教宗派为十三宗;中国古建筑塔多为十三层;两千年来主宰中国思想文化的儒家经典《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行政十三级及其以上者为“高干”。
[8]此外,在我国古代,皇帝的金带有十三个金环;元明两朝全国设了十三个省;清顺治年间设十三衙门;汉武帝曾设十三刺史部等等。
就连浙江杭州的六和塔,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都是采用十三层的建筑结构。
[9]在现代,我国著名球星姚明在中国男篮国家队中的编排号是“13”。
在亚洲男篮锦标赛上,中国男篮以坚强的斗志和超群的技术,战胜了亚洲男篮诸强,多次夺得冠军。
[10]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似乎也可以通过数字“13”粗略了解: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在中国公路行车的速度平均每小时13英里(约20.9公里);过去25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产出每年增长13%;中国拥有外汇储备1.3万亿美元,是迄今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多的。
[11]从文化、宗教、建筑等到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与“13”有关的事物在中国非常普遍,由此可见,数字“13”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西方人对数字“13”的恐惧是众所周知的,在西方,人们谈“13”色变。
上千年来,“13”一直被西方人认为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西方人对“不吉利13”的恐慌心理源于“13人同桌”(最后的晚餐)。
据《圣经》记载,耶稣及其十二个门徒共十三人,在被处死前举行最后的晚餐,那天恰好是星期五,所以西方人认为十三是个不吉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祸事,若那天是十三号又逢星期五则更加不吉利。
因此西方人认为每个月的13号是不吉利的,据说在这一天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日期。
古希腊的赫西俄德告诫农民不要在十三号开始播种。
在古巴比伦,有十三个月的闰年用一只倒霉的渡鸦来标志。
人们相信,魔鬼总是和十二个巫婆在一起开十三人聚会的,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十三个绳圈,绞台有十三个台阶,刽子手的薪金是十三枚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