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 格式:doc
- 大小:40.54 KB
- 文档页数:6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繁殖系数: 牧草的繁殖系数就是牧草种子繁殖自己的倍数,也就是单位面积产量与播种量之比。
2、体细胞杂交:指原生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株的过程。
3、回交育种:从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与亲本之一回交,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
当新选单株的目标性状比较稳定之后,经数代自交选育出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称回交育种法。
4、育种家种子: 是由育种单位或育种家育成新品种时的核心种子,其长成的植株代表着该品种的典型形状和固有特征特性。
5、品比试验:由鉴定圃升级的优良品系,在较大的小区面积上进行更精确、更有代表性的产量比较试验,称品比试验6、生理小种:在病源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态上相同,但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统一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越冬性:植物对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冬春季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8、品种: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选择和培育而创造的某种植物的一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方面,符合生产的要求。
9、远缘杂交: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0、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叫单倍体。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良种繁育的基本任务是第一(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的种子),第二(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2、远缘杂交的三大特点是(远缘杂交具有不亲和性),(杂种易夭亡,结实率很低,甚至完全不结实),(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3、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一、概念1、饲草:牧草和饲料作物统称饲草。
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3、饲料作物:指人们有意识培育栽培作为家畜饲料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
4、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
5、直根系:根系中有一条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生各级侧根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6、匍匐茎: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并在于地面接触的节上生出不定根,如甘薯、白三叶等7、根状茎:茎蔓生于土壤中,节上有小而退化的鳞片叶,腋芽能向上长出新的植株并产生不定根,如无芒雀麦等的茎的根状茎。
8、复叶:一个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小叶的叶片称为复叶。
9、植物学上的种子: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10、农业上的种子:可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只要能作为繁殖后代用的统称为种子。
11、原种:指新品种刚推广时,由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始种子(育成品种的原种)经过1次繁殖的种子,或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现有良种,经过去杂去劣保纯后,与该品种原有性状一致、典型性和丰产性等方面比较优良,符合原种性质要求的种子。
12、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5℃左右,空气流通,水分充足)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
13、发芽势: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4、种子的纯净度:指被检验的种子剔去杂质及其他种子后剩余的真实纯净种子的百分率。
15、种子的后熟:禾本科种子新收获的,给予适宜条件不萌发,经储一段时间才发芽,胚已成熟,甚至种熟,但没有达到生理上成熟,而需一段时间可储藏完成生理生化变化。
16、硬实种子:有许多豆科牧草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由于种皮不透水性,不能吸水膨胀,而使种子长期处于干燥坚实的状态。
这样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末考试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远缘杂交:2、体细胞杂交:3、品比试验4、育种家种子:5、混合选择:6、一般配合力:7、杂种优势:8、繁殖系数:9、品 种:10、同源多倍体: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辐射处理方法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植物的雄性不育性概括为三种类型,即( ),( ),( )。
3、远缘杂交的三大特点(三大关)是:( ),( ),( )。
4、牧草种质资源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 ),( ),(),( )。
5、杂交亲本开花期的调节方法有( ),( ),( ),( )( )。
6、对植物的逆境胁迫可分为( ),( ),( )三大类。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1、把蒙古冰草从高纬度地区引到低纬度地区时,其生育期( )。
A、延长B、不变C、缩短2、保存种质资源的方式主要有 ( )。
《 》试卷(A / B ) 第 页(共 页)A、高温保存和低湿保存B、贮藏保存和室外保存C、种植保存和贮藏保存D、常温保存和低温保存3、以下牧草中属于自花授粉的是( )。
A、苜蓿B、燕麦C、冰草D、羊草4、双交种是指( )。
A、品种间的杂交B、自交系间的杂交C、单交种间的杂交D、远缘杂交5、植物遭受干旱胁迫有以下三种类型( )。
A、大气干旱、土壤干旱、混合干旱B、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环境干旱C、土壤干旱、环境干旱、混合干旱D、大气干旱、环境干旱、混合干旱6、A×(B+C+D+E+F)的杂交组合方式为( )。
A、四交B、回交C、双交D、多父本杂交7、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特点是( )。
A、只有恢复系、没有保持系B、只有保持系、没有恢复系C、恢复系、保持系都有D、恢复系、保持系都没有8、我国育成的小黑麦是( )。
A、同源四倍体B、异源四倍体C、异源八倍体D、同源八倍体9、影响引种能否成功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和日照B、温度和湿度C、日照和温度D、日照和湿度10、超标优势为( )。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末考试答案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远缘杂交: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2、体细胞杂交:指原生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株的过程。
3、品比试验:由鉴定圃升级的优良品系,在较大的小区面积上进行更精确、更有代表性的产量比较试验,称品比试验。
4、育种家种子:是由育种单位或育种家育成新品种时的核心种子,其长成的植株代表着该品种的典型形状和固有特征特性。
5、混合选择:是按照育种目标具有所希望特性的相当数量的单株或单穗,将种子混合性成下一代的方法。
6、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在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以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7、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8、繁殖系数:牧草的繁殖系数就是牧草种子繁殖自己的倍数,也就是单位面积与产量播种量之比。
9、品 种: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选择和培育而创造的某种植物的一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方面,符合生产的要求。
10、同源多倍体:是由同一物种或同一个染色体加倍得到,加倍后的染色体与原来的染色体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辐射处理方法可分为(内照射)和(外照射)两大类。
2、植物的雄性不育性概括为三种类型,即(质不育型),(核不育型),(核质互作核不育型)。
3、远缘杂交的三大特点(三大关)是:(远缘杂交具有不亲和性),(杂种易夭亡,结实率很低,甚至完全不结实),(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4、牧草种质资源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牧草饲料做物育种学实习心得
牧草饲料做物育种学实习心得:我们进行了《牧草饲料做物育种学测定》实验。
天公作美,既没有艳阳,也没有下雨,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
穿梭在苜蓿地里,剪下草样,青草的香气还留在指尖,而等样品烘干后,整栋楼都飘散着苜蓿的香气,自然的气息充斥着所有空间。
之后,我们进行了《优良栽培牧草形态特征识别》和《优良栽培牧草生育期观测及特征描述》实验。
此时,阳光虽已倾洒而下,但我们也都已全副武装,丝毫不惧这热情的阳光。
平时在我们眼里只有绿色的植物现在有了万般姿态,就好像人一样,每种牧草都有它的独特之处。
这时候,我们才发现“草”这个字是多么变化多端,且饱含深意。
牧草饲料做物育种学,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牧草作物间作和混播试验。
翻土、平整、划区、播种、开沟作垄,我们对工具的使用由最开始的生疏到播种时已经十分娴熟,最后更是得心应手。
播撒下一粒粒的种子,此刻的我们都是辛勤的耕耘者,期待着种子能快快破土而出,也幻想着收获的喜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也坚信着洒下的种子一定会结出果实,不管那时的我们在哪里。
牧草饲料做物育种学在大自然是如此的伟大,它让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这些物种和环境又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读书人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作为农学相关专业学生,不能只学习书本知识,还要下到农田里,看看实际和理论的联系和区别,真正掌握知识。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总复习第一章目标育种1 目标的概念?育种目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2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1)育种目标必须反映当地生产发展的要求。
(2)育种目标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具体。
(3)育种目标必须注意品种组合。
(4)育种目标还必须预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牧草种质资源1 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只要具有该物种或品种全套遗传物质、并能繁殖,传递给下一代的一切生物体、均可称为种质。
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 种质资源的类别?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3 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种植保存和贮藏保存第三章牧草繁殖方式与育种1 植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几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 有性繁殖植物根据其授粉方式分为哪几种?有性繁殖植物按其授粉类型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3 无性繁殖系的概念?由同一植株无性繁殖的后代称为无性繁殖系。
4无融合生殖概念:可代替有性生殖,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无融合生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单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
(孤雌生殖、孤雄生殖)(2)二倍体配子体的无融合生殖。
(3)由珠心细胞和珠被细胞直接形成不定胚。
5 如何采用遗传试验测定自然异交率?F1代中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数自然异交率(%)= ×100F1代的总植株数第四章引种1 引种的概念?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或育种材料应用,称为引种。
2 引种的意义(1)用外地优良品种代替当地不良品种。
(2)引入当地没有的新品种。
(3)育种工作的组成部分。
(4)引种工作的成本低,收效快。
3 不同纬度之间引种的规律?短日照植物从纬度低的南方向纬度高的北方引种,或长日照植物从纬度高的地区向纬度低的地区引种、会延长生育期,相反,短日照植物从纬度高地区向纬度低的地区引种,或长日照植物从纬度低的地区向纬度高的地区引种,会缩短生育期。
4引种程序?1)引种材料的搜集(2)检疫工作(3)引种材料的选择(4)引种试验第五章选择育种1 选择育种的概念?就是自然和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和群体的表现型选优去劣,挑选符合人类需求的基因型,使优良或有益基因不断积累及所选性状稳定遗传下去的过程。
2 选择的基本原则?(1)在优良品种中进行选择(2)在关键时期进行选择(3)选择遗传的变异(4)根据主要性状和综合性状进行选择3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的优缺点?(1)单株选择效果比混合选择高。
(2)单株选择法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3)混合选择法简单易行,花费人力较少。
(4)单株选择法与混合选择都能应用于良种繁育,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选育新品种上,但混合选择法主要是应用于良种繁育,提高品种种子质量方面,而单株选择法主要是应用于创造新品种方面。
第六章综合品种与轮回选择育种法1 综合品种的概念?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自交系或无性系杂交,混合或混植育成的品种。
2 综合品种的特点?(1)亲本数较多(2)繁殖世代有限3 综合品种的地位?(1)采用控制杂交难以培育杂种品种的物种。
(2)拟培育品种的纯合性不属主要育种目标,又要利用物种中的杂种优势。
(3)商用品种种子售价较低,杂种品种的培育得不偿失。
(4)在某一物种最初的改良阶段,需将所改良的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
4 综合品种的程序?(1)初始群体的改良(2)亲本纯合(3)亲本选择(4)初始杂交(5)综合品种的产生5 轮回选择的概念:就是通过“选择---重组---再选择---再重组”回获取改良群体中优良基因型集于一身的的轮重组体。
6轮回选择的基本程序(1)从原始群体中产生后代系。
(2)根据有重复的小区试验评价后代系。
(3)选择最优后代系进行相互杂交,通过重组形成新的群体,这便为一个轮回。
7 轮回选择的特点和作用?(1)从一个遗传变异较大的群体中选优良单株自交,同时观察所选单株的性状表现。
(2)淘汰性状不良的植株,繁殖保留优良植株的自交种子。
(3)当选优株相互之间尽可能地杂交产生杂种。
(4)将杂种后代作为新的基础群体,再进行选择和重组。
8 轮回选择有哪几种基本方法?(1)简单轮回选择(2)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3)特殊配合力的轮回选择(4)交互轮回选择法9一般配合力:一个被测的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亲本自交系所组配的杂交种的产量水平。
第七章杂交育种1杂交育种的概念?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的方法。
2 选配杂交亲本的一般原则?(1)亲本应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应尽量得到互补。
(2)亲本中最好有一个是能够适应当地条件的品种。
(3)亲本之一在主要目标性状上应突出,亲本性状中应没有难于克服的不良性状。
(4)亲本间遗传差异应较大。
(5)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力应较高,不良性状的遗传力应较低。
(6)亲本一般配合力要好。
3 杂交组合的主要方式?单交、复合杂交、回交、多父本杂交。
4 调节开花期的基本方法?(1)调节播种期(2)调节光照时间(3)调节温度(4)利用再生草和分蘖(5)利用栽培管理措施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1 杂种优势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2 利用杂种优势的原则?(1)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
(2)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
(3)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3 牧草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是什么?(1)首先,一些牧草既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便于固定杂种优势。
(2)其次,栽培牧草主要收获物是茎叶,而不是种子在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一般可以不需要恢复系。
4 雄性不育系的概念?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和自交系称作雄性不育系。
5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1)细胞质雄性不育性(2)细胞核雄性不育性(3)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第九章诱变育种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导致生物遗传或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诱变育种有什么特点?(1)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2)有效地改良个别单一性状(3)诱发的变异较易稳定,可缩短育种年限。
3 农业上常用的辐射线有哪些?(1)γ射线(2)X射线(3)β射线(4)中子(5)紫外线(6)激光4 什么叫临界剂量、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辐射后成活率占40%的剂量;致死剂量:辐射后引起全部植株死亡的剂量;半致死剂量:辐射后,有50%成活的剂量。
5 辐射处理的方法有?(1)外照射(2)内照射第十章倍性育种1单倍体、二倍体、同源多倍体的概念?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二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2X).同源多倍体:含有两组以上同一染色体组的个体。
2 单倍植株的特点?(1)器官和植株弱小。
(2)生活力一般较弱。
(3)高度的不孕性。
(4)基因型纯合。
3 多倍体的概念?体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整倍染色体组的植物称做植物多倍体。
第十一章远缘杂交育种1 远缘杂交的概念?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
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2 远缘杂交的特点?(1)远缘杂交具有不亲和性、即交配不易成功。
(2)杂种易夭亡,结实率很低,甚至完全不结实。
(3)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3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作用?(1)创造新物种。
(2)提高品种的抗性。
(3)获得雄性不育系。
(4)直接利用杂种优势。
(5)创造异染色体体系。
(6)对研究物种形成、进化有重要意义。
第十二章抗病育种1 生理小种的概念?在病原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态上相同但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同一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2 植物抗病性划分的等级?(1)免疫(2)抗病(3)感病(4)耐病(5)避病第十三章抗虫育种1 植物抗虫性的概念?是植物品种的一种可遗传特性,是指寄主植物所具有的抵御或减轻昆虫侵害或危害能力,也可表示为某一品种在相同的虫口密度比其他品种高产、优质的能力。
2 不选择性主要表现哪几方面?(1)拒降落(2)拒产卵(3)拒取食第十四章抗逆性育种1 抗逆性育种的概念?是指牧草及饲料作物处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即不利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环境胁迫下,对逆境条件的抵抗性和耐受性。
2 抗寒性的概念?是指植物对低温寒害的抵抗能力。
3 如何进行抗寒性的鉴定?(1)大田条件下直接测定抗寒性,越各率和对冷季病害的抗性。
(2)人工冷冻技术。
(3)营养成分测定法(4)电导法(5)叶绿素荧光法(6)秋眼性的测定4 抗旱性的概念?牧草遭受的干旱胁迫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混合干旱三种类型。
植物对干旱的广义抗性包括避旱,免旱和耐捍。
5 如何进行抗旱性的鉴定?(1)在干旱地区田间条件下直接鉴定(2)在常年干旱地区,通过产量的选择以间接选择抗旱性。
(3)采用盆栽法(4)根据与抗旱性有密切关系的形态特征进行抗旱性间接鉴定。
(5)根据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来进行抗旱性间接鉴定。
6 根据植物抗盐机制将盐生植物分为哪几种类型?(1)拒盐(2)泌盐(3)稀盐第十五章牧草品质改良1 品质的概念?是用来描述牧草在饲喂和放牧时,影响适口性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各种理化成分,牧草的品质必须由家畜采食和利用的那些牧草的特征特点来确定,家畜可以看作是牧草品质检验和评定的综合体,而家畜生产性能应作为牧草品质至关重要的指标。
2 影响牧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采食量和消化率(2)有毒有害物质(3)适口性3 牧草品质改良的内容?(1)物理性状的改良(2)植物解剖结构的改良(3)矿物质含量的改良(4)蛋白质及性状改良(5)采食量和消化率及其改良(6)适口性及其改良(7)有毒有害物质的改良(8)抗病虫性的改良第十六章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1 人工种子的概念?是指植物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大量的高质量的成熟体细胞胚在其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和提供营养作用的“种皮”而形成的类似于真种子的结构。
2 体细胞杂交的概念?是指植物原生质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物的过程。
3 转基因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1)目的基因的鉴定,分离与克隆(2)载体的构建。
(3)转基因系统的建立。
(4)转化细胞的筛选和转化工程植株的鉴定。
(5)工程植株的遗传表达。
(6)以工程植株为育种原始材料,培育成综合农艺性状好、具有目的基因表达性状的新品种。
第十七章牧草及饲料作物良种繁育1 一个优良品种应该具备哪些优点?(1)对某一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与栽培条件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