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 格式:pptx
- 大小:82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宝藏引言: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库,记录了中国历史悠久、独特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的精髓。
正文:第一部分: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类1. 京剧: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一,京剧凭借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讲述了许多经典故事,展现了中国戏曲文化独特魅力。
2. 豫剧:源自豫剧坛,以其激情四溢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传承了河南地区的民间音乐艺术。
3. 苏州评弹:作为苏州地区的地方音乐艺术,评弹融合了唱、说、弹、打等多种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
4. 皮影戏:借助光线透过剪纸人偶的影子来表演故事,皮影戏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戏剧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赏。
5. 辽剧:具有东北地区特色的辽剧以其豪放热情和粗犷表演风格而著名,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戏曲表演艺术。
第二部分:社会风俗、历史事件和节日类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开始、团圆和祝福。
2. 传统婚礼习俗:不同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3. 粤剧(广东梆子):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粤剧,在古老的音乐和表演方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岭南地区的文化情感。
4. 农民画:农民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代表之一,它以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农民生活和民间故事。
5. 龙舟竞渡:端午节期间的龙舟竞渡是中国古老而激动人心的体育传统,寓意着驱邪和预祝。
结语: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录了中国丰富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中国十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如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文化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征、价值观、心理结构、气质和情感等核心因素。
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的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项目。
中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长期传承的。
今天我们将列出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大家好好看看。
第十名: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
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术家们在白幕后操纵戏曲人物,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打击乐和弦乐伴奏,演唱故事(有时用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农村地区,这种简单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非常流行。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九名: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连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公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它具有认知、启蒙、表达、抒情、娱乐、传播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八名: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
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
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七名:算盘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展示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非物质财富,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日、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下面是一个较为详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一、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1. 中国传统曲艺:包括评书、相声、京剧等各种曲艺形式,展示中国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2. 阿拉伯口传故事:阿拉伯地区广泛流传的故事,以口头方式传递,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意识。
3. 印度古典舞:印度地区独特的舞蹈形式,结合了音乐、戏剧和哲学,表达人类情感和生命的意义。
4. 日本的传统文化表演:包括能剧、歌舞伎、茶道和花道等,展示日本人对于美和精细的追求。
二、社会实践1. 中国太极拳:中国古老的武术形式,结合了身体和精神的训练,强调内外兼修、柔和刚健。
2. 印度瑜伽:一种通过体位、呼吸、冥想等方式,实现身体和精神和谐的练习方法。
3. 非洲部落音乐:非洲部落民族使用乐器和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维系着社区凝聚力。
4. 阿拉伯茶文化:阿拉伯地区追求匠心独具的茶具和装饰,茶文化成为社交和聚会的载体。
三、仪式和节日1. 中国春节:中国传统农历新年,人们通过走亲访友、出行、放烟火等方式庆祝,并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2. 印度色彩节:人们在街头互相泼洒多彩颜料,庆祝春天的到来。
3. 日本樱花节:人们赏花、野餐、举办音乐会等方式,庆祝樱花盛开的季节。
4. 非洲部落婚礼:按照传统仪式,举办婚礼庆典,以示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四、传统的手工艺技术1. 中国的剪纸艺术:通过剪刻纸张,创造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以表达美和祝福。
2. 印度的手工纺织:人们手工织造的丝绸和棉布等纺织品,体现了印度传统的纺织工艺和图案。
3. 非洲木雕:非洲民族使用木材雕刻出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展示非洲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技艺。
4. 日本陶艺:人们使用传统的陶瓷技术,制作出器皿、花瓶等精美的陶瓷作品。
以上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小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0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当选原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1月7日在其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宋代陈肠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榜上有名。
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
4、蒙古长调入选时间: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同时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中国京剧:京剧是融合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针灸: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国皮影戏:皮影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茶艺: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艺表演、茶道礼仪、茶叶品鉴等内容,体现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除了以上几个项目,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项目,如中国武术、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
这些非遗项目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古琴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京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针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通过折叠纸张创作出各种动物、植物和物体的造型。
折纸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 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昆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6. 四川火锅,四川火锅是中国著名的特色菜品,以其麻辣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四川火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只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的一小部分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项目也被列入保护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北京。
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结合了歌唱、舞蹈、杂耍和功夫等元素,表现了戏曲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京剧的剧本、唱腔、音乐和表演技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中国茶道中国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传统之一,是中国人民对茶叶的独特理解和饮茶方式的总称。
中国茶道包括茶文化、茶道礼仪、茶艺技艺和茶具制作等内容,是中国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3.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包括民间音乐、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舞蹈等内容。
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4.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书法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气韵。
5.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反映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园林以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为主要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6.中国面塑中国面塑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形体、颜色和造型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面塑包括泥塑、糖画、团子等不同形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品。
7.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线条、色彩和纹样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刺绣包括金线刺绣、绣花、绣片、扎绣等不同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装饰效果。
8.中国豫剧中国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的豫剧。
中国豫剧的表演形式简洁、生动,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豫剧艺术的代表之一9.中国民俗节日中国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节气和传统习俗的重视。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要: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述二、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例子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文: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箭术、十八般武艺、迎罗汉、八极拳、撂石锁、肘捶、围棋、左各庄杆会、土族轮子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
二、中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1.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古琴: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悠远、宁静、恬淡的特性,常常用于表达人们对自然、生命、宇宙的思考和感悟。
3.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汉字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
4.中国篆刻:中国篆刻是一种以印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源于甲骨文和铭文。
篆刻艺术在印章制作、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例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繁多,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口头传说和表述:比如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2.表演艺术:比如京剧、昆曲、皮影戏、杂技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39个。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4、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时间:2005年凝聚蒙古族人民智慧结晶的音乐艺术形式。
5、中国篆刻入选时间:2009年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开创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
7、中国书法入选时间:2009年持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
8、中国剪纸入选时间:2009年表达了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
9、中国传统木营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
10、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时间:2009年存续着中国皇家织造的传统。
11、端午节入选时间:2009年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12、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入选时间:2009年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13、《格萨尔》史诗入选时间:2009年关于藏族古代民族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
14、侗族大歌入选时间:2009年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
15、甘肃花儿入选时间:2009年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特殊价值。
中国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主要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截止目前,中国共有56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去过几个?一、世界文化遗产有38个(第1-38介绍)二、世界自然遗产有14个(第39-52介绍)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4个(第53-56介绍)一.长城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二.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入选时间:1987年/2004年地点:北京、沈阳北京故宫作为五个世纪最高皇权的皇宫,包含近一万间房间及其家具陈设与工艺,众多殿宇及花园景观,是明清两朝中华文明的无价见证。
沈阳清朝故宫共有114座建筑,其中包括一个极为珍贵的藏书馆。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陕西临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四.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甘肃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入选时间:1987年地点:北京房山世界上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六.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2000年大昭寺/2001年罗布林卡地点:西藏拉萨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藏传佛教的圣地。
七.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河北承德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八.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山东曲阜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
九.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时间:1994年地点:湖北丹江口这里的宫殿和庙宇构成了这一组世俗和宗教建筑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的建筑和艺术成就。
十.庐山国家公园入选时间:1996年地点:江西九江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