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20
抛光工序基础知识一、抛光的本质:抛光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论:机械磨削理论、化学作用理论和热的表面流动理论。
迄今为止,一种综合性的观点被人们所承认,即抛光的本质是机械、化学和物理三种作用的错综复杂的过程。
二、抛光的目的:光学零件的抛光是获得光学表面最主要的工序。
目的一:去除精磨的破坏层,达到规定的表面质量要求。
目的二:精修面型,达到图纸要求的光圈和局部光圈,最后形成透明规则的表面。
三、影响抛光效率的工艺因素1.抛光机转速和压力。
在高速抛光中速度和压力的增加与抛光速率的提高近似成线形关系。
2.抛光液的影响。
实验表明,对于聚氨酯模,液温在30~35之间为宜;抛光液的浓度从0~15%抛光速率成线形增加,当超过30%时反而降低;抛光液的酸度,对抛光质量、抛光速率和加工表面的腐蚀影响都很大,通常PH值应控制在6~7之间的弱酸性为好;抛光液的供给量,流量过大或过小抛光速率都降低,其大小应与抛光液的浓度和温度等参数配合;抛光粉的粒度,其粒度应根据表面疵病要求选择,一般表面疵病要求较高时,采用粒度较细的抛光粉。
3. 玻璃种类及精磨后的表面粗糙度等,对抛光效率和零件的表面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抛光技能1.光圈的识别:a)三个概念:1、被检光学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对于参考表面曲率半径的偏差称半径偏差。
2、被检光学表面与参考光学表面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产生的光圈数不等所对应的偏差称像散偏差。
3、被检光学表面与参考光学表面在任一方向上所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局部不规则程度称局部偏差。
半径偏差像散偏差局部偏差b)高低光圈的判定高光圈:为正i.周边加压时,光带向边缘移动。
ii.一边加压时,光带中心和施力点一致。
周边加压一侧加压低光圈:为负1.周边加压时,光带向中心移动。
2.一边加压时,光带中心和施力点相反。
周边加压一侧加压2、光圈的度量1)在光圈数多的情况下,以有效检验范围内直径方向上最多条纹数的一半来度量。
玻璃抛光原理
玻璃抛光是一种通过打磨和抛光去除玻璃表面瑕疵,使其更加光滑、明亮的工艺。
在玻璃抛光之前,需要先用去污泥喷上润滑剂,去除玻璃表层的油脂油膜氧化物,并进行轻微打磨,防止在抛光过程中划伤玻璃。
抛光时,使用专用的玻璃抛光盘配合玻璃抛光蜡对玻璃进行抛光。
抛光蜡需要均匀地涂抹在玻璃上,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跳盘的情况。
抛光过程需要横竖交叉进行,以均匀地抛光玻璃表层。
如果玻璃表面氧化严重,可以多抛两遍。
一般抛两到三遍即可。
抛光时,需要将盘和玻璃面保持相平,力度适中,并在平台上缓慢抛光,以均匀地抛光整个玻璃表面。
抛光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抛光粉和油脂油膜。
硅片抛光知识点总结一、硅片抛光工艺流程硅片抛光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粗磨、精磨和抛光三个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1. 粗磨:在这一步中,硅片表面的划痕和磨损层被去除,通常使用研磨粒径为10-20μm 的研磨料进行研磨。
2. 精磨:在粗磨后,需要进行精细磨削,以达到更高的表面光洁度。
通常使用研磨粒径为3-6μm的研磨料进行研磨。
3. 抛光:最后一步是抛光,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来去除研磨过程中产生的划痕和光洁度不足的表面,使其达到光学平整度。
二、抛光机理硅片抛光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结合的加工过程。
在抛光过程中,研磨料与硅片表面发生摩擦和化学反应,导致硅片表面的材料被去除,从而实现平整光滑的表面。
在抛光过程中,研磨料的选择、磨料与硅片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抛光液的化学成分都对抛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三、抛光参数的影响在硅片抛光过程中,有许多参数会影响抛光结果,包括研磨料的类型和粒度、磨削压力、抛光速度、抛光液的成分和浓度等。
其中,研磨料的类型和粒度是最为关键的参数,其选择直接影响到抛光效果和表面质量。
磨削压力和抛光速度对研磨料与硅片表面的接触和作用力有着重要影响,能够调节抛光的表面光洁度和去除率。
而抛光液的化学成分和浓度则能影响到抛光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通过增加抛光液中氧化剂或酸碱度来实现更好的抛光效果。
四、抛光质量的评价抛光质量的评价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平整度和去除率等指标。
表面光洁度是抛光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其能够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成像和光学特性。
平整度则是表面的平整程度,其影响到晶圆接触的均匀性和光学特性。
而去除率则是指研磨和抛光过程中被去除的硅片材料的厚度,其是评价抛光效果和工艺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硅片抛光是一种关键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其对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抛光工艺流程、抛光机理、抛光参数的影响以及抛光质量的评价是硅片抛光的关键知识点,对于理解抛光工艺、优化抛光参数和控制抛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抛光知识模具抛光是一种机械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产品中。
模具抛光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的表面光洁平滑,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满足客户的需求。
1.模具抛光的原理模具抛光的原理与打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磨料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交错之间来削减工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在不同程度上使表面变得光滑。
抛光是在磨料与工件之间施加压力的同时,使磨料的直径,磨料颗粒尺寸及磨料的硬度都相对较小。
良好的抛光工艺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选用适当的抛光砂纸,辅以一定的抛光液和抛光工具,通过切换和重复抛光,达到材料光洁度的要求。
2.模具抛光的分类模具抛光大致可以分为手工抛光和机器抛光两种。
手工抛光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通常采用砂纸、抛光布、抛光石等手工工具来完成。
手工抛光主要适用于不规则造型的零部件,手工抛光操作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切换和更换抛光工具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会相对较高。
手工抛光的优点是可控,抛光效果更加精细。
机器抛光包括机械和机器人自动抛光两种方式。
机械抛光通常采用旋转抛光机,其中通过旋转的主轴带动锉刀、砂轮或其它抛光工具,使用自来水冷却,捕捉机夹固定在刀柄上的刷子,来完成抛光的过程。
机器抛光比手工抛光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可以很好的保证抛光表面的平整度和效果,但机器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维护和保养。
自动抛光使用的一般是机器人,一般使用的是六轴或七轴运动机器人,通过自动切换和筛选不同的工具和不同的液体抛光材料来完成抛光的过程。
自动抛光的优点在于高效率,高精度,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生产任务,缺点在于成本比较高,需要占用大量的设备空间。
3.模具抛光的步骤(1)粗磨:采用较粗的砂纸或磨料,通过工具的移动交错,去除工件表面的凹凸不平,使表面变得平滑。
(2)中磨:采用中等粗度的抛光砂纸和抛光液,进一步抛光工件表面。
(3)细磨:采用细磨砂纸,重复上述的移动、交错抛光过程,直至工件表面光滑如镜。
(4)抛光:使用抛光膏完成最后的工艺,完成最终加工工艺,使工件保持光滑亮丽的表面。
手表镜面抛光知识点总结一、镜面抛光的作用手表的镜面抛光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手表的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并且具有柔和的光泽。
这样能够提高手表的整体观感,使得手表更加美观和高档。
同时,镜面抛光也可以修饰手表的外观瑕疵,润泽手表的表面,提高手表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
二、镜面抛光的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抛光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抛光机、抛光布、砂纸、抛光膏等。
2. 磨砂工序:首先对手表的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瑕疵,使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3. 抛光工序:在磨砂工序之后,需要进行抛光处理。
抛光是利用抛光机和抛光膏对手表表面进行高速摩擦,使其表面产生高温,然后利用抛光布进行反复擦拭,最终形成光滑的表面。
4. 清洗工序:手表经过抛光后,需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抛光膏和杂质,使表面更加干净。
5. 检验工序:最后需要对抛光后的表面进行检验,确保表面的光滑和质量达到要求。
三、镜面抛光的注意事项1. 抛光机的使用:抛光机的使用需要技术和经验,操作人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熟练操作。
在使用抛光机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安全。
2. 抛光膏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手表表面材质不同,对抛光膏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抛光工序的控制:抛光的时间、力度和速度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抛光效果达到要求。
4. 清洗工序的注意:清洗工序需要用清洁的水和布进行反复清洗,以确保表面的干净。
5. 检验工序的严谨:检验工序是最后的一道工序,需要对表面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抛光效果达到要求。
四、镜面抛光的发展趋势作为手表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镜面抛光工艺正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镜面抛光的工艺将更加精细化和自动化,同时也会更加环保和节能。
镜面抛光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手表制造技术的进步,为手表的质量和外观提升提供更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手表镜面抛光是手表制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表的外观美观度和质感。
眼镜打磨抛光知识点总结一、眼镜打磨抛光工艺概述眼镜片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瑕疵,如砂眼、气泡、划痕等,这些瑕疵会严重影响眼镜的使用效果和外观。
因此,眼镜打磨抛光是为了去除这些瑕疵,提高眼镜片的光洁度和透光性。
眼镜打磨抛光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研磨、抛光和清洗。
1.研磨:研磨是将眼镜片表面的粗糙部分去除,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研磨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砂带或磨轮进行研磨,以去除瑕疵和提高表面光洁度。
2.抛光:抛光是将眼镜片表面进行最后的抛光处理,使其更加光亮。
抛光一般采用抛光机进行,通过不同的抛光材料和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最终使眼镜片表面光滑如镜。
3.清洗:清洗是将抛光后的眼镜片进行清洗,去除抛光液和残留的细微颗粒,确保眼镜片表面干净无污染。
二、眼镜打磨抛光的关键技术眼镜打磨抛光工艺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涉及了许多关键技术。
以下为眼镜打磨抛光的关键技术总结:1.选用合适的砂带和磨轮在进行研磨和抛光时,选用合适的砂带和磨轮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眼镜材料和表面瑕疵需要使用不同的砂带和磨轮,以保证研磨和抛光效果。
2.控制研磨和抛光时间在研磨和抛光过程中,控制好研磨和抛光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过短或过长的时间都会影响研磨和抛光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控制。
3.抛光液的选用和配方抛光液是进行抛光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不同的抛光液对于抛光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好的抛光液的选用和合理的配方是保证抛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4.清洗过程清洗过程也是眼镜打磨抛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清洗不彻底会导致眼镜片表面残留抛光液和颗粒,从而影响眼镜片的品质,因此需要重视清洗过程。
三、常见眼镜打磨抛光问题及处理方法在眼镜打磨抛光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研磨过度、抛光不均匀等,以下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的总结:1.研磨过度研磨过度会导致眼镜片表面出现过度磨损,降低眼镜片的光洁度。
处理方法是调整研磨时间和力度,避免过度研磨。
2.抛光不均匀抛光不均匀会导致眼镜片表面出现光泽不一致的情况,影响眼镜片的外观。
第二节模具镜面抛光知识简介一、模具镜面抛光加工的标准分为四级:A0=Ra0.008µm; A1=Ra0.016µm; A2=Ra0.032µm; A3=Ra0.063µm;二、什么是模具镜面抛光?定义:在不损伤工件的形状之下,尽可能减小表面粗度的作业。
镜面抛光直接取决于光洁度的高低,直接解释为像镜面一样光洁,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至少Ra0.16µm以下才可达镜面要求。
三、为何要进行模具镜面抛光?1)赋予产品光学性能及外观上的价值。
2)减少树脂的流动阻抗,改善填充;3)降低产品脱模摩擦,改善产品脱模(但模腔越光滑越易形成真空,软胶模腔需要有一定粗糙度,避免吸附);4)提高工件间的接合精度,消除树脂的溢出。
5)提高模具的刚性,延长模具寿命。
金属模具不易生锈。
四、镜面抛光的方法有哪些?镜面抛光分成机械镜面抛光和化学溶液(化学分解(气体、液体、固体))镜面抛光。
还有电解、热分解、蒸发(镭射、电子束)、溅射、化学附着、电化学附着、热附着、物理附着等工艺。
化学溶液镜面抛光是使用化学溶液进行浸泡,去除表面氧化皮从而达到光亮效果。
机械镜面抛光是在金属材料上经过磨光工序(粗磨、细磨)和抛光工序(WENDT三步抛光)从而达到平整、光亮似镜面般的表面。
本节重点讲解机械镜面抛光的方法与工序:1.磨光工序:磨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平整光滑的磨面。
此时磨面上还留有极细而均匀的磨痕。
磨光分为粗磨和细磨两种。
◆粗磨:粗磨是将粗糙的表面和不规则外形修正成形。
◆细磨:经过粗磨后金属表面尚有很深的磨痕,需要在细磨中消除,为抛光做准备。
2.表面抛光工序:抛光工序是为了获得光亮似镜的表面加工过程。
多数采用抛光轮来反复磨光后的零件表面上极微小的不平,通用于镀层表面的修饰。
抛光是镀层表面或零件表面最后-道工序,其目的是要消除在磨光工序后还残留在表面上的细微磨痕。
理想的抛光面应该是平整、光亮、无痕、无浮雕、无坑、无金属扰乱层的似镜面状态的表面。
抛光的原理抛光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使物体表面光滑、亮丽,提高其外观质量。
抛光的原理是通过磨料和磨削液在机械作用下,去除物体表面的不均匀部分,使其表面变得平整光滑。
下面将详细介绍抛光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抛光的原理基于磨料的作用。
磨料是指一种硬度较高、颗粒度较小的材料,它可以在机械作用下对物体表面进行磨削。
在抛光过程中,磨料与物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去除表面的不平整部分,使其变得光滑。
磨料的选择对抛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硬度和颗粒度的不同都会影响抛光的效果。
其次,抛光的原理还与磨削液的作用密切相关。
磨削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它可以在抛光过程中起到冷却、润滑和清洁的作用。
在抛光过程中,磨削液可以有效降低磨料与物体表面的摩擦,减少热量的产生,防止物体表面的变质和氧化。
此外,磨削液还可以带走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和磨屑,保持抛光表面的清洁。
另外,抛光的原理还包括机械作用的影响。
在抛光过程中,机械设备(如抛光机、研磨机等)通过旋转、振动等方式,使磨料和磨削液与物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的抛光处理。
机械作用的力量和速度对抛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机械参数可以提高抛光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抛光的原理是通过磨料、磨削液和机械作用的相互作用,对物体表面进行磨削和去除不均匀部分,使其表面变得光滑。
在实际应用中,抛光工艺需要根据不同物体的材质、形状和表面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抛光效果。
除了了解抛光的原理,掌握抛光的技术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抛光设备的使用方法,合理选择磨料和磨削液,掌握抛光的参数和技术要点,以确保抛光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综上所述,抛光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的原理基于磨料、磨削液和机械作用的相互作用。
了解抛光的原理和掌握抛光的技术方法,对于提高抛光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对抛光工艺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专业抛光知识点总结一、抛光的原理抛光是通过磨料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去除表面的不平整、氧化物等,使其达到一定的光滑度和光泽度的过程。
其原理如下:1. 摩擦作用:抛光时,磨料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会使磨粒在工件表面产生微小的挤压和划擦,从而去除表面氧化物和粗糙度。
2. 磨料选择:不同的工件需要选择不同的磨料,通常使用粒度不同的研磨粒子进行抛光,以达到表面光滑度和光泽度的要求。
3. 研磨过程:抛光时,需要逐步减小磨料的粒度,以达到从粗糙到光滑的效果。
同时,磨料与工件表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抛光的效果也会越好。
4. 清洗处理:抛光完成后,还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残留的磨料和工件表面的污垢,确保工件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二、抛光的分类按抛光材料的不同,抛光可以分为机械抛光和化学抛光两种:1. 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抛光的工艺,主要包括研磨、打磨、抛光等步骤。
其特点是抛光效果好,但工艺繁琐,需要熟练的操作者和精密的设备。
2. 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一种利用化学药剂和电解作用来去除工件表面氧化膜、粗糙度等的抛光方法。
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抛光效果较好,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抛光,并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工件表面的质量。
三、抛光的工艺流程抛光的工艺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磨削:首先通过研磨、打磨等工艺,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膜、划痕等粗糙度。
2. 粗抛:采用粗磨料对工件进行粗磨,去除磨削后的毛刺和磨损痕迹。
3. 精抛:采用细磨料对工件进行精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4. 抛光:最后采用抛光剂对工件进行抛光,提高其表面的光泽度和光滑度。
5. 清洗:抛光完成后,对工件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残留的磨料和表面的污垢。
四、抛光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抛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抛光材料和工艺,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研磨粒度和抛光剂。
2. 控制好抛光的时间和力度,避免过度抛光或不足抛光,导致工件表面的质量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