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0
看日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认识与比较;2.通过日历的使用学习日期及其表达;3.初步了解月份及其顺序;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日历表达日期;2.强化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认识与比较。
三、教学难点通过日历的方式介绍月份及其顺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放一张日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快到哪个节日或日子了,打开日历看一看。
2. 学习日期及其表达(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2022年5月20日”,并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日子,你们知道这个日子怎么表达吗?(以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此时,老师出示整个月的日历,并要求学生找到5月20日。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根据日历读出多个日期再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分析日期的表达方式,如2022 年 5 月 20 日可以写成“2022.5.20”、“2022-5-20”、“2022.5.20”等。
并让学生敲击电脑键盘,在编辑器内根据日期表达式打印出每一个日期。
3. 认识月份及其顺序(1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上面介绍过的日期找出那一个月份,问学生有几个不同的月份?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用下列方式写出月份及其顺序,让学生背诵。
•第一个月:一月•第二个月:二月•第三个月:三月•第四个月:四月•第五个月:五月•第六个月:六月•第七个月:七月•第八个月:八月•第九个月:九月•第十个月:十月•第十一个月:十一月•第十二个月:十二月4. 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认识与比较(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列数字并要求学生将其分类,桔色部分表示十位数,蓝色部分表示个位数,让学生总结如何划分个位数和十位数,然后画出处理规则总结。
•2, 6, 10, 25, 30, 44, 56, 995. 拔高(5分钟)请学生找来家中备有的日历,自己找出日期及月份来。
五、教学方法1.观察法2.组合法3.比较法六、教学手段黑板、白板、电脑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用日历表达日期。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日历》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间与日期》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历,引导学生发现日历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日历的结构,了解大月、小月的概念,以及掌握每个月的天数。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一年级时学习了《认识时间》,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了解了时间的计算方法。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历的结构,了解大月、小月的概念,掌握每个月的天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日历的结构,了解大月、小月的概念,掌握每个月的天数。
2.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历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材、练习题、学习单等教学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日历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历,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日历有什么用处?”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看日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个月的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月的天数并不一样,进而引出大月、小月的概念。
《看日历》说课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看日历》第一课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看日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中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主要学习年、月、日,认识24小时计时法,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后安排的,即是对所学时间单位知识的扩充与延伸,又是为认识平年和闰年等有关“时间与数学”知识做铺垫。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借助观察日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活动中,认识大月和小月,并能借助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或其他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大、小月。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不过学生们有着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并总结规律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活动中,能发现某些月份天数相同、2月份天数有时不同的简单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在识记大、小月的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记忆的方法,并能清晰的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识记大月和小月。
学习难点:能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的规律,并能选择喜欢且有效的方法记忆月份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取问题引导法和指导归纳法进行本课教学。
在出示日历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活动,再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汇报后,指导他们归纳规律,并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记忆规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评课稿一、教材背景介绍《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内容之一。
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入日历这个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工具,通过学生观察日历上的日期,学习数字的顺序以及日期与周几的对应关系。
这一教学环节既能加深学生对日历的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看日历》这一教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正确读取日历上的日期,并能准确地将日期与周几对应起来。
2.学生能够自主归纳出月份的天数规律,进一步理解时间的概念。
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日历中的时间信息,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日期的读法–学生通过观察日历,掌握日期的读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日期,并加深对日期顺序的理解。
2.日期与周几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发现日期和周几之间的规律。
–学生通过游戏形式的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月份的天数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日历的组织形式,归纳月份的天数规律。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3.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和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日历上的日期和周几信息,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构建数学知识的认知框架。
2.游戏与活动法–设计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观察结果。
–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1 导入-引发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日历图片,引发学生对日历的兴趣。
•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日历的认识和使用经验。
4.2 学习活动-日期的读法(15分钟)1.教师可通过展示一张有日期的日历,并结合指向、口头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读取日历上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