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复习教案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7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形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1.观察图中花边图案,它可以看成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产生的?2.另一个图呢?[生甲]图中花边图案可以看成是由是全等的.[生乙]另一个图可以看作是由一个三角形绕着中心点旋转得到的,这四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师]很好,这两个图案都是由全等图形拼成的.(电脑演示形成过程)图案是由四个全等三角形组成的.而三角形是特殊的图形.所以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全等三角形.Ⅱ.讲授新课[师]全等三角形是全等图形的一种,哪位同学来概括:什么是全等三角形?[生]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师]很好,看图:△ABC与△DEF重合(电脑演示重合过程),这时,点A与点DB与点E重合的一对点就叫做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这样互相重合的边就叫做对应边;∠A与∠D重合,它们就是对应角.你能找出其他的对应点、对应边和对应角吗?[生甲]点C与点F是对应点,BC边与EF边是对应边,CA边与FD边也是对应边.∠B与∠E是对应角,∠C与∠F也是对应角.[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分组来做一做用两块全等的三角板重合放在桌面上,让其中一块绕一个顶点旋转,共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画出图形并说出对应元素.[生乙]一块三角板绕一个顶点旋转,有以下四种位置关系.如图.不论哪种图形,点A与点A是对应顶点,点B与点E是对应顶点,点C与点D是对应顶点;AB边与AE边是对应边,AC边与AD边、DE边与CB边也是对应边;∠BAC与∠DAE是对应角,∠B与∠E,∠C与∠ADE是对应角.[生丙]还有其他的位置关系,但对应元素是一样的.[师]对,不论两个三角尺中的其中一个绕一个顶点如何旋转,两个三角尺的位置关系虽有变化,但对应元素不变.下面我们来观察、归纳并总结规律.(1)AD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_,∠E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2)DE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_,∠DAE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3)FE的对应边是___________,∠D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4)AD的对应边是_________,CD的对应边是_________,∠D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由(1)~(3)你发现什么规律?由(4)呢?[生甲](1)AD的对应边是AB.∠E的对应角是∠C.(2)DE的对应边是BC.∠DAE的对应角是∠CAB.(3)FE的对应边是AC.∠D的对应角是∠B.由以上可知: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生乙](4)AD的对应边是BC.CD的对应边是AB.∠D的对应角是∠B.由上可知:全等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如: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等等.平行、垂直都有符号表示,那么全等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如图,△ABC与△XYZ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XYZ”.读作“△ABC全等于△XYZ”.即这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图: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EF.另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记号来标注对应角、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图形.如图5-87很明显知道:∠C与∠F是对应角,AB与DE是对应边.大家现在仔细观察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变换过程.(电脑演示下面的过程)在这个变换过程中,哪些是不变的量,哪些是变化的量?[生甲]在这个变换的过程中,两个三角形的边、角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它们的位置关系有所变化.[生乙]变化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而不变它们的边和角,这说明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师]很好,由此我们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图5-89△ABC ≌△FDE .则∠A =∠F ,∠B =∠D ,∠C =∠E ,AB =DF ,AC =EF ,BC =DE .或者:△ABC ≌△FDE ⎪⎪⎪⎪⎩⎪⎪⎪⎪⎨⎧===∠=∠∠=∠∠=∠−→−DEBC EF AC DF AB E C D B F A 接下来,我们分组来议一议如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把它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你能把它分成三个,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生丙]因为等边三角形的各边都相等,各个角都为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所以可做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这样就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分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如图(1))[生丁]我对折这个等边三角形,使一个角的两边重合.这时我看到,对折后的两个三角形重合.说明丙同学说得正确.[生戊]利用丁同学的折纸方法,可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三个全等的三角形.(如图(2))[生子]利用折纸的方法也可以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如图(3))[师]很好,我们通过观察、操作,找到了分割一个等边三角形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或三个全等的三角形,或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下面我们通过做练习来熟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Ⅲ.课堂练习(一)课本P98随堂练习1.在图中找出两对全等的三角形,并指出其中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答案:如右图所示:△OAB≌△OCD.它的对应角为:∠A=∠C、∠B=∠D、∠AOB=∠COD它的对应边为:OA=OC、OB=OD、AB=CD.△OEF≌△OGH它的对应角为:∠OEF=∠OGH、∠OFE=∠OHG、∠EOF=∠GOH它的对应边为:OE=OG、OF=OH、EF=GH.2.找出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中的全等三角形.图5-93答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两个最大的直角三角形,即①和②;两个最小的直角三角形,即③和④.3.如图,△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解:在△ABC中,∠ACB=85°,∠B=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BAC=65°因为△ABC≌△AEC所以∠CAE=∠BAC=65°,∠E=∠B=30°,∠ACE=∠ACB=85°答:△AEC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65°、30°、85°.Ⅳ.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尽管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各异,但移动或旋转后,可以完全重合.“≌”是用来表示全等的符号.两个三角形重合后,相互重合的边是对应边,相互重合的顶点是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角是对应角.在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的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并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99全等三角形板书设计△ABC≌△FDE.则∠A=∠F,∠B=∠D,∠C=∠E,AB=DF,AC=EF,BC=DE.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本节课容量较大了,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以后应进一步加强下,相关知识的复习。
平面直角坐标点的坐标.[师]在没有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是不能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的,所以应先建立直角坐标系,那么应如何选取直角坐标系呢?请大家思考.[生甲]如下图所示,以点C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CB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CD长为6,CB长为4,可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A(6,4),B(0,4),C(0,0),D(6,0).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AD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CD长为6,BC长为4,可得A、B、C、D的坐标分别为A(0,4),B(-6,4),C(-6,0),D(0,0).[师]这两位同学选取坐标系的方式都是以矩形的某一顶点为坐标原点,矩形的相邻两边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轴、y样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还有两种,即以A、B为原点,矩形两邻边分别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吗?[生]有,如下图所示.以矩形的中心(即对角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矩形相邻两边的直角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B、C、D的坐标分别为A(3,2),B(-3,2),C(-3,-2),D(3,-2).[师]这位同学做的很棒.较前两种有难度,那还有没有其他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呢?立直角坐标系,则A、B、C、D的坐标系分别为A(4,3),B(-2,3),C(-2,-1),D(4,-1).[师]还有其他情况吗?[生]有,把上图中的横坐标逐渐向上移动,纵坐标左、右移动,则可得到不同的坐标系,从而得到A、B、C、D四点的不同坐标.[师]从刚才我们讨论的情况看,大家能发现什么?[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师]非常正确.[例题]对于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解:如下图,以边BC所在直线为x轴,以边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O=23,正△ABC各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0,23),B(-2,0),C(2,0).[师]正三角形的边长已经确定是4,则它一边上的高是不是会因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呢?[生]不会,只是位置变化,而长度不会变.[师]除了上面的直角坐标系的选取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选取方法.B为坐标原点,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因为BC=4,AD=23,所以A、B、C三点的坐标为A(2,23),B(0,0),C(4,0).[师]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A、C为坐标原点,以平行于线段BC或线段B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B、C的坐标相应地发生变化.[师]很棒,其他情况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请大家在课后继续.议一议在一次“寻宝”“宝藏”?与同伴进行交流.[生]因为(3,2)和(3,-2)到x轴的距离都为2,所以x轴肯定通过连接两个点的线段的中点.[生]因为这两点的横坐标都是3,所以y轴应在这两点的左侧,且连接(3,-2),(3,2)的线段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就与y轴相重合.[师]说的对,下面我完整地给大家叙说一次.如下图,设A(3,2),B(3,-2),C(4,4).因为点A、B到x轴的距离相等,所以线段AB垂直于x轴,则连接线段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为x轴,并把线段AB四等份,其中的一份为一个单位长度,以线段AB的中点D 为起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的点为原点O,过点O作x轴的垂线即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再在新建的直角坐标系内找到(4,4)点,即是藏宝地点.Ⅲ.课堂练习(一)随堂练习投影片(§5.2.3 A)如下图,五个儿童正在做游戏,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这五个儿童所在位置的坐标.[师]请大家每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式不同.请在自己准备的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在此坐标系下的坐标.[生甲]我是以中间的儿童(即A)为坐标原点,以方格的横线、纵线所在直线为横轴、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样,五个儿童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A(0,0),B(-5,0),C(0,-4),D(4,0),E(0,3),如上图所示.[生乙]我是以图中的B为坐标原点,以方格的横线、纵线所在直线为横轴、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五个儿童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A(5,0),B(0,0),C(5,-4),D(9,0),E(5,3).如下图所示.[师]另外以C、D、E为坐标原点,以方格的横线、纵线所在直线为横轴、轴纵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我们就不一一说明了,我相信大家做的一定很棒.除这五种方法外,是否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呢?请大家思考.[生]还有,以方格纸的横线、纵线所在直线为横轴、纵轴,横线、纵线的任一交点为原点,都可建立直角坐标系,相应的可求出五个位置的坐标.(二)补充练习投影片(§ B)某地为了发展城市群,在现有的四个中小城市A、B、C、D附近新建机场E,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点的坐标.解: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过A点的方格的横线、纵线所在直线为横轴、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时,A、B、C、D、E五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0,0),B(8,2),C(8,7),D(5,6),E(1,8).投影片(§5. C)如下图,四边形ACEG和四边形BDFH都是正方形,BF的长为8,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E、F、G、H的坐标.[师]要写出这八个点的坐标,首先要做什么?[生]要求出各线段的长.BF的长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呢?[生]AC=CE=EG=AG=BF=8AB=BC=CD=DE=EF=FG=GH=HA=4[师]下面请大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BF所在直线为x轴,DH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BF、DH的交点O为坐标A(-4,4),B(-4,0),C(-4,-4),D(0,-4),E(4,-4),F(4,0),G(4,4),H(0,4).[师]这是惟一方法吗?[生]不是,还有许多方法.如上图所示,以点C为坐标原点,CA所在的直线为y轴,CE所在的直线为xA(0,8),B(0,4),C(0,0),D(4,0),E(8,0),F(8,4),G(8,8),H(4,8).Ⅳ.课时小节本节课的目的是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Ⅴ.课后作业Ⅵ.活动与探究如下图,建立两个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在各个直角坐标系下,分别写出八角星8个角的顶点的坐标,并比较同一顶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解:如上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八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0),B(-7,5),C(-5,0),D(0,-2),E(5,0),F(7,5),G(5,10),H(0,12).第二种:如下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这时八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7),B(-7,2),C(-5,-3),D(0,-5),E(5,-3),F(7,2),G(5,7),H(0,9).比较同一顶点在两种坐标系下的坐标:A(-5,10),A(-5,7),可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了;B(-7,5)、B(-7,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了……比较所有顶点的坐标可知,在这两种直角坐标系下,同一顶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了.板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三)一、例题讲解二、议一议(寻宝藏)三、课时小结四、课后作业五、课堂练习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学生掌握较好。
轴对称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A.(1)、(2)B.(1)、(4)C.(2)、(3)D.(3)、(4) 7.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8.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A.1条B.2条C.4条D.无数条 9、奥运会会旗上的五环圆形, 它只有( )条对称轴. A .1 B .2 C .3 D .4 10.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知识要点1、线段与角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是它们的对称轴。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4、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一、基础巩固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直角三角形;B.长方形;C.任意三角形;D.有一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 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B.正方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有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 4.一图章上刻有,那么印在纸上的数字是( )A.819B.918C.816D.618 5.如图1,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BC=30,BD:CD=3:2,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18 B.12 C.15 D.不能确定O CBAD图3CBAD 图2CBA D图16.如图2,在△ABC中,AD垂直平分BC,AB=10cm,则AC=_______cm.7.如图3,已知∠O=35°,CD为OA的垂直平分线,则∠ACB的度数为_______.8.下列各图中,画出你认为是轴对称的图形的对称轴.对应作业:1.角平分线上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到角两边距离不相等的点.2.在平面镜中看到一辆汽车的车牌号是:,则该汽车的车牌号是_______.3.如图4,AD平分∠BAC,DE⊥AB,E为垂足,DF⊥AC,F为垂足 , DE= 4cm, 则 DF=______ cm.4.幼圆体汉字“王、中、田”都是轴对称图形 ,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 __.5.下列几何图形中:①角、②线段、③圆、④正方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A.5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方形有且只有一条对称轴B.垂直于线段的直线就是线段的对称轴C.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D.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角的对称轴8.在下列各图中,画出你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9.如图5,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E= 3cm, △ABD周长是13cm,求△ABC周长.二、作图题训练1、画出线段AB的中垂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的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力目标】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由点的坐标观察,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教学方法:讨论式学习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X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图5-6)(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3) 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主要学习用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和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
在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生』 :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
『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做过这方面的练习,现在应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课的任务。
2.1 有理数Ⅰ、教师寄语:观察和思考改变我们的一生Ⅱ、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4.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用正负数区分相反意义的量 2.能按一定标准对有理数分类 Ⅲ、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知识链接: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这些数在生活中有哪些有用?2.预学教材:阅读课本P23和P24页(边阅读边思考)再回答上面的问题。
你有什么疑难问题: 预学检测:(1)“加分与扣分”“上涨量与下跌量”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个量规定用正数表示,而把与这个量 ,用负数表示。
(2) 和 统称为有理数。
(3)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课堂导学:探究活动(一):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检查预习情况①P23表格内容②对教材“议一议”,小组同学交流,小组代表班上交流:你的例子:③同组同学交流P24例1内容,小组代表班上交流。
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2.变式训练:①如果收入30元记作+30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100表示 。
②气温上升6︒C 记作+6︒C ,那么气温下降5︒C 记作 。
探究活动(二):有理数的分类1.检查预学P24“做一做”情况,将自己的所得与同学交流,小组代表班上交流:有理数按定义可分为⎪⎪⎪⎪⎩⎪⎪⎪⎪⎨⎧⎪⎩⎪⎨⎧⎪⎪⎩⎪⎪⎨⎧:::::如如如如如 有理数按正负性分为⎪⎪⎩⎪⎪⎨⎧:::如如如2.变式训练:①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5,-2,13,0,1.5,722,-3.14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3、完成教材P25随堂练习2 作业:P26习题2.1 1、2、3题三、学习评价:当堂检测:1.零上13︒C 记为+13︒C ,零下2︒C 记作( ) A .2 B .-2 C .2︒C D .-2︒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 .0不是自然数 C .0是整数D .整数又叫自然数3.-2011符合①有理数;②整数;③正数;④负数中的( )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如果某人向东走10米,又向西走10米,那么这个人共走了 米,他的位置在 自我评价: 1.学习感受:你完成本课时学习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
第二章
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
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能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
回顾与思考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
难点:欣赏并体
[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完了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由这一章的学习,知道了我们生[师]大家先来回顾本章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知识,再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与这个图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生丙]还有我们书中提到的:如:枫叶、双喜字、脚印、树与其在水中的倒影等
[生乙]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它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线
师]同学们讨论、归纳得很好个问题,你能举出例子吗?[生乙]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也有一条.
将一张纸对折后,用笔尖扎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将纸打开,观察得到的图案,你发现了什
观察发现:得到的图案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或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将一张彩色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再沿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对折.用剪刀在折好的纸上剪一个漂亮的图案,并将纸打开,与同伴交流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中有几条对称轴?
答案:至少有两条对称轴.
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有些字母可以看成是轴对称的,请你找出来,你能找到轴对称的汉
图7-41
(二)回顾本章内容,然后小结.
1
km,
试求]这个开发区的建筑或绿化用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x-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