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端脑钠肽测定SOP_PBNP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概述NTproBNP脑钠肽是人体内一种肽类激素,是一种血管紧张素促进的多肽,由脑脊液和心室分泌,是心衰性状的敏感指标。
NTproBNP脑钠肽测定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可以衡量NTproBNP脑钠肽的数量,并作为医生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在临床上的意义。
NTproBNP脑钠肽与心衰NTproBNP脑钠肽被普遍认为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已经存在心衰的患者。
对于心衰患者与症状好转相关的改善,许多临床研究都提出了NTproBNP脑钠肽水平降低的必要性,这样可以确定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心衰的患者,NTproBNP测定可能会被用于确定治疗的疗效,通常在药物治疗后跟踪检查,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因此,NTproBNP测定是监视患者应激情况以及对治疗药物反应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果NTproBNP水平持续升高,这有可能提示患者治疗药物不能支持其心肌抑制。
NTproBNP脑钠肽与心绞痛NTproBNP脑钠肽测定也可被用于诊断心绞痛,特别是治疗后的恢复阶段,这被看作是NTproBNP脑钠肽削减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NTproBNP测定可用于预测来自心肌缺血与海绵状硬化的患者预后,但这只是心电图异常者症状恶化时使用的附加指标。
NTproBNP脑钠肽与高血压NTproBNP脑钠肽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左室肥大、动脉钙化及低血压等疾病的一个预示指标,而NTproBNP水平的检测还可作为一种评估细胞裂解、炎症和器官功能损伤的方法。
此外,有一份研究报道,BNP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敏感性非常高,这些患者的BNP水平往往比正常人都要高。
NTproBNP脑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钠肽前体是NTproBNP的前体蛋白,基于钠肽前体是可用于自发性自发性的心室早期起搏的一个标志物,NTproBNP也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和风险筛选。
脑钠肽检测系统及临床意义1.命名:脑钠肽又称B型钠尿肽,英文缩写BNP;N末端B型钠尿肽是脑钠肽前体之一,英文缩写为NT-proBNP。
2.简述:1988年deBold从猪脑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利钠利尿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即B型钠尿肽(BNP)。
BNP主要在心室分泌,人心肌细胞首先合成的是含有108个氨基酸的B型钠尿肽原,之后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被切割为含有76个氨基酸的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和含有32个氨基酸的C端多肽BNP。
钠尿肽家族包括由二硫键连接的环状结构,可与钠尿肽受体结合发挥利钠、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的作用;而NT-proBNP无生物学活性。
当心室容量负荷或者压力负荷增加时,心肌合成和释放BNP/NT-proBNP就会增多。
3.检测系统:A.BNP:检测所用单克隆抗体针对的抗原表位有差异,没有统一的参考物,各厂家所使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不同,各检测系统之间BNP测定结果就存在差异,尤其是在测定的高值时差异较大。
目前检测系统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为指南,以最早的Biosite为标准,对各分析系统结果进行比较,保证医学决定水平一致性。
B.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C.D.NT-proBNP:其检测采用针对相同氨基酸残基的多克隆抗体,两个检测系统之间具有类似的检测线性和功能灵敏度。
但国内外研究表明,NT-proBNP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同龄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人群年龄的增长升高幅度更大。
欧洲的NT-proBNP的参考范围为:<50岁,男性84pg/ml,女性155pg/ml;>50岁,男性194pg/ml,222pg/ml。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分析其原因有:一方面老年人心肌变得僵硬,室壁张力增高导致其合成增多,另一方面老年人肾小球硬化及肾皮质萎缩导致肾小球滤过滤下降,使NT-proBNP肾的清除减少,而BNP不靠肾清除。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端B型脑钠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ACS患者,并与同期50名在本院做冠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
结果ACS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正常组,且急性心肌梗死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
结论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肌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50 cases of patients whose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normal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level of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AC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group,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and multivessel diseas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branch lesion (P<0.05). Conclusion Level of NT-proBNP can be used as the index of the range and the severity of myocardial ischemia.[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Clinical significance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及非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易致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甚至死亡。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1. 什么是NTproBNPNT-proBNP全称为N端脑钠肽前体,是B型脑钠肽激素前体分子的一部分。
NT-proBNP同样合成于心脏的心室,但是在裂解和分解过程中具有更长的半衰期,更为稳定。
在临床检测中,NT-proBNP是评估心脏衰竭的重要指标。
当心脏呼吸困难或用力时,NT-proBNP就会释放到血液中。
2. NTproBNP的生理学意义NTproBNP是血浆中最可靠的心衰标志物之一。
它能够证明心脏松弛功能和心脏扩张指数在患者中的变化,是发现心脏疾病和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方法。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的数据,NT-proBNP的浓度越高,心脏疾病和心衰的风险就越高。
3. NTproBNP的测量方法NT-proBNP可通过血液检测得出,一般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该项检测。
检测过程中,先将体内的血样送往实验室或者医院进行检测,再将检测结果反映给治疗医生并进行解读。
4. NTproBNP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NT-proBNP的含量与心脏疾病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意义。
美国FDA已在2002年批准NT-proBNP的临床应用,被广泛使用于心衰、心肌梗死、稳定性冠心病等方面,并被证明是血液检测中最简单可靠的指标之一。
此外,NT-proBNP浓度的改变可以反映一定时间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因此NT-proBNP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5.,NT-proBNP作为临床检测指标之一,在评估心脏健康程度,发现心脏疾病,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跟踪等方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防疫科技的发展,未来有望呈现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BNP(B型尿钠肽)1、简介BNP是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2、作用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而BNP 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①BNP是HF的定量标志物;②BNP对于诊断HF是高度准确的;③BNP可以帮助给急诊科病人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判断是该入院还是出院。
④BNP测试有助于改善病人管理,减少总治疗费用;⑤BNP测试节省6个月内费用;⑥BNP是HF最强大的预测物;⑦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⑧BNP指导的治疗能提高慢性HF疗效;⑨BNP水平,以及症状和体重增加,是确定临床失代偿的最好方法;⑩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死亡的最强大的预测物。
3、参考范围 BNP参考范围为0-100ng/ml;TAT时间为30分钟4、临床应用①急诊科在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往往带着诊断结果。
由于急诊病人表现出来的严重症状,使得医生必须立即判断最可能的病因,因此对于急诊科,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需要一种非常准确的关键的诊断手段。
然而不乐观的是,以前使用的快速诊断工具缺乏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就给急性发作的病人带来巨大的危险,使得病人的治疗延迟或者造成错误的诊治,并有可能使死亡风险大大的增加。
在急诊科中开展B型钠尿肽评估,是提高初始诊断准确性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手段,这就为尽可能早的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课件全文)NT-proBNP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心衰的诊断治疗和鉴别,心衰患者的治疗状况分析及预后状况判断。
心衰是指HF,泛指心脏在适量静脉回流的情况下,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致组织量血流减少,肺循环或者体循环淤血的一种病理状态。
简单的说就是血液进入心脏后流不出来。
心衰是以后总常见的血管疾病,可以分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右心或者全心力衰竭,其症状是:心脏扩大,呼吸困难,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下肢水肿,静脉压增高。
对于心衰的诊断,现有方法(诊断,心电图)特异性比较差,现在在临床缺乏可靠客观的临床检验手段,导致难以鉴别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所以其被误诊当做心衰患者进行过度治疗。
现在我们看一下,心衰竭的诊断方法,首先是症状,比如呼吸困难,疲劳,水钠潴留,这个诊断没有特异性。
辅助诊断有:心电图,胸片,肺功能,行走实验,这些方法缺乏标准化,对结果有主观性。
另外实验室检查像HDL/LDL,甘油三酯,血小板计数,甲状腺功能,临床表现和预后关系不明确和不客观,但是不便于监测心衰的预后和治疗。
影像检查和血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是心衰检查的金标准,但是不同中心检查结果没有可比性,而且设备昂贵,缺乏标准化。
接下来我们看下NT-proBNP,他是唯一可以观反映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我们看其产生的过程,心脏受损后首先产生一种前BNP性原,前BNP原被一种酶切掉一个信号肽,然后在一个内切酶的作用下,从中间切开,从而形成一个NT-proBNP和BNP。
为什么要选择NT-proBNP,因为其在体外更稳定,如在EDTA血浆标本中的稳定性试验比较中,BNP在室温的稳定性小于4小时,而NT可以大于或者等于48小时,所以NT在体外的稳定性好于BNP。
下面我们看二者的生物特性差异,NT和BNP的半衰期为60~120min而BNP仅为20min,所以NT在血液的浓度中比较高而BNP比较低。
NT无生理活性,而BNP有生理活性,因此,NT与BNP虽然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但是NT具有更高的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