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考研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26
2018.4自考复习资料:06287结构设计原理(二)复习资料1、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主要是由于:两者间有良好的粘结力、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和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P52、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条件是:边长为150mm立方体试件、在20°C±2°C的温度、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按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
P63、在实际工程中,边长为200mm和边长为10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应分别乘以换算系数1.05和0.95,以考虑试件和试验机之间的接触摩阻力的影响。
试件的养护环境、加载速率、试件尺寸和试件与加载板之间是否有润滑剂都将会影响试件的测试结果。
P64、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P6-75、复杂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特点:当双向受压时,一向的混凝土强度随着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双向受拉时,双向受拉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均接近于单向抗拉强度,当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单向(受拉或受压时)的强度。
P8-96、徐变: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的现象。
影响因素有: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发生徐变的原因在于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份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P12-137、收缩: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而减小的现象。
引起的原因:初期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化引起干缩。
P148、光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化学胶着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组成。
P199、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1. 简述结构设计原理中“结构”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列举并解释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三种基本受力形式。
3. 描述结构设计中材料力学性质对设计的影响。
4. 阐述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5. 说明结构设计中荷载分类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6. 列举并解释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荷载类型。
7. 简述结构设计中安全系数的概念及其作用。
8. 描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荷载组合和荷载路径分析。
9. 阐述结构设计中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10. 列举并解释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种结构体系。
11. 简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2. 描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耐久性和维护性的评估。
13. 说明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14. 列举并解释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其优缺点。
15. 阐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结构性能。
16. 描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抗震设计和地震响应分析。
17. 说明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疲劳分析和耐久性设计。
18. 列举并解释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施工方法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19. 简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成本估算和经济性分析。
20. 描述结构设计中如何进行可持续性评估和绿色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二)(06287)1构造物结构的构件有哪些基本构件?(P1)答:桥、涵洞、隧道、挡土墙2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是什么?(P8)答:混凝土的抗压、抗拉3钢筋的作用是什么?(P9)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P9)答:钢筋的作用是代替混凝土受拉(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后)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4混凝土的变形有哪两类?(P13)答:一类是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如:单调短期加载的变形、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多次重复加载的变形;另一类与受力无关,称为体积变形,如混凝土收缩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5完整的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三个阶段?(P14)答:上升段、下降段、收敛段6热轧钢筋分为哪两种?(P19)答:光圆钢筋和带勒钢筋7钢筋的牌号是什么?钢筋的牌号包括哪些种类?(P20)答:钢筋的牌号是根据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制造成型方式及种类等规定加以分类的代号。
8热轧钢筋需要经过哪四个阶段?(P21)答: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9热轧钢筋的塑性性能有哪两种指标?(P22)答:伸长率和冷弯性能10什么是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P26)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P27)答:GB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
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即在应力不变的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
11结构的可靠度是什么?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是什么?(P31)答: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而把度量结构可靠性的数量指标称为可靠度。
设计使用年限是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照预定目标使用的年限。
12什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P32)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参考书: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
《混凝土结构(中册)-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四版),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最新版)
顾祥林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考研大纲: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粘结与锚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冲切和局部受压性能与计算、构件的使用性能、构件延性和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混凝土排架结构设计。
总分:
100分。
1。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结构设计原理是建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强度、刚度等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结构分析等方面进行复习。
一、结构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建筑物在承受外力作用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使建筑物能够保持稳定的力学平衡状态,并满足使用要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受力特点、荷载特点、材料特性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二、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它研究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材料力学包括静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等。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强度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三、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它通过数学和力学的方法,对结构的受力、变形等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构分析可以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个方面。
静力分析主要研究结构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而动力分析则研究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响应。
在结构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力法、位移法、能量法等。
力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受力平衡方程和材料力学等基本原理,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
位移法则是通过结构的变形情况,计算结构的受力分布。
能量法则是利用结构的势能和应变能等概念,计算结构的受力和变形。
四、结构设计的优化结构设计的优化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使结构的成本、重量等指标达到最优。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结构的受力特点、荷载特点、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以确定最优的结构方案。
结构设计的优化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等方法来实现。
在数学模型中,可以建立结构的优化目标函数,并通过数学优化算法,求解最优解。
在计算机仿真中,可以利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试题1.什么叫工程结构?何为结构设计原理?2.桥梁结构有哪些可选类型?其通常适宜的跨度为多少?3.一般将哪些结构称为特种结构?4.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各有哪些优缺点?5.组成结构的“基本元素”有哪些?6.何为刚域?它与刚节点有何不同?7.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各有什么特征?8.何为荷载代表值、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可变荷载频遇值及可变荷载组合值?9.为什么把荷载标准值作为荷载基本代表值看待?10.结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功能要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是按什么原则划分的?11.“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结构上的作用按时间的变异、按空间的变异、以及按结构的反应各分为哪几类?12.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几类,其含义各是什么?或者说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13.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统一标准》对可靠指标是如何定义的?14.什么是失效概率?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有何定性关系?为什么说我国“规范”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分析其主要特点。
15.什么是荷载标准值?什么是活荷载的频遇值和准永久值?什么是荷载的组合值?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为什么要区分荷载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如何考虑荷载的标准组合和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如何确定其荷载效应组合?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如何取值?16.各种材料强度的标准值根据什么原则确定?材料性能分项系数和强度设计值是如何确定的?17.绘出有明显流幅的钢材(钢筋)的拉伸图,说明各阶段的特点,指出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极限强度)的含义。
18.软钢和硬钢的拉伸图有何不同,抗拉强度设计值fy各对应于图中何处的应力值?19.钢材质量等级分A、B、C、D、E级的依据是什么?Q235.钢号中质量等级由A到D,表示质量的由低到高。
质量高低主要是以对冲击韧性(夏比V型缺口试验)的要求区分的,对冷弯试验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混凝土强度指标:立方体抗压强度、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柱体轴心抗拉强度。
结构作用分:永久、可变、偶然作用。
效应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可变作用频遇值。
钢混工作阶段:整体工作、带裂缝工作、破坏阶段。
全梁承载能力校核:图解法弯矩包络图承载能力图结构设计三种状况:持久、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螺旋箍筋柱: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
钢混受弯构件ε>εb时需加大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标号、采用双筋截面。
预应力作用:不开裂、推迟开裂、减小裂缝宽度。
配筋混凝土构件根据预应力度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1..极限状态: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徐变: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而增加,即在不变的应力长期持续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这种现象被叫做混凝土的徐变。
3、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4、换算截面:将整个截面换算为单一材料组成的混凝土截面,将这种换算后的截面称为换算截面。
5、界限破坏:当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应变而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被称为界限破坏。
6消压弯矩:当构件加载至某一特定荷载,其下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恰好被抵消为零,此时控制截面上的弯矩为消压弯矩。
7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钢筋锚固前张拉钢筋的千斤顶所显示的总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所求得的钢筋应力值。
8、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和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9、预应力混凝土概念作用:事先人为的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的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配筋混凝土。
作用: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使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开裂或者推迟开裂或可以减小裂缝宽度。
10.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重庆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需用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15分)1、在双向压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相比较将()A、提高B、降低C、基本一样D、不一定2、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εg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h满足()A、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B、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C、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D、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3、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受压钢筋设计强度规定不得超过400MPa,这是因为()A、受压混凝土强度不够B、结构延性C、受压钢筋应变仅能达到0.002D、受拉钢筋已屈服4、对于无明显流幅的钢材,其抗拉设计强度是以()为取值依据()A、屈服强度B、极限强度C、冷拉控制应力D、σ0.25、先张法在预加应力阶段发生的预应损失为()A、σs2+σs3+σs4+σs5/2B、σs5/2+σs6C、σs5+σs6D、σs1+σs2+σs46、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当N或M变化时,构件的安全发生怎么的变化?()A、M不变时,N越大越安全B、M不变时,N越小越安全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D、N不变时,M越大越安全7、正截面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有三种。
对同样截面尺寸的构件,其抗弯承载力的关系为()A、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B、超筋破坏>适筋破坏>少筋破坏C、超筋破坏>少筋破坏>适筋破坏D、超筋破坏=适筋破坏>少筋破坏8、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会随时间而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受拉钢筋产生塑性变形B、受拉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C、受压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D、受压混凝土产生徐变9、要求梁的弯矩包络图必须位于材料抵抗图之内,是为了满足()A、正截面抗弯强度B、斜截面抗弯强度C、变形要求D、斜截面抗剪要求10、对梁施加预应力,可提高梁的()A、塑性B、延性C、斜截面抗弯强度D、抗裂二、填空题(15分)1、根据结构功能,通常把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______________的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1. 请问什么是结构设计原理?
2. 结构设计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3. 结构设计原理的分类有哪些?
4. 哪些因素会影响结构设计原理的选择?
5. 结构设计原理与结构材料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6.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型材布置原则是什么?
7.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受力原理有哪些?
8.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刚度原理是什么意思?
9.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稳定原理是什么?
10.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安全原理是什么?
11. 结构设计原理的选择有哪些具体步骤?
12. 结构设计原理如何进行详细设计和计算?
13.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动力响应原理是什么意思?
14. 结构设计原理和建筑空间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15. 结构设计原理在耐久性设计中的应用有哪些?
16.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节能原理是什么?
17. 结构设计原理与地震设计有何关联?
18.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经济性原理是什么?
19. 结构设计原理与施工工艺的选择有何关系?
20. 结构设计原理中的可维护性原理是什么?。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26页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一、学习目的本章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分别从强度、变形等方面阐述了组成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混凝土和钢筋的特性,并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作用机理作了简要说明。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使读者认识并熟悉钢筋混凝土材料,了解它们的工作性能,能在工作中正确的使用它们。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取材于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习惯上将上述设计规范统称为《公路桥规》。
二、学习重点在本章的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以及获得它们的方法;(2)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弹性模量的取值方法;(3)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概念及特性;(4)两类钢材的变形及强度特征;(5)锚固长度的意义;(6)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与钢筋的基本要求。
三、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6、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的。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好。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即告基本终止。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小。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差。
…………【√】(三)名词解释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f表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cu示。
2、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3、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四)简答题1、简述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三个阶段?答:在上升段,当应力小于0.3倍的棱柱体强度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变化,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在应力大于等于0.3倍的棱柱体强度后,随着应力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愈来愈偏离直线,任一点的应变可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原有的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并在孔隙等薄弱处产生新的个别的微裂缝。
当应力达到0.8倍的棱柱体强度后,混凝土塑性变形显著增大,内部微裂缝不断延伸扩展,并有几条贯通,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急剧减小。
当应力达到棱柱体强度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已接近于水平,试件表面出现不连续的常见裂缝。
在下降段,到达峰值应力后,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的减少,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贯通。
在收敛段,在反弯点之后,应力下降的速度减慢,趋向于稳定的残余应力。
表面纵向裂缝把混凝土棱柱体分成若干个小柱,荷载由裂缝处的摩擦咬合力及小柱体的残余强度所承受。
2、简述混凝土发生徐变的原因?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份逐渐压出,水泥石逐渐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细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一、学习目的本章主要介绍了关于《公路桥规》的计算原则,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原则,这是公路桥涵设计的基本准则。
计算理论发展阶段: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计算法—→考虑钢筋混凝土塑性性能的破坏阶段计算法—→半经验、半概率的“三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荷载系数、材料系数、工作条件系数)—→以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又分为三个水准:水准Ⅰ──半概率设计法,水准Ⅱ──近似概率设计方法,水准Ⅲ──全概率设计法)。
《公路桥规》采用的是以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概率反映在荷载组合与材料取值等方面。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了解设计规范的要求及原则。
二、学习重点本章的学习重点为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从容许应力法到考虑塑性性能的破坏阶段计算方法到极限状态法;两类极限状态的基本含义;材料强度取值的方法,特别注意个类强度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公路桥规》了解荷载分类及荷载组合的形式。
三、复习题(一)填空题1、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在具有足够可靠性性的前提下,完成全部功能的要求。
2、结构能够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 可靠 ,反之则称为 失效 ,结构工作状态是处于可靠还是失效的标志用 极限状态 来衡量。
3、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和 “破坏一安全”极限状态 。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是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验算: 应力计算 、 裂缝宽度验算 和 变形验算 。
5、公路桥涵设计中所采用的荷载有如下几类: 永久荷载 、 可变荷载 和 偶然荷载 。
6、结构的 安全性 、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通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7、作用是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和应变的所有原因,它分为 直接 作用和 间接 作用两种。
直接作用 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如汽车、人群、结构自重等, 间接作用 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如地震、基础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
8、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和出现的可能性分为三类: 永久作用(恒载) 、可变作用 和 偶然作用 。
9、我国《公路桥规》根据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 持久 状况、 短暂 状况和 偶然 状况。
10、《公路桥规》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了强度等级的划分,称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冠以符号C 来表示,规定公路桥梁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13级,即C20~C80,中间以5MPa 进级。
C50以下为普通强度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
《公路桥规》规定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C20 ,用HRB400、KL400级钢筋配筋时,不应低于 C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应低于 C40 。
11、结构或结构构件设计时,针对不同设计目的所采用的各种作用规定值即称为作用代表值。
作用代表值包括作用 标准值 、 准永久值 和 频遇值 。
(二)名词解释1、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学习重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首先必须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三个工作阶段各自的特点,以及不同配筋条件下的破坏形态,弄清max ρ、min ρ的力学意义。
单筋矩形、双筋矩形、T 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都应以掌握计算图式为重点,三者的基本计算公式、区别与联系均表现在计算图式中。
计算方法上应以灵活运用基本公式为前提,同时注意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
构造与计算同等重要,必须结合例题与习题掌握梁(板)构造的一些基本内容,如配筋原则、净保护层、最小净距等概念。
二、复习题(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型式有 矩形 、 T 形 和 箱形 等。
2、只在梁(板)的受拉区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此种构件称为 单筋受弯构件 ;如果同时在截面受压区也配置受力钢筋,则此种构件称为 双筋受弯构件 。
3、梁内的钢筋有 纵向受拉钢筋(主钢筋) 、 弯起钢筋 或 斜钢筋 、 箍筋 、 架立钢筋 和 水平纵向钢筋 等。
4、梁内的钢筋常常采用骨架形式,一般分为 绑扎钢筋骨架 和 焊接钢筋骨架 两种形式。
5、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有两种类型: 塑性破坏 和 脆性破坏 。
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截面设计是根据截面上的 计算弯矩 ,选定 材料 、确定 截面尺寸 和 配筋 的计算。
7、受压钢筋的存在可以提高截面的 延性 ,并可减少长期荷载作用下的 变形 。
8、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的方法,是根据 面积 、 惯性矩 和 形心位置 不变的原则。
9、T 形截面按受压区高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T 形截面 和 第二类T 形截面 。
10、工字形、箱形截面以及空心板截面,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均按 T 形截面 来处理。
(二)判断题1、判断一个截面在计算时是否属于T 形截面,不是看截面本身形状,而是要看其翼缘板是否参加抗压作用。
……………………………………………………………………………【√】2、当梁截面承受异号弯矩作用时,可以采用单筋截面。
………………………………【×】3、少筋梁破坏是属于塑性破坏。
…………………………………………………………【×】4、水平纵向钢筋其作用主要是在梁侧面发生裂缝后,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宽度。
…【√】5、当承受正弯矩时,分布钢筋应放置在受力钢筋的上侧。
……………………………【×】(三)名词解释1、控制截面────所谓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2、最大配筋率m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