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_1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_1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_1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_1

内部编号:AN-QP-HT188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

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本次实习以生产实习为主,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和专题讲座内容。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习安排及相关准备知识

实习安排:实习时间跨度三个星期(8月30日—9月18日),实习安排如下:

8月30日—9月3日许昌烟草机械公司

9月6日—9月10日郑州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9月13日—9月18日同学分组讨论、交流实习体会、完成实习报告

相关准备知识:

工业工程(IE)的目标: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最佳效益。IE的基本功能是研究人员、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四个方面。

设施规划与设计:对系统(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面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方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生产要素和各子系统(设计、生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门)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涉及SE、OR、工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效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生产计划与控制:研究生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生产系统有效地运行。包括生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生产与作业计划、生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采用的方法: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

(EOQ)、经济生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生产资源计划MRP-II和准时制JIT。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技术:包括为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进行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各项工作,核心是为了到达规定的质量标准,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预防不合格品产生。内容包括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代质量管理-保证,生产保证、全面质量控制TQC与全面质量控制TQM。可靠性技术是现有系统有效运行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可靠性概念、故障及诊断分析、使用可靠性、系统可靠性设计、系统维护与保养策略等。

管理信息系统:它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

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用户计算机综合系统,是现代IE应用的重要基础与手段。包括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等。(MRP-II、ERP、PDM、CIMS)

现代制造系统: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包括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柔性制造单元FMC与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网络制造、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孤岛制造系统(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 基于智能体的制造系统(Agent-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自组织制造系统等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科学管理思想的计算机实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MRP)时代和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时代。到90年代,面向企业所有资源管理的思想开始提出,MRPⅡ进入ERP时代。ERP对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并包括相应的模块组成部分。ERP不是机械地适应于企业现有流程,而是对企业流程不合理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并可能导致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组。

生产实习认识

一,许昌烟草机械公司

许昌烟机公司是隶属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生产卷接设备的国家大型二类重点骨干企业。是由当初的一个仅有资产10万,职工百余人的小厂,发展为今天占地60000平方米,职工1700多人,固定资产1.5亿元,产值近2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的国家机械工业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有实力的机械加工企业之一。

许昌烟机公司十分注重企业的技术革新,在许昌烟机公司40年的历史中,一直致力于各种烟草机械的研究、开发和制造,迄今已有近百种优质烟机产品进入国内大、中型烟厂,远销越南、柬埔寨、坦桑尼亚、格鲁吉亚、拉托维亚等欧亚非国家和地区。

为了给产品的精密加工提供了质量保证,

许昌烟机公司引进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家最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MPE-

1635(5H)龙门式五面体加工中心,VCP600 高速铣削立式加工中心,BTD-200QE 卧式加工中心,VCP600 五轴五连动加工中心,PLANOMAT412高精度数控平面成型磨床,GEMINI 五座标数控工具磨床,AQ 550L 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DMC 60H卧式加工中心,KEL VARIA 175/1500 数控内外圆磨床,L3030 激光切割机)、数控热处理(GN70/120井式气体氮化炉)、数控检测(Chameleon 7107 三座标测量机,PMI-MASTER 便携式光谱仪)等设备数十台套,其中不少机加工设备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产品是企业的灵魂,产品的技术水平,质

量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烟草机械虽然是国家垄断行业,许昌烟机公司在国内从成立至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许昌烟机公司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不断的寻求突破,向国内外同行业虚心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力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早在1984年,许昌烟机公司在国内烟机行业中率先成立了烟草机械研究所,专门从事各种烟草机械的开发和研制。1984年研发成功国内第一台吸丝成型卷烟机─YJ13型卷烟机,同年引进英国莫林斯MARK16(YJ31)装盘机技术。1985年试制成功第一台国产MARK8(YJ14)卷烟机。1992年引进英国莫林斯MATCH(YF11型)烟支存储系统技术,PASSIM7000(ZJ19型)卷接机组技术,德国虹

霓公司PROTOS70(普洛托斯)(ZJ17型)卷接机组技术,实验用小型成套卷接机技术……,成功消化吸收我国第一台引进技术

ZJ14型卷接机组,成功消化吸收我国第一台高速机组—ZJ15型和具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水平的ZJ19、ZJ17高速卷接机组,并在ZJ19卷接机组基础上进行重大技术改进,自主开发出了生产速度达每分钟8000支的高速卷接机组,使我国跨入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制造高速机组国家的行列。

加工技术的提高,产品科技水平的领先给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给今天许昌烟机公司新厂区的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创造良好了环境。许昌烟机公司新厂区是许烟机人的骄傲,也是许昌烟机公司走信息化市场化道路

丰硕成果展示。新厂区占地100亩,有四个车间组成: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仓库,机装车间。

机加车间,热处理车间全部是数控设备,机组机群式布置,机群按机加工工艺流水线布置,在保障机加工精度水平的的基础上,力求生产物流的最优化,以贯彻企业的精益生产思想。整个车间井然有序,干净整齐,生产效率之高在河南省远远高于其他机加企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设备是企业的硬件,管理是企业的软件。硬件优越,软件不足,显然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只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来优化先进设备的资源配置,才能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许烟机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改善加工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管理的革新。XX年企业开始论证实施信息化管理,同年12月开始试行ERP系统,经过4年的经验积累,系统完善,今天企业ERP管理已覆盖了企业的每一个部门。

在传统的观念中,库存就是资本,就是利润。而现代管理思想认为库存是不会增值的,库存量的增加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浪费企业的资源,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机械加工企业生产周期长,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为了严格控制企业库存,许昌烟草机械公司从XX年开始论证建立立体仓库,XX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立体仓库巷深50米,货架高10米(共20层);箱宽1.2米(大).0.75米;货位单

元:1200*1000*1000768个,

600*100*2809600个,货位总数10388个;单元承载量:600*400*280货箱

50Kg,1200*1080托盘500Kg;有自动货箱和手工操作两种运作方式,采用条码识别入库过账及提货过账。这种规模在河南省独此一家,在全国也处在领先地位。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精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 IE 工业工程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合格为 90分,满分 160分班组:员工姓名:测试成绩: 一、填空题 : (共 50题,每题 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正常评比 *(1+放宽率 2、 1MOD =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 (ECRS取消 , 合并 , 重排 , 简化 . 6、人体的动作分为 5等级 .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 17种 .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 9、工业工程 -… IE ?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 机械设备 ,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 ---(加工◇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AIIE于 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 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 IE 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 (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 PTS 法。 MOD 法中 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23、 IE 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4、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 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分析。 25、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26、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 他也是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 善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及改善方法 一、“节拍”、“瓶颈”、“空闲时间”、“工艺平衡”的定义 流程的“节拍”(Cycle time)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节拍通常只是用于定义一个流程中某一具体工序或环节的单位产出时间。如果产品必须是成批制作的,则节拍指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在流程设计中,如果预先给定了一个流程每天(或其它单位时间段)必须的产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流程的节拍。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则制约着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这就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平衡。制造业的生产线多半是在进行了细分之后的多工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生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 “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四、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IE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对来讲在作业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容易拉平衡; 6、分解作业时间较短的工序,把该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当中去。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这个学期我们上了有关工业工程的学科前沿讲座,这相当于是我们与工业工程这门专业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在老师的讲解与带领下,我们对工业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知道了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以及职能、工业工程的学科属性与特点、工业工程的应用等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工业工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使我们增强了对工业工程这门学科的信心和投身于工业工程事业的决心。正如Wayne C. Turner 在《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概论》中所说的那样,“工业工程正成为少数几个有巨大魅力的、用于解决未来高科技社会中复杂问题的行业之一。社会对于工业工程师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在逐年增长。实际上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这种供求不平衡明显高于其他工程和学科领域,并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会长期存在。”下面我就从以上几个方面简要谈谈我对工业工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业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起源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的产物。各种工程学科早期阶段都是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开始的,实际工作者从自己或前人成功的经验中得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并经过不断实践后加以归纳总结,才逐步形成某种理论。工业工程的发展也是从经验开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弗雷德里克 .温斯格.泰勒是工业工程之父。1873年,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企业竞相引进新技术、开展合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泰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的企业管理的科学研究的。他认为当时的管理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工人缺乏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大大影响了效率。他致力于工作研究并系统地研究工厂作业和衡量方法且创立了“时间研究“。他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标准化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他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是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动作研究”,即对人在从事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动作进行分解,确定基本的动作要素,进行科学分

基础工业工程 易树平知识点

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制造过程(也称为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也成为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它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行业,如机械、电子、轻工、化工、食品、军工、航天等。 表生产运作类型及其特点 生产方式概念特点分部行业 离散型制造(Intermittent Manufacturing)指以一个个单独 的零部件组成最 终产品的生产方 式。 车间任务型(Job-Shop)生产是指企业生产的同时在 几个车间交叉进行,生产的零部件最终传送到装配 车间装配,装配好的成品由质量部门监测,合格件 出厂交付市场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主要适用于单 件、小批量)。特点是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 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 方式布置,将功能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按空间和行政 管理的隶属关系组建生产组织,形成诸如车、刨、 铣、磨、钻、装配等工段或班组。 流水线型(Flow-Shop)生产是指加工对象按事先设 计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的经过各个工位(工作地), 并按统一的生产节拍完成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的 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其基本特征有:①工作地专业 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生产;②生产按节拍 进行,各工序同时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 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与相应工作的工作地 (或设备)数比值相等,即流水生产线上各道工序 的生产能力是相等的;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即加 工对象全部在线上连续加工,不接收线外加工,且 工作地(设备)按工艺顺序成线状连续排列,加工 对象在工序间单线流动,各工序作业有先后顺序约 束,生产过程连续而均衡地进行。 机械加 工、仪表 仪器、汽 车、服装、 家具、五 金、医疗 设备、玩 具生产 等。 流程型制造 (Flow Manufacturing)指通过对于一些 原材料的加工, 使其形状或化学 属性发生变化, 最终形成新形状 或新材料的生产 包括重复生产(Repetitive Manufacturing,又叫大批量 生产)和连续生产(Continuous Manufacturing),区 别仅在于生产的产品是否可分离。 诸如石 油、化工、 钢铁企 业。

工业工程七个研究方向

1.运筹学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主要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排队系统、调度理论、马尔科夫决策、仿真理论等。 2.工效学与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人因学(Human Factors)是一门探讨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问,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工具、设备、机器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到人的事物及环境。人因学的目的是要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人因学与工效学(Ergonomics)在国际上几乎是同义词,国内所称之人类工效学一般比较关注工作场所的设计与人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能活动相关的问题。而近年来国际上人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工作场所或工作效率。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有可用性研究(Usability),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HCI)等。 3. 生产系统工程(Produ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生产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应用,其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生产领域,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目前在生产工程方面,除在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外,重点将在电子制造方面,如微纳米制造与生产的研究、电子制造生产线的优化等。 4. 物流工程(Logistics)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过程、批发、销售、以及回收整个链上的实物流及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高效率、低成本以及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对实物流及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与控制,它通常以运筹学作为基础与工具,分析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网络与交通管理、协调机制等,物流信息化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目前主要研究物流战略、供应链中的决策管理、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物流中的交通优化、应用领域包括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固体垃圾回收物流、奥运物流等。 5. 企业集成与信息化(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Engineering ) 企业集成通过信息集成,将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人与组织、以及科技相结合,使之能够进行协调的工作,以优化实现由企业管理所制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关于企业集成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向: (1)关于企业集成体系的研究 (2)关于企业集成过程的研究 (3)对企业集成系统工程实践的研究 作为企业集成的实践环节,我们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工程实施,面向国内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 6. 应用统计学和质量工程(Applied Statistics and Quality Engineering) 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汽车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场改善与效能评价,服务系统与供应链的质量,统计过程控制,职业安全与健康,6西格玛。 7. 服务运作管理(Service Engineering) 随着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服务系统科学的规划于运作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方向将针对各类服务系统,诸如通讯、银行、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以及政府等,运用运筹学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成本为主要目标,开展系统建模、性能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础工业工程1

基础工业工程1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 C )。 A. 资本生产率 B. 全要素生产率 C. 静态生产率 D. 总生产率 2. 工业工程同其它专业工程相比更重视的是( D )的因素。 A.技术 B. 物 C. 环境 D. 人 3. 作业分析的最小研究单位是( B )。 A. 工序 B. 操作 C. 动作 D. 动素 4. 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C )的设计。 A. 供应系统 B. 管理系统 C. 生产系统 D. 服务系统 5. 工作研究分析方法“5W1H”中的“what”考察的是( D )。 A. 原因 B. 方法 C. 内容 D. 目的 6. 工作研究包括( C )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 A. 时间研究 B. 动作研究 C. 方法研究 D. 作业研究 7. 确定时间标准的方法不包括( D )。 A. 经验判断法 B. 历史记录法 C. 作业测定法 D. 程序分析法 8. 空手移动接近或离开目的物的动作称为( A )。 A. 伸手 B. 寻找 C. 定位 D. 指向 9. 动素的3大类中不包括( C )。 A. 有效动素 B. 核心动素 C.辅助动素 D. 无效动素 10. 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机器进行( D )。 A. 连续观测 B. 规律观测 C. 稳定观测 D.随机瞬时观测 11. 基础工业工程由( B )、作业测定和现场管理优化三部分组成。 A. 效率 B. 生产率 C. 效益 D. 经济效果 12. 工业工程特别强调的优化是( B )的优化。 A.生产要素 B. 系统整体 C.局部 D. 分级 13. 吉尔布雷斯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 C )。 A. 时间研究 B. 甘特图 C. 动作研究 D. 劳动分工 1/ 10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工业工程则是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它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方案结果的评价方法。精益生产是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最高级表现。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运动,它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在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更高效运行的系统,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工程学科。 IE的研究目标就是要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再设计,即改善),再将各个组成部分恰当地综合起来,设计出系统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IE特别是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现代IE 已涵盖了产、供、销的全部管理系统。 IE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现代IE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它是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 (3)以人为本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生产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最不确定性的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人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从操作方式、工作站设计、岗位和职务设计直到整个系统的组织设计,IE都十分重视研究人的因素,包

工业工程从入门到精通

工业工程从入门到精i 工业工程简介: 1.工业工程定义 最具有权威性的和今天被广泛采用的美国工业工程学会(SIE )于佃9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评价。 《美国大百科名书》(佃82年出版)对IE 的解释是:工业工程是一个组织中的人,物料和设备的使用及其费用作详细分析研究,这种工作由工业工程师完成,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

和效率。 工业工程专家Philipe Hicks博士指出:工 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出,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 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条件下进行 从上可看出,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 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2.工业工程研究范围: 美国国家标准ANSI-294(佃82年修订版),把IE分为仃个分支: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材料加工(含工具设计。工艺研究,自动化等);应用数学(含运筹学,管理经济学,统计质量控制,统计学);组织规划;生产规划与控制(含库存管理,运输路线,调度和发货等);实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作业测定;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3.现代IE的基本工作内容及特点: 1)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完整版)工业工程基本知识点汇总

1, 简述什么叫生产线平衡? 依照流动生产线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作业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荷达到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生产线平衡; 2,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现场改善? 1), 生产系统发生变更时; 2), 因技术的进步变化时; 3), 设计变更时; 4), 现状的工场布置效率低时; 5), 生产量常有增减时; 6), 现场必须移动时; 7), 新产品投入时 5,请说说作为一名IE工程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的创造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抽象化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经济性价值判断能力,理解人际关系能力,表现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等; 6.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宽放时间组成; 7.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8.生产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的合格品数量与标准产能的比值; 9.作业周期指的是加工对象从投入至产出所需要的总时间 10.通常作业的基本动作有:伸手,搬运\,抓取,放手,拆卸,安置,旋转,加压等 11.影响生产质量的因素有: 人员,机器,设备,方法,环境及材料等 12.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文件进行排拉作业; 13. ‘5S’管理中,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4, ○---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 15.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矫正 16. ‘PTS’指的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17,ISO是(国际化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18, ISO-2000版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OP,窗体/WI四阶文件; 19.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20.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合理配置企业的制造资源,包括财、物、产、供、销等因素,以使之充分

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一)离散型制造企业:(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备一般按机群方式布置。(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相同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备)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至少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企业: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浪费严重,无效劳动普遍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①定期或快速评价各种投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转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定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方针,保证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②合理确定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控系统,制定有效提高现有生产率水平、不断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确保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较好或满意的产出。③为企业或组织的诊断分析建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障碍,确定需优先改进的领域和方向。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国家层次中不同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通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提高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协同有序,从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一)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二)按生产系统的运作结果分类:狭义生产率,广义生产率。(三)按生产率测评层次和对象分类:国民经济生产率等。(四)按生产率测评的方式分类:静态生产率,动态生成率指数。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外部:①全社会管理者和职工对提高生产率的态度;②提高生产率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要素。内部:①工厂布置、机器和设备②成本会计和降低成本的技术③生产的组织、计划和控制④人事策略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工业工程则是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它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方案结果的评价方法。精益生产是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最高级表现。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运动,它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在人们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研究如何使生产要素组成更高效运行的系统,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工程学科。 IE的研究目标就是要使生产系统投入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具体地讲,就是通过研究、分析和评估,对制造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设计(包括再设计,即改善),再将各个组成部分恰当地综合起来,设计出系统整体,以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运行,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优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它追求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提高。IE特别是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现代IE已涵盖了产、供、销的全部管理系统。 IE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现代IE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它是把技术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学科。 (3)以人为本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之一。生产系统的各种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最不确定性的因素。IE为实现其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实施、控制和改善的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人和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从操作方式、工作站设计、岗位和职务设计直到整个系统的组织设计,IE都十分重视研究人的因素,包括组织关系、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激励方法等,寻求合理配置人和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答: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4.IE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 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答:IE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所以,IE是一门工程学科。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1.IE与管理。IE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 2.IE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现代IE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学。 7.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答: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的学科范畴: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运筹学、工效学。应用领域:制造业建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A 7.B 8.C 9.D 10.D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因为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生产率高低表明每一元钱的资源能够得到多少元钱的产出。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越大,即生产率越高,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消耗能够生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的成本较少。较高的生产率表明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生产率是一个衡量上蹿下跳的效益的指标。 2. 1)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2)提高生产率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 3)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获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4)生产率提高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3.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生产率的定义是进行生产率测定的依据;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 生产率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生产率的变化,通过测定取得定量数据,有了鉴别和评价的依据,生产率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5 1)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分类 ⑴单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某一种资源的投入比; ⑵多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几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⑶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2.)按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类 ⑴狭义生产率含义:只考虑直接的资源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 ⑵广义生产率含义: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 3)按生产测评方式分类 ⑴静态生产率含义: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工业工程(IE)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其不同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程,它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并且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学习工业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则是工业工程的入门级书籍,此外还应学习《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物流工程》等书籍。 1.定义 对于工业工程,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对其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而日本IE协会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从美国的工业工程定义当中,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善,使之达到最佳的生产或服务目的。而日本所做的定义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了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2.知识结构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则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的主要技术则分为两大部分,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又称基础IE) 方法研究是以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一种技术。其特点包含求新意识、整体优化的意识、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考试复习小抄(精)

制造过程 (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衡量生产率主要是为了 通过使用较少的投入生产相同的产出或者通过使用相同的投入生产较多的产出来改善经营。生产率测评的种类静态生产率即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即一个测定期的绝对生产率。动态生产率一个时期(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与以前 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得到的商,能反映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单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多 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它表明几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 部生产要素的真实投入量之比狭义生产率只考虑直接的资源 (要素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广义生产率指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途径可归纳为两类①企业外部要素 /方法: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条件和基础,是间接作用的要素。②企业内部方法:提高生产率的直接方法和途径,主要是 IE 范畴的方法 IE 的定义 IE 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配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 获得最佳效益。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动因?科学技术:20世纪初进入电动机时代?生 产力:福特生产线经济形态:18-19世纪完成工业资本积累?代表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甘特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传统 IE 、现代管理泰勒的时间研究进行了铁锹实验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进行了砌砖实验 工作研究以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作业系统是为实现预定的功能、达成系统的目标,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工作研究的特点只需很少的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 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 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

工业工程学习小结

工业工程学习笔记 ―――摘自“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PPT” 一:什么叫生产 生产就是制造产品(有形产品),提供服务(无形产品)的过程性活动。 经济学上,用生产率(Productivity)来衡量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生产率=产出/投入)。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 提高效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善管理。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IE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 泰勒(工业工程之父),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创立了时间研究。主要着作《科学管理原理》、《记件工资》、《工厂管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创立了动作研究。提出了影片分析法,还创造了工序图 甘特,发明了甘特图,将工程进度计划和时间结合起来,用来跟进项目进度 IE时代(20世纪20年代后期——现在) IE吸收了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的IE原理和方法。如休哈特建立了“统计质量控制”。另外,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 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40年代中期——70年代) 数学规划、优化理论、博奕论、排队论、存贮论 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70年代——未来) 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 三:IE的目标、功能、特点、意识和常用技术等 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功能:就是通过研究人、机、料、法、环之间的关系,来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活动。 特点: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80/20原则) ◆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特点 ◆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 ◆IE是系统优化技术 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 ◆问题和改革意识(“5W1H”提问技巧和鱼骨要因图分析技术)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和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即所谓的“3S” ◆全局和整体意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常用技术: ◆(1)方法研究 ◆(2)作业测定 ◆(3)工作激励

智慧树知 到《基础工业工程》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基础工业工程》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离散型制造是将单独的零件组成最终成品的生产类型。 A:对 B:错 答案:对 2、制造过程是将()转变成有形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A:设计方案 B:制造资源 C:设计思想 D:客户需求 答案:制造资源 3、企业里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叫做生产运作过程。 A:对 B:错 答案:对 4、基本生产过程包括() A:生产准备过程 B:劳动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工艺过程 答案:工艺过程

5、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分为() 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C: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D: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答案: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第一章 1、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由下列哪些组成的集成系统()A:人 B:物料 C:设备 D:能源和信息 答案: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2、工业工程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工业生产领域。 A:对 B:错 答案:错 3、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 A:产量 B:生产率 C:管理水平 D:成品率

答案:生产率 4、吉尔布雷思夫妇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 A:时间研究 B:动作研究 C:甘特图 D:统计质量控制 答案:动作研究 5、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的结合标志着IE进入成熟期。 A:对 B:错 答案:对 14、1.在生产实际工作中,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方法研究一般选择()工序进行研究 A、瓶颈环节或工序 B、设备最贵的工序 C、生产率最高的工序 D、生产价值最高的工序 A:瓶颈环节或工序 B:设备最贵的工序 C:生产率最高的工序 D:生产价值最高的工序 答案:瓶颈环节或工序 15、2.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者机器进行() A.随机瞬时观察 B.间断观察 C.规律性观察 D.连续观察 A:随机瞬时观察

工业工程的意义

新时代IE的意义 重视改善,追求效果. 重视创新,追求成长. 重视整合,追求卓越.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 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 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 美国工业工程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 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从上述的定义,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大概 。概括而言,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 达到目的。譬如工业工程中的动作连贯性分析(operation sequence),由于人类的任何一种动作都有连贯性,因此把各动作经仔细分析,分成一个个微 细单元,删掉不必要的动作,合并可连接的动作,以达到工作简化、动作经济、省时省工之目的。工业工程又分传统IE和现代IE。传统IE是通过时 间研究与动作研究,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生产计划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IE以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作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作为先进 手段,兼容并蓄了诸多新学科和高新技术。 日本对工业工程(IE)的新定义 日本IE协会(JIIE)成立于1959年。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义如下:“IE是对人、材料 、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 时,还采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JIIE根据IE长期 (特别战后)在日本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应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 IE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

工业工程

The Importances of Funda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 1、IE的开山鼻祖:泰勒(时间研究)和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 2、泰勒:“科学管理之父”、“工业工程之父”。 3、工业工程的定义: 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4、工业工程的开端:《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 5、IE意识: ①成本和效率意识;②问题和改革意识; ③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④全局和整体意识;⑤以人为中心的意识;⑥不断改进创新的意识;⑦快速响应需求的意识。 第三章工作研究 1、工业工程的核心: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2、工作研究又称基础IE,最显著的特点: 只需要很少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工作研究的内容:

工艺程序分析人机作业分析动素分析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分析动作分析影像分析布置和经路分析双手作业分动作经济原则管理实务分析 4、作业测定包括:秒表测时、工作抽样、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和标准资料法。 5、工作研究常用的分析技术:“5W1H”+“ECRS四大原则”+“一表”。①“5W1H”:What、Why、When、Where、Who & How;②“ECRS四大原则”:消除(Eliminate)、合并(Combine)、重排(Rearrange)和简化(Simple);③“一表”:检查分析表。 6、方法研究: 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现有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管理、服务等)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严格的考察、系统的分析和改进﹐设计出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减少人员、机器的无效动作和资源的消耗﹐并使方法标准化的一系列活动。 7、作业测定(工作衡量)的定义: 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照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所需时间的过程。 第六章动作分析 1、动作经济原则: 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得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作业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 2、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①减少动作的数量;②双手同时进行动作;③缩短动作的距离;④轻松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