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与武汉景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
2021年第10期现代园艺楚文化纹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张茵,张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有着极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美学价值,最为直接的表现载体就是“纹样”。
“纹样”所代表的含义各不相同,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纹样”为例,通过探究楚文化纹样的发展及造型特点,进行提炼创新,以期更好地将楚文化纹样应用于景观设计中。
关键词:纹样;景观小品;楚文化;应用“纹样”的形式各式各样,纹样的出现甚至比文字和绘画还久远,直至现代一些传统文化的图形及文字等元素运用在景观设计中,这些都属于“纹样”。
比如,一些有着美好意义和象征的图案纹样,包括梅花、牡丹、仙鹤、龙凤、莲花等。
还有一些寓意是美好品格的象征,例如,梅、兰、竹、菊等纹样,象征高洁、贤能、谦逊、淡泊的品质。
将传统纹样融于景观设计中,为景观增添美感的同时,也有着美好的寓意。
以楚文化的传统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楚文化纹样的发展及造型特点进行提炼创新,以期更好地应用于景观设计中。
1楚文化纹样的内涵楚文化出现在我国的东周时期,是一支社会文化及文明高度发达的区域,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楚艺术,从当时的设计风格和形式来看,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与审美意识。
在楚文化的纹样里,最重要的就是“凤纹”,楚国尊凤、贬龙、贱虎,所以,在很多器物上都会刻有“凤踩虎”或“啄龙”的纹样。
器物及装饰中多是曲线造型或制纹,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纹样,如点纹、菱形纹、卷云纹、凤尾纹、三角纹等,这些纹样都是随着楚文化的发展而改变,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纹样与器型的应用法则。
楚人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将这些元素进行分解后重组,并且经过重新搭配色彩的方法,从而形成独特新颖的艺术效果[1]。
2楚文化纹样的应用及特点———以虎座凤架鼓为例2.1楚文化纹样的应用作为楚文化的文化符号,楚人将纹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赋予不同的含义,并将这些纹样应用于不同功能的器物中。
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型元素。
本文将以景观设计为切入点,探讨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传承和发扬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现代城市景观的内涵。
关键词:楚文化;造型元素;现代景观设计;传承。
第一章引言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将探讨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借此机会传承和弘扬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二章楚文化的造型元素2.1 古建筑中的楚文化造型元素楚文化的建筑造型以瓮城和楼台为主要特点,这些结构体现了楚文化对于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追求。
同时,楚文化还在瓮城和楼台上装饰了丰富多样的浮雕、石刻等元素,使得建筑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2.2 楚文化的工艺品中的造型元素楚文化的工艺品中也蕴藏着丰富的造型元素,如青铜器、玉器等。
青铜器上的飞禽走兽纹饰和虎纹装饰等,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
玉器则以玉琮、璧等为代表,形态各异,展现了楚文化玉器的独特魅力。
第三章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1 楚文化造型元素的应用价值楚文化的造型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可以为现代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体验,增加景观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3.2 楚文化造型元素的应用形式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将楚文化的造型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景观的各个方面,如景观雕塑、建筑景观等,以达到丰富景观层次、烘托氛围和传达文化内涵的目的。
3.3 楚文化造型元素应用案例分析以邓州市楚文化公园为例,该公园巧妙地将楚文化的造型元素融入到公园的各个景点中,如楚汉风亭、楚人楚事石雕等,使得整个公园具有浓厚的楚文化氛围。
第四章结论楚文化造型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景观的内涵,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楚文化元素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关艳杨家芳来源:《人间》2016年第08期摘要:楚文化对武汉的城市建设,武汉市民的观念和行为有着无形的影响。
楚文化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形象识别的视觉元素,是武汉城市文脉的延续。
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楚文化元素,是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之间的整合;是突出本土文化、本土特色,延续城市文化涵养的途径;是强化武汉城市形象的手段,是对地狱文化和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楚文化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用什么、怎么用、什么时候用,怎么评价,怎么审美等。
关键词:楚文化;景观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J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24-01《楚学文库》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
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代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母体,对新文化样态的形成具有催生作用,是当今文化的创新源头之一,是一股强劲的内驱力,是个性鲜明的特色符号。
一、用什么楚文化创造了许多经典,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将这些元素融入其中。
从文字起源来看,“凤”的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风代表了无处不在,也昭示了凤的力量和灵性,及其神秘性,神性。
历史上很多民族都有凤的崇拜,但唯有楚人将凤推向了至高无上,创造了灿烂辉煌。
楚人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凤形象,如虎座凤架鼓,青铜鹿角立凤,彩绘龙凤纹木雕漆豆,彩绘队凤纹漆绘耳杯,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等。
此外在铜镜背面、彩绘陶、瓦当、丝织、纹锦、漆器、刺绣上都创造了大量的凤图案纹样,这些在我们今天的设计中,都可以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创作。
漆器也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我们可以参考的设计元素。
一我们可以借鉴漆器的造型。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朱漆木碗,楚汉是漆器的繁荣期。
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有哪些武汉,这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其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以下为您介绍几种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荆楚风格。
荆楚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在武汉的一些古老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格的身影。
其特点通常包括高耸的飞檐、精美的木雕和砖雕、鲜艳的色彩运用等。
例如,在黄鹤楼的建筑设计中,就融入了荆楚风格的元素。
黄鹤楼的飞檐形如黄鹤展翅,既富有动态美,又展现出庄重与大气。
屋檐下的木雕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多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充满了文化韵味。
而建筑的整体色彩搭配以红、黄为主,彰显出荆楚文化中对热烈、繁荣的追求。
再者是民国风格。
武汉在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众多民国时期的建筑。
这些建筑多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比例和构图,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
像江汉路一带的老建筑,多为砖混结构,外观线条简洁流畅。
窗户多为长方形或拱形,窗框上常有精美的雕花。
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平顶、坡顶等。
而在建筑的入口处,常常能看到中式的门廊和石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然后是现代主义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汉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种风格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建筑外观多以简洁的几何形状为主,线条明快,少了繁琐的装饰。
材料上广泛使用玻璃、钢材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
武汉的许多高楼大厦,如武汉中心大厦,就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
其外观挺拔高耸,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光影,展现出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还有后现代主义风格。
这一风格在武汉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常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规则,运用夸张、变形、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建筑的个性和意义。
例如,武汉的一些文化场馆和艺术中心,其建筑造型独特,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材质组合,营造出一种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楚文化”视角下的湖北省博物馆发表时间:2018-09-08T15:25:42.00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上作者:鄢云[导读] 楚文化是中华大地中璀璨夺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惟楚有才,楚文化穿越古今,纵横南北广东德晟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珠海 519000摘要:楚文化是中华大地中璀璨夺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惟楚有才,楚文化穿越古今,纵横南北。
随着湖北经济文化的发展,楚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
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要以特色文化为依托,展现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地域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湖北省博)位于湖北武汉(见图1),在春秋战国时位于楚国中心区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湖北省博在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楚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历史风貌,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楚文化”风貌的博物馆。
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地域文化;建筑设计1.楚文化的精神特质襟江带湖,惟楚有才。
所谓荆楚,指今天的湖北地区,它是南方的中原。
秦汉以来,这里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宽松的文化环境,得以成为文化的摇篮,这里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亦不乏奇思遐想和英才硕果。
目前,学术界对于“楚文化”比较广泛的理解是:楚文化因昔日楚地疆域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
“楚文化”的艺术特点是富于抽象形式美感的独特风格。
它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生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产生,是楚民族对于生命的执着与热爱,还有对于未知世界不断探索,追求自由的精神。
图1 湖北省博物馆鸟瞰图2.楚文化在省博设计中的意义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
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物陈列场所和地理空间概念,而逐渐成为富有深刻文化意义和生命力的城市意象空间与人们的精神家园。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发掘属于本地博物馆的独特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和陈列设计中,是现代博物馆要探索的方向。
湖北武汉长江之城楚文化湖北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中游,素有“长江之城”之称。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更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楚文化是武汉乃至湖北省独特而丰富的一部分。
一、楚文化的起源和特点楚文化起源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而湖北武汉则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冶铁业、诗歌赋、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而在武汉地区,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显著。
楚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崇尚自然。
楚国位于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楚人勤劳聪明、热爱生活的特点。
楚文化中的诗歌、音乐、舞蹈等表达方式常常与自然景色、四季变化密切相关,使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浓厚而深刻。
楚文化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楚国地处中原腹地,因此经常面临来自北方的外族侵袭和压力。
楚国王子屈原通过他的《楚辞》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
这使楚国人民更加凝聚力量,团结在一起,保卫他们心爱的土地。
二、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管楚国已经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在湖北武汉这片土地上延续。
武汉市博物馆作为湖北省内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有关楚文化的珍贵文物。
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见到楚国的青铜器和陶器等文物,感受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武汉市也常举办各类楚文化主题展览和艺术演出。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向公众普及楚文化的知识,更为湖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楚文化在武汉得到了更广泛和深入的传播。
三、楚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影响楚文化作为湖北武汉地区的一张名片,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
首先,楚文化对武汉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武汉人民以楚文化为自豪,将楚国的勤劳、聪明和自信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得武汉成为中国浓厚的文化之都。
其次,楚文化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武汉,这座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从古老的传统建筑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每一种风格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发展。
要说武汉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那不得不提到楚风建筑。
楚文化源远流长,其建筑风格独特而神秘。
楚风建筑常常采用高翘的屋檐,线条流畅而富有动感,仿佛要展翅高飞。
屋檐下的斗拱结构精巧复杂,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建筑的色彩也十分鲜艳,以红、黑为主色调,庄重而热烈,彰显出楚文化的豪放与大气。
武汉的一些仿古建筑,如磨山楚城,就很好地体现了楚风建筑的特色。
它的城墙高大雄伟,城门楼高耸入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楚国。
除了楚风建筑,武汉的民国建筑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民国时期,武汉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工业基地,吸引了大量的中外人士。
这一时期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国风。
这些建筑通常有着规整的几何形状,立面简洁大方。
窗户多为长方形或拱形,装饰线条简洁流畅。
建筑的材质多采用砖石和混凝土,给人一种坚固而稳重的感觉。
例如,汉口的江汉关大楼,它是武汉民国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大楼庄重典雅,钟楼高耸,钟声回荡在长江两岸,见证了武汉的沧桑巨变。
再者,武汉的里份建筑也是极具特色的。
里份是武汉独特的民居形式,类似于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
里份建筑通常由多个院落组成,房屋排列整齐,中间有狭窄的通道相连。
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的砖木结构,外观朴素但实用。
里份里充满了生活气息,邻里之间关系密切,是武汉市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像吉庆街的里份,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老武汉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亲切。
武汉还有着众多的宗教建筑,它们的风格各异,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佛教的古德寺就是其中的代表。
古德寺融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其外观既有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又有东南亚佛教寺庙的风格。
建筑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和花纹,庄重而神圣。
走进古德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佛国世界。
楚文化视野下的武汉故事
楚文化视野下的武汉故事,可以追溯到楚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其疆域覆盖了现在的湖北、湖南、安徽等地。
武汉位于楚国的中心地带,因此,在楚文化的影响下,武汉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武汉人民发扬了楚人的精神,勇猛果敢、敢为人先。
这种精神在武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古至今,武汉一直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在武汉,楚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比如,在武汉的黄鹤楼,可以看到楚文化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
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三国时期,历史悠久。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江景和美丽的夜景,还可以领略到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比如,鹦鹉洲长江大桥、琴台等都是武汉的代表性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武汉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楚文化的熏陶下,武汉人民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比如,武汉的汉剧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
汉剧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如今,在武汉的舞台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的地方戏曲和民间文艺表演。
在楚文化的视野下,武汉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也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现代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武汉将继续发扬楚文化的精神,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案例6: 武汉东湖风景区楚风园项目设计方案(部分)楚风园位于渔光村东南沿湖一侧,面积约4.2公顷,距东湖风景区听涛景区梨园大门仅百余米。
楚风园拟建成一座开放式公园,使东湖环湖沿岸的景点以点、线、而形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
一、楚风园的设计指导思想由于楚风园地处渔光村附近,且与梨园大门仅百余米距离,故无论从地理环境,还是人文景观来说,它应是听涛景区延伸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个符合楚地风情的自然山水园。
二、设计原则本着以上的指导思想,可形象地具体为以下几点:1.布局、造景特色应与听涛景区的特色相辅相承,形成一个延伸的有机体。
2.全园要简约化、民俗化、特色化。
3.因为周围的居民较多,要充分考虑全园的实用性、功能性。
4.在尽量少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的前提下,因循就势地展开布局。
5.要使全园的景观视线通透,能充分欣赏湖面及沿湖美景。
三、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以南北两个端点连线为划分界线,将大部分建筑与单体放在沿湖大道的远视距区域内,即东南区,而近沿湖大道和西北区域则为视线相对通透的风景林区,当然两者还是有些部分互为穿插。
这样一来,既使沿路一侧的景观视线不受阻碍,又使游人在建筑物上的视线更加通透。
而且这样的布局可形成一个很有理念的意向空间,即有流动感,又有相互的穿插,从而避免了过于僵硬和呆板的界线感。
四、具体分区规划设计1.生入口及驳岸(广场入口区)主入口及停车场作为人流的集散中心,把它设在西南角,一是因为其原址是房屋群,故基质平坦坚硬,易于铺砖;二是因为此处为人流过密地区,此广场可用来疏通人群、车流,方便交通;三是此处与听涛沿岸遥遥相对,广场作为一种强调符号可引导游人视线,吸引游人。
主入口的形式以鸳鸯豆、五十一兽座屏的雕塑及背景植物为主,形成一个虚化通透的“门”,入口广场处火凤凰的模纹花坛意为楚人的图腾。
而鸳鸯豆门及五十一兽座屏则闪烁着楚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精髓。
整个构图形式将古典与现代相融合,而且散发着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山东盛泰维拓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720672.中国人民解放军32047部队 100091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够很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还能将建筑的品味提高一个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中国特色,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美学需求。
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如何做到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设计;应用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学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很多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符号。
观察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作品可以发现,这些建筑极度缺少中国文化符号元素,缺少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元素。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把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在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结合,增添其人情味、文化感,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文化享受,同时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
1、中传统文化元素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思想的社会文化体系,其内容包括哲学、美学、人文风俗、文学艺术、建筑等,经过几干年的历史沉淀,博大精深。
它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同时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开创新的文化提供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源于我国的悠久文化,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具有超强的渗透力,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经过一代代人总结归纳,能够充分反映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无形的精神文化元素和有形的物质文化元素。
物质文化元素王要包括:器物、民俗、动植物、图案符号等;精神文化元素王要包括:道法自然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天人合一精神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可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2.1精神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精神元素非常丰富,本文主要分析“道法自然”这一精神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楚文化元素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邵文珏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楚文化不仅对武汉人们的行为和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武汉城市的建设有着无形的影响。
楚文化是武汉城市人文的延续,在武汉的城市景观建设中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围绕楚文化在武汉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联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楚文化;武汉;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048-01一、楚文化概念楚文化,指一种有明显区域特征以及传承和稳定关系的文化形态。
主要地区分布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曾经也是影响着大半个中国的文化。
楚文化是周代产生于“三苗之居”的一种地域性文化。
楚人承袭了古老的中原文化,早期楚文化中具有浓郁的中原文化色彩,楚汉更是取代秦国一统天下后,楚文化在汉文化中得以延续。
楚文化具有包容性。
豁达、炽热是楚文化的特性;楚文化除了奇特怪诞外,更多的是瑰丽绚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与生命活力;红黑虽然是楚艺术的基色,但清新、脱俗、典雅更是楚文化楚艺术中无处不在的特征。
楚文化取得的辉煌灿烂的成就以逐步取得世人的认可,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更是独具一格,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楚人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楚艺术在现代景观建设中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武汉城市景观之中的楚文化元素l.凤鸟图腾的应用。
风鸟浮雕在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铺装。
月湖公园作为展示武汉表演艺术及悠久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之一,其园林景观塑造中大量应用了楚文化元素,如凤凰广场。
它既是大型露天表演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全景观的第一个高潮点。
凤是中华文明中吉祥的神鸟,也是楚文化的图腾。
古人将凤凰视为瑞鸟,代表着天下太平,常常与龙一起出现,一度成为皇权的象征。
传说中风“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清泉不饮”,所以风也代表着脱俗高洁的精神品质。
2.知音文化的应用。
相传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当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楚纹样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的发展重点从以往的城市中心区域转向了城市周边的郊区。
同时,人们对休闲度假游的偏好程度越来越高,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外围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风景园林设计的工作领域逐步增大。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人们希望在建筑规划过程中更多地融入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配置,结合假山、小溪等造景手法营造出舒适、恬静的环境氛围,让人们仿佛置身大自然,能够有效缓解生活与工作上的压力与紧张感。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逐渐成为当下建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楚文样;风景园林;应用策略引言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楚纹样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效果本应是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但受“高周转”商业模式的驱使,楚纹样的发展始终停留在纹样形式模仿、复制等初级应用阶段,如何将荆楚大地独有的历史纹样更好地创新及发展是当前荆楚历史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任务。
1楚纹样概述因为楚人有追求美的特点,所以设计出来的图案非常漂亮。
楚纹在楚国广泛使用,从楚饰品到红白喜事都有。
楚国的纹样有很多种,包括自然纹样和图形纹样,其中自然纹样包括动物纹样和植物纹样,是楚国人根据自然风光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无论题材如何,都可以应用于纹样。
楚人相信鬼神的存在,极其崇拜神灵,这也可以在纹样中体现出来。
通过联想和想象,楚人设计了许多奇特的图案。
楚纹在楚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在不断的创造和设计过程中,楚纹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传统纹样。
在楚国的青铜器上,图案大多是龙,包括在天空中飞翔的龙和盘绕在柱子上的龙。
不同的龙有不同的形状。
青铜器上的龙图案生动形象,反映了当时楚国手工业发展的繁荣。
楚国的图案不仅用在青铜器上,也用在漆器上。
一般来说,楚国所有的器皿都有图案装饰。
楚人习惯在漆器上装饰凤凰,凤凰形象的飞升体现了楚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凤凰图案并不总是显示在所有图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