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水质评价方法概述目前在综合水质评价中应用较多典型评价方法包括: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物源分析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
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是分别将各个水质标准规定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所有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水质指标中,选择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所属类别来确定所属水域综合水质类别;单因子指数评价计算简单,且可清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及其主要污染区水域。
我国在水质监测公报中,便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水体综合水质。
单因子指数P由一位整数、小数点后二位或三位有效数字组成,表示为:XP i3XX12式中:X1————第i项水质指标的水质类别;X2————监测数据在X1类水质变化区间中所处位置根据公式按四舍五入的原则计算确定。
X3————水质类别与功能区划设定类别的比较结果,视评价指标的污染程度,X3为一位或两位有效数字。
根据Pi的数值可以确定水质类别、水质数据、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可以比较水质的污染程度,Pi 越大,水质越差,污染越严重,如果Pi大于6.0,水质劣于V类水。
单因子评价法,优点:是简单、易操作。
缺点:但单因子评价中污染因子占100%权重,其余因子权重为零,而随水质监测结果不断变化,浓度越大权重越大,随意性较大,不去考虑各因子对水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会忽略很多有用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污染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的基本思想是:①针对单项水质指标,将其实测值与对应的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与水质标准相比,形成单项污染指数;②对所有参与综合水质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标,将各指标的单项污染指数通过算数平均、加权平均、连乘及指数等各种数学方法得到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综合水质。
优点:指数法综合评价对水质描述是定量的,只要项目、标准、监测结果可靠,综合评价从总体上来讲是能基本反映污染的性质和程度的。
并且对于全国流域尺度而言,污染指数法计算简便,便于进行不同水系之间或同一水系不同时问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
[单选题]1.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
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2017年真题]A.2.0m3/sB.3.5m3/sC.5.5m3/sD.6.5m3/s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则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2+1.5+20×10%=5.5(m3/s)。
[单选题]2.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5×(Z-50)1.4;A=100×(Z-50)1.0。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2017年真题]A.0.048B.0.050C.0.057D.0.06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由题意可知,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且Q=5×(Z-50)1.4A=100×(Z-50)1.0解得Z=51(m),A=100(m2)。
根据断面平均流速为u=Q/A,则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5/100=0.050。
[单选题]3.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
[2017年真题]A.1.33、2.0、2.8B.1.33、1.0、1.2C.0.75、2.0、5.5D.0.75、2.0、2.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式中:S i,j为标准指数;C i,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 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则:BOD5的标准指数=3.0/4.0=0.75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DO j)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DO s)时,DO的标准指数:(S DO,j)=10-9DO j/DO s=10-9×4.0/5.0=2.8[单选题]4.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G应用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Vol.39No.52021年5月单因子评价法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酒泉市“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为例袁丽艳,刘晓燕(甘肃省酒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酒泉735000)摘要:本文以酒泉市2020年"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数据为基础,釆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加拿大水质指数法分别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配合运用能够更好地为水源地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关键词:水源地;评价;单因子评价法;加拿大指数法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5-0048-04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1.05.015Application of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and Canadian Water Quality Index Method in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of Water Sources ------Take Jiuquan City Drinking Water Source of"Thousand Tons and Tens Thousands ofPeople**as an ExampleYUAN Liyan,LIU Xiaoyan(Jiuqu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of Gansu Province,Jiuquan73500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drinking water source area of*'thousand tons and tens thousands people**in Jiuquan City in2020,the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Canadian water quality index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water source area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can better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ser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sources. Keywords:water source area;evaluation;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method;Canadian index method为改善饮用水水源质量,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连续多年开展集中式城镇饮用水源地监测,为水源地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水环境质量评价摘要: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关于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的科学,是水环境科学工作者认识水环境、保护水环境资源的基础。
而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力度与不断增强,使得自然界所固有的水文循环过程受到严重的扰动,水资源自然循环的通量和再生能力也遭到不同的程度的改变,并出现了一系列的诸如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水资源、水环境问题。
所以,如何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管理具有了重要意义,变成了项开拓性的工作。
关键字:水环境质量河流生态开发利用管理保护一、水环境质量评价概述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与手段,对某一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作出定量描述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摸清区域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水环境由地表水环境与地下水环境组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冰川、泉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等。
水环境是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破坏的地域,它同其它环境要素如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大气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综合体。
它们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当改变或破坏某一区域的水环境状况时,必然引起其它环境要素的变化。
就水体组成部分而言,水环境是指水体中的水组份、底质组份、水生生物组份和微生物组份的联合体。
它们是又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要促进与其它环境要素间保持协调一致。
从自然规律看,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作用下形成的水循环,是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控制性因素,对人为产生的物理与化学干扰极为敏感。
上游地区干扰水循环系统,会迅速传递到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流域内任何地点的水土开发利用,都会影响全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状态。
流域的水循环规律的改变可能引起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一系列不利效应;流域产流机制改变,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水资源总量呈逐步递减趋势;径流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减少、水质等级降低、水盐关系失衡等问题等等。
2023年-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声音的声压为0.05Pa,则其声压级为()。
A.63dB.65dBC.68dBD.70dB【答案】 C2、以下选项中,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评价范围内设立地面气象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B.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C.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D.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能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答案】 D3、下列烟气脱硫方法中,不产生废水的方法是()。
A.氨法B.海水法C.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D.石灰石/石灰—石膏法4、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是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标志,应采用()进行测定。
A.样地调查收割法B.随机抽样法C.收集资料法D.系统分析法【答案】 A5、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中,()是指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A.指数法B.生产力评价法C.生态机理分析法D.综合指数法【答案】 C6、某燃煤锅炉烟气采用碱性水膜除尘器处理。
已知燃煤量2000kg/h,燃煤含硫量1.5%,进入灰渣硫量6kg/h,除尘器脱硫率为60%,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量为()。
A.4.8kg/hB.9.6kg/hC.19.2kg/hD.28.8kg/h7、某燃煤锅炉SO2现状排放量90.0t/a。
拟对锅炉增设脱硫设施,脱硫效率由现状的50%增至80%。
项目技改后,SO2现状排放总量为()。
A.90.0t/AB.45.0t/AC.36.0t/AD.18.0t/A【答案】 C8、()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预处理工艺。
A.固体废物的压实B.破碎处理C.分选D.浮选【答案】 B9、水质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推荐采用()。
岷、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分析杜明;柳强;罗彬;张丹【摘要】根据岷、沱江断面水质例行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岷、沱江流域干流及其支流水质现状,探讨了岷、沱江干流水质沿程变化和可能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岷、沱江流域均以总磷超标为主,沱江流域水质污染重于岷江流域.岷、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下降既有年均径流量减少导致生态基流减少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点源污染源包括涉磷企业及城镇生活和面源污染源包括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及农田径流等人为因素的原因.【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岷、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水质评价;趋势分析【作者】杜明;柳强;罗彬;张丹【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 水环境·岷、沱江流域仅占四川省幅员面积的30%左右,却涵养和支持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1],是四川省五大水系中污染最严重、水质恶化速率最明显的两大水系,复合污染源强贡献突出、多市交界、多支流汇入,河网典型性而独特[2-3]。
“十三五”规划正在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被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岷沱江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新的阶段探究。
因此,本文选择2015年四川省水质例行监测数据研究岷、沱江流域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对岷、沱江流域的水环境规划与治理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岷、沱江流域水环境的主要超标因子和污染程度;分析岷、沱江干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讨论干支流径流量变化、复合污染源强等因素对水质变化影响,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岷、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
岷江流域面积为135 84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1 600mm,河口年径流量890亿m3,干流全长711km[4],发源于岷山。
厦门市杏林湾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王静;刘瑞志;李捷;钱骁【摘要】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是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集美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杏林湾水库“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杏林湾水库处于基本合格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杏林湾水库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一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有机污染指数为一般状态.其中,上半年和丰水期是各类污染相对集中的时段,各类污染风险相对较高.【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9页(P1599-1607)【关键词】杏林湾水库;水质评价;综合污染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有机污染指数【作者】王静;刘瑞志;李捷;钱骁【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4杏林湾水库(24°35'N,118°04'E)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和杏林区的交界处,1979年由海滩围堤而成,为近似封闭的水域[1]。
杏林湾水库北部是淡水水域,主要受上游坂头水库和降水的汇流补给,而南部水域呈现表层淡水底层咸水,主要由厦门西海域海水渗透进入所致。
杏林湾水库流域面积142 km2,集水面积67.3 km2,库容面积约2.2 km2,平均水深约2.5 m,最大深度达5.5 m,该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雷暴等,本区域年平均降雨量约1 188.4 mm,主要集中在丰水期[2-3]。
摘要:汉中市位于陕南西部,全市辖11个县(区)。
汉中市现有东、西郊和⽯拱3个地下饮⽤⽔⽔源地,其中,东、西郊⽔源地分别位于汉中市城区东郊和西郊 汉台区境内,⽯拱⽔源地位于汉中市市区以南、汉江以北南郑县境内。
关键词:汉中市地下饮⽤⽔⽔质评价 ⼀、⽔源地概况 1.⾃然环境汉中市位于陕南西部,全市辖11个县(区)。
汉中市现有东、西郊和⽯拱3个地下饮⽤⽔⽔源地,其中,东、西郊⽔源地分别位于汉中市城区东郊和西郊 汉台区境内,⽯拱⽔源地位于汉中市市区以南、汉江以北南郑县境内。
均处于秦岭褶皱带与⼤巴⼭台坳褶皱带之间的汉中盆地中部,汉江冲积平⾯上,地势平坦开阔,微向河床倾斜。
属汉江⼀、⼆级阶地。
⼟壤多为黏⼟、亚黏⼟、亚砂⼟。
2.⽔⽂⽓象⽔源地区域内地表⽔源主要有汉江河,其余均为农⽥灌溉和排洪渠道。
基本情况如下:汉江:河长1577km、流域⾯积15.9万km、多年平均径流量101.2m3/s、年径流量31.09亿m3;属于少沙河流,年均含沙量0.79kg/m3、年输沙量235.5万t,侵蚀模数274t/km3。
⽯燕⼦河 河长4km,该河为市区东郊主要纳onclick="g(污⽔);">污⽔体亦作泄洪与灌溉⽤。
东排洪渠:河长5km,该渠承纳沿途⼯业onclick="g(污⽔);">污⽔和农⽥排⽔。
西排洪渠:河长4.6km,该渠承纳沿途⼯业onclick="g(污⽔);">污⽔和农⽥排⽔及市区西域下⽔道⽣活onclick="g(污⽔);">污⽔等。
汉中属亚热带季风地区,⽓候温和。
年平均⽓温约11℃~14℃,⽇照较少。
多年平均降⽔量921.00mm降⽔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夏秋多。
市规划区内汉江以南平均降⽔量973.00mm、江北为884.4mm。
3.城市经济及发展规划2000年市规划区⼈⼝67.8万⼈。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4。
pH评价模式:
P pH=(pH j-7.0)/(pH su-7.0) pH j>7.0
P pH=(7.0-pH j)/(7.0-pH su) pH j≤7.0
式中:pH j—第j取样点的pH值;
pH su—评价标准的上限值。
DO评价模式:
当DO j≥DO s S DO,j=|DO f-DO j|/( DO f-DO s)
当DO j<DO s S DO,j=10-9* DO j/DO s
—DO的标准指数;
式中:S DO
,j
DO 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DO f=468/(31.6+T),T为水温,℃。
其它指标评价模式:
P i=Ci/Si
式中:Pi—第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第i项污染物的实测值,mg/L;
Si—第i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表3-4 澄潭江水质评价指标
由表3-4可知,澄潭江棠村断面处各污染物单因子指标均<1,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Ⅲ类标准要求;澄潭江上镜岭溪西和跃进水库断面处的各污染物单因子指标均≤1,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Ⅱ类标准要求,表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本次环评期间,为预测本项目排水对左于江水质环境影响,在左于江上取水样监测分析了COD值,测得左于江水质中COD约为3.2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Ⅱ类标准要求。
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与手段,对某一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作出定量描述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摸活区域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指数评价法指数评价法可分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表示单项污染物对水质污染影响的程度,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表示多项污染物对水质综合污染的影响程度。
⑴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水质类别的方法。
即将每个水质监测参数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进行比较,确定水质类别,最后选择其中最差级别作为该区域的水质状况类别。
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是指在求出各个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再经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据此评价水质,并对水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决定了指数法的不同形式,有诸如简单迭加型指数、算术平均型指数、加权平均型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指数、黄浦7工污染指数、豪顿水质指数等。
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代表一种污染物对水质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水质整体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对整体水质做出的定量描述,这样的评价结果只能定性地说明污染程度是轻、严重还是非常严重,不能确定其功能类别为几类。
但是,只要项目、标准、监测结果可靠,综合评价在总体上是可以基本反映水体污染性质与程度的,而且便于同一水体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所以现在进行水质污染评价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2.基于模糊理论的水环境评价法由于水体环境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各个项目的级别划分、标准确定都具有模糊性。
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概率法、模糊综合指数法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方法根据各污染物的超标情况进行加权,但污染物蠹性与浓度不成简单的比例关系,因此,这种加权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4。
pH评价模式:
P pH=(pH j-7.0)/(pH su-7.0) pH j>7.0
P pH=(7.0-pH j)/(7.0-pH su) pH j≤7.0
式中:pH j—第j取样点的pH值;
pH su—评价标准的上限值。
DO评价模式:
当DO j≥DO s S DO,j=|DO f-DO j|/( DO f-DO s)
当DO j<DO s S DO,j=10-9* DO j/DO s
—DO的标准指数;
式中:S DO
,j
DO 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DO f=468/(31.6+T),T为水温,℃。
其它指标评价模式:
P i=Ci/Si
式中:Pi—第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第i项污染物的实测值,mg/L;
Si—第i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由表3-4可知,澄潭江棠村断面处各污染物单因子指标均<1,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Ⅲ类标准要求;澄潭江上镜岭溪西和跃进水库断面处的各污染物单因子指标均≤1,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Ⅱ类标准要求,表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
本次环评期间,为预测本项目排水对左于江水质环境影响,在左于江上取水样监测分析了COD值,测得左于江水质中COD约为3.2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Ⅱ类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