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发展趋势研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19
概念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从严格意义上讲,购物中心不是一种商业业态,而是一种有计划地实施的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有着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是业态不同的商店群和功能各异的文化、娱乐、金融、服务、会展等设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有计划地聚集在一起。
它通常以零售业为主体。
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相比,购物中心在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中,均是作为一个单体来操作:一般是物业公司建楼、出租场地,专业商业管理公司实行统一招租、管理、促销,承租户分散经营。
购物中心的种类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按规模对购物中心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级区域型购物中心按业态特色对购物中心进行分类,可分为能量中心、奥特莱斯、生活休闲型、娱乐中心由商务部主导、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受委托组织起草的《购物中心等级划分规》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将购物中心划分为都市型购物中心、社区型商业、地区型商业和奥特莱斯。
发展: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新浪潮,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购物中心,常见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供销社、百货大楼。
90 年代中期,随着港汇商城、天河城、国贸中心的陆续建成开业,开始拥有了一批业态复合度较高、规模面积也较大且经营也较成功的真正的购物中心。
2003年底,中国省会以上城市购物中心总体数量为236家,2011年底,全国大型购物中心数量达到2795家。
国购物中心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近年来每年新建数量近300家。
购物中心发展趋势分析营销环节是购物中心价值链的第二个环节。
购物中心的营销策略是吸引消费者到店,促进商品的销售的重要手段。
购物中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进行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式,同时购物中心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下和线上的融合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于环保、可持续性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
购物中心需要积极响应这种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购物中心的实践,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消费者对于购物中心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他们希望购物中心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更高品质的商品,同时也关注购物中心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
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期待购物中心能够提供更具有互动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和体验。
购物中心的基本策略是市场定位明确、租赁策略合理、品牌管理优化和服务体验卓越。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策略,购物中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购物中心发展趋势(一)数字化和科技创新1、智能化购物体验:购物中心将更多地采用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无人零售、自动导购等,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便利性。
2、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购物中心将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销售效果和顾客满意度。
3、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购物中心将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消费者打造更加沉浸式和有趣的购物体验,提供与实体店面不同的互动方式。
4、无接触支付和无现金购物: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购物中心将推行更多的无接触支付方式,如扫码支付、人脸支付等,进一步简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安全性。
(二)多元化业态和功能升级1、生活服务业态的引入:购物中心将加大对生活服务业态的引入,如健身房、儿童乐园、美容美发店等,满足消费者对全方位生活需求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