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国际会议论文是否被EI收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ei检索会议论文
您好!我可以帮助您进行EI检索会议论文。
EI(Engineering Index)是一种国际著名的工程领域文献数据库,涵盖了许多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材料科学等。
它收录的论文主要来自各种会议和期刊。
要进行EI检索会议论文,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访问EI数据库(如Engineering Village、Web of Science)。
2. 找到检索界面,并选择期望的检索条件,例如关键词、作者、会议名称等。
3. 输入相应的检索信息,并点击检索按钮。
4. 筛选结果,可以根据相关性、时间、作者等进行排序。
5. 查看论文的详细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摘要等。
6. 如果需要,可以保存论文的相关信息或导出引用。
7. 根据需要,可以获取全文或通过链接找到论文所在的会议网站。
请注意,EI数据库需要付费订阅才能访问全部内容,如果您
没有订阅,只能访问部分免费内容。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如何利用三大检索(EI,SCI,ISTP)查询文章的收录和引用如何利用三大检索(EI,SCI,ISTP)查询文章的收录和引用本文主要介绍三大检索工具的各种版本在收录范围、检索性能上各不相同,著者字段使用方法比较复杂。
本文研究了各种版本的差异,以及具体检索个人文章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方法与技巧,最后介绍其它几种常用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
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被称为三大检索工具的SCI、EI和ISTP已经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熟悉了。
它们之所以被誉为国际三大著名检索工具,源于其收录范围广,是来自全世界重要的科技期刊、连续出版物、会议、报告等,使得科研人员利用它们,通过检索科技文献, 掌握科研动态,开展科研创新,因而对于科学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因为这三大检索刊物影响大,常常作为对期刊质量、人才与机构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近些年来三大检索的评价功能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至一个地区、省市,小至一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评估,以及课题组、个人申报课题、报奖、评职称等等都以此作为参考指标。
清华大学图书馆往年一直订购这三大检索工具的印刷版,从1988年开始成为国内最早引进三大检索数据库,并将其推向最终读者使用的单位之一。
起初是陆续引进光盘数据库,1994年开始通过馆内局域网和校园网为读者提供CDROM光盘数据库的检索支持。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信息服务业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我馆开始着重引进数据库的Web版。
1998 年EI公司在我馆设立镜像服务器,向中国高校用户提供基于Web方式的EI Village服务;从1999年12月引进Web of Science(即常称的SCI网络版),通过国际专线提供检索;今年初又引进了包括Web of Science Pro ceeding(含ISTP的网络版)在内的WOS资源体系。
另外,EI、SCI还可通过国际联机Dialog系统检索,方式是用户提交申请, 由专业馆员代理检索。
★如何判断国际会议论文是否被EI收录?如何判断国际会议论文是否被EI收录?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国际会议说明了EI收录,可到最后却并未收录,让人郁闷至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国际会议是否会被EI收录呢?除了看这个会议以往的被收录情况外,还有以下几个小经验:一、看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会议EI收录其实与主办方关系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第一要素主要取决于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根据多年经验,特列举全球著名出版单位如下:1.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100%EI收录;2.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出版社(ASME):100%EI收录;3.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ASCE):100%EI收录;4.美国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学会出版社(IEEE CS):99%EI收录;5.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出版社(IEEE):90%EI收录;6.英国工程技术出版社(IET):90%EI收录;7.法国Atlantis Press:70%。
二、考察会议主席的诚信度1.国际一级学会发起:如IFAC、IEEE等。
如果IEEE发起的会议IEEE要占51%的注册费,因此,该类会议注册费均在500美元以上。
请注意中国2007年只有一个是IEEE发起的,即ICMA2007,其他均不是,2008年至今中国没有一个会议是IEEE发起;2.国家一级学会发起:如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讯学会等,如WCICA、CCC等;3.各大学校级领导:中国大学校级领导作为主席办国际会议具有中国特色(如ICTE等);4.国际一级学会技术支持:如IEEE CS、IEEE、IET、ASME、ASCE等。
如ICIC、ICNC;5.其他学者。
掌握了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以及会议主席的诚信度以后,还要注意论文格式和英文摘要的书写方法。
三、注意事项1.这里仅讨论的是EI收录的技巧,不是讨论会议的水平。
会议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像期刊,每个都有一个影响因子。
2.ICMA2007确实是2007年唯一在中国由IEEE发起的会议。
sci、ei、ssci收录检索证明一、概述科学家的学术成就往往需要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而SCI、EI、SSCI等收录检索证明成为衡量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SCI、EI、SSCI的概念、特点以及获取收录检索证明的方法。
二、SCI、EI、SSCI的概念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属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的一部分,是世界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由美国康普公司创办。
SCI覆盖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等多个领域的学术期刊,被广泛认可为国际学术界的权威数据库之一。
2. EI(Engineering Index)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开发的一种专业领域的文献检索工具,其收录范围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领域的学术文献。
EI数据库集成了包括EI Compendex、Inspec、Data Citation Index等多个数据库,被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使用。
3.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也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主要收录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文献,并为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检索、引文分析和作者排名等功能。
以上三种收录索引都是学术界和科研机构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和衡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获取SCI、EI、SSCI的收录检索证明对于提升个人学术声誉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
三、SCI、EI、SSCI收录检索证明的取得方法1. 通过学术期刊投稿要获取SCI、EI、SSCI的收录检索证明,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向相关学术期刊投稿并最终被录用发表论文。
学术期刊的SCI、EI、SSCI 收录情况通常可以在期刊的冠方全球信息站上查阅,作者在投稿时可以选择已经被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进行投稿,提高文章最终被录用的机会。
EI Compendex收录论文的正确识别1987年,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指示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以美国出版的ISR、SCI、EI、ISTP等4种检索刊物(俗称“四大检索工具”)为依据,对当时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和国内外引用的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此后,原国家教委也开始利用该四种检索刊物每年对我国主要高校的科技工作进行评价并排出名次,各省市科委、科协、高教主管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也把它引进到科研项目立项、成果评奖、职称评定和科研业绩评估等工作中。
如目前的“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院士评定、高校的中高级职称申报、岗位设置、研究生毕业、优秀论文评奖等中,均将申请人发表论文被EI、SCI等检索工具收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四大检索工具”中的EI是美国《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的简称。
《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是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综合型检索工具。
多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EI同大多数文献检索工具一样,经历了“印刷版——国际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发展过程,如今的EI保存了从古至今的这所有四种形式,印刷版名为《Engineering Index》,电子版名为《EI Compendex》(Computerized Engineering Index,计算机化的“工程索引”)。
目前,EI共提供五种服务方式:①EI印刷版(书本式)—《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②EI光盘版—《EI Compendex Plus》,于1984年推出,每年收录的文献内容压缩在一张光盘上;③EI国际联机数据库—Dialog 8号文档—EI Compendex(R),起始于1969年;④EI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是EI公司近年提供的以万维网为基础的综合信息服务“工程信息村(EI Village 1)”及EI Village 2的核心数据库,是由《EI Compendex》和《EI Page One》合并的EI Internet版本,数据来自54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其中包括了《EI Page One》收录期刊2800余种。
SCI和EI期刊的快速查询方法学术界,尤其是国内学术界,把SCI,EI看得太重,很多大学都要求博士毕业要有SCI,硕士毕业要有EI文章。
在加拿大,就我看来,不是很注重这一块,主要是分期刊和会议,另外就是业内有自己的标准,哪些是牛的期刊,哪些是一般的。
甚至觉得有的好的会议比一般的期刊都要好,那种会议的每一篇稿件的审稿人有5到6个,通常回来的审稿意见都有论文本身那么长。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潮流,一个趋势,我们不仿也不得不见风使一下舵。
在投稿的时候就考虑一下,调查一下,以免埋没了金子的发光,延误了它耀眼的时机。
下面,就我的个人的一些了解和理解,写一点关于如何确认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被SCI,EI检索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写得不对,欢迎各位专家指正。
EI检索一般在Engineering Village 上进行查询。
一般国内高校都会有图书馆的入口。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不选数据库直接进行搜索在Datebase选项后可能有两个数据库:Compendex(即EI网络版)和Inspec(英国科学文摘)。
当你的数据库显示是compendex时,恭喜你,你的文章被EI收录。
当你的数据库显示是Inspec时,表示未被EI收录,但是,未被EI收录可能被SCI收录!即Inspec数据库收录的文章虽然可能不是EI检索,但可能是SCI检索!有时候一篇文章会既被inspec,也被compendex收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建立的科技期刊文献检索系统,被SCI收录的期刊分为核心与外围两个范围。
核心部分包括期刊3000多种,涵盖了全世界范围内各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技期刊;外围部分包括核心部分在内,有期刊5000多种。
外围部分的期刊虽然也是非常优秀的科技期刊,但与核心部分相比,学术水平相对低一些。
《SCI光盘版》即SCI核心部分收录的期刊论文,《SCI网络版》即SCI外围部分收录的期刊论文'。
ei收录标准
EI(Engineering Information)是一个工程技术领域的数据库,收录了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
EI收录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论文质量:EI对收录的论文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2. 学科领域:EI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涉及学科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等。
3. 出版物类型:EI收录的出版物类型包括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其中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是最常见的类型。
4. 出版物声誉:EI对收录的出版物声誉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来自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声誉的出版社或学术机构。
5. 论文格式:EI对收录的论文格式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和编写,包括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等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EI对收录的论文有较为严格的审核和筛选过程,只有高质量的论文才能被正式收录。
同时,为了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EI会对收录的论文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如何判断期刊是否为SCI或者EI检索
要判断一个期刊是否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或EI (Engineering Index)检索,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 网上检索:在SCI或EI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以确定该期刊是否被
收录。
SCI的官方网站是Web of Science,EI的官方网站是Engineering Village。
这两个数据库均提供了期刊功能,可以输入期刊名称或ISSN进行。
如果结果中包含了该期刊的信息,则该期刊被SCI或EI收录。
4.参考引用文献:借助已被SCI或EI收录的文献,可以参考其引用
列表中的期刊信息,从而了解被引文献所发表的期刊是否属于SCI或EI。
需要指出的是,SCI和EI是两个独立的数据库,其收录的期刊范围
有所不同,SCI主要涵盖自然科学领域,EI主要涵盖工程技术领域。
因此,如果一个期刊被SCI或EI收录,可能只能在其中一个数据库中找到相应
的信息。
此外,SCI和EI的收录目录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期刊需要满足一
定的学术标准才能被收录。
因此,SCI和EI的收录对于期刊的学术质量
和影响力具有一定的保证,但并不意味着不被收录的期刊就没有学术价值。
在选择期刊时,还应参考期刊的SCI/SSCI影响因子、SCI/SSCI/SCI-E是
否有重叠,以及广泛的学术评价等综合因素来综合判断期刊的学术水平与
质量。
如何判断会议是sci还是ei
如何判断会议是sci还是ei?其实学术会议是sci检索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多数高质量学术会议都是ei检索,所以很容易判断,从会议官网就可以查询到会议被检索的数据库有哪些。
sci在早些年是检索学术会议的,后来几乎不再检索学术会议,但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会议文献sci也会检索,所以作者发表会议论文就不用关注sci,关注ei和istp即可,ei和istp是专门的会议文献数据库,特别是istp,只检索学术会议和会议文献。
istp检索的会议都是科学技术方向的,ei检索的是工程技术方向的会议和文献,专业上有所区别,istp更加综合一些,ei不单单是检索学术会议还检索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所以ei和istp更加适合想要发表会议论文的作者,至于二者如何选择,要看作者的专业和具体发表需求是什么。
二者相比较而言,ei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以及在个人晋升中的认可度都要高一些,特别是ei检索的一些高质量学术会议,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其学术价值可以与sci相媲美,istp近些年在国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一些行业的副高级、正高级职称晋升中的认可度也是比较高的。
以上是对会议检索数据库的简单提示。
ei收录证明和检索证明
EI(Engineering Index)是工程领域的重要索引数据库,它收录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相关文献。
EI 收录证明和检索证明是用于证明文献已被 EI 收录或检索的文件。
EI 收录证明通常是由 EI 数据库提供的一份文件,用于确认某篇文献已经被 EI 收录。
它包含了文献的基本信息,如标题、作者、出版物等,以及确认该文献已被收录的声明。
这个证明可以作为学术成果的有效证明,有助于作者在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使用。
检索证明则是针对已经被 EI 收录的文献,证明其在 EI 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文件。
它通常包含文献的标题、作者、出版物等信息,以及检索到该文献的日期和检索号等细节。
检索证明可以用于证明文献在特定时间内被 EI 检索到,对于一些需要文献被检索的场合,如科研项目结题、学位论文答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 EI 收录证明还是检索证明,都可以通过 EI 数据库的官方渠道或相关机构申请获得。
这些证明文件对于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它们可以作为学术成果的有效证明,提升个人或团队的学术声誉和科研实力。
需要注意的是,EI 收录和检索并不是衡量文献质量的唯一标准,其他因素如学术影响力、创新性等同样重要。
因此,在追求 EI 收录和检索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文献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关于会议论文是否被期刊收录的基本判别方法一、为了说明问题更有条理,我先对SCI/EI收录的会议论文进行说明:(1)EI收录主要收录在期刊上发表的国际会议和国际会议论文集。
其中会议论文集、专著等。
其中IEE/IEEE、SPIE、ASME、ASCE等学会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几乎全部收录。
(2)SCI、SSCI主要收录在期刊上发表的国际会议,如国际会议专刊、增刊,并收录在期刊上刊登的国际会议摘要。
SCI、SSCI不收录国际会议论文集(图书)。
(3)ISTP、ISSHP主要收录在专著、期刊、报告、增刊及预印本等形式出版的各种一般会议、座谈、研究会和专题讨论会的会议录文献,包括CD-ROM,EI收录的会议ISTP不一定收录。
(4)部分会议会ISTP、ISSHP被同时收录。
二、对近来部分会议声称能被会议出版的说明:近来有大量的会议声明能够被一些期刊,如AM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等期刊正刊出版,并且能够被EI检索,对此,大家要注意了,这里鱼目混杂,要擦亮眼睛注意:(1)AM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等这些刊物确实能够被EI检索,因为这几个刊物都是专门接受会议投稿的,也就是专门收录会议论文的,不接受作者的单独投稿。
只要能被这个刊物收录可以说就一定能被EI检索,除非你的论文有重大的格式错误,但注意检索类型是CA类型(也就是会议论文)。
(2)论文能否进入这几个刊物,关键就是看你参加的会议是否能够属于刊物的会议列表里,最简单的方法是进入/网站,输入你要查询的会议名称,如果该会议能够在此网站上查的到,才证明你的论文能够被该刊物收录,也就说明你的论文能够被Ei检索。
(3)这几个刊物都是属于瑞士TTP出版公司旗下的刊物,其旗下的刊物还有如下刊物,这些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能被EI检索:MSF>Materials Science ForumKEM>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SSP>Solid State PhenomenaDDF>Defect and Diffusion ForumAMM>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AM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ST>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NanoR>Journal of Nano ResearchJBBTE>Journal of Biomimetics,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JMNM>Journal of Metastable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JER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in Africa(4)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关键工程材料》瑞士ISSN: 1013-9826 专门刊登国际会议2007年起将不再被SCIE收录,但仍将被EI、ISTP数据库收录每年出版18期,SCI、EI、ISTP收录,刊载有关重要工程材料,包括非晶金属与半导体、新型陶瓷、复合材料等的研制与应用方面的论文、评论及数据资料。
如何查看会议是否被ei检索
国内作者发表会议论⽂⼤多会选择ei检索的会议发表⾃⼰的⽂章,ei会议论⽂在国内的认可度还是⽐较⾼的,在职称评审、毕业、各种考核中都能发挥⼀定作⽤,会议的选择就很关键了,如果选择会议不合适,也就⽆法发挥应有的作⽤了,如何查看会议是否被ei检索?
会议是否被检索⾸先可以关注会议论⽂集的出版社,⼀些国际知名出版社的是百分百检索的,⽐如美国电⼦电⽓⼯程出版社、法国Atlantis Press、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等,其次关注会议的权威度,如果是国家⼀级学会或者国际⼀级学会发起的会议,被检索的概率就要⼤得多。
作者可以通过Engineering Village Compendex进⾏检索,⼀般定期召开的正规会议只要能检索到⼏期被收录,就可以判断会议是被检索的,ei检索也是具有⼀定滞后性的,不是当前最新⼀期也并⽆⼤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会议论⽂的检索并不是全部检索,⽽是择优检索,也就是说如果作者的⽂章质量不是特别⾼,可能就不会被检索收录。
发表会议论⽂不同于期刊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以上就是对如何查看会议是否被ei 检索的解答。
SCIEI和ISTP收录号的查询方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EI(Engineering Index)和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是学术论文收录数据库,可以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追踪、评价和引用最新研究成果。
以下是查询这些收录号的方法: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提供的一个学术引文索引数据库。
通过SCI,可以查询到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文献引用关系,了解研究的影响因子、引用数量和被引频次等信息。
在使用SCI查询收录号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b) 在网站的首页中,点击“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按钮。
2. EI(Engineering Index):EI是由工程信息研究所(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stitute)提供的工程领域的学术文献索引数据库。
EI收录了全球各种工程技术领域的期刊、会议论文、技术报告和专利等。
要查询EI的收录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是一个收录学术会议论文的数据库,收录了全球各个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这些会议论文通常涉及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对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要查询ISTP的收录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c)点击“”按钮后,系统将列出符合条件的会议论文。
在每篇会议论文的详细信息页面,可以看到该论文的收录号。
EI收录论文的识别EI收录论文的识别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数据库中被《Ei Compendex》收录与被《Ei Pageone》收录数据的区别和识辨钱佳平* 马景娣(教育部科技查新中心浙江工作站)我们通常所称的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数据库,目前主要有三个版本,即“Ei Compendex”光盘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和“Engineering Village 2”。
这三个版本中,其中的“Ei Compendex”光盘数据库,其内容与相应的国际联机数据库一致,即为Ei Compendex;而后二者(“Ei Compendex Web”和“Engineering Village 2”)的内容则为Ei Page One。
Ei Page One收录5000余种工程期刊和会议录,涵盖并扩充了仅收录2600余种工程期刊和会议录的Ei Compendex数据库的内容。
习惯上,我们将Ei Compendex收录数据称为“核心数据”,而将Ei Page One收录数据称为“外围数据”。
在将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数据库作为科学评价工具时,这两类数据的价值是有区别的。
由于不同版本的数据库其收录数据的著录和显示格式不同,给后二种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和“Engineering Village 2”)中Ei Compendex收录数据和Ei Page One收录论文数据的区别和识辨造成了困难。
现将这二个数据库中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和Ei Page One 收录论文的区别和识辨方式分别介绍说明如下:一、“Ei Compendex Web”中Ei Compendex收录论文和Ei Page One收录论文的区别在“Ei Compendex Web”中,Ei Compendex收录论文的特征是:首先其数据的著录格式中一定包含文摘(Abstract)项。
★如何判断国际会议论文是否被EI收录?
如何判断国际会议论文是否被EI收录?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国际会议说明了EI收录,可到最后却并未收录,让人郁闷至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国际会议是否会被EI收录呢?除了看这个会议以往的被收录情况外,还有以下几个小经验:
一、看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
会议EI收录其实与主办方关系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关系,第一要素主要取决于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根据多年经验,特列举全球著名出版单位如下:
1.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100%EI收录;
2.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出版社(ASME):100%EI收录;
3.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出版社(ASCE):100%EI收录;
4.美国电子电气工程计算机学会出版社(IEEE CS):99%EI收录;
5.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出版社(IEEE):90%EI收录;
6.英国工程技术出版社(IET):90%EI收录;
7.法国Atlantis Press:70%。
二、考察会议主席的诚信度
1.国际一级学会发起:如IFAC、IEEE等。
如果IEEE发起的会议IEEE要占51%的注册费,因此,该类会议注册费均在500美元以上。
请注意中国2007年只有一个是IEEE发起的,即ICMA2007,其他均不是,2008年至今中国没有一个会议是IEEE发起;
2.国家一级学会发起:如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讯学会等,如WCICA、CCC等;
3.各大学校级领导:中国大学校级领导作为主席办国际会议具有中国特色(如ICTE等);
4.国际一级学会技术支持:如IEEE CS、IEEE、IET、ASME、ASCE等。
如ICIC、ICNC;
5.其他学者。
掌握了会议论文的出版单位以及会议主席的诚信度以后,还要注意论文格式和英文摘要的书写方法。
三、注意事项
1.这里仅讨论的是EI收录的技巧,不是讨论会议的水平。
会议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像期刊,每个都有一个影响因子。
2.ICMA2007确实是2007年唯一在中国由IEEE发起的会议。
另外,它不是由IEEE CS出版,而是由IEEE出版,区别于其他会议如下:
(1)会议常规注册费最高500美元,因IEEE要占大头。
(2)设有IEEE会员注册费,这是IEEE会员的权利,因为他们每年交纳500-1000元的会费。
(3)EI收录快,两个月全部搞定,这是组织方与IEEE的约定。
3.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确实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出版社,尽管LNCS被SCI淘汰,但在国外,还是得到同行的认可。
LNCS仍然被EI和ISTP双收录,收录的时间取决于出版商对论文递交的时间与EI对论文进行加工的时间。
由于LNCS出版量太大,且这两年大部分集中在东亚,由于担心被EI也淘汰,故在大量减少出版量的同时,现在开始延迟递交,获取一个每年的EI收录的平衡,不至于全部集中在2006和2007年,另外他们也希望在2009年后重返SCI。
所以LNCS出版的论文EI收录肯定没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国内知名大学学报均想向斯普林格出版社靠拢,如武汉大学学报英文版和中南大学英文版均改由斯普林格出版,已从EI中国收录期刊中消失,不过他们已成功被SCI收录。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斯普林格出版社的影响力。
4.如果只是希望论文能被EI收录,建议不要投欧美国家的会议,因为他们对EI检索根本不重视,因此,有些会开完后论文集根本不送EI总部,或者拖得很迟。
本作者曾参加23次国际会议,其中的21次被SCI/EI/ISTP收录,唯一两次没有被收录的恰恰是2004年美国举办的两个知名国际会议。
5.英国的IET出版的能被EI收录,一般9个月左右。
本作者2006年曾参加了一次国际会议,只发表了论文摘要,居然也被收录了,成了本作者最短的EI
收录论文,仅仅约500字。
6.本作者发表的5篇斯普林格出版社全部被EI、ISTP收录,其中3篇SCI 收录。
发表在IEEE CS上的6篇全部被EI、ISTP收录,发表在IEEE上的5篇全部被ISTP收录,4篇被EI收录。
发表在IET上的两篇全部被EI、ISTP收录。
发表在ASCE上的两篇全部被EI、ISTP收录。
另有作者发表在ASME上的3篇全部被EI、ISTP收录。
7.国际一级学会发起的会议诚信度应该不需要说明。
8.国家一级学会成员主席一般都是院士,他们的诚信度也应该不需要说明。
9.各大学校级领导做主席,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因此,发布的会议信息可靠信更高。
其他学者排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