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丰子恺儿童漫画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50
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含义稿子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丰子恺的漫画作品,那可真是有意思极啦!你瞧他画的那些小孩子,一个个天真无邪,那眼睛里仿佛闪着光。
就好像在跟我们说:“快来和我一起玩耍呀!”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整天就知道疯跑疯闹,快乐得不得了。
还有他画的那些家庭场景,简单几笔,却把那种温馨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浓浓的亲情都要溢出来了。
感觉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温暖港湾,不管在外面多累,回到家就什么烦恼都没了。
丰子恺的漫画里,小动物也特别有趣。
那些小猫小狗,活灵活现的,好像下一秒就要扑到你怀里来撒娇。
它们的神态动作,让我觉得这些小家伙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呢。
他的画啊,没有特别复杂的线条,也没有夸张的色彩,可就是能直直地戳进你的心窝里。
让你在看到的那一瞬间,心里头一暖,忍不住感叹:“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美好呀!”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就像是一杯暖暖的茶,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深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好好欣赏欣赏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啥妙处!先看看他画的那些人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透着一股亲切劲儿。
就像隔壁的邻居,熟悉得很。
他笔下的人物表情总是那么生动,一个微笑、一个皱眉,都好像在跟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再瞧瞧那些风景,简简单单的几笔,就能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出来。
一片稻田,几棵柳树,就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泥土的清香,听到那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还有他画的那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一个茶壶、一本书,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感觉这些东西都有了生命,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丰子恺的漫画呀,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有时候是一场雨,有时候是一次日落,看似平常,却又无比珍贵。
每次看他的画,我都会想,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去留意、去珍惜的东西。
他用画笔告诉我们,不要总是匆匆忙忙,要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风景,感受一下身边的温暖。
“花⽣⽶不满⾜”“花⽣⽶不满⾜”——⼥⼉喜欢的漫画这是⼥⼉“最喜欢”的⼀幅漫画。
由于天热,暑假的⼤部分时候⼥⼉只能呆在家⾥。
妻⼦是个好母亲,牺牲了⾃⼰的宝贵时间,放下⾃⼰好多事情,尽可能地多陪她玩。
不久前曾听过⼀位幼教专家介绍幼⼉游戏时推荐过扑克牌游戏,说是能培养孩⼦的数字概念和运算能⼒等等。
寓教于乐,何乐⽽不为?于是母⼥俩有时就玩玩扑克牌,我则⼤多数时间只做壁上观,偶尔应⼥⼉要求也加⼊游戏。
家⾥只有⼀幅扑克牌,是旅游时当纪念品买的,桐乡缘缘堂印制的丰⼦恺漫画。
⼏次游戏下来,我发现⼥⼉整理好⼿中的牌后,有时会乐出声来:“花⽣⽶不满⾜!”并亮出牌来,那是⼀张红桃⼋。
问她为什么这么开⼼,回答:“这是我最喜欢的画!”我不由地佩服⼥⼉。
如果按个⼈对丰⼦恺漫画的欣赏⼝味,我更喜欢《⼈散后,⼀勾新⽉天如⽔》、《⼏⼈相忆在江楼》、《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抒情作品,但经历半个多世纪⼏代⼈的阅读,世⼈所公认的丰先⽣最脍炙⼈⼝的⼉童漫画代表作是《花⽣⽶不满⾜》、《瞻瞻的车》、《阿宝⾚膊》等作品。
⽽⼥⼉居然能从五⼗多张牌(应该说张张都是精品,每⼀张的艺术⽔准都不低)中⼀下⼦就挑出她最喜欢的画!丰先⽣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我也不由地更加佩服丰⼦恺先⽣。
丰先⽣不仅是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也应该称得上2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童教育家。
他以⼀颗⾚⼦之⼼,以对⼉童⽣活的真切关怀,对⼉童⼼理的深⼊探索,⽤⾃然真率的笔调描写⼉童的聪颖之姿,展现⼉童的稚嫩之态,寄托对美好⽣活的向往。
就拿这幅《花⽣⽶不满⾜》来说,寥寥数笔,线条简捷,却极其传神地勾勒出孩⼦彻底、纯洁⽽毫不虚饰的要求,并且留下了⾜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探究这“不满⾜”的背后有什么故事?丰先⽣喜欢⼉童、热爱⼉童,甚⾄⾃称“⼉童崇拜者”:“我向来憧憬于⼉童⽣活。
......我初尝世味,看见了所谓‘社会’⾥的虚伪矜忿之状,觉得成⼈⼤都已失本性,只有⼉童天真烂漫,⼈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
丰子恺返老还童漫画作文一看到这幅画,我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画面里的老头,那模样真是太逗了。
你瞧,他穿着一身宽松的衣服,头发稀稀疏疏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那神态却像个小孩子一样。
他就那样坐在地上,周围摆着一堆小孩子才爱玩的小玩意儿,什么小泥人啊,拨浪鼓之类的。
这老头啊,就跟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似的。
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小玩意儿,眼神里满是好奇和欢喜,就像小朋友看到新玩具一样。
那双手啊,也不老实地摆弄着那些小物件,一会儿摇摇拨浪鼓,听听那“咚咚咚”的声音,一会儿又拿起小泥人,左看看右看看,还对着小泥人挤眉弄眼的,好像在跟小泥人对话呢。
从这幅画里,我能感觉到丰子恺先生的幽默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他就像是把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小细节给揪了出来,然后放大,放大到让我们捧腹大笑,却又在笑过之后有那么一丝深思。
你想啊,我们平时总是觉得老人就应该是那种严肃的、规规矩矩的形象,每天就是晒晒太阳、看看报纸啥的。
可是丰子恺笔下的这个老头,完全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他让我们看到,其实老人的内心深处也藏着一份童真,那份童真不管年龄多大都不会消失,只是有时候被我们给掩盖住了。
而且啊,这幅画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自己。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在慢慢丢掉一些很宝贵的东西呢?就像小时候的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精神。
我们长大了,要面对很多的压力,要学习、要工作,于是就变得越来越“成熟”,但这种“成熟”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变得有些无趣。
再看看这个返老还童的老头,他就像是在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让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子出来透透气。
哪怕只是偶尔像他一样,坐在地上玩一玩小时候的玩具,让自己放松一下,重新感受一下那种简单的快乐。
我觉得丰子恺先生的这幅漫画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另一种可爱的状态,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
它就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们那有点沉闷、有点刻板的生活里,带来了一丝轻松和诙谐,让我们知道,生活可以有不同的样子,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可以活得更加自在、更加有趣。
丰子恺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唱歌归去嘿,说起丰子恺的漫画呀,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他那幅“唱歌归去”的漫画,感受感受其中的奇妙。
一、漫画的内容在这幅漫画里呀,你瞧,画面中往往展现出一种非常质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可能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身影,他们神态悠然自得,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模样。
也许是几个小孩子,背着小书包,一路走一路唱着歌,那歌声仿佛都要从画里飘出来啦。
又或许是一些劳作了一天的大人,在回家的路上,哼着小曲,脚步轻快,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歌声给带走了。
画面中的背景也很简单,可能就是一条乡间小路,路边有几棵大树,树上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歌声打着节拍。
还有那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宁静又深远的感觉。
二、漫画的寓意这漫画的寓意呀,可真是耐人寻味。
一方面呢,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你想啊,那些唱歌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他们都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
即使是在回家的路上,也没有忘记用歌声来点缀这一段旅程,这就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一种表现呀。
就好像我们自己,即使每天的生活可能很平淡,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总能发现那些美好的小瞬间,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它。
另一方面呢,这幅漫画也传达出一种回归本真的思想。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困扰,迷失了自己。
而丰子恺先生通过这幅漫画,仿佛在告诉我们,不管走得多远,都要记得回归内心的那份纯真和宁静。
就像那些唱歌的人,他们放下了一切烦恼和疲惫,用最纯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这是多么难得呀。
概括性来讲呀,丰子恺先生的这幅“唱歌归去”的漫画,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画,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去热爱生活,回归本真。
【丰⼦恺漫画欣赏与点评】
【⾼谈】{ 点评 } 漫画中⼀⾝穿长衫、戴着眼镜的男⼦坐在藤椅中,旁若⽆⼈般的侃侃⽽谈。
画⾯除此⼀⼈外,皆是⼤⽚空⽩。
可见丰先⽣给你充分的想像空间:说话者是政府官员、学者教授、抑或公司⽼板?他的受众是谁呢?这些问题均需赏画者⾃已去揣测。
其实,从漫画的题字就可看出画家针贬时弊的本意。
社会上各⾏各业中确有⼀些⾆如利剑、⼝似悬河的⾼谈阔论者。
他们装腔作势、声⾊俱厉地故弄⽞虚;⾔之⽆物、废话连篇地喋喋不休;他们以其昭昭,使⼈昏昏。
空⽩的画⾯中仿佛浮现出⼀群要么窃窃私语的⼼不在焉者;要么鼾声如雷的梦游天国者。
古⼈云:“虚谈废务,浮⽂妨要,恐⾮当今所宜” 。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浮躁之⽓甚浓,“坐⽽论道、夸夸其谈者”⽐⽐皆是。
空谈误国,实⼲兴邦。
实⼲兴邦,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美、英、法、德、意等西⽅诸强⽆不靠实⼲⽽兴盛;空谈误国,这是我们民族的教训。
两晋亡于清谈,遂有“清谈误国”之说;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蹶不振直⾄灭亡。
我们要把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时刻铭记在⼼,让不尚空谈成为我们⼲事创业的最起码要求和终⽣恪守的⾏为准则。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丰子恺漫画欣赏(一)发表于:2012年08月16日12:39 0原文地址:丰子恺漫画欣赏(一)作者:晰匀丰子恺漫画欣赏(一)丰子恺(1898.11.9-1975.9.1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美术、音乐教育家。
从1925年开始,丰子恺先生在刊物上发表漫画,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他的作品,自此,我国绘画史上,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
而子恺漫画也不胫而走,受到公众的喜爱。
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丰子恺的漫画题材,用他自己的话便是“日常所见的可惊可喜可悲可哂之相”,一时兴到之寥寥数笔便揭人生百态。
俞平伯赞其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怀”;朱自清评其漫画是“一首首带核的小诗”;其文更是激情性灵、真情流露。
丰子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使他的漫画情趣盎然,富有哲理却又平易近人,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子恺漫画”问世以来,风靡至今,并远播海外。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幅画引用了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清新明丽,生气盎然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景,写得生机盎然: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让浓墨艳彩沾其笔端,但春之色彩跃入眼帘。
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作准备,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心境的形象写照。
后两句写人,写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表现人们在春光中的活动。
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注一“忙”字,写出了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就仿佛在读者眼前,他们追逐、跳跃、欢呼,那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的影子,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荡,红的、黄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
《丰子恺漫画欣赏》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丰子恺漫画欣赏》,教材的章节为第五章“中国现代漫画艺术”,详细内容为丰子恺漫画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及其作品欣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2. 掌握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能够分析并欣赏其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激发他们对漫画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作品鉴赏。
教学重点: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漫画欣赏资料、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漫画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在漫画艺术领域的贡献。
3. 分析:讲解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丰子恺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5. 例题讲解:以《阿Q正传》为例,讲解丰子恺如何运用漫画表现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6.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丰子恺的风格,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丰子恺生平简介2. 丰子恺漫画艺术特点线条简洁形象生动寓意深刻3. 作品欣赏:《阿Q正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丰子恺漫画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答案:以《阿Q正传》为例,分析丰子恺如何通过简洁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表现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体现出作品的深刻寓意。
2. 拓展延伸:收集其他著名漫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丰子恺漫画欣赏,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现代漫画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漫画创作的兴趣,引导他们拓展视野,了解更多漫画艺术知识,激发创作灵感。
同时,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作品鉴赏。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丰子恺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第四章艺术人生―丰子恺漫画欣赏前言画家、作家、艺术教育家,这就是读者心目中的丰子恺,三位一体的丰子恺,过着艺术人生的丰子恺。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说过,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
又说,他没有追随老师达到宗教的层次,而是停留在艺术的层次,是因为他“脚力小”,也就是“人生欲”不够强大的缘故。
其实,丰子恺望着宗教的高度,做着艺术的实事,也跟他的艺术观有关。
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是丰子恺一直强调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
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
抱着“事事皆可成艺术”这样的主张,丰子恺过着艺术化的人生,或者说,他已经把人生艺术化了,他已到了与宗教相接近的艺术最高点;而为了实现“人人皆得为艺术家”的主张,“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他身体力行,做着一个艺术教育家的实事。
子恺先生在《我的漫画》一文中说:“在得到一个主题之后,宜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
他常说:“漫画和随笔是一对孪生姐妹,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
漫者,随意也,因此,他的随笔实际上也可称为“漫文”。
丰子恺先生生平简介丰子恺,原名丰慈玉,又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画家,音乐教育家。
自幼学习多种民族乐器。
毕业于崇德县第三高等小学,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吴梦非、刘质平、潘天寿同学,师从李叔同;1919年毕业,与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并发起创办中华美育会。
1921年春赴日本东京留学,主修美术音乐,同年冬天回国。
后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学。
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1933年回故乡石门镇建造“缘圆堂”住宅。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1938年赴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抗敌文艺编委。
1942年曾任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
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
自1960年始,长期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丰子恺的漫画欣赏感想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就像一阵清风,轻轻吹进我心里,带来无尽的趣味和深深的感动。
我第一次接触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是在一家旧书店里。
那是一个有些闷热的午后,我本是在书店里瞎逛,想找本有趣的书打发时间。
在一个角落里,一本画册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就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
画里是几个小孩,围坐在一起,中间放着一个小盆子,盆子上冒着热气,像是在煮什么东西。
孩子们的表情各异,有的眼睛紧紧盯着盆子,充满了期待;有的张着嘴,像是在说着什么关于这盆里食物的趣事;还有的干脆把手伸向前,似乎想提前探一探温度。
仅仅是这一幅画,就把我吸引住了。
我想知道,这盆子里到底是什么呢?是美味的汤圆,还是热乎乎的红薯?这几个孩子又是谁呢?是邻居家的小伙伴,还是兄弟姐妹?翻开画册,里面的画一幅接一幅地展现在我眼前。
丰子恺先生的画很简单,简单到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场景,一个人物。
可是这简单之中,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就像他画的那些小动物,一只小猫,趴在墙角,眼睛眯着,尾巴随意地甩着。
旁边可能还有一只小老鼠,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像在观察着小猫的动静。
这画面看起来就像是在我身边发生的一样。
我想起我小时候住的老房子,墙角也经常有小猫出没。
有时候,我会拿一点吃剩的鱼骨头去逗小猫,看着小猫那副馋样,就觉得特别有趣。
而那时候,虽然没真的见过老鼠,但是听大人说老鼠怕猫,就总是想象着老鼠在猫面前那副战战兢兢的模样。
丰子恺先生的这幅画,就把我这种童年的回忆和想象都勾起来了。
他的漫画里还有很多关于家庭生活的描绘。
有一幅画的是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
桌子上有几盘简单的菜,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平和、满足。
画中的父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孩子们吃饭。
孩子们呢,有的吃得狼吞虎咽,有的则在和旁边的兄弟姐妹小声说着话。
这让我想起自己家里的吃饭场景。
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热热闹闹的。
爸爸妈妈会把好吃的菜往我和弟弟碗里夹,弟弟总是吃得特别快,然后就开始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还会时不时地讲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丰⼦恺绘画作品欣赏(三)丰⼦恺绘画作品欣赏(三)丰⼦恺《⼈物》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2×22.5cm丰⼦恺《某⽗⼦》⽴轴材质、形制:纸本尺⼨:66×31cm丰⼦恺⼈物镜⼼尺⼨:24×30cm丰⼦恺⼈物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77cm×56cm 丰⼦恺《挖⽿朵》⽴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61×37.5cm丰⼦恺《⼉戏图》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6.5×25cm 丰⼦恺《爸爸回来了》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8×35.5cm丰⼦恺《市井画像》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2×23cm丰⼦恺1938年作《旅途见闻》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52×28cm丰⼦恺⼈物⽴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3×22cm丰⼦恺《酒⾹图》镜⼼材质、形制:⽔墨纸本尺⼨:35.5×25cm丰⼦恺《爷孙》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41×33cm丰⼦恺⼈物⽴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2×21cm丰⼦恺《哀鸣》⽴轴材质、形制:纸本尺⼨:66×32cm丰⼦恺⼈物⽴轴尺⼨:26×37cm丰⼦恺《闲庭春昼图》⽴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62.5×45cm丰⼦恺《酒友》镜⼼带框尺⼨:39×28cm丰⼦恺《冬⽇街头》镜⼼带框尺⼨:39×28cm丰⼦恺《劳⼒图》镜⼼带框尺⼨:39×28cm丰⼦恺《孤⼉院》镜⼼带框尺⼨:39×28cm丰⼦恺1938年作《汉皋春望》⽴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80×36cm丰⼦恺《灌溉图》⽴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87×32cm丰⼦恺《锣⿎响》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20×24cm丰⼦恺《昼出耘⽥夜织⿇》⽴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52×30.5cm丰⼦恺《努⼒惜春华》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3×26cm丰⼦恺《寻剪⼑》⽴轴材质、形制:设⾊纸本尺⼨:52×22cm丰⼦恺《丰年乐》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4×28cm丰⼦恺《夹路桃花》镜⼼材质、形制:⽔墨纸本尺⼨:36×26.5cm丰⼦恺《⼀壶酒换⼀⽃⽶》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31.8×21.8cm丰⼦恺丁亥(1947年)作《阳春⽩雪》镜⼼材质、形制:设⾊纸本尺⼨:68.5×33.5cm 丰⼦恺先⽣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家、美术教育家、⾳乐教育家、漫画家、⽂学家和翻译家,他⾃幼爱好美术,1914年⼊省⽴第⼀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乐。
浅谈丰子恺儿童漫画的审美趣味詹思明儿童是人类开始认识世界的第一个阶段,他们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
本文论述了丰子恺的儿童观,根据相关作品论述儿童画所表现出的童心和童趣,最后运用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反思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使人重视儿童的审美发展和审美教育。
一、丰子恺儿童思想的表现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画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他与文学、音乐、绘画结缘,归于他的两个老师——李叔同、夏丐尊,李叔同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做了榜样;而夏丐尊所使用的写作风格——运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来表现自己真实感受,在后来成为他散文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特点。
在两位老师的教导下,他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丰子恺以漫画闻名于世,可是他漫画中的童真、童趣受其文学作品影响。
他的散文用简单质朴的语言,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丰子恺用这种简单质朴、清新自然的文风表达出独特的艺术意境和闲话语境。
在丰子恺的散文中,他探索人生、自然的佛性,沉浸在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人间百态。
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思想情趣,对儿童世界的表达充满热情。
在他的散文中,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而且在丰子恺的艺术思想中,儿童的天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由衷地喜爱孩子,孩童天马行空的吵闹在他的笔下霎时变得妙趣横生。
他崇尚这种彻底的真实而又简单的儿童生活,而且他还会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心境,会把自己放在儿童的高度和他们同喜同悲。
所谓的童心、童趣就是以儿童的角度、儿童的心境去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儿童时期是人类发展阶段的初期,在这个时期,思想是最单纯的,性格是最本真的,因为简单所以儿童往往能够看到事物本来的真相。
而丰子恺拥有这种儿童般的心境,创作目的不带有功利性,这样的创作思想使得作品拥有 本真的面貌。
二、丰子恺儿童漫画中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又称审美鉴赏力,它是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现象、事物以及艺术作品而做出带有情感的审美价值判断。
丰子恺·漫画丰子恺漫画--- “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
丰子恺作品 --- “白发镊不尽,根在愁肠中。
” 晨鸡: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古诗佚名)【丰子恺护生画集】溪边不垂钓: 溪边不垂钓,山中不开门。
开门山鸟惊,垂钓溪鱼浑。
(明陈继儒诗)【丰子恺护生画集】昨晚的成绩:是为恶业,何谓成绩?宜速忏悔,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勤修慈德。
【丰子恺护生画集】蚕的刑具: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唯知求适体,岂毋伤仁慈?(布葛可以代绮罗,冬畏寒者宜衣驼绒,以代丝绵。
)【丰子恺护生画集】开棺:恶臭陈秽,何云美味?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毋悲愧?【丰子恺护生画集】刑场: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清周思仁诗)【丰子恺护生画集】尸林: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勿贪口腹。
【丰子恺护生画集】倒悬:始而倒悬,终以诛戮,彼有何辜,受此荼毒?人命则贵,物命则微,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丰子恺护生画集】蝶之墓:小小蝴蝶墓,左右种冬青,莫作儿戏想,犹存爱物情。
(东园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老牛亦是知音者,横笛声中缓步行:慈心感物,有如韶武,龙翔凤集,百兽率舞。
(智顗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燕子飞来枕上:燕子飞来枕上,不复见人畏避,只缘无恼害心,到处春风和气。
(学童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盥漱避虫蚁:盥漱避虫蚁,亦是护生命,充此仁爱心,可以为贤圣。
(学童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唐陆甫皇诗)【丰子恺护生画集】漏网:群鱼皆被难,一鱼独漏网,如人遇炸弹,相距仅数丈,如人遇炮火,飞弹拂颈项,身逢争战苦,此情始可想。
(子恺补题)【丰子恺护生画集】遇救:且停且停,刀下留命,年幼心慈,可钦可敬。
丰子恺教育二漫画启示作文你看过丰子恺的教育漫画吗?那可真是别有一番趣味,还藏着不少深刻的启示呢。
先来说说他其中一幅漫画吧。
画里一个小孩被各种书本围得严严实实的,就像被埋在了书堆的小山里,只露出一个小脑袋,眼睛里满是迷茫。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现在很多孩子不就是这样嘛。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拼命给孩子塞各种知识,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好像孩子是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知识容器。
可这样真的好吗?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你一股脑儿地施肥浇水,不给它喘息的机会,它很可能就被压垮了。
学习知识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要给孩子留出自由呼吸、自由探索的空间。
就像我们去摘果子,不能一下子把所有果子都强行塞到嘴里,得一个一个来,品尝每个果子的滋味。
还有一幅漫画也特别有趣。
画中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一根长长的教鞭,下面的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坐着,但是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们很害怕。
这让我想到在一些传统的教育里,老师过于严厉,学生对老师只有敬畏,没有亲近感。
教育可不该是这样冷冰冰的呀。
好的教育应该是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老师要是能像朋友一样和学生相处,学生就会更乐意打开心扉去学习知识。
你想啊,如果一个人老是在被威胁、被强迫的情况下做事情,他怎么可能真心喜欢这件事呢?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丰子恺的这些教育漫画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中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和关怀的,要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引导他们。
不能把孩子变成只会死读书的机器,而是要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感情、充满创造力的人。
就像种花,你不能按照一个模子去强迫花朵长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要给予阳光、雨露,让它自然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里,我们能从这些漫画的启示中做出改变,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学习,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