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V直流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12.71 KB
- 文档页数:1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解
1、他励直流电机
通常,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来使直流电动机反转:
(1)将电枢两端电压反接,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
(2)改变励磁绕组的极性,即改变主磁场的方向。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很大,把励磁绕组从电源上断开将产生较大的自感电动势,使开关产生很大的火花,并且还可能击穿励磁绕组的绝缘。
因此,要求频繁反向的直流电动机,应采用改变电枢电流方向这一方法来实现反转。
此外,还必须指出,仅采用上述方法之一即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则反反为正,反而不能达到电动机反转的目的。
2、永磁直流电机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只要将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调换,就可以实现电机反转。
3、无刷电机
用的是无霍尔控制器,只要调换任何两条电机线就可以了。
用的是有霍尔控制器,先调霍尔ac相线,再调线包AB相线就可以了。
4、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则需要改变定子线圈与碳刷(转子)串联的方向:假定原电机内部接线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左边碳刷——电枢(转子)——右边碳刷——电源;
要改变转向,就需要改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右边碳刷——电枢(转子)——左边碳刷——电源;
即将碳刷(或定子线圈)的两端接线对调即可。
串激式直流电机的转向与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无关,实际上可以使用在交流电路上。
采用TL494的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图目前所有的双端输出驱动IC中,可以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的TL494功能最完善、驱动能力最强,其两路时序不同的输出总电流为SG3525的两倍,达到400mA。
仅此一点,使输出功率千瓦级及以上的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逆变器,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TL494。
虽然TL494设计用于驱动双极型开关管,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采用MOSFET开关管的设备,利用外设灌流电路,也广泛采用TL494。
其内部电路功能、特点及应用方法如下:A.内置RC定时电路设定频率的独立锯齿波振荡器,其振荡频率fo(kHz)=1.2/R(kΩ)·C (μF),其最高振荡频率可达300kHz,既能驱动双极性开关管,增设灌电流通路后,还能驱动MOSFET开关管。
B.内部设有比较器组成的死区时间控制电路,用外加电压控制比较器的输出电平,通过其输出电平使触发器翻转,控制两路输出之间的死区时间。
当第4脚电平升高时,死区时间增大。
C.触发器的两路输出设有控制电路,使Q1、Q2既可输出双端时序不同的驱动脉冲,驱动推挽开关电路和半桥开关电路,同时也可输出同相序的单端驱动脉冲,驱动单端开关电路。
D.内部两组完全相同的误差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均被引出芯片外,因此可以自由设定其基准电压,以方便用于稳压取样,或利用其中一种作为过压、过流超阈值保护。
E.输出驱动电流单端达到400mA,能直接驱动峰值电流达5A的开关电路。
双端输出脉冲峰值为2×200mA,加入驱动级即能驱动近千瓦的推挽式和桥式电路。
详细内容请参考本站相关文章(TL494开关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介绍)图采用TL494的400W直流12V转交流220V逆变器电路TL494的各脚功能及参数如下:第1、16脚为误差放大器A1、A2的同相输入端。
最高输入电压不超过VCC+0.3V。
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动画自动演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蓝色表示A相,绿色表示B相,红色表示C相,黑色表示合成磁场,横坐标可以表示在空间上的分布,纵坐标可以表示在磁场强度上的大小。
当通入缺相交流电时当通入单相交流电时船乌海底铺设电缆演示图;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动画一)ZNB-S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如图为ZNB-S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
该电路中,SBF为正转启动按钮,SBR为反转启动按钮,SBP为停止按钮。
为了停止误操作,在正转接触器KM1线圈中串入反转接触器KM2辅助点;同理KM2线圈电路中串入KM1辅助触点。
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F时,KM1吸合,电动机正转。
其两对辅助触点。
一对实现自保,即SBF松开后,KM1所能维持吸合状态;另一对常闭触点KM1此时跳开,切断了反转接触器KM2线圈电路,因而即使有人这时按下反转启动按钮SBR也是徒劳的。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回路串联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及其Flash模拟演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停控制电路的Flash模拟演示一、一组gif动画以下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停控制电路模拟演示》(以下简称:模拟电路) 的时间轴和模拟电路合成的gif动画,时间轴和电路的变换是同步的。
本来启动或停止过程都是很快的,为了阅读的方便,时间轴每隔3秒走一步。
同时动作的电器元件和同一个电器元件的触点则以方便叙述来安排其接通的先后顺序。
因为gif动画是逐帧动画,不理会按钮和AS代码脚本而将其取消了,在FLASH模拟演示的SWF文件中能看见全貌。
二、模拟电路的制作情况正向、反向启动到稳定运行及其总停,不可能安排顺序进行到底,需要在按钮上或在帧上写入转移的AS-好象又叫脚本代码,本Flash动画模拟演示共用40帧,各帧的内容安排如下:1~4帧电路准备就绪(在第4帧写入AS-stop();,),允许正向(在第4帧的正向启动按钮上写入AS-gotoAndPlay(5);)或反向(在第4帧的反向启动按钮上写入AS-gotoAndPlay(12);)启动。
电机正转与反转的几种解决方法(附电路图的分析)1、利用自锁环节分别实现正转与反转图1正反转控制线路1在以上电气原理图中,按下SB2,KM1得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然后按下SB1可以使电动机停转;再按SB3,KM2得电且自锁,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反转。
线路中,实现了电动机定子绕组相序的交换和每个接触器的自锁。
但是没有实现两个交流接触器的互锁,亦即KM1和KM2同时得电时,将造成电源短路,当按下SB2后,不按SB1就按SB3,就会造成这种事故。
2、增加互锁环节避免主电路短路图2 正反转控制线路23、增加复合按钮实现一键反转图3 正反转控制线路3图3中所示的控制线路改进了不能一键反转的缺陷,它采用了复合按钮SB2与SB2-1(图3中的金色圈显现)、SB3与SB3-1(图3中的深蓝色圈显现)。
以电动机正转时为例,KM1通电,KM2的辅助动断触点(图3中的红色圈显现)闭合,KM1的自锁触点(图3中的棕色圈显现)闭合,而KM1的辅助动断触点(图3中的绿色圈显现)断开,KM2的自锁触点(图3中的浅蓝色圈显现)断开,两组复合按钮保持原始状态。
此时按下SB3,将断开KM1支路,KM1断电使KM1的辅助动断触点(上幅图中的绿色圈)复位闭合,SB3-1也有闭合动作,此时KM2支路通电并自锁(图3中的浅蓝色圈显现),实现电动机反向。
显然,在图3中,采用的复合按钮也可以起到互锁的作用,因为按下SB2(SB2-1)时,KM1得电,同时KM2被切断;同理按下SB3(SB3-1)时,KM2得电,同时KM1被切断。
但是只用按钮进行互锁,而不用接触器辅助动断触点之间的互锁是不可靠的。
在实际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负载短路或大电流长期作用,接触器的主触点被强烈的电弧“烧焊”在一起,或者接触器机构失灵,使衔铁卡住,总处于吸合状态,这些都可能使主触点不能断开,这时如果另一接触器动作,就会造成电源短路事故。
而用接触器的辅助动断触点进行互锁,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一个接触器是吸合状态,它的互锁动断触点必然将另一个接触器线圈电路切断,使该接触器主触点不能闭合,这样就能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
直流电机如何调转向?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
图解
1、他励直流电机
通常,可采纳下面两种方法来使直流电动机反转:
(1)将电枢两端电压反接,转变电枢电流的方向。
(2)转变励磁绕组的极性,即转变主磁场的方向。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匝数较多,电感很大,把励磁绕组从电源上断开将产生较大的自感电动势,使开关产生很大的火花,并且还可能击穿励磁绕组的绝缘。
因此,要求频繁反向的直流电动机,应采纳转变电枢电流方向这一方法来实现反转。
此外,还必需指出,仅采纳上述方法之一即可实现电动机的反转,假如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则反反为正,反而不能达到电动机反转的目的。
2、永磁直流电机
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只要将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调换,就可以实现电机反转。
3、无刷电机
用的是无霍尔掌握器,只要调换任何两条电机线就可以了。
用的是有霍尔掌握器,先调霍尔ac相线,再调线包AB相线就可以了。
4、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则需要转变定子线圈与碳刷(转子)串联的方向:假定原电机内部接线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左边碳刷——电枢(转子)——右边碳刷——电源;
要转变转向,就需要改为:
电源进线——定子线圈1端——定子线圈2端——右边碳刷——电枢(转子)——左边碳刷——电源;
即将碳刷(或定子线圈)的两端接线对调即可。
串激式直流电机的转向与电源正、负极连接方向无关,实际上可以使用在沟通电路上。
12v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
12V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基本上与普通的直流电动机相似,都是通过直流电流在电磁场中产生转矩来驱动转子旋转。
但是无刷电机与普通的有刷电机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有所不同。
无刷电机通过内嵌在转子上的永磁体产生永久磁场,而定子部分由几个固定的电磁线圈(称为相)构成,定子线圈被称为无刷电机的定子,通过电流驱动定子上的电磁线圈产生磁场。
当电流在定子线圈中流过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
为了使转子保持连续转动,无刷电机的转子上还安装了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的位置。
这些传感器通常是霍尔传感器,能够感受到转子上的磁极的位置,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相应的电流通过定子线圈,以驱动转子旋转。
控制器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无刷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此外,无刷电机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相序实现转向控制。
总结来说,12V直流无刷电机是通过永磁体和定子上的电磁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传感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并向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流驱动转子旋转。
12V直流电机驱动1、电机驱动小型直流电机一般有两个接线端子,我们称其为A,B。
当A,B 间正电时,电机正转,如果仅仅需要电机在需要的时候,像一个方向旋转的话,只需在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开关,来控制电源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电机旋转的控制。
一般来讲,通常选取MOS管或者晶体管,来作为开关器件,这样可以通过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的器件比如MCU,来根据条件开启或者关闭电机。
电机是一个感性元件,也就是它具有电感的性质,当突然改变流过电机的电流时,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反向电动势。
这个反向电动势是有害的,很大可能会造成开关器件的损坏。
为了避免损坏开关器件,需要将反向电动势消耗掉,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一个二极管与电机并联放置。
电路示意图如下:这样反向电动势会通过二极管进行泄放,有效的保护开关管。
2、电机正反转当电机的A,B两端的电压为正时,电机正转,当A,B两端的电压为负时,电机反转。
实现电机正反转一般采用H桥式驱动电路,H桥式驱动电路模型如下:图中,省略了控制脚,当Q2和Q3,同时闭合,而Q4和Q5同时断开,则A,B两端是正电压,此时电机正转,当Q2和Q3,同时断开,而Q4和Q5同时闭合时,则A,B两端是负电压,此时电机反转,四个开关管和电机在拓扑结构上有点像字母‘H’,H桥由此而得名。
由于此时电机旋转方向不定,所以单纯用二极管已经不能消耗掉电机启停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了。
可以用一个RC串联子电路并连到电机两端,用来消耗反向电动势,如下图:其中C1选择在1uf之内,R1选10欧以内,如果阻值过大起不到作用。
3、电机堵转当外力强制扭住电机,不让其转动时,电机的支路中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有可能会使驱动电路上MOS管烧掉,因此需要对电机堵转进行侦测,这里提供一种侦测电机堵转的一种方法。
首先要先根据电机的手册获得堵转电流,或者测出堵转电流。
在电机的回路中,加入一个电阻,侦测电阻上的电压,可以根据电阻阻值计算出电机回路上的电流,拿测得的电流和堵转电流相比,如果跟堵转电流很接近,可以认为发生了堵转,就要关闭电机的开关,使电机先停止转动,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尝试启动电机。
散热风扇12V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2 更新时间:2009-11-3 9:08:03 文章录入:随影清风责任编辑:随影清风电脑机箱内少不了大小几个散热风扇,电源盒里一个散热风扇、CPU一个散热风扇、显卡一个散热风扇,机箱上一般也有散热风扇。
下面给出两款12V散热风扇无刷电机驱动电路电源、机箱散热风扇电机驱动电路(两引线,无检测端口)CPU散热风扇电机驱动电路(三引线,带检测端口)风冷散热器的工作噪音主要有三个来源:轴承的摩擦与振动、扇叶的振动、风噪。
1.轴承的摩擦与振动:不但产生噪音,而且影响性能,缩短器件寿命,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是产品设计中尽量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扇叶的振动:一般采用塑料制作的风扇扇叶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物理形变,同样也会在推动空气过程中因受力发生振动,但幅度一般较小。
另一种较为严重的振动则是由于扇叶质量分布不均,质心与旋转轴心存在偏心距所致。
当扇叶面积(质量)或偏心距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带动风扇甚至散热器整体发生振动,进而波及整个机箱。
如果发生此类现象,则应怀疑风扇品质与工作状态。
3.风噪:流动的空气之间互相冲扰,与周围物体发生摩擦,叶片对气流的分离作用,周期性送风的脉动力等,都会产生噪音。
空气流速越快,湍流越多,往往风噪也越大,而且会随着风速的提高呈加速度增大。
普通的轴流风扇会在扇叶与外框间的空隙处产生反激气流,产生较大风噪的同时,更会对风量造成不利影响,也正因此出现了折缘、侧进风等改良设计。
噪音的主要影响就体现在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与安全之上,而与噪音相伴的振动则可能导致芯片磨损、接口松动、盘片划伤等危及使用的现象。
选择风扇时,应当关注风扇的工作噪音,要求自然是越小越好。
但厂家在产品参数中所提供的噪音数据,往往与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不可直接以之为准,这主要是由于工业标准测试方法与实际使用环境存在差别所致。
1.首先,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噪音远高于静音室中15dBA的背景噪音。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实现联锁?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A、正转控制:按下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KM1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B、反转控制:M失电,停止正转SB2按下线圈得电SB2KM2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电机正反转的接线方法
1. 使用双极开关:将一个极性切换开关连接到电机的两个端子上,通过切换开关的位置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2. 使用直流电机控制器:直流电机控制器可以通过连接不同的端子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通常通过外部的开关或控制器来实现。
3. 使用三极开关:将一个三极开关连接到电机的三个端子上,通过连接开关的不同位置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4. 使用电机驱动器:一些特殊的电机驱动器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通常通过使用外部的控制器或开关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机和控制器可能有不同的接线方法,请在接线前仔细阅读相关的电路图和说明书。
同时,必须确保正确接线,以避免损坏电机或其他设备。
如果不确定如何接线,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方法
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方法有很多,其目的是改变电机的正负极电源输入。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若手动控制,可采用机械开关实现电机正反转,一个双刀双掷开关就可以搞定,接线简单,接线方法如下:
当开关往上拨时,直流电机A极接VCC,B极接GND,电机正转(反转);
当开关往下拨时,直流电机B极接VCC,A极接GND,电机反转(正转)。
开关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接线图
(2)使用一个双路的继电器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其原理和方法1类似,其不同的是采用继电器作为开关,可以实现编程自动控制。
当继电器不工作时,直流电机A极接VCC,B极接GND,电机正转(反转);
当继电器接通时,直流电机B极接VCC,A极接GND,电机反转(正转)。
继电器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原理图
(3)使用晶体管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其原理如下图所示,通过控制输入口P00的高低电平来实现电机正反转,当P00为低电平时,Q4截止,Q3导通,Q1和Q6导通,Q2和Q5截止,直流电机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电机正转(反转);当P00为高电平时,Q4导通,Q3截止,Q2和Q5导通,Q1和Q6截止,,直流电机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极,电机反转(正转)。
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4)若不想自己设计电路图,可在某宝上购买一个电机驱动板即可,不贵,也就几十块钱,不但可以实现正反转控制,还可以调速。
比如L298N模块,可实现两路电机控制。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
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 KM1和反转接触器 KM2。
当接触器 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 U―V―W接入电动机。
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
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 U、 W两相电源短路。
为此在 KM1和 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 KM1和 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 KM1和 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 SB2,接触器 KM1线圈通电,与 SB2并联的 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 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 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 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 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 SB3,接触器 KM2线圈通电,与 SB3并联的KM2 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 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 KM2 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 SB1,再按反转按钮 SB3,才能使电机反转。
如果不先按 SB1,而是直接按 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