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及互动发展——以南通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79.14 KB
- 文档页数:4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南通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探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南通市正面临着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
南通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具备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历史底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探析南通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文化旅游产品要提升南通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南通市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古运河、历史名人故居、传统手艺等。
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出具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
南通市应加强交通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提高游客的到访率和游玩体验。
此外,要加强对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具体来说,可以建设文化展示中心、旅游接待中心、休闲公园等设施,提升游客的参观和体验感受。
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南通市应出台一系列鼓励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提供经济、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热情。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文旅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对接与合作,共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四、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要提升南通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必须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
南通市应加大对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推出创意活动、开展营销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媒体和游客的关注。
同时,积极拓展市场,与周边城市和景区开展合作,互相促进,提高整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南通市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
南通文旅产业情况汇报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是长江入海口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南通文旅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南通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南通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动态。
首先,南通市的旅游资源丰富。
南通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如如东千年古镇、启东碧水湾、通州古城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南通市还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其次,南通市的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创新。
南通市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如文化节庆、艺术展览、民俗活动等,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了南通市的文化软实力。
再次,南通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南通市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交通设施。
同时,南通市还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小镇和旅
游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最后,南通市的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南通市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融合发展的产品和项目,如文化创意产品、文化旅游线路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综上所述,南通市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创新、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成果丰硕。
南通市将继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通苑几苛<^安:迖陈欣欣,陈韵蕾(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I 以南通『非遗故事』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摘要:在江苏省的地级市一南通,《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项。
虽然目前南通非 常重视对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然而非遗开发工作仍面临许多挑战。
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中的家风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独特性,同时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非遗;家风;文创产品;传承;创新105非遗传承Inheritane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在倡导文化的本土价值和地域性特色的世界文化体系下,非物质文化所代表的地方性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开始被重视,非遗与文创的结合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南通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依托这些珍贵的非遗资源打造属于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不但可以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是非遗文化在现代环境中重新突显价值的重要途径。
一、非遗文创产品的研究背景及现状非遗的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但将非遗文化作为创意元素运用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实践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国内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与国外一些先行开拓文创产业的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地位。
在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我国拥有种类多样、形式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未能充分利用,在创意开发层面上较为单一、浅显,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文创产品良莠不齐。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企业进行了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出了一些优秀的文创产品,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文化内涵浅显、创意陈旧、设计手法单一、同质化严重、没有地方风格特征、性价比较低等。
除此以外,和文化创意发达国家拥有成熟完善的文化创意产权保障体系相比,国内在产权保护方面工作较为薄弱,导致产品雷同严重、设计创意抄袭等问题屡禁不止。
江海纵横!""#年第$期博物馆:城市文化的桥梁———以江苏南通市为例黄振平博物馆,对于城市功能而言,涵盖面不可能很广很大,但在城市发展中、特别是文化的承上启下和继承创新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的确不可或缺。
它扮演的是过往与历史见证者的角色,但也是未来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创造、发展的必要基础和条件。
博物馆担负着独特的文化使命。
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不可能没有博物馆,博物馆在城市历史演进和不断扩大过程中的角色无可替代。
对于这一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各级政府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并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共识,博物馆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越来越趋向主体化、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综观国内博物馆事业的新一轮发展,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南通是一个适例。
城市文化传统及其历史记忆留存在各级各类博物馆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每一个城市都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独特记忆。
城市的传统和记忆既留存在人们的脑海当中,留存在建筑之实体之中,留存在书籍等纸质和新型的电子传媒之中,也浓缩在城市各级各类博物馆里。
!"城市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历史在博物馆中展呈。
城市史以及城市文化史、城市发展史,具体的实证和历史的说明一定都在博物馆。
找寻一个城市的历史,我们可以到书籍中寻求答案。
如果到博物馆,就可以通过实物获得更为具体、真实、贴切的清晰感受。
博物馆的这一功能是其它任何社会机构、任何物质载体都无法取而代之的。
很难设想,一个城市没有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博物馆而能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个城市走过的历程。
当然,如果有一些专题和行业博物馆来比较全方位地辅佐,展现历史的这种作用将更为全面。
#"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在博物馆中体现。
博物馆能生动且形象地映照城市个性特质和文化素养,而这种反映除在综合性博物馆中得以体现外,还常常在专题、行业等专业博物馆表现出来。
如果一个城市建有比较完整的博物馆体系,那城市特色就必将能更多地、更深刻地得到凸显。
南通通州文博中心建筑介绍
南通通州文博中心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设施。
这个建筑是通州地区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并且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的荣誉。
文博中心的设计独具匠心,以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创意的公共空间。
在这里,市民可以欣赏到各种展览,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科技成果等,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
除了文博中心,南通通州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和建筑。
例如,通州图书馆新馆藏书容量约50万册,阅读座位约400个,每天的读者接待量约2000人次,是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学习和阅读场所。
此外,通州区的金沙古
镇也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值得一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访问南通通州文博中心官网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南通调研体会之文化兴城南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南通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南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南通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众多的古建筑、古镇、古村落等都展示了南通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南通的传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其次,南通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南通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
例如,南通以葱蒜文化为特色,发展了葱蒜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同时,南通还建设了多个文化艺术园区,促进了文化创作和艺术交流。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魅力。
此外,南通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南通各地都有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和机构。
例如,南通设立了多个文化研究机构和传统技艺学校,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南通的传统文化。
同时,南通还组织了多个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南通水饺文化节、南通古镇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
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使南通市民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总的来说,南通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该市在文化兴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我看来,南通在文化兴城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浅谈文博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和发展作者:陈维他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3期[摘要]文博事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两者在互动中发展和变革,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博事业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和变革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28-02博物馆是以实物为媒介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展示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载体和桥梁,是向世人展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结晶的窗口;不仅是人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启迪人们心智的教育场所和一种特殊的旅游或文化(产业)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形象的文化代表。
文化产业是指利用文化资源赋予文化内涵,按照资本经营管理的行业。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和博物馆公益事业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内容。
作为公益事业的博物馆又对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而要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展示大国的气度和风范,除了经济实力的强硬,往往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一、经济与文化、文博产业的互动关系。
经济与文化事业、文博事业,是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结合与互动。
从持续和发展的角度看,经济与文化,产业与文化是无法分离的。
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为基础,文化产业是通过经济方式和市场渠道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利用市场经济条件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面的文化需求。
而经济发展则更需要文化支持。
浅谈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作者:施东升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04期[摘要]随着消费者文化品位的提升,博物馆如何通过增强自身文创开发能力,打造与之匹配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是当前博物馆谋求自身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从博物馆文创开发的社会效益与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入手,结合南通博物苑的文创实际,对当前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认为突出现代技术应用、推动馆际互助合作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将是博物馆文创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开发;文化消费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聚着南通作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的骄傲与荣光。
然而,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传统优势逐渐式微,如何在固本守元的基础上,增强博物馆的文创能力,是当前诸多博物馆谋求自身发展和抢占文化建设高地过程中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基本原则博物馆的公益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其文创开发的社会效益第一性,而文创的发展又有赖于产品和服务对社会消费需求的满足。
这两点都是博物馆文创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强调文化价值的嵌入性2015年3月20日正式实施的《博物馆条例》指出:“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长期以来文创产品开发经营“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处境,也为博物馆发展文创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而《条例》对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明确,也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文创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前提。
一方面,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社会效益第一性,决定了文创产品和服务中所嵌入文化元素不仅要能最大限度承载、延伸和普及博物馆的文化与理念,始终以“把博物馆带回家”和“推广地方文化”为根本宗旨,而且要充分嵌入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符合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南通博物馆资源旅游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而文化旅游则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在旅游中传承文化、展示历史。
南通博物馆作为南通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管理水平,但在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南通博物馆资源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如何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对南通博物馆进行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南通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南通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问题与目标(一)研究问题1、南通博物馆的旅游资源状况如何?2、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化开发现状如何?3、如何提升南通博物馆的文化旅游吸引力?4、如何打造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二)研究目标1、了解南通博物馆的旅游资源状况。
2、分析南通博物馆的品牌化开发现状,找出问题。
3、探索如何提升南通博物馆的文化旅游吸引力。
4、提出打造南通博物馆品牌形象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调研、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文献、南通博物馆的官方网站、调查问卷等,收集南通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等相关资料。
2、调研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南通博物馆,了解其旅游业发展的情况,收集旅游者对南通博物馆的评价和意见。
3、案例分析。
调研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在其他城市的同类博物馆如何开发和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从而得出对南通博物馆开发的策略建议。
4、专家访谈。
与南通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文化旅游专家等进行深度访谈,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一)南通博物馆旅游资源状况的调研分析1、南通博物馆展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2、南通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和信息呈现的形式和质量。
3、南通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旅游配套设施。
(二)南通博物馆品牌化开发现状分析1、南通博物馆品牌的意义和定位。
文博特色旅游发展述略——以南遥为例作者:刘畅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6年第30期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大踏步前进,各大中小城市都将旅游业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到重要手段。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滨江临海,同时被纳入了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及上海J/J、时都市圈。
2016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南通也在规划范围之内。
“1面对城市发展的大好机遇,考虑到来自苏南旅游业发达城市的威胁,发展特色旅游道路成为了南通的必然之路。
本文拟就文博特色旅游研究及贡献做_个简单的梳理,以其为南通文博特色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从博物馆研究到博物馆旅游国际博物馆协会早在1 989年就定义博物馆为大众开放、为社会服务、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
它为教育、研究、娱乐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环境的物证。
博物馆不仅包括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还包括展览中心和美术馆等多种类型。
圆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博物馆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我国最早的相关研究是1945年《复旦学报》发表的一篇名为《物种新论》的文章,该文阐述了对于物种起源及研究的紧张,并提出了物种分析分类的新方法。
[31此文开启了关于博物馆研究的起点,直至50年代初期,博物绾研究都是围绕陈列布展,考古发掘等方面的初步探讨。
博物馆工作者在动荡年代的研究也受到了很大阻碍,研究方向较为狭窄。
60、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等思潮影响,研究也几乎停滞。
78年开始直至90年代末期,博物馆研究者急剧增加,但是研究方向仍然缺乏创新性。
2000年以后,博物馆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明显拓宽,研究方向也从藏品保护、规划发展到功能创新。
博物馆与旅游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也随着研究的深入被联系起来,出现了“博物馆旅游”这一新方向。
随着国外博物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也逐步拓宽研究领域,从博物馆本身的发展讨论,转向研究博物馆体制以及功能的创新研究,不断有学者提出了博物馆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视域下南通市图书馆助力非遗保护探析摘要: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旅融合视域下具有品牌发展优势。
南通市图书馆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和担当,应如何助力南通非遗的发展,本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它的利用”,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明记录的机构,应把保存最能反映人类文明轨迹的史料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1]因此,图书馆也是保护非遗的主体单位之一。
1.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南通非物质文化产资源丰富,目前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48项,省级53项,国家级12项。
南通非遗是南通人民的家园情怀,是南通城市的符号象征,通过南通非遗,讲诉南通故事,形成南通记忆,体现南通精神。
让南通非遗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成为促进南通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让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通过南通非遗了解南通,走进南通,提高南通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南通非遗项目旅游开发中,跳马伕、海安花鼓、木偶戏等非遗项目已经引入了旅游景区演艺活动中;开展了“南通非遗集市”“记忆中的南通味儿——老字号非遗嘉年华”等活动;参加展会,板鹞风筝、蓝印花布、童子戏等民间艺术也走出国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
但总体上,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旅游开发相对薄弱,产品竞争力不足。
2.文旅融合视域下南通非遗品牌发展的优势2.1经济优势。
2020年南通生产总值10036.3亿元,顺利跨入“万亿”俱乐部。
雄厚的积极实力,为南通非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2资源优势。
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文化,文博文化,江海文化构筑了多维的旅游文化资源,为非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3区位优势。
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与上海苏州等地隔江相望。
南通博物苑作文南通,这座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南通博物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南通博物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它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当你踏入博物苑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博物苑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那些古朴的亭台楼阁、清幽的回廊小径,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而具有欧式风格的展厅和建筑,则展现了近代南通与世界交流的开放姿态。
走进各个展厅,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
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陶瓷,从珍贵的书画到稀有的化石,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南通地区出土的古代文物,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的智慧和勤劳。
那些精美的青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而陶瓷展品则展现了不同朝代的风格和特点,从质朴的汉代陶俑到绚丽多彩的明清瓷器,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除了历史文物,南通博物苑还展示了丰富的自然科学标本。
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从凶猛的狮子到温顺的小鹿,从翱翔的雄鹰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它们生动地展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而植物标本则展示了南通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让人对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南通博物苑的园林区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假山池塘错落有致。
漫步其中,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着鸟儿的歌声,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更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南通博物苑的存在,对于南通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保存和展示了珍贵的文物和标本,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平台。
通过参观博物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
同时,南通博物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它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这里。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文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及互动发展——以南通为例作者:刘畅, LIU Chang
作者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
刊名: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13,13(3)
1.亚当斯密;谢祖钧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研究 2008
2.文化创意产业 2013
3.赵明远南通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贡献和影响 2006(05)
4.管德明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旅游价值及战略开发--以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为例 2012(02)
5.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概况 2013
6.曾亚玲博物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期刊论文]-{H}中国商贸 2012(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tfzzyjs20130301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