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P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53
FDP和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定量测定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013年5~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4例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分为躯干骨骨折组、长骨骨折组和非长骨骨折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FDP和DD定量测定。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FDP和DD 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折患者的FDP和DD检测对于治疗效果的前瞻性预测、早期阶段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的原因判断以及预防血栓形成都十分重要。
标签:FDP;D二聚体;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创伤会诱发患者体内高黏、高凝状态的出现,并易并发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
创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DVT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普通人群中DVT的发病率约为48/10万,而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有将近50%的创伤患者发生DVT[1-3]。
D二聚体(D-dimmer,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的监测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活性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本院骨科创伤患者血浆中的DD和FDP水平,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64例,根据骨折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分为躯干骨骨折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68岁;长骨骨折组74例,其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24~65岁;非长骨骨折组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1~60岁。
另设健康对照组120例,均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25~63岁。
各组检测对象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血栓栓塞病史及心肺肾肝功能异常,检测前未使用过影响凝血及纤溶活性的药物。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应用凝血真空采血管严格按照1∶9比例[3.8%(w/v)枸橼酸钠抗凝剂0.2 ml+静脉血1.8 ml]于入院后第1天采集空腹静脉血,立即混匀,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待检。
血浆 FDP 和 D-D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叶琼瑶【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与 D-二聚体(D-D)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设为妊高症组;60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正常妊娠组;60例健康育龄女性设为健康对照组。
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对三组进行 D-D 和 FDP检测。
结果妊高症组的 FDP 和 D-D 检测结果分别为(16.78±2.58)μg/ml、(6.23±1.16)μg/ml,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的 FDP 和D-D 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浆中 FDP 和 D-D 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密切相关,检测孕妇血浆中 D-D 和 FDP 水平,有助于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从而可以降低妊高症孕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 二聚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作者】叶琼瑶【作者单位】321100 兰溪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在正常人体内,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是血液维持液体状态的根本保证, 如果平衡状态被打破, 就容易导致出血性疾病或者血栓性疾病的出现。
体内几乎全部凝血因子的活性在妇女妊娠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如果凝血系统被激活, 就会使得孕妇体内处于高凝状态的血液在循环中出现微血栓现象, 进而血浆内D-D和FDP含量也会随之增加。
患有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孕妇血容量较小, 一般比正常孕妇少9%左右, 因此产后发生出血几率较大, 而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在妊娠时期, 如果发生纤溶出血现象, 将会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关于联合开展D-二聚体、FDP项目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D-Dimer)是交朕纤维蛋白(Fb)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以及生理性高凝状态时均有升高。
目前认为正常的D-二聚体水平是诊断深静脉血栓(DVT)或肺部栓塞(PE)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对VTE(静脉血栓形成)高度敏感,在VTE的排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D-D在心血管疾病、DIC、恶性肿瘤等疾病叫,也有明显变化,足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以及疗效和顶后的有用指标。
FDP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的总称,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时FDP均可显著增高。
FDP 的检测是诊断DIC敏感和可靠指标之一。
回顾性的研究发现,在巳确诊的大部分DIC患者中,FDF和D-D联合的诊断效率最高,为95%。
D-D的诊断效率远远高于PT或PP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TT等。
因此,联合D-D、FDP和抗凝血酶检测是诊断DIC的最好策略,因为D-D和FDP可以提供快速、特异的诊断,而抗凝血酶则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总而言之,随着血栓与止血学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D-DI、FDP项目的联合开展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更有助于相关血栓性疾病的提前诊断及预后判断。
HIS系统中凝血项目设置建议:1、组套一:凝血常规四项(PT /APTT /FIB /TT)合计55元/套PT 15元/人次,APTT 15元/人次,FIB 10元/人次,TT 15元/人次2、组套二:DIC综合诊断(PT /APTT /FIB /TT+DD +FDP )合计145元/套DD 50元/人次,FDP 40元/人次。
血浆D-二聚体和FDP测定在高龄孕妇中的临床意义吴清治【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4)004【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检测高龄孕妇血浆D-二聚体(D-D)和FDP含量的变化了解体内纤溶活性。
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健康未孕妇女、正常早孕(孕周≤8周)的适龄孕妇和高龄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FDP含量。
结果高龄孕妇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FDP分别为(0.40±0.27μg/ml、3.68±2.21μg/ml)含量均高于健康妇女(0.22±0.18、2.58±1.21μg/ml),(t D-D=3.91,t FDP=3.09,P均小于0.05);高龄产妇组血浆D-二聚体和FDP也高于适龄孕妇组(0.23±0.16、2.69±1.32μg/ml),(t D-D=3.71,(tFDP=3.01,P均小于0.05)。
高龄孕妇组血浆D-二聚体和FDP均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50例高龄产妇的D-二聚体阳性率为14(28%),FDP 阳性率为16(32%),D-二聚体和FDP 均阳性的有8例(16.0%),出血率为2(4.0%)。
结论通过测定血浆中的D-二聚体和FDP含量有助于早期了解高龄孕妇的纤溶活性,特别应注意D-二聚体和FDP均阳性的孕妇,适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孕妇出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508-510)【作者】吴清治【作者单位】晋江市磁灶中心卫生院检验科,福建晋江 3622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相关文献】1.不同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变化 [J], 王莉2.血浆D-二聚体、FDP、ATⅢ的测定在DIC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J], 聂兴旺;罗艳;闭珏3.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J], 王玉莲4.高龄孕妇血浆D-D二聚体和FDP测定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J], 张著生;何颖5.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中对炎症因子、血浆D-二聚体、ATⅢ、FDP的影响 [J], 钟文霞;龙家棋;曾建红;李江梅;李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和FDP是凝血检查中很常见的两个项目,随着临床对血栓和止血专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医院将这两个项目纳入常规凝血组合中。
在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凝血和抗凝这两个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保证血液在血管内处于流动的状态。
此平衡一旦被打破,若抗凝系统占优势,则会诱发出血事件;若凝血系统占优势,则易发生血栓事件。
而纤溶系统对血栓溶解等有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D-二聚体和FDP这两个纤溶系统的重要指标,了解一下从凝血酶生成到止血再到到纤维蛋白溶解启动的血栓演变的全过程。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FXⅢa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等)。
FDP是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在体内处于纤溶亢进的状态时,在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
FDP包括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单体(FM)的产物也就是FgDPs,以及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bDPs,而FbDPs又包括D-二聚体和一些其他的片段,其水平的升高提示机体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原发性纤溶或继发性纤溶)。
D-二聚体和FDP的联合检测对于凝血-纤溶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溶栓治疗的监测等方面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1、用来排除深静脉血栓(DVT)、肺静脉血栓栓塞(PTE)需要明确的一点是,DVT和PTE是同一疾病静脉血栓(VTE)在不同脏器中表现的状态。
临床上,在诊断DVT时必然会考虑到PTE,在诊断PTE时也会考虑到DVT,来防止出现误诊和漏诊。
D-二聚体和FDP的联合检测对VTE的价值在于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于阴性患者来说,只有极少数患者(<2%)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其原因是血栓的体积较小或者是处于远端的小血栓,放射/超声检查出现阳性,临床表现与标本采集的时间点相隔过长(>14天),纤溶活性降低。
D-二聚体和FDP测定的临床意义之蔡仲巾千创作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FXⅢa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原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发生的特异性降解产品,其水平的升高标明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FDP反映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所发生的多种碎片的含量,其水平的升高标明机体纤溶活性亢进(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对于诊治凝血-纤溶系统疾病、溶血栓治疗的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DVT)深静脉血栓是临床罕见的静脉系统疾病,诊断的金尺度是静脉血管造影。
目前D-二聚体监测平安、简单、快速、经济、敏感度高,对患者无侵袭性。
2、用于排除肺血栓栓塞(PTE)肺血栓栓塞(PTE)是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诊断的金尺度是肺动脉造影。
D-二聚体监测对PTE非常敏感,文献报导,敏感性为90-95%。
3、在DIC诊断中的意义在DIC诊断中,一般的实验指标不特异或不敏感,D-二聚体和FDP的诊断效率远远高于一般的凝血四项的检测等。
4、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溶栓后,血浆中的D-二聚体和FDP明显升高,一般可维持7天。
在溶栓过程中于用药前、中、后动态检测D-二聚体和FDP浓度变更对监测溶栓药物的效果和平安性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5、术后LMWH治疗的指导意义D-二聚体是监测术后凝血激活情况以及LMWH抗凝预防治疗的良好指标。
6、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数伴随凝血功能和纤溶的异常,且与肿瘤侵润密切相关。
7、D-二聚体和FDP在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脑血管病、妊高症及先兆子痫等疾病中均会发生分歧程度的变更,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更以及疗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王玉莲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11(022)003
【摘要】血浆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浓度是准确判定机体血凝和纤溶状态的理想分子标记物,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观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136例HSP患儿血浆D-二聚体和FDP浓度,结果发现血浆D-二聚体和FDP的阳性率分别为52.94%和51.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血浆中D-二聚体和FDP的绝对浓度分别为1.46±0.41μg/mL和11.75±3.12μg/m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在HSP不同临床表型组间,阳性率和绝对浓度两个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支持HSP患儿具有显著升高的血浆D-二聚体和FDP阳性率和绝对浓度,可以用于疑似HSP患儿的临床诊断,也可监测血液凝溶功能的变化情况.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王玉莲
【作者单位】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张家界,4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TNT对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 [J], 钟海英;周贞学
2.心肌梗死病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原产物(FDP)肌钙蛋白(TNT)检测的
临床意义 [J], 林青
3.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毛政康;齐振华
4.肝硬化患者血浆FDP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史昕;郭晶晶;倪新黔
5.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价值 [J], 张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二聚体和FDP的临床检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鸿利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的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形成Bβ1~42肽键,A、B、C、H极附属物以及X、Y、D、E 碎片,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
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α(A)链和β(B)链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先后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FPA)和肽B(FPB),剩余部分分别称为纤维蛋白Ⅰ(Fb-Ⅰ)和纤维蛋白Ⅱ(Fb-Ⅱ)。
在纤溶酶的作用下,Fb-Ⅰ被降解成Bβ1~42肽键,A、B、C、H极附属物以及X'、Y'、D、E'碎片,Fb-Ⅱ被降解成Bβ15~42肽键,A、B、C、H极附属物以及X'、Y'、D、E'碎片;同时Fb-Ⅰ和Fb-Ⅱ可自行聚合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sFMC)。
在FXⅢa 和Ca2+作用下,Fb-Ⅰ和Ⅱ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交联的纤维蛋白除降解产生碎片X'、Y'、D和E'外,还生成D-二聚体(D-Dimer,DD)、γ-γ二聚体、复合物1(DD/E)、复合物2(DY/YD)、复合物3(YY/DXD)等。
非交联纤维蛋白和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生的碎片、二聚体、多聚体和复合物等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降解,所产生的各种碎片、二聚体、多聚体及复合物,即FgDP和FbDP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1]。
一、D-二聚体和FDP测定的影响因素D-二聚体和FDP反映受检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活化状况,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它们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而降低临床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
对D-二聚体和FDP检测及疾病诊断可能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进行归类,常见的有受检者状态、标本采集、抗凝剂、检测试剂盒和仪器、检测方法、操作者技术、干扰物质等七方面的因素,现分别简述如下:1、受检者状态的影响受检者的状态,如年龄大小、妊娠时期、生理变化、所患疾病、饮食改变、服用药物等会影响D-二聚体和FDP的检测结果,在采集血标本时,若未注意到这些因素,易对结果做出错误的判断。
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FIB、FDP检测的临床意义雷平【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年(卷),期】2017(015)012【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降解产物(FD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于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A组(经治疗病情有所缓解)、B组(恶性肿瘤为难治性肿瘤,且肿瘤细胞已经发生转移)、C组(肿瘤未转移)3个组别.分别采集三组患者的血浆标本,利用血凝分析仪检测三组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FIB、FDP.观察患者的检测指标水平及D-二聚体阳性率、FDP阳性率.结果 B组D-二聚体、FIB、FDP指标均高于C组、A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FDP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及C组患者,B组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FDP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FIB、FDP指标水平与自身病情变化及预后有关.随着患者D-二聚体、FIB、FDP水平的升高,恶性肿瘤患者预后逐渐变差,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D-二聚体、FIB、FDP水平的方式,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总页数】2页(P142-143)【作者】雷平【作者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 41000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恶性肿瘤患者D-2聚体﹑FIB﹑FDP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孙建伟;马连学;史殿志;张立芬2.恶性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凝血功能及FDP、D-二聚体对诊断的应用 [J], 曹梦杰3.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D-二聚体、FIB、FDP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徐晓晶4.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在诊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临床意义表达 [J], 刘丽仙5.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FDP、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慢性并发症可有多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脏、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其中以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为主。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75%~80%死于心血管疾病,在严重致死的心梗及脑栓塞发生以前都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栓塞,其原因为患者体内纤溶和凝血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若此时内皮细胞被激活生成的纤溶系统有缺陷,就会发生急性的血管缺血反应[1,2]。
1 T2DM血管的病理变化T2DM血管很脆,血管壁弹性减弱,当血栓形成后血管中血栓呈不规则的半月形,并有程度不同的、层次分明的机化、钙化,管腔狭窄、闭塞,动脉中层有不规则的增厚,中层及外膜均有纤维化、钙化[3,4]。
这些病理改变极度影响血管的通透性。
2 T2DM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2.1脂质代谢紊乱DM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机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其中伴有脂代谢紊乱者的发病率更高,但这些DM病人的血清LDL-C并不一定升高。
DM 患者高TG血症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是正相关和独立相关。
伴有高TG和高TC 血症(>123mg/dl和220mg/dl)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较无高脂血症者高3倍多。
低密度脂蛋白(LDL)或LDL-B型与冠心病死亡率增加明显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Gly-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密切[5]。
2.2血管内皮细胞和凝血机制异常DM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溶解活力降低,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另外血小板功能失常:血小板可释放由花生四烯酸合成的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E(PGE)、前列腺素F2α(PGF2α)及丙二酰二醛。
糖尿病人的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高凝状态,虽在血管病变出现前血小板凝聚已加强,但血小板凝聚加强的原因大致是多种因素所致,包括血管病变等[6]。
D-两散体战FDP测定的临床意思之阳早格格创做
D-两散体是纤维蛋黑单体经活化果子FXⅢa接联产死纤维蛋黑本后,再经纤溶酶火解所爆收的特同性落解产品,其火仄的降下标明存留继收性纤溶卑进(如DIC);FDP反映血循环中纤维蛋黑战或者纤维蛋黑本,正在纤溶酶效用下所爆收的多种碎片的含量,其火仄的降下标明肌体纤溶活性卑进(本收性纤溶战继收性纤溶).D-两散体战FDP的检测对付于诊治凝血-纤溶系统徐病、溶血栓治疗的监测等圆里有着要害的意思.
1、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DVT)
深静脉血栓是临床罕睹的静脉系统徐病,诊疗的金尺度是静脉血管制影.暂时D-两散体监测仄安、简朴、赶快、经济、敏感度下,对付患者无侵蚀性.
2、用于排除肺血栓栓塞(PTE)
肺血栓栓塞(PTE)是由静脉系统或者左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者其分收所致的徐病,诊疗的金尺度是肺动脉制影.D-两散体监测对付PTE非常敏感,文件报导,敏感性为90-95%.
3、正在DIC诊疗中的意思
正在DIC诊疗中,普遍的真验指标没有特同或者没有敏感,D-两散体战FDP的诊疗效用近近下于普遍的凝血四项的检测等.
4、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溶栓后,血浆中的D-两散体战FDP明隐降下,普遍可保护7天.正在溶栓历程中于用药前、中、后动向检测D-两散体战FDP浓度变更对付监测溶栓药物的效验战仄安性具备较大的临床价格.
5、术后LMWH治疗的指挥意思
D-两散体是监测术后凝血激活情况以及LMWH抗凝防止治疗的良佳指标.
6、正在恶性肿瘤中的意思
恶性肿瘤患者大普遍陪随凝血功能战纤溶的非常十分,且取肿瘤侵润稀切相闭.
7、D-两散体战FDP正在心血管徐病、肝净徐病、脑血管病、妊下症及先兆子痫等徐病中均会爆收分歧程度的变更,是徐病的宽沉程度、死长变更以及疗效战预后的有用指标.。
D-二聚体、FDP检测的临床意义
詹前美
【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
【年(卷),期】2006(19)4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检测,探讨两者在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方法用乳胶凝集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FDP进行检测。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肺栓塞、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FDP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深静脉
血栓患者血浆D-二聚体、FDP均阳性。
结论D-二聚体、FDP的检测对高凝状态
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362-362)
【关键词】D-二聚体;FDP;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溶解
【作者】詹前美
【作者单位】柳州市第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多发性骨髓瘤VWF联合D-二聚体FDP及AT-Ⅲ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张夏;王
伟伟;郭进京;黄传荣;王卫国
2.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四项、D-二聚体、FDP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卢榕;刘洪爱;江新泉
3.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及FDP水平检测对骨折病人的临床意义 [J], 方磊
4.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u2002FDP、AT-Ⅲ、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段明存
5.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DD)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检测对骨折病人的临床意义分析 [J], 王利民;刘文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