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966.37 KB
- 文档页数:109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绪论1.1语言学概述1.1.1知识要点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的定义(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功能)。
(2)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结构)。
2.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对能感知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3.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和对象(1)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
(2)对象:语言。
(3)研究的根本问题: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二、语言学的研究范围1.对象:结构+功能。
2.研究方法:描写语言事实,解释一般规律。
三、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1.研究地位的提高。
2.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
语言交际的五大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
四、语言学的分类1.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只研究语言的结构本身(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宏观语言学:研究语言及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本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本体语言学:类似于微观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语言理论的应用和语言应用理论(传统只有前者→语言教学)。
3.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又称专语语言学,是指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和发展,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分类、研究观念和方法,以及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研究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如现代汉语、现代英语。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如汉语史、英语史。
五、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功用语言学的应用价值指语言学研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用。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第一节语法的性质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特点是什么?答:(1)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2)语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
语法把词和语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体的内容。
语法把词的变化和用词造句的基本共同之点综合起来,并用这些共同之点组成语法规则、语法定律。
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
2.词法和句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1)区别: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称作词法。
组词成句的规则称作句法。
两者是不同的语法规则。
(2)联系: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
①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的。
②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
③词法和句法是互相补充的。
3.请解释语法成分、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形态、语法手段等术语的含义。
答:(1)语法成分:语法的功能单位即句子成分,也称作语法成分。
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2)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
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3)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记,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及各种语音形式。
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通过能否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4)形态:指词与词组合时间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5)语法手段: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或物质手段的类型,是从语法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邢福义《语⾔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2章语⾳学【圣才出品】第2章语⾳学⼀、什么是语⾳?语⾳具有哪些性质?答:(1)语⾳是在⼈类⼤脑神经⽀配下由发⾳器官发出的负载⼀定意义并能为⼈们所理解的声⾳。
(2)作为⼀种物质形式,语⾳跟⾃然界的其他声⾳⼀样,具有各种物理性质。
语⾳是由⼈类的发⾳器官发出来的,因此具有⽣理属性。
同时,说话⼈发⾳和听话⼈听⾳⼜是⼀种⼼理活动,因此语⾳⼜具有⼼理属性。
语⾳代表⼀定的意义,是由同⼀语⾔社团的成员共同约定的,因此,语⾳⼜是⼀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属性。
①语⾳的声学性质a..⾳⾼⾳髙指声波每秒钟振动频率的⾼低。
声波振动频率⾼,听觉上就感到声⾳⾼,振动频率低,听起来声⾳就低。
声波的频率与发⾳体⾃⾝的性状有关,男⼦的声带长⽽厚,说话声⾳低;⼥⼦的声带薄⽽短,说话声⾳髙。
同⼀个⼈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可以发出⾼低不同的语⾳。
⾳⾼在语⾳中的作⽤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b.⾳强⾳强指声⾳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
振幅⼤,声⾳就强,振幅⼩,声⾳就弱。
语⾳的强弱跟发⾳时⽤⼒的程度有关。
发⾳时⽤⼒越⼤,呼出的⽓流越多,声⾳就越强。
⾳强在语⾳中的作⽤是构成重⾳和轻⾳。
c. ⾳长⾳长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就短。
语⾳的长短跟发⾳的速度快慢有关,汉语普通话的正常语速是每秒钟3?5个⾳节,英语的语速要快⼀些。
⾳长在许多语⾔和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如英语和汉语⼴东话就有长短元⾳的区别。
d. ⾳质⾳质指声⾳的性质、特⾊,它是语⾳最重要的属性。
语⾳由发⾳器官(主要是声带和声腔)的协调活动⽽产⽣,⾳质的变化决定于三⽅⾯的条件:⼀是发⾳体的不同,⼆是发⾳⽅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质。
⾳长、⾳⾼和⾳强的特征合称为⾳质形式,⼜叫⾳律形式。
⾮⾳质特征是依附于⾳质特征来表现的。
②语⾳的⽣理性质语⾳的⽣理基础就是⼈类发⾳器官的构造及其运动。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语言学概论(代码915)真题及详解一、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25分)[中国传媒大学2012研]【黄廖版《现代汉语》2.7】答:语音的对立原则、互补分布、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其具体表现如下:(1)对立原则对立原则是音位归纳中最重要的标准。
①对立原则是指归纳出的各音位必须处在语音的对立关系中。
语音的对立关系则是指不同的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表示不同的意义,则这几个不同的音素就处在对立关系中。
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必须独立划分为不同的音位类别中。
②如“盼”[p h an51]和“办”[pan51]中,音素[p h]和[p]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却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具有区分语音形式的作用,因此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2)互补原则①互补原则要求处于同一音位中的音素必须处在互补关系中,互补关系是指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称为“互补分布”。
②如/a/的音位变体[a、ɑ、A、?]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因此,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3)音感差异①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
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
②例如,普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
这两个音是处于互补分布状况的,但它们在北京人的音感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仍应分别归纳为/m/:/?/两个音位。
这就是说,在运用互补分布来归纳音位的时候,还应根据当地人们的音感。
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重要的语音标准。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语言的功能2.1语言的社会功能2.1.1知识要点一、语言和言语1.定义(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包括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有限的材料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2)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包括:①言语行为,指人用语言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②言语作品,指人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东西,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2.区别(1)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社会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抽象的,不自由的,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个人说和写的行为及说出来的话和写出来的作品,是具体的、自由的、具有个人特点。
(2)语言的规则和材料是有限的。
言语是运用语言产生的言语是无限的。
(3)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特点。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运动状态。
3.联系(1)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存在于言语之中,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
(2)语言的存在以言语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以语言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作用。
二、语言在人类交际工具中的地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现象有紧密的联系。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3.除语言外,人类还借助其他的交际工具。
(1)文字(2)旗语、电报代码、信号灯(3)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非语言工具三、语言的社会本质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语言中的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都是社会习惯所使然,都是约定俗成的。
(2)语言依存于社会①语言是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的②语言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死亡而死亡的。
(3)社会不能没有语言2.语言具有全民一致性3.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语言是既非基础又非上层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身份来替社会服务的。
王红旗《语言学概论》修订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语义4.1复习笔记一、词汇(一)词汇的构成1.词汇的构成(1)词的构成①词包括表达词汇意义的实词和表达语法意义的虚词两类。
②词汇意义是人类对现实现象及其关系的认识,语法意义是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组织关系的概括。
③实词的意义是语义学研究的对象,虚词的意义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
语义学上所讲的“词”和“词义”都是对实词而言的。
(2)词汇的构成①固定词组尽管具有意义双层性的特点,但也具有凝固的词汇意义,在表义和造句上的作用都相当于词,可与词一样看作表达词义的单位。
②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集合。
③句子是由词、固定词组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因而,词汇是语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3)词汇和词的关系①词汇是由词和固定词组构成的集合,词则是构成这个集合的元素,两者之间是集合与个体的关系。
“词汇”是集合概念,“词”是个体概念。
②词汇是现实现象的编码系统,词就是现实现象的编码。
单个词是对一类事物的编码,整个词汇是对现实现象的编码系统,因此,一种语言的词汇凝聚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成果,掌握一种语言就是通过这种语言的词汇去认识现实世界。
2.词汇的分类(1)按来源①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词语。
具体有两种情况:a.一直在使用着的词语。
b.历史词语,即所代表的事物在历史上存在而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词语。
②语言里新产生的词语。
③外来词,即音和义都借自其他语言的词。
④方言词语,即从其他方言吸收过来的词语。
⑤文言词语,即古代常用而现代不常用的词语。
(2)按使用频率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高的词是常用词,常用词构成常用词汇。
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不高的词是非常用词,非常用词构成非常用词汇。
①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的频率可能是不同的。
②词在不同场合、职业中使用的频率也可能不同。
③常用词汇与非常用词汇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
(3)按适用范围①在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各种行业中都可以使用的词是通用词,通用词构成通用词汇。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选择题第一章总论□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2×.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 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z]□ [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 [](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 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 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课后答案网阳光大学生网4×. 弱化×. 脱落□ 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 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第3章语义学一、填空题1.“买、卖”属于______语义场。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反义【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
“买、卖”是一组反义词,两者属于反义义场。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他;一个;苹果【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
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3.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______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
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跑材料、跑商场、跑马的动语和宾语之间是动宾关系,宾语分别表示目的、处所和工具。
4.“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解析】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方位、方式等。
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的宾语分别表示工具、施事、方式。
5.“桌子、椅子、床”属于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______语义场。
王红旗《语言学概论》修订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语法3.1复习笔记一、语法的性质和单位(一)语法的内涵1.语法的定义语法单位都是音义结合体。
句子是最高层次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是最低层次的音义结合体,词和词组是处在这两者之间。
从语素到词、词组到句子都有规则,语法就是低层次的音义结合体构成高层次的音义结合体的规则。
2.词的语法特点(1)词的构成规则①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语素构成。
②词的构成成分的次序不能随意改变,如“朋友”不能改成“友朋”。
③词的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治疗”不能改成“治医”,如果改成“医疗”就成了另一个词。
④词不能随意添加另一个语素或删除一个语素,如“朋友”不能改成“朋和友”。
(2)词形变化词与词组合,不同的情况下词的语法形式要发生不同的变化,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3)词的组合规则词与词的组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就是词与词组合时多方面的限制,包括句法形式的、句法语义的、发话人的交际意图或信息的安排、人类感知世界的经验、方法和策略等。
3.词法、句法与语法(1)词法语素构成词的规则是构词法,词的形式变化规则是构形法,构词法和构形法合称为词法。
(2)句法词或词组构成句子的规则是句法。
(3)语法词法和句法构成了语法。
语法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规则的总和。
词法和句法在不同的语言中占的比重可能有所不同。
汉语词法内容少,句法却很复杂。
俄语词法的内容多,但句法相对简单。
(二)语法的抽象性1.语法抽象性(1)语法的概括性形成抽象性。
①构词法是从语素与语素的组合中概括出来的。
②构形法是从词的语法形式的变化中概括出来的。
③句法是从词与词的组合中概括出来的,概括的都是语言符号或语言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
(2)语法的抽象程度比音位和词义要高。
抽象性是语法的特点。
2.作用了解语法的抽象性特点,有助于区分语法现象与词汇现象。
(三)语法单位1.定义句子中的一切音义结合体都是语法单位。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修辞学D. 语用学答案:C解析:修辞学虽然与语言使用有关,但它更多地关注语言的美学和说服效果,不是语言学的核心分支。
2.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B. 词汇C. 语素D. 句子答案:C解析: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合成词汇。
3. 下列哪项是语言的同步研究?A. 历史语言学B. 社会语言学C. 结构语言学D. 心理语言学答案:C解析:结构语言学关注的是特定时间点上语言的结构,是语言的同步研究。
4. 语言的任意性原则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索绪尔B. 乔姆斯基C. 布隆菲尔德D. 弗洛伊德答案:A解析: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语言的任意性原则,即语言符号的形式与其指代的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5.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的功能?A. 信息传递B. 情感表达C. 社会认同D. 艺术创作答案:D解析:虽然语言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但它本身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不是语言的基本功能。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
答案:人类语言7. 语音学研究的是语音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产生、传递、感知8. 转换生成语法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诺姆·乔姆斯基9. 在语言的词汇-语法参数中,________是指语言中词汇和语法的关系。
答案:词汇-语法参数10.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
答案:社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语言的创造性特点。
答案:语言的创造性体现在用户能够使用有限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生成无限多的句子。
这种能力源于语言的组合性质,即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组合,创造出新的句子和表达。
12. 解释什么是“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第一节语言是不断发展的1.什么是语言的发展?答:语言要素的历史变化、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都使语言系统发生变动,都体现了语言的发展。
语言各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同时,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而不是爆发的。
2.什么是语言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答:语言各个方面(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语言的词汇标志着极为纷繁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它对客观现实中各种变化最为敏感,新事物的出现、原有事物的变化、旧事物的消亡,都会反映到语言词汇中来;因此,词汇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在语言中根深蒂固,在许多时代中都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语法的发展很慢。
语音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它的演变也是相当缓慢的。
3.语言发展中为什么不能有爆发?答: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而不是爆发的。
语言的发展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得比较慢时(譬如在欧洲的中世纪,在我国的封建时代),语言的发展也慢一些。
社会急剧变动时,语言的发展也会快一些。
例如在法国大革命、苏联十月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期,都出现了一大批新词,同时也有一些词改变了意义或是消亡了。
但是语言不是上层建筑,一种语言可以同样地为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服务,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社会革命之后把现存的语言完全消灭,再从平地上创造出新的来代替它。
4.扼要说明社会对语言发展的作用。
答: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的影响:(1)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
(2)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
(3)社会间的相互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
(4)社会推动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给语言以一定的影响。
5.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规律?答:语言发展的现象是错综纷繁的,但是通过对这些纷繁现象的深入研究,却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而可以概括出一些对所有同类现象都适应的公式。
第3章语义学一、填空题1.“买、卖”属于语义场。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反义【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他、一个、苹果【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
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3.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
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4.“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考研]【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解析】本题考查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方位、方式等。
语义角色是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理论部分每年必考的内容,基本上都以填空等小题的形式出现。
5.“桌子、椅子、床”属于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______语义场。
其中______组能充当谓语。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答案】类属义场(或分类联想义场)顺序义场(或部分联想义场)反义义场“大、小、生、死”【解析】本体考查语义场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1.语法[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
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2.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自然语言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
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
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
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
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FORTRAN、COBOL、PASCAL、C、C++、JAVA 等。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约定性的联系①正是由于任意性的作用,语言的音义结合必须要约定俗成,没有必然联系的音和义必须要依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
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两大特点。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所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
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语言系统的演变11.1语音的演变11.1.1知识要点一、语音的演变1.语音演变的凭借(1)方言和亲属语言;(2)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3)古代借词。
2.方言和亲属语言语言演变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
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正可以从地域的差别中去探索有关现象的发展过程。
3.文字文字具有保守性,语言起了变化,文字往往还是老样子,或者虽然作了调整,但过了一些时候又会落在语言的后面。
人们可以利用文字的保守性去探索过去的语言面貌和它的演变线索,包括以下两方面:(1)从诗文的用韵中看到古音的痕迹;(2)从形声字去探索古音。
4.古代借词(1)将古代借词的读音和今天的语音进行比较,人们就可以找到音变的线索。
(2)外语从古汉语借去的词同样也能提供音变的线索。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演变机制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不受外系统接触影响的语音演变,其结果通常是很齐整的,可以用“规律”的形式表达出来。
(1)语音演变有规律的原因这是由于每个音位都处于系统之中,是音系平行对称性的制约了音系演变的方式和结果。
(2)语音演变规律性的特点①条件性变化有一定条件的限制。
凡符合条件的一律都变,没有例外。
如果出现例外,那也可以找出产生这种例外的原因。
②时间性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过了这一时期,即使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遵循原来的规律发生语音变化。
③地区性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
④系统性一个音位的区别特征发生改变,经常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区别特征的改变。
2.语音的演变机制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
有共同区别特征的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
辅音音位的聚合一般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安排。
聚合群中的音位的一个演变过程一般只涉及其中一个区别特征的变化,不会同时影响该音位的其他的区别特征。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1.语音对应关系从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虽然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使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音呈现出种种差异,但是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差异之中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语言、言语、语言的基础1.语言与言语有什么区别?二者有什么关系?答:(1)语言与言语区别①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
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②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
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
③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都是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一个系统,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人们的一切言语活动在这个系统中运行。
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
利用有限的符号及其规则说出无限的话来,这是言语活动的特点。
④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语言的静止是相对的,静中有动,而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有研究表明,言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充当信息传递的代码。
说话人通过语言来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来接收信息,其间经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几个连续衔接的过程。
(2)语言与言语关系语言与言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般地说,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
另一方面,没有言语,就无语言,因为语言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言语当中。
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的普遍的语言事实。
2.“毛主席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3章语法一、填空题1.语言能生成长度无限的句子是因为组合有________性。
[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案】递归【解析】语言是用有限的词的单位通过有限的递归法则无限次递归形成的系统。
2.汉语语法的递归性是指________。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案】相同语法规则的重复利用和不同语法结构的层层嵌合【解析】一门语言语法的递归性,指的是将相同语法规则重复利用,也就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不同语法规则的层层嵌合,即不同语法结构的不断联合使用。
一门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短各种各样。
即使语法具有抽象性,也不可能、也不需要总是增加新的规则,这不符合语言以实用为目的的原则。
这时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
3.一个语法范畴包含的语法意义至少有________个。
[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案】两【解析】这是由语法范畴的特点决定的,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必须是同一意义领域,相互对立排斥的,所以要满足相互对立,至少在一个语法范畴中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体形式。
例如,数这个语法范畴中就至少要有单数和复数两个变体形式。
二、判断题1.数的语法范畴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
[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案】正确【解析】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
数这个语法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
2.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正确【解析】述宾短语是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述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动词加动词只要是表示这样的关系,也是述宾短语,例如“接受批评”,“接受”是动词,“批评”也是动词,“批评”又是“接受”的对象,因此是述宾短语。
3.副词是可以作状语的词。
[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案】错误【解析】状语不只是由副词充当,还可以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特别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充当;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也可以做状语。
第1章绪论1.1语言学概述1.1.1知识要点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的定义(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功能)。
(2)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结构)。
2.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对能感知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3.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和对象(1)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
(2)对象:语言。
(3)研究的根本问题: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二、语言学的研究范围1.对象:结构+功能。
2.研究方法:描写语言事实,解释一般规律。
三、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1.研究地位的提高。
2.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
语言交际的五大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
四、语言学的分类1.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只研究语言的结构本身(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宏观语言学:研究语言及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本体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本体语言学:类似于微观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语言理论的应用和语言应用理论(传统只有前者→语言教学)。
3.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又称专语语言学,是指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和发展,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分类、研究观念和方法,以及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4.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研究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如现代汉语、现代英语。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如汉语史、英语史。
五、语言学研究的价值和功用语言学的应用价值指语言学研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用。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作为一门具有前沿性的科学必然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1.2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填空1.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_____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
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来表示。
[中山大学2012研]【答案】物质2.语言交际的过程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_等五个阶段。
[西南大学2011研]【答案】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解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
可以说,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
3.现代汉语属于_____语言学,汉语史属于_____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2011研]【答案】共时;历时【解析】语言研究可以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也可以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4.对语言进行一个横断面的研究而不是从历史的角度,叫_____语言学。
[北京语言大学2010研]【答案】共时【解析】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这是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
5.直接涉及语素研究的语言学分支叫做_____,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
[中山大学2010研]【答案】形态学【解析】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的语言学分支是形态学。
二、选择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媒大学2015研]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答案】B【解析】区分语言和言语,言语是人们说出来的话,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论断的人是()。
[中山大学2015研]A.亚里士多德B.笛卡尔C.赫德尔D.洪堡特【答案】D【解析】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是()。
[中山大学2015研]A.听说法B.翻译法C.对比法D.规则法【答案】A【解析】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
4.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任务属于()。
[中山大学2014研]A.理论语言学B.功能语言学C.结构语言学D.普通语言学【答案】D【解析】A项,理论语言学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B项,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该派重社会心理,强调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C项,认知语言学则是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D项,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
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也称“一般语言学”。
三、判断1.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
[中山大学2015研]【答案】错误【解析】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大多数语言同时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但至今世界上还有部分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如我国的撒拉族、东乡族。
2.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方式(a form of“doing”),而不是“知识”方式(a form of“knowing”)。
[中山大学2012研]【答案】正确3.语言的学习和获得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过程,获得语言就是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言学习和语言获得均是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模仿过程。
[中山大学2011研]【答案】正确【解析】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称作“语言获得”,语言获得理论有三种:强化理论、模仿理论和生成转换语法理论。
四、名词解释1.共时语言学[山东大学2014、2011研]答: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于20世纪启蒙,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门语言学,也是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
共时语言学以某个时期的语言学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语言的各个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等的规律,以及一个时期内有内在联系的语言的对比,和语言与语言外的其他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
2.历时语言学[中国传媒大学2012研]答:历时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一个语言学分类,又称为演化语言学。
它指在现代语言学出现之前,大部分语言学者所进行的一种语言的历史性演化的研究,主要研究语言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所经历的种种变化,采用正视法(以文献考证为基础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一种语言的历史)和回顾法(通过比较来重建一种语言)来研究问题。
3.外部语言学[河北大学2010研]答:外部语言学是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语言学结构主义的主张者索绪尔的主张。
他认为语言有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因此语言研究又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民族、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关系。
索绪尔用下棋作比喻来说明两者的分野:下棋的规则是内部要素,至于棋戏的起源、传播,乃至制作棋具的材料、造型,都是外部要素。
五、简答1.分析语文学和语言学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南开大学2011研]答:语文学是语言学研究的早期形式,二者有着一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语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语言,都是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记录,语文学是语言学的系统研究的开始。
(2)不同点①研究对象的差异a.语文学给古代经典作注解,研究古代书面语,是经学的附庸。
它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感兴趣。
这必然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受到限制。
如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b.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
现代语言学则以当代语言和口语为主,而且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
语文学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
②地位不同由于语文学的局限使得它必须附庸在其他学科上,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语言学是在语文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还与越来越多的学科相连。
2.简要介绍语言学的几种分类。
[河北大学2010研]答:(1)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2)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①功能角度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a.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b.应用语言学主要是语言理论的应用和语言应用理论。
传统上的应用语言学只包括语言理论的应用,即语言教学。
②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a.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起源、本质与发展,研究6语言的内部结构、分类、研究观念和方法,以及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